奧氏體不鏽鋼應力腐蝕及防護措施

2021-03-02 腐蝕與防護
一般情況下奧氏體不鏽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但在特殊的工況條件下,也會發生應力腐蝕現象,給工程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論述了奧氏體不鏽鋼應力腐蝕發生的條件、腐蝕的機理及防護措施,為解決奧氏體不鏽鋼應力腐蝕失效的問題提供了依據。

奧氏體不鏽鋼因為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及可焊性,同時還有其它普通金屬不可比擬的耐腐蝕性能,而成為石油化工行業中重要的耐腐蝕材料。奧氏體不鏽鋼耐腐蝕是由於在其表面生成了一層極薄的、粘著性好的、半透明的氧化鉻薄膜。Cr和Ni是不鏽鋼具有耐腐蝕性能最主要的合金元素。Cr和Ni使奧氏體不鏽鋼在氧化性介質中生成一層十分緻密的氧化膜,使其鈍化,降低了不鏽鋼在氧化性介質中的腐蝕速度,使不鏽鋼的耐腐蝕性能提高。這層膜一旦遭到機械損傷而破壞,鋼中的鉻與大氣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就能迅速地使其恢復。但不鏽鋼的耐腐蝕性能是有針對性的,即在空氣、水、中性溶液等介質中是穩定的,而在其它介質中則有可能發生腐蝕破壞。據統計,在設備腐蝕中,奧氏體不鏽鋼的腐蝕約佔各種腐蝕的1/2,而奧氏體不鏽鋼材料的應力腐蝕現象,又佔所有材料應力腐蝕的2/3以上。


應力腐蝕指金屬在拉伸應力和特定的腐蝕介質聯合作用下發生的低應力脆性斷裂。應力腐蝕開裂是一種腐蝕速度快、破壞嚴重,且往往在沒有明顯宏觀變形及在金屬表面無腐蝕的情況下,發生的突發性低應力脆斷,由於這種脆斷的突然性和不可預測性,因而具有相當大的危險性。

應力腐蝕破裂是拉應力與腐蝕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一般情況下,構成應力腐蝕斷裂應具備3個條件:

(1)特定材料具有一定化學成分和組織結構的不鏽鋼,在一些介質中對應力腐蝕敏感;

(2)足夠大的拉伸應力生產製造過程中及產品的結構設計不合理等而造成的殘餘拉應力,拉應力是產生應力腐蝕開裂的必要條件;

(3)特定的腐蝕環境只有在一定的材料——介質的組合條件下才會發生應力腐蝕斷裂。

應力腐蝕破裂的過程可分為3 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腐蝕引起裂紋或蝕坑的階段,即導致應力集中的裂紋源生核孕育階段,常稱之為潛伏期或誘導期;第二階段為裂紋擴展階段,即由裂紋源或蝕坑發展到單位面積所能承受最大載荷的所謂極限應力值時的階段;第三階段是失穩純力學的裂紋擴展階段,即破裂期。第一階段受應力的影響性相對較小,但時間較長,約佔破裂總時間的90%。

圖1 應力吸附開裂過程

就應力腐蝕的機理來說,目前尚處於研討階段。目前已得出多種理論,各種理論又有各自適應的組合情況,可歸結為3個方面:


環境因子方面的假設和理論

(1)電化學腐蝕理論該理論用來解釋沿晶型應力腐蝕比較合適,認為晶界比晶粒內的晶面具有較高能量,形成陰極、陽極,組成了電化學腐蝕的原電池。

(2)應力吸附理論認為應力腐蝕斷裂的產生是由於金屬(或合金)表面吸附了特殊離子,使其表面能降低,使材料破壞所需的應力降低。

圖2 應力吸附開裂

(3)表面膜破裂理論該理論認為金屬(或合金)表面的保護膜尤其是晶界處在腐蝕過程中不斷被破壞,而使腐蝕裂紋發展直至破壞。

(4)腐蝕產物的楔入效果理論金屬(或合金)的腐蝕產物在擴展裂紋尖端的後面陰極區沉積,對裂紋起楔子作用,造成了應力;當沉積物造成的應力達到臨界值後使裂紋向前擴展;新產生的裂紋又吸入了電解質溶液,使裂紋尖端陽極腐蝕繼續進行,這就產生了更多的可溶性金屬離子,這些離子擴散至陰極區並生成金屬氧化物等沉積下來,這又引起了裂紋向前擴展,如此反覆,直至破裂。

金屬因子方面的假設和理論

(1)位錯理論材料的應力腐蝕斷裂敏感性與材料中的位錯分布有關。

(2)析出理論在產生應力腐蝕的環境中,材料由於受應力或腐蝕反應的結果,使得某些部位上產生了某種析出,該電位降低成為陽極,造成了腐蝕的敏感環境。

(3)滑移階梯理論材料產生應力腐蝕必須具有某種程度的塑性變形,從而使材料的表面出現滑移階梯,破壞金屬表面保護膜,產生新的活性區。在介質中,這些活性區與其它有完整保護膜的地方形成小陽極大陽極,加快了破壞進程。

(4)隧洞腐蝕理論在產生應力腐蝕的環境中,金屬(或合金)沿某一滑移面上的一定方向生成腐蝕孔並延伸成隧洞狀,在應力作用下,隧洞互相連接,使截面減少,應力逐漸增高超過了屈服極限甚至達到強度極限直至破壞。

應力因子方面的假設和理論

該理論要點為,在應力作用下腐蝕反應生成的氫擴散到正在擴展的裂紋前緣,在該處形成與應力方向垂直的高活化的氫化物或氫-應變鐵素體(或bccα'、α'馬氏體),使該處金屬脆變。隨著應力腐蝕的進行,氫不斷產生與擴散至裂紋尖端,裂紋就持續向前擴展。金屬腐蝕斷裂的引發與擴展,是沿著氫在鋼中擴散和反應所形成的敏感途徑進行的。

近年來發展了多種耐應力腐蝕的不鏽鋼,主要有高純奧氏體鉻鎳鋼、高矽奧氏體鉻鎳鋼、高鉻鐵素體鋼和鐵素體-奧氏體雙相鋼。其中,以鐵素體-奧氏體雙相鋼的抗應力腐蝕能力最好。

儘量避免結構形狀的突變,以減少局部高應力,接管端部應打磨圓角,呈圓滑過渡,對連接點宜選用較大的圓角和平滑度。

焊後熱處理是減少殘餘應力的有效方法,通常的消除應力熱處理的溫度對奧氏體鋼都不合適,由於正好處於奧氏體鋼的敏化區,所以必須提高熱處理溫度到900 ℃左右才能達到良好的消應力效果。由於這溫度和含穩定化元素的奧氏體鋼的穩定化處理溫度一致,在該溫度下處理可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此外,還可在其表面採用噴丸處理,施加一定的壓應力,使之與產生的拉應力相抵消。

採用外加電流的陰極保護或犧牲陽極陰極保護的方法可以防止應力腐蝕,而且在裂紋形成後還可使其停止擴展。

在工藝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通過添加一定量的緩蝕劑,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延緩奧氏體不鏽鋼應力腐蝕速度的效果。

腐蝕與防護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研究結構材料的腐蝕過程和腐蝕控制機理,採取措施延長結構材料使用壽命的一門學科。正確選用材料和採取適用的防護措施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是十分有意義的。

來源:設備管理與防腐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奧氏體不鏽鋼熱處理的關鍵問題
    奧氏體不鏽鋼的耐蝕性和耐酸性主要依賴表面鈍化,如果表面鈍化這種行為不能維繫,則它就會發生腐蝕。因此,奧氏體不鏽鋼並不是完全不鏽,它只是針對氧化環境和酸性環境。對於特殊的離子,並不具有強大的抗拒能力。奧氏體不鏽鋼的熱處理主要影響表面層的鈍化能力,因而影響其腐蝕性能。
  • 奧氏體不鏽鋼熱處理關鍵問題~
    奧氏體不鏽鋼,顧名思義其組織為奧氏體,奧氏體不鏽鋼的熱處理十分重要,因為奧氏體不鏽鋼的重要任務是耐蝕,熱處理不當,其耐蝕性能會大打折扣,本文主要向大家講述奧氏體不鏽鋼的熱處理。     奧氏體不鏽鋼,是常見的不鏽鋼(18-8鋼),如廚房中很多餐具都是奧氏體不鏽鋼做的。奧氏體不鏽鋼,顧名思義其組織為奧氏體,它沒有磁性,沒有淬硬性。
  • 奧氏體不鏽鋼的焊接特點及及焊接工藝
    在此基礎上, 再加入一定數量的 Ni、Ti、Nb、W等元素, 則能形成具有特殊耐腐蝕、抗高溫氧化或具有一定高溫強度等性能的各類不鏽鋼鋼種。不鏽鋼按其顯微組織不同可分為五類:鐵素體型、馬氏體型、奧氏體型、奧氏體+鐵素體型和澱硬化型不鏽鋼。奧氏體不鏽鋼通常在常溫下的組織為純奧氏體,也有一些為奧氏體+少量鐵素體,這種少量鐵素體有助於防止熱裂紋。
  • 【技術分享】奧氏體不鏽鋼的熱處理工藝
    5、奧氏體不鏽鋼的冷加工強化及去應力處理 奧氏體不鏽鋼不能用熱處理方法強化,但可以通過冷加工變形得以強化(冷作硬化、形變強化),會使強度提高、塑性下降。奧氏體不鏽鋼或製品(彈簧,螺栓等)經冷加工變形強化後,存在較大的加工應力,這種應力的存在導致在應力腐蝕環境中使用時,增加了應力腐蝕的敏感性,影響尺小的穩定性。
  • 奧氏體不鏽鋼的熱處理
    保證奧氏體組織穩定,所以,加熱、冷卻時,在室溫以上不發生相變。因此,奧氏體不鏽鋼熱處理主要目的不是改變機械性能,而是提高耐蝕性。穩定化熱處理只限於含穩定化元素Ti或Nb的奧氏體不鏽鋼,如1Cr18Ni9Ti、0Cr18Ni11Nb等。作用:如前所述,Cr與C結合成Cr23C6型化合物,並在晶界析出,是引起奧氏體不鏽鋼耐蝕性下降的原因。
  • 奧氏體不鏽鋼的焊接特點及焊條選用知識匯總
    、晶間腐蝕、應力腐蝕開裂、焊接接頭的脆化(低溫脆化、σ相脆化、熔合線脆斷)原因和防治措施,通過焊接特點理論和實踐分析,著重介紹了奧氏體不鏽鋼在焊接不同材料和處於不同工作環境條件時焊條的選用原則方法,只有工藝措施和焊條選用合理,才可以焊接出完美的焊縫。
  • 奧氏體不鏽鋼的固溶處理與穩定化處理
    固溶處理是防止奧氏體不鏽鋼晶間腐蝕的重要手段。固溶處理就是將奧氏體不鏽鋼材料或零件加熱到1010~1120℃左右(具體溫度隨鋼種而異),經適當保溫,使碳化物都溶入奧氏體,然後快速冷卻(通常是水冷)至室溫,獲得單相奧氏體組織。由於固溶處理可消除晶界的貧鉻問題,因此能有效防止奧氏體不鏽鋼的晶間腐蝕。
  • 奧氏體不鏽鋼的焊接特點及焊條選用,這個你一定用的著,收藏慢慢看
    、晶間腐蝕、應力腐蝕開裂、焊接接頭的脆化(低溫脆化、σ相脆化、熔合線脆斷)原因和防治措施,通過焊接特點理論和實踐分析,著重介紹了奧氏體不鏽鋼在焊接不同材料和處於不同工作環境條件時焊條的選用原則方法,只有工藝措施和焊條選用合理,才可以焊接出完美的焊縫。
  • 為防止不鏽鋼換熱管腐蝕 不如試試雙相不鏽鋼
    不鏽鋼換熱管是目前工業生產中用到的換熱元件,有著良好的耐腐蝕性和耐氧化性等特點,所以,被置於筒體之內,用於兩介質之間熱量的交換。我們都知道,不鏽鋼換熱管尤其是奧式體不鏽鋼換熱管,在使用過程中還是會受應力腐蝕的影響而出現被腐蝕情況,那麼,我們該怎麼防止?
  • 什麼是不鏽鋼?它真的不生鏽嗎?馬氏體奧氏體鐵素讀一文懂不鏽鋼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添加其他合金元,來提高抗腐蝕能力,比如,鉬和鉻增加了抗氯化物滲透的能力,鎳可改善某些酸性環境下的抗腐蝕能力。2.不鏽鋼腐蝕的幾種類型不鏽鋼有很多的腐蝕類型,比如點腐蝕,縫隙腐蝕,應力腐蝕,電腐蝕,接觸腐蝕等。
  • 奧氏體不鏽鋼知識
    04奧氏體-鐵素體(雙相)型不鏽鋼。基體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兩相組織,其中較少相基體的含量一般大於15%,有磁性,可通過冷加工使其強化的不鏽鋼,329是典型的雙相不鏽鋼。與奧氏體不鏽鋼相比,雙相鋼強度高,耐晶間腐蝕和耐氯化物應力腐蝕及點腐蝕能力均有明顯提高。05沉澱硬化型不鏽鋼。基體為奧氏體或馬氏體組織,並能通過沉澱硬化處理使其硬化的不鏽鋼。
  • 奧氏體不鏽鋼焊接工藝
    奧氏體不鏽鋼是特殊性能用鋼,為滿足接頭具有相同的性能,應遵循「等成分」原則選擇焊接材料,同時為增強接頭抗熱裂紋和晶間腐蝕能力,使接頭中出現少量鐵素體,選擇H00Cr19Ni12Mo2氬弧焊用焊絲,手弧焊用焊條CHSO22 作為填充材料,其成分見表1 和表2。
  • 不鏽鋼地鐵車輛車體的腐蝕原因
    是耐腐蝕性能優良的SUS301L系列奧氏體不鏽鋼。然而,不鏽鋼也不是不會有被腐蝕的那一天。因為不鏽鋼表面存在純化膜,在一般情況下不容易與某些介質發生化學反應而被腐蝕,但並不是在任何環境任何條件下都不會被腐蝕。不鏽鋼腐蝕類型主要有晶間腐蝕、應力腐蝕、點蝕三個類型。
  • 第二代超級奧氏體不鏽鋼的化學成分及相關技術參數
    關鍵詞: 鋼材性能,化學成份,機械性能,不鏽鋼,力學性能,物理性能,牌號,超級奧氏體不鏽鋼,奧氏體不鏽鋼,超級不鏽鋼,海水,點腐蝕,縫隙腐蝕,焊接,焊後處理,Ultra 654SMO.概述氮元素在奧氏體不鏽鋼中的有益作用很早就已經被認識到了。
  • 不鏽鋼的熱處理
    馬氏體不鏽鋼熱處理特點是什麼?答:馬氏體型不鏽鋼有Cr13型(低碳和中碳)、Cr17Ni型(低碳)、Cr18型(高碳),其熱處理工藝包括退火、淬火+回火,去應力等。奧氏體不鏽鋼熱處理工藝方法是什麼?答:1Cr18Ni9Ti是典型的(18—8型)鉻鎳奧氏體不鏽鋼,由於18—8不鏽鋼在固態下基本上保持著單一的奧氏體組織,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不存在a→γ的同素異構轉變,所以除了沉澱硬化型奧氏體不鏽鋼外,是不能用熱處理方法使鋼強化的。一般的18—8奧氏體鋼只能通過冷變形來達到強化的目的。
  • 不鏽鋼壓力容器的焊接技術
    防止熱裂紋最有效的途徑是降低鋼及焊材中易產生低熔點共晶的雜質元素和使鉻鎳奧氏體不鏽鋼中含有4% ~ 12%的鐵素體組織。② 晶間腐蝕 根據貧鉻理論,在晶間上析出碳化鉻,造成晶界貧鉻是產生晶間腐蝕的主要原因。為此,選擇超低碳焊材或含有鈮、鈦等穩定化元素的焊材是防止晶間腐蝕的主要措施。
  • 各類不鏽鋼壓力容器的焊接工藝要點
    防止熱裂紋最有效的途徑是降低鋼及焊材中易產生低熔點共晶的雜質元素和使鉻鎳奧氏體不鏽鋼中含有4% ~ 12%的鐵素體組織。② 晶間腐蝕 根據貧鉻理論,在晶間上析出碳化鉻,造成晶界貧鉻是產生晶間腐蝕的主要原因。為此,選擇超低碳焊材或含有鈮、鈦等穩定化元素的焊材是防止晶間腐蝕的主要措施。
  • 難怪奧氏體不鏽鋼焊接經常出問題,原來是這些點沒有注意到!
    奧氏體不鏽鋼焊接主要問題:焊接變形較大;因其晶界特性和對某些微量雜質(S、P)敏感,易產生熱裂紋。晶間腐蝕:根據貧鉻理論,焊縫和熱影響區在加熱到450-850℃敏化溫度區時在晶界上析出碳化鉻,造成貧鉻的晶界,不足以抵抗腐蝕的程度。
  • 各類不鏽鋼壓力容器的焊接工藝要點匯總
    防止熱裂紋最有效的途徑是降低鋼及焊材中易產生低熔點共晶的雜質元素和使鉻鎳奧氏體不鏽鋼中含有4% ~ 12%的鐵素體組織。② 晶間腐蝕 根據貧鉻理論,在晶間上析出碳化鉻,造成晶界貧鉻是產生晶間腐蝕的主要原因。為此,選擇超低碳焊材或含有鈮、鈦等穩定化元素的焊材是防止晶間腐蝕的主要措施。③ 應力腐蝕開裂 應力腐蝕開裂通常表現為脆性破壞,且發生破壞的過程時間短,因此危害嚴重。
  • 帶你一文看懂雙相不鏽鋼!
    該類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鏽鋼的特點,與鐵素體不鏽鋼相比,塑性、韌性更高,無室溫脆性,耐晶間腐蝕性能和焊接性能均顯著提高,同時還保持有鐵素體不鏽鋼的475℃脆性以及導熱係數高(不能在超過350℃的溫度下使用),具有超塑性等特點。與奧氏體不鏽鋼相比,強度高且耐晶間腐蝕和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有明顯提高。雙相不鏽鋼具有優良的耐孔蝕性能,也是一種節鎳不鏽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