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出現胃痛、打飽嗝,做胃鏡又沒啥事,可能是「心病」在作怪

2020-12-16 藥師華子

華子有個同學,最近半年總是來醫院檢查,說自己的胃不舒服。平時吃點東西就感覺胃脹,沒吃東西時也會「打飽嗝」,有時還感覺胃部隱隱作痛,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不好的病」。這種胃部不舒服的症狀總是反覆出現,但是他做了幾次胃鏡,只是顯示有點淺表性胃炎,沒有啥大事。

一、難纏的胃病

1、淺表性胃炎:胃鏡檢查出來的淺表性胃炎,並不能算上是一種疾病。因為人在攝入食物的時候,胃壁就會對外來蛋白質產生免疫反應,這種反應本身就是炎性反應的一種。所以幾乎所有做胃鏡的人,都會有淺表性胃炎的報告,實際上並不具有特別的意義

不過有些人在做胃鏡沒發現問題後,胃部的症狀就會緩解。不過華子同學的症狀並沒有消失,依然如故。

2、幽門螺桿菌:他在最初檢查胃部的時候,發現有幽門螺桿菌(HP)感染。這是一種可以生活在胃酸中的細菌,與多種胃病及胃癌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在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後,醫生都會建議進行根除治療。有些人的症狀在根除幽門螺桿菌後會緩解,但還有一部分人仍然會反覆發作。

很不幸,華子的同學就屬於後一種人。儘管醫生採用四聯療法,讓他吃了大半個月的藥,把他的幽門螺桿菌清除了,但是他的症狀還是沒有緩解。

二、可能是「心病」

胃鏡下發現的淺表性胃炎沒有實際的臨床意義,幽門螺桿菌也清除了,但是胃痛、噯氣的症狀仍然存在。醫生告訴他,像他這種有具體症狀,但又找不到具體的解剖學異常或生物化學異常的情況,很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持續反覆發作的上腹疼痛、腹脹、燒灼感、胃部不適、偶爾還有噁心、嘔吐,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表現,但又找不到實質上能引發症狀的具體病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生原因,現在的醫學水平還無法明確,可能與胃腸的植物神經過度敏感相關,特別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

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通常或多或少同時伴有植物神經紊亂的症狀。比如說,神經系統方面有睡眠障礙、頭痛、盜汗、身體某處有慢性疼痛等症狀;循環系統有心慌、胸悶、早搏等症狀,但是心臟沒有實質上的病變;消化系統有腸易激綜合症,經常出現便秘、腹瀉,或是兩者交替出現,但腸鏡檢查也沒有異常。

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往往在精神上還有明顯的焦慮症狀,總自我感覺壓力大,易於緊張,遇事愛胡思亂想,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所以說功能性消化不良,很可能並不是消化器官出現了問題,而是一種「心病」的消化道表現。

三、如何能緩解症狀

1、對症治療:可以針對具體的症狀進行對症治療,比如說如果總有胃脹、噯氣的症狀,表現為消化道動力不足,就可以使用消化動力藥,促進胃腸蠕動。如果總有疼痛、燒灼感的症狀,表現為胃酸分泌過多,就可以使用制酸劑,減少胃酸分泌,緩解症狀。

2、心理治療:對症治療只能暫時緩解,多數的患者需要經過心理治療才能徹底治癒。焦慮嚴重的患者需要用抗焦慮藥物,有部分患者是因為抑鬱症的原因,就要抗抑鬱治療。這需要由專業的心理醫生進行診斷後,再配合相關的藥物,進行心理治療。

3、中藥治療:對於「心病」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使用鎮靜安神、補益脾胃的中藥進行調養。但中藥也不能擅自服用,需要經過中醫師的診斷後,才能辨證施治

4、自我調節: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在飲食上要注意避免生、冷、硬、刺激性及難消化的食物。平時還要多注意自己的心態調節,心態好了,病至少會好一半。樹立堅強自信的性格,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是治療「心病」最有效的「心藥」。

總結一下,如果胃部總出現疼痛、噯氣、不舒服的感覺,先要去醫院做個詳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果沒有問題,則很可能是自己的心理因素所導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對症治療的同時,還要重視心理方面的疏導,才能徹底痊癒。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胃痛必須要做胃鏡檢查嗎?若出現4個現象,就不要再猶豫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胃部問題,不是胃痛就是消化不良,我們都知道去醫院做檢查是最好的方式,而胃鏡檢查就能夠檢查到胃部的詳細情況,如果胃不好的話,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做胃鏡檢查。但是有的人覺得我只是胃痛,真的有必要做胃鏡檢查嗎?
  • 胃部有炎症,就要做胃鏡檢查嗎?4個「怪象」持續出現,別猶豫
    因此也就導致了很多人一日三餐不能正常吃,這些人的腸胃和正常吃飯的人相比無疑要差上很多,而且長期的飲食不規律就會導致他們出現胃痛腹脹噁心的情況,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他們也知道是因為胃不好引起,可能是發生了胃炎。於是常常去藥房拿一些胃藥回家吃就不管了。雖然說不是所有的胃病都需要去醫院做胃鏡檢查,但是也不能如此的敷衍。
  • 哪些人要做胃鏡?多久做一次?
    原創 曾哥每日科普 胃痛一定要做胃鏡嗎?除了胃鏡還能有其他的診斷方法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其實,「胃痛」不一定都需要做胃鏡,因為我們的內臟器官的疼痛,定位不一定很準確,有時候你認為是胃痛,其實並不是,而是其他器官的疾病導致的疼痛。例如,急性闌尾炎,往往先表現為「胃痛」,然後轉移到右下腹痛;再比如冠心病,有時候也可能表現為上腹部疼痛。
  • 60歲胃癌晚期,家屬痛哭:兩年做三次胃鏡都沒事!胃鏡還能信
    即便如此,對於胃癌的高危人群,我們也都建議定期做胃鏡檢查。但是,李先生的病例卻讓人產生懷疑,胃鏡真的是胃癌篩查的金標準嗎?60歲的李先生是一位慢性胃病患者,經常有胃痛發作,這樣的症狀也讓李先生提高了警惕。在兩年的時間裡,李先生分別在不同醫院做了3次胃鏡檢查,結果都是並沒有胃癌的表現。
  • 你經常打飽嗝嗎?那可能是噯氣在作祟
    你們是否經常會有吃飯完打飽嗝的情況出現?其實一般情況下,吃完飯後偶爾打飽嗝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通常人們都不會太過在意,但是要提醒大家,一旦次數多了就要引起注意了。因為這可能是噯氣的表現。那打嗝和噯氣不一樣嗎?
  • 消化科專家:別緊張,胃痛≠胃癌
    > 原創 張亞歷 好大夫本文作者:張亞歷醫生很多人一胃痛疼就特別緊張,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胃癌,焦慮不安,做完胃鏡檢查,結果診斷為「慢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胃炎伴糜爛」。
  • 胃痛≠胃癌
    本文作者:張亞歷醫生很多人一胃痛疼就特別緊張,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胃癌,焦慮不安,做完胃鏡檢查,結果診斷為「慢性胃炎」
  • 胃痛卻查出肺癌!醫生提醒:有些「胃痛」,不一定真是胃病
    不久前一位 83 歲的患者,感覺飯量變差,時常胃痛,女兒帶他來到消化內科,想做個胃鏡看看是怎麼回事,結果卻被診斷出肺癌。明明是胃不舒服怎麼是肺癌?太不可思議了!但醫生詳細了解他病史後發現了問題據陝西白水消化病醫院主治醫生孫慧婷介紹,前幾天,他們急診室也來了一位患者,說晚上胃痛難忍,在家吃胃藥無效。醫生看他口唇青紫,給他詳細檢查後,建議先做心電圖。患者不解:"胃痛做啥心電圖?"
  • 胃痛卻查出肺癌!醫生提醒:有些「胃痛」,不一定真是胃病!
    不久前一位83歲的患者,感覺飯量變差,時常胃痛,女兒帶他來到消化內科,想做個胃鏡看看是怎麼回事,結果卻被診斷出肺癌。明明是胃不舒服怎麼是肺癌?患者不解:「胃痛做啥心電圖?」然而,幾分鐘後,心電圖報告單證實了醫生的判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若不是當時醫生留了個心眼,及時搶救,恐怕性命難保。
  • 醫生嘆息:胃鏡不取病理等於「白做」
    當地醫院的醫生建議小張做胃鏡加活檢檢查,但小張聽說取活檢對身體不好,就拒絕了。檢查結果提示是胃潰瘍,但不能排除其他病變可能。醫生告訴他胃鏡加上活檢才是診斷胃病的金標準。
  • 診斷胃病一定要做胃鏡嗎?真實的案例,告訴你答案
    有一位25歲的年輕人,經常出現胃疼,胃脹,還有點反酸,有兩個月了。醫生仔細詢問了病史,發現患者沒有腫瘤家族史,平時生活也很規律,沒有什麼不良習慣,胃痛沒有什麼規律,與飲食的關係不大,也做了體格檢查,發現沒有明確的陽性體徵。
  • 做一次胃鏡到底有多大傷害?聽聽專業的內科醫生怎麼說
    所以,胃鏡檢查,它首先是一個不局限於檢查胃部一些疾病的檢查,其次還是一個技術活,要做的好,這醫生是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積累的,不然容易出現一些沒觀察到的部位。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部位,我們胃鏡都可以觀察到,胃鏡檢查本身也是有盲區的。所以,我們說做了胃鏡也不能說100%,胃就沒有問題!
  • 什麼是膠囊胃鏡,做一次要多少錢,能替代普通胃鏡嗎?醫生告訴你
    最近有患者問我,總是胃痛,聽說有膠囊胃鏡,所以來諮詢一下。胃鏡的檢查對胃部疾病有著很好的檢查和判斷的作用,我們日常所經常接觸的是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對於到底是做普通胃鏡好,還是做無痛胃鏡比較糾結的患者,其實還有一種胃鏡的檢查方式,叫做膠囊胃鏡。醫生來告訴你,什麼是膠囊內鏡。
  • 胃痛得特別厲害一定是萎縮性胃炎嗎?要檢查一下才知道!
    只不過,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只有胃黏膜充血水腫,而慢性胃炎是胃的器質性病變,在胃鏡下常有糜爛病變,或黏膜變薄、結節不平等表現。所以,要確診慢性胃炎,只能靠胃鏡。慢性胃炎按照是否有萎縮分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還可以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糜爛性胃炎。
  • 做個胃鏡,心臟卻非常不舒服,醫生給出了答案
    值班這天,大部分時間都要在胃鏡室度過。如果中間有需要做人流的或者需要做深靜脈穿刺的,就讓胃鏡等一會。等忙完,再接著伺候胃鏡。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要知道,正在被穿刺的患者會怎麼想?好在溝通到位,一般都能理解我們。加上電話內容都是工作,患者也不好發作。 接通了電話,那邊讓我趕快救急,說患者心臟不舒服。剛想懟他們幾句的我,一聽這話,怒氣隨之煙消雲散。心臟的事是大事,耽誤不得。於是,我加緊貼好膠布,轉身就往胃鏡室跑。
  • 做胃鏡可怕嗎?做胃鏡前後需注意這些|胸部|胃癌|胃鏡|無痛胃鏡檢查...
    很多人對胃鏡聞之色變,經常遇到患者聽到做胃鏡連連搖頭,說死都不做,那麼做胃鏡真的有這麼痛苦嗎。什麼情況下必須要做胃鏡呢?1、總是出現反酸和燒心如果胸部總是出現燒心,感覺胃裡面會有酸氣一直從口腔裡面湧出來,這被稱為胃食管反流;這類人群需要去醫院做胃鏡檢查,看看病情發展的程度以及範圍,防止病情惡變和出血。
  • 吞咽困難做胃鏡可以檢查出問題嗎?這5種情況需要做胃鏡
    胃鏡在目前比較常見是一種能知道胃部情況的檢查項目,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不過雖說胃鏡檢查詳細,但並不是什麼人都需要做胃鏡,只有在出現相關症狀才需要做胃鏡檢查。因此有人疑惑在自己吞咽困難時做胃鏡是否能檢查出問題?一般來講看情況。吞咽困難做胃鏡是否可以檢查出問題?
  • 經常肚子疼,有人說是胃痛,有人說是腸病:如何區別腸痛和胃痛?
    這不,有些人偶爾肚子疼一下,也有人腹部經常性的隱痛,甚至有疼到需住院手術的……如果一個人有腹痛,身邊人總愛出主意、診斷,這個說是胃病,那個說是腸道的問題,讓人無所適從,不知道怎樣區分。3 腸痛的特點腸痛,基本上可以出現在腹部的任何一個部位,因為腸有大腸、小腸,它們分布在整個腹部,因為個人胖瘦,或者其他的結構方面的差異,有時同樣的疾病,出現疼痛的部位可能完全不一樣。
  • 胃不舒服十來天,以為是「老胃病」犯了,胃鏡查出胃癌!
    2020年11月19號,我們為一位56歲的男性患者做了胃鏡檢查,結果讓他後悔莫及。 由於胃癌的進展期發展迅速,假如晚一年做胃鏡,很可能到了進展期甚至晚期,後果不可預料; 反過來說,如果早一年發現,那麼不用開刀,就能在胃鏡下治癒。
  • 做胃鏡對身體有傷害嗎?多久做一次比較好?真的沒必要害怕
    在懷疑胃部出現疾病的時候應該先到醫院進行檢查,通過詳細的診斷能夠明確胃部是否存在疾病,很多人疏忽了疾病的診斷,有可能在疾病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帶來負面影響,這樣就無法保持健康。對於有胃部疾病正在影響身體的人還需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那麼,通過胃鏡檢查這種方式是否會有健康風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