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黃河漢子8萬元買下一艘快艇,守在黃河30年,已經救了300多人

2021-01-08 人自醉小說館

很多人都渴望有一艘快艇,可是有一艘快艇,你是否會選擇在黃河上使用呢?有這樣一位黃河漢子,他今年是46歲,可是有30年的時間都在黃河上面,2013年他花費8萬元買了一艘快艇,又用5萬元在黃河邊建起了兩間板房,投入如此多的時間、精力、金錢,只是為了做一件事情——救人。30年內,他與救援隊成功救了300多條人命,成為當地有名的「中國好人」。

在內蒙古包頭,王三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這是人們對他的親切稱呼,他本名是王金清。黃河邊上,人們經常看到他拿著一副望遠鏡觀察河面,每半個小時一次。王金清在看是否有漂浮物,或者人。但是被問到30年來義務在黃河救人時,這位漢子黝黑的臉上浮現淡淡的憂傷:救了300多人,他們很幸運,可是還有許多人沒有挽救成功,離開了人世。

王金清的村子以打漁為生,他從小水性很好。17歲時,他在家門口看到三個孩子掉進水池,毫不猶豫地跳了進去,把他們都救了出來。這是他第一次跳水救人。1997年,黃河包頭段解凍,王金清正在賣開河魚,一位60多歲老人從船上掉進黃河,王金清立刻把老人救了出來,但是他凍得嘴唇發紫。王金清生火取暖,老人漸漸恢復了。這是他第一次在黃河救人,似乎成為了不解之緣。

此後,王金清堅持了將近30年。王金清覺得自己能力有限,2013年與7位村民組建成「黃河救援服務隊」,並且自掏腰包,花了8萬元買一艘快艇。救援隊人數也漸漸增多了,王金清把自己多年的救援經驗教給他們,一群黃河漢子都成為了救援高手。王金清還為隊員買了260萬保險,花5萬元建造幾間板房,在特別河段加裝了攝像頭。

王金清講如今他已經有一雙「火眼金睛」,看出哪些是「危險人物」。有一次,一個女的下了計程車就上大橋,王金清與幾位村民攔下,她才沒有跳下去。還有一個男的,為了給愛人展示橫渡黃河,半道體力不支,王金清看到情況迅速駕駛快艇將其救下。當然也有另類,有次救下一個哭泣的女人,對方上來扇了王金清一個耳光,王金清勸解時,對方居然還拿出刀子捅他。

30多年,王金清的堅持也得到諸多榮譽,被人們稱為「中國好人」。他本人也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王三黃河水上救援志願服務隊」的紅旗,也成為了漫漫黃河兩岸一道亮麗風景。

相關焦點

  • 坐快艇,遊黃河,這裡有份邀請等你查收→
    黃河流過榆林佳縣去榆林佳縣看黃河,可以打卡快艇遊陝西榆林佳縣峪口鄉南河底村,63歲的任鳳祥吃過早飯,帶上幾個饃饃,騎上摩託車渡口這方小天地,是周邊十裡八鄉的鄉親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也是沿黃河自駕遊的人們,在旅途上短暫歇腳的選擇。任鳳祥:下午的話,這兒車能停滿,佳縣城裡帶上娃娃下來玩耍,佳縣城裡的人基本都坐過我的船。現在坐船都是玩,山西人多,還有延安人、內蒙古人,哪裡的都有。
  • 快艇載客在黃河裡玩高難度動作,駕駛員卻不穿救生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趁著春光正好,出遊的人多,黃河邊快艇的生意也火了起來。然而,黃河水深水大,且水流湍急,快艇上的駕駛員下水後在不穿救生衣的情況下,載著遊客在河中央玩炫技,驚險刺激的動作,著實讓人捏把汗。
  • 【西河文藝】行相斌 || 黃河漢子喋血殺敵記
    合陽抗日民眾自衛大隊就是1938年2月日寇向吳王渡集結的緊要關頭,在中共沿河特委直接領導下,由時任合陽縣長蘇資琛聯合177師中的共產黨人共同創建的一支地方抗日武裝。自衛大隊以農村中的貧苦民眾為中堅力量,下轄23個中隊,共有隊員兩萬多人。在縣大隊所屬中隊中,最為突出的是共產黨人雷振華領導的二尹聯抗日民眾自衛中隊。
  • 24小時堅守,黃河守橋人全天候靜待「破冰」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寒冬時節,往常奔騰而過的黃河水,也因為行凌變得平靜了不少。在黃河濟南濼口段,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分晝夜,默默守護著此刻安靜了許多的黃河。1月6日,黃河濟南段迎來今冬大面積凌汛,濼口浮橋等17座浮橋於當日全部拆除。
  • 長江商學院學員為宿遷黃河救援隊捐贈快艇
    「今天參加徒步巡邏,讓我對宿遷黃河救援隊有了更深入了解。志願者能夠365天堅守,真的令人欽佩……」12月9日上午,來看望宿遷黃河救援隊志願者的長江商學院學員封雷深有感觸道。為促進公益慈善及生命救援事業,保障宿遷黃河救援隊健康持續發展,12月9日上午10時許,長江商學院第35期學員走進宿遷,愛心捐贈儀式在宿遷黃河救援隊碼頭舉行。宿遷黃河救援隊隊長王愛東,首先代表全市65萬名志願者,向各位學員致以崇高的軍禮,歡迎各位志願者光臨指導宿遷黃河救援隊工作。隨後他對宿遷黃河救援隊進行簡要介紹。
  • 黃河三峽記遊
    唯一不同的是黃河穿城而過,使這個城市變得靈性嫵媚,素有「隴上水城」之稱。第天一早吃過早飯,由於沒什麼事情,決定帶著兒子到炳靈寺一遊,就乘車來到到劉家峽水庫碼頭。遊船有大有小,最小的是7人快艇,船票每人110元。由於時間尚早,遊人不是太多,但剛好前邊有5個人,其中還有2名比利時外賓,由一名南開大學研究生陪同,加上我們爺倆,剛好7人。
  • 黃河水終於退了,岸邊成了這樣……
    黃河蘭州段水位明顯下降。金奉乾攝  金奉乾攝  23日上午,記者在近水廣場附近看到,前幾日還被黃河水淹沒的健身步道、廣場平臺已經露出水面。河水退去後,整個近水廣場上覆蓋著厚厚的淤泥。  「20多天了,黃河水終於退了,你看這堆積的淤泥多可怕,最厚的地方達到六七十釐米。」一位在此值班的防汛工作人員說道。記者發現,現場已經有人開始清理淤泥,有的用鐵鍬鏟泥,有的用水槍衝泥。
  • 2021中高考作文,「黃河精神」怎麼寫?不辭辛苦,只為海晏河清
    20世紀末,為落實中央「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的目標,朱顯謨向朱鎔基總理請戰,以「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豪情表示:「我雖老矣,然治黃之志不減,願意為實現山川秀美、黃河水清,為水利水保等部門出謀獻策,完成國家重任。」2017年,看著黃河水日漸變清,102歲的他安心地離開了人間。60年的不斷艱苦努力,終於讓他看到「黃河流碧水」。
  • 行走黃河(上)| 聽,人與長河的交響
    黃河之水天上來——天,在高處不勝寒的青海。  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在瑪多縣先後穿越兩大水源補給湖——扎陵湖和鄂陵湖,向下遊地區奔騰而去。「鄂陵湖出水口斷流8公裡,出水量只有每秒0.001立方米。」1999年,黃河源頭斷流的消息,震驚全國。這一年初夏,本報「行走黃河」採訪組從黃河入海口溯源而上,長途跋涉34天,目睹黃河入海處斷流、源頭河床裸露等景象,一路發回數十篇報導。
  • 黃河旋風:公司獲得政府補助共計804.84萬元
    原標題:黃河旋風:公司獲得政府補助共計804.84萬元   黃河旋風
  • 黃河「孤島」脫貧了-國內頻道-內蒙古新聞網
    新華社太原10月22日電(記者呂夢琦、解園)儘管四面環水,出入都需乘船,但山西河曲娘娘灘村87歲的李順奇仍然堅持住在這個黃河「孤島」上。兩個月前,普查人員進村重新核查了他的脫貧信息,一切都符合脫貧標準。  娘娘灘位於黃河中央,大小約300畝,最多時居住著120多人,村民全部姓「李」。
  • 秦東「三重奏」 唱響「黃河頌」
    57歲的雷現榮是一名資深的攝影愛好者,在洽川溼地拍鳥已不下20個年頭。「有時一走進蘆葦叢就會驚起一群鳥,空中黑壓壓一大片。」雷現榮說,「尤其是這兩年,溼地裡鳥的種類和數量都增加了很多,十幾年未見的大鴇、灰鶴等鳥類也都回來了。」 這一可喜的變化得益於合陽縣對溼地保護工作的全面加強。
  • 漳州一艘快艇被巨浪打翻7人落海 多船接力救人
    「救命啊,救命……」昨日上午8時30分,漳州東山兄弟嶼兄島東面約200米海域一艘快艇搭載9名人員出海釣魚,其中2人先上了礁石,沒想到快艇瞬間被巨浪打翻,其餘7人落入海裡,趴在被打翻的快艇上。  所幸,正在附近海域的熱心小夥林森偉獲悉險情後,立馬開著自己的快艇,用一條繩子,將7人慢慢拉上來。
  • 永靖炳靈寺,漂過黃河尋鬼窟
    普通遊艇往返需七八小時,而快艇至少湊夠九人才出發,往返要四小時。其實,這種「折騰」,只是心理上的,真正行動起來還算方便。我出發的時間有點晚,到碼頭已近下午一點。先在售票處登記,等湊夠九人,就可以出發了。
  • 新鄉黃河河務局封丘黃河河務局2021年黃河水利工程維修養護項目...
    獲取招標文件時間 2021年01月13日至2021年01月19日 每日上午:8:00 至 14:00  下午:12:00 至 21:00(北京時間,法定節假日除外) 招標文件售價 ¥0 獲取招標文件的地點 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www.hnggzy.com) 開標時間 2021年02月02日 09:00 開標地點
  • 蘭州300勇士搏擊黃河迎新年(多圖)
    2021年的第一天, 300名勇士迎著蘭州近幾年少有的寒潮, 用搏浪黃河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 黃河裡的屍體都是從哪來的?
    說到黃河裡的「浮屍」,第一反應就是《賈平凹散文大系》裡面講到的「下餃子」。以前的那些陝西冷娃都很倔。解放前,很多陝西冷娃因為死不認輸,就被人用麻袋捆了,投到黃河裡下餃子了。很形象,黃河沒有蓋,就像一口大鍋,奔騰的黃河水就像翻滾的餃子湯,那些麻袋裹著的,就像一顆顆餃子,撲通、撲通,就留一個水花,想撈都撈不回來。其實現在也有野性而草莽的人,從來不懂得生命的寶貴。
  • 【中國夢•黃河情】守著黃河有水吃 青海拉西瓦灌溉工程造福八萬...
    【中國夢•黃河情】守著黃河有水吃 青海拉西瓦灌溉工程造福八萬群眾 2020-09-26 17:47:36黃河上遊清冽的河水流經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近80公裡,「但這裡的群眾以前卻一直守著黃河沒水吃」,貴德縣拉西瓦灌溉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李佔彪這樣感慨。直到去年,拉西瓦灌溉工程乾渠正式開閘放水,這種眼睜睜看著黃河水流過卻無法有效利用的困境終於得到解決。拉西瓦灌溉工程引水渡槽。
  • 河南東北角演繹「黃河故事」家住黃河邊的臺前人都看看吧
    秋風送爽,記者沿著濮陽境內的黃河大堤駕車東行,兩側樹木蔥鬱,綠草青青,成群的牛羊或在吃草,或在休息,一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翻閱歷史,濮陽曾經遠離黃河700多年。1855年,黃河在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向北,經濮陽境內進山東流入渤海。從此,濮陽又與黃河緊緊聯繫在一起。濮陽人民譜寫了一個個改天換地的黃河故事。
  • 黃河清了!
    山西永和縣農民賈長治自幼生活在黃河岸邊,對著黃河,54歲的他略帶遺憾地說:「現在的黃河沒威力了,以前浪有兩米多高,成天轟轟吼,外面來的人晚上都睡不著。」    《瞭望》記者站在壺口瀑布旁,但見從壺口跌落出的河水浪花如雪,有的白中泛綠。陝西韓城黃河禹門口段,河水清且漣漪。在水流平緩的河灣處,兩岸高山倒影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