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電影有人喜歡捧為「神」,而絕大多數人只是看看熱鬧,他的電影我個人認為場景鏡頭確實不錯,和張藝謀陳凱哥那些人一樣確實不錯,但是敘事手段不知道是剪輯問題還是導演要表達的方式問題,總是亂七八糟跳躍式的敘事。但是我非常喜歡他的臺詞特別有意思,值得細品回味,總有一些他的特色在裡邊。
姜文執導的電影,我認為只有前兩部《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鬼子來了》是既對得起自己、又對得起觀眾、也對得起投資人的天才電影。其他的,都是拍給自己的實驗性質電影,與其他導演不同的是,他的實驗性電影,預算等同商業大片。
另外,姜文拍電影向來不計成本,《讓子彈飛》總投資高達1.3億,為了拍好在城門迎接縣太爺的那場一分鐘的戲,姜文花了幾百萬!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讓子彈飛》,理由其實很簡單,一看演員,二看劇情,三看場景!
看演員,《讓子彈飛》堪稱全明星陣容,姜文、葛優以及周潤發三大影帝齊上陣,另外還有劉嘉玲、姜武、胡軍、張默等演技派做配角。
看劇情,自《讓子彈飛》面世之後,熱衷於研究片中情節的人不計其數,片中的一些臺詞也非常耐人尋味。就像是一本書,讓人越看越想看,越看還越有味道。
看場景,姜文是一個對美有執念的導演,片中的每一處布局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另一方面,姜文拍戲從來都是不計成本,只要劇情需要,不管花多少錢都要安排到位。
不知道大家還不記得片中迎接縣太爺的那場戲,周韻飾演的花姐領著一大幫人在城門口敲鼓,你可別以為後面那些人是群演,其實她們是姜文花大價錢請來的特別演員。
這些演員來自於日本的鬼太鼓座樂隊,姜文給她們開出了100萬的片酬。原本這個只有一分鐘的鏡頭很快就能拍完的,但可惜天公不作美,樂隊剛到劇組,天氣就一直是陰天,而姜文想要的天氣是一個大晴天。
在等待的期間,日本樂隊因有其他演出活動就先回去了。誰曾想第二次請他們來又遇上了陰天,就這樣來回折騰了三次才拍完這個只有一分鐘的鏡頭。
對於這個價值數百萬的一分鐘鏡頭,姜文一點也不心疼。在他看來,只要電影足夠完美,花再多錢也在所不惜。很多人都說姜文的作品是藝術,我同意這一點,因為他在拍電影時,就是將電影當成藝術品來對待的。
關於《讓子彈飛》,你印象最深的鏡頭是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