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拍電影向來不計成本,《讓子彈飛》一分鐘的戲花了幾百萬!

2020-12-23 景小妹的哥哥

姜文的電影有人喜歡捧為「神」,而絕大多數人只是看看熱鬧,他的電影我個人認為場景鏡頭確實不錯,和張藝謀陳凱哥那些人一樣確實不錯,但是敘事手段不知道是剪輯問題還是導演要表達的方式問題,總是亂七八糟跳躍式的敘事。但是我非常喜歡他的臺詞特別有意思,值得細品回味,總有一些他的特色在裡邊。

姜文執導的電影,我認為只有前兩部《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鬼子來了》是既對得起自己、又對得起觀眾、也對得起投資人的天才電影。其他的,都是拍給自己的實驗性質電影,與其他導演不同的是,他的實驗性電影,預算等同商業大片。

另外,姜文拍電影向來不計成本,《讓子彈飛》總投資高達1.3億,為了拍好在城門迎接縣太爺的那場一分鐘的戲,姜文花了幾百萬!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讓子彈飛》,理由其實很簡單,一看演員,二看劇情,三看場景!

看演員,《讓子彈飛》堪稱全明星陣容,姜文、葛優以及周潤發三大影帝齊上陣,另外還有劉嘉玲、姜武、胡軍、張默等演技派做配角。

看劇情,自《讓子彈飛》面世之後,熱衷於研究片中情節的人不計其數,片中的一些臺詞也非常耐人尋味。就像是一本書,讓人越看越想看,越看還越有味道。

看場景,姜文是一個對美有執念的導演,片中的每一處布局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另一方面,姜文拍戲從來都是不計成本,只要劇情需要,不管花多少錢都要安排到位。

不知道大家還不記得片中迎接縣太爺的那場戲,周韻飾演的花姐領著一大幫人在城門口敲鼓,你可別以為後面那些人是群演,其實她們是姜文花大價錢請來的特別演員。

這些演員來自於日本的鬼太鼓座樂隊,姜文給她們開出了100萬的片酬。原本這個只有一分鐘的鏡頭很快就能拍完的,但可惜天公不作美,樂隊剛到劇組,天氣就一直是陰天,而姜文想要的天氣是一個大晴天。

在等待的期間,日本樂隊因有其他演出活動就先回去了。誰曾想第二次請他們來又遇上了陰天,就這樣來回折騰了三次才拍完這個只有一分鐘的鏡頭。

對於這個價值數百萬的一分鐘鏡頭,姜文一點也不心疼。在他看來,只要電影足夠完美,花再多錢也在所不惜。很多人都說姜文的作品是藝術,我同意這一點,因為他在拍電影時,就是將電影當成藝術品來對待的。

關於《讓子彈飛》,你印象最深的鏡頭是哪一個呢?

相關焦點

  • 《讓子彈飛》其中那,短短1分鐘的戲,姜文就砸進去了幾百萬
    姜文拍電影一向大手筆,《讓子彈飛》總投資1.3億,其中城門迎接縣太爺那短短1分鐘的戲,姜文就砸進去了幾百萬。那場戲是周韻和一群擦著厚厚粉底的女人,在城門口擊鼓迎接姜文和他的一眾兄弟。這些擊鼓的女人,並不是普通的群演,她們來自日本的鬼太鼓樂隊,是《讓子彈飛》的原聲製作人久石讓推薦的。原本姜文盤算著這場戲最多拍個兩三天,所以就花了100萬,把這些樂手從日本請了過來。
  • 姜文斥巨資砸出了《讓子彈飛》的經典,1分鐘的戲耗費幾百萬元
    《讓子彈飛》的製作成本高達1.3億,沒有大規模特效,也沒有大的動作戲,為何投資這麼高呢?影片製作上,處處都是大手筆。1分鐘的戲,花費幾百萬影片中有一場城門口接縣太爺的戲,僅僅1分鐘的戲,就花費了幾百萬。當時拍這場戲的時候,周韻安排人在門口敲鼓來接縣太爺,而這鼓手可不是一般的鼓手。這幾個鼓手其實是來自一個全部都是女性的樂隊,叫鬼太鼓樂隊,在日本也挺有名氣的。這個樂隊是久石讓給推薦的,也就是深受電影的原聲製作人得意的樂隊。
  • 《讓子彈飛》為何成為經典?打鼓那段戲僅1分鐘就耗費了幾百萬
    提起姜文,你心中他的經典作品是哪一部呢?相信很多讀者都會將這一票投給《讓子彈飛》這一巨作。2010年,《讓子彈飛》上映,在極短時間內,票房大火,眾多影評人和媒體紛紛給出高度評價。今天我們來走進這一影片,剖析它成為經典之作的潛在原因。
  • 《讓子彈飛》為何成為經典、打鼓那段1分鐘的戲就耗費了幾百萬元
    《讓子彈飛》為何成為經典、打鼓那段1分鐘的戲就耗費了幾百萬元 《讓子彈飛》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影視作品,為什麼這部作品能夠成功呢?其中除了他的電影情節好之外還有一些比較關鍵的原因,那就是大製作。
  • 有人說《讓子彈飛》是姜文用錢砸出來的經典?錯!
    姜文的《讓子彈飛》大家都看過吧,成本知道多少嗎?這部電影也是凝聚了姜文多年的演藝經歷和藝術才華,賦予了姜文的個人情懷,也是他比較成功的導演作品,受到了一致好評,豆瓣評分也穩居8.8,其拍攝費用花費了約1.1億,另外宣傳費用花費了大約5000萬。
  • 《讓子彈飛》:看完電影,我知道姜文講了一個很好的故事
    陳思誠在接受採訪時曾被問到:你認為電影裡最重要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是節奏感。什麼叫節奏感?陳思誠舉例說,就像電影《讓子彈飛》,電影開始,一幫馬匪打出一排子彈,但並沒有立時見效,眾人正在疑惑,作為匪首的張麻子說:「讓子彈飛一會兒」,這時候BGM(背景音樂)響起,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
  • 《讓子彈飛》為何成為經典?打鼓那段1分鐘的戲就耗費了幾百萬元
    《讓子彈飛》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影視作品,為什麼這部作品能夠成功呢?其中除了他的電影情節好之外還有一些比較關鍵的原因,那就是大製作。這部影片可謂是大成本製作出來的一部經典電影,其中光是在城門口迎接縣太爺的一個橋段,一分鐘左右的戲份就花費了幾百萬元。因為請到的鼓手清一色全是來自日本的鬼太鼓座樂隊。正因為如此,這部影片才會成為經典。
  • 姜文拍《讓子彈飛》有多「難」?葛優是騙來的,周潤發不爽了
    姜文拍《讓子彈飛》有多「難」?葛優是騙來的,周潤發不爽了姜文的才華可以用才華橫溢來形容了,當年《鬼子來了》砸在手裡,之後拍了一部《太陽照常升起》,這時候英皇老闆楊受成聽說了這個消息,於是帶來了很多錢來要加入,當時姜文自己說這是文藝片,很可能掙不到錢,但是楊受成還是投了錢,之後這部電影雖然獲獎還獲得了不少的提名,但是可惜的是這部劇只有1000萬票房,遠低於投入成本,因為觀眾根本不知道導演要說什麼
  • 《讓子彈飛》幕後:姜文臨場給葛優加吻戲,老爹老弟老婆都拉來演
    十年前,姜文拍了《讓子彈飛》,一部沒有人吐槽的電影。姜文放出的這一槍,可以說是整整響了十年。《讓子彈飛》講述了麻匪張麻子,搖身一變,冒充鵝城縣長"馬邦德",並和鵝城一霸黃四郎展開一場關於"革命"隱喻的激烈爭鬥。
  • 《讓子彈飛》的慶功宴上,姜文為何給投資人發了800萬紅包?
    雖然就短短兩分鐘的鏡頭,馮小剛也毫不含糊。對姜文來說,這部電影,身邊的朋友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就連他身邊的助理趙銘,也幫他救過場。劇中有一民女被強暴的戲,原定的演員,嫌角色太露骨,臨時缺陣。幸運的是,姜文身邊的助理趙銘跑來救場。雖然是短短的30秒,卻也為這部經典,聚焦了口碑。
  • 解讀《讓子彈飛》精彩道具 看姜文柔情滿懷(圖)
    縱然加入了多得要溢出來的商業元素,《讓子彈飛》的姜文風格依然濃烈:快如脫兔的緊密節奏中,不時溫情襲人。電影即為人,現實生活中的姜文,亦如斯——有溫雅內斂,如菊;有霸氣外露,如刀。  其實幾乎每個我的電影都有火車,除了《鬼子來了》,但《鬼子來了》有軍艦。我特別喜歡大的、鋼鐵造型的東西。火車是蠻好看的,尤其是老火車。有馬拉火車,幹嘛不選?剛開始很多人反對,後來大家都覺得火車合適,要是不合適,也不拍。我覺得它有非常強烈的象徵力量。下次要拍一個全在火車上的戲,過足火車的癮。
  • 讓子彈飛,姜文的電影魅力之處,要深度解析
    首先呢,開頭先要說一嘴,以小編看來,姜文電影最大的魅力之處就是,你得多看多觀察,絕大多數時候你根本體會不出來他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可能是我不太聰明的樣子,我看完這部電影,第一遍沒有細緻看,看的我是一頭霧水,就是感覺他電影中的語言魅力還是挺大的,也可以稱之為是小語言藝術。
  • 姜文的第一部商業片《讓子彈飛》!三大影帝飆戲!簡直不要太爽!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醬娛樂喵,今天和大家聊聊《讓子彈飛》電影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冷知識。結果一進組,從開始演戲就開始崩潰了,臺詞那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此事跟姜文討論半個多月,最後影片越拍越順利,發哥也被姜文導演的電影魅力所折服。影片播出後,不負眾望,影片以1800萬美元的成本,成功斬獲票房6.76億,「達到站著把錢掙了的效果」還一舉拿下12年亞洲電影最高票房大獎。
  • 讓子彈飛:沒有姜文的電影,無酒也無歌,因導演魅力而成名的作品
    在姜文的電影中,荒誕,是一貫的表現手法。姜文善於將他思想裡天馬行空的東西運用象徵的方式影像化到電影裡,營造一種既真實又虛幻的氛圍。在姜文身上,我們看到了這個道理,一部影片可以儘是缺憾,但是因為導演的魅力和藝術水準實在太強,所以我們完全忽略了一部影片本身的問題,《讓子彈飛》就是這樣的例子。
  • 電影《讓子彈飛》中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電影《讓子彈飛》故事原型來自於作家馬識途的《夜譚十記》,是一個發生在北洋軍閥時期的傳奇故事。 莫西幹頭馮小剛 直到進組前,馮小剛都不知道自己的角色,也沒看過劇本,一進劇組,當姜文提出換個髮型的建議之後,馮小剛二話沒說,把自己完全放心地交給了姜文導演。《讓子彈飛》的年代背景雖定在北洋時期,片中人物的造型卻清一色走潮男路線,馮小剛也成為其中一員,理了個小貝式的莫西幹髮型。
  • 姜文拍《讓子彈飛》有多「難」?是如何「忽悠」葛優、周潤發的?
    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如今這部影片已經上映10年了,但是,在豆瓣中仍然有著8.8的高分。其實,姜文的作品並不多,但是,每部都是經典,實在讓人佩服。《讓子彈飛》中有國內知名演員參演,如葛優、周潤發以及姜文和姜武等,使這部影片增添了許多的看點。其實,這部電影的成功背後還有很多觀眾不知道的小插曲。大家觀看這部電影只需要2個小時,但是,對於整個劇本來說,卻花費了1年多的時間,就這麼高標準的劇本,姜文還不是特別滿意,編劇還是硬著頭皮修改了不下10多遍。就在電影的取名上也有很多分歧。
  • 《讓子彈飛》:姜文最成功的作品,甚至請葛優、周潤發前來助陣
    這部處處流溢著自由理想主義和「反動」隱喻的電影,靠緊湊精湛的臺詞和看似混亂無邏輯的節奏,居然神奇的騙過了審查部的那些智障老頭們,打入萬馬齊喑的中國電影市場,把那幾個被主子馴得服服帖帖的所謂「三大導演」給徹底地羞辱一翻,寧財神說:「姜文的王朝來了!」我對此表示舉雙手贊成。
  • 「嚴肅的」激情戲|電影《讓子彈飛》中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電影《讓子彈飛》故事原型來自於作家馬識途的《夜譚十記》,是一個發生在北洋軍閥時期的傳奇故事。 莫西幹頭馮小剛 直到進組前,馮小剛都不知道自己的角色,也沒看過劇本,一進劇組,當姜文提出換個髮型的建議之後,馮小剛二話沒說,把自己完全放心地交給了姜文導演。《讓子彈飛》的年代背景雖定在北洋時期,片中人物的造型卻清一色走潮男路線,馮小剛也成為其中一員,理了個小貝式的莫西幹髮型。
  • 豆瓣9.2,被禁20年,姜文最好的一部電影,比《讓子彈飛》還經典
    很多人評價說《讓子彈飛》是姜文作為導演在華語電影史上拍得最成功的商業片作品。如若單從電影取得的票房成績來看,確實,2010年由姜文執導,周潤發、葛優主演的電影《讓子彈飛》最終以6.61億的票房成功轟動了當時的中國影壇。
  • 姜文三部曲·《讓子彈飛》……
    三部曲第一部·讓子彈飛。八匹純血高頭白馬四蹄翻飛,車輪與鐵軌撞擊隆隆作響,兩節火車正以「馬拉火車」的夢幻奇景奔騰在南部中國的崇山峻岭之間。火車車頭的煙囪裡蒸汽蒸騰而上,不過這蒸汽的來源其實是車廂內巨大的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