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檔案都是社會進程的見證,隨著時間的推移,越顯珍貴,檔案應該要走向社會,不能讓它只成為『檔案』,要讓它『活』起來。」望著眼前的一排老照片,市民黃解民滿是感慨。6月9日是第13個國際檔案日,福鼎市檔案局、檔案館以此為契機,開展了一系列國際檔案日宣傳活動。
當天上午,在市政府門口,一排展架一字排開,展示著攝影家夏念長所拍攝的近百張福鼎老照片,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市民觀看圖片展
1965年沙埕岙腰大隊漁民捕撈小雜魚
1972年沙埕水生大隊社員休息時間在船上看畫報
1976年秦嶼排堂嶺知青點的知青政治學習
1977年前岐圍海造田勞動施工場面
市民黃解民之前聽聞現場還有為市民免費掃描修復老照片的活動,便把提前準備好的14張老照片帶來。他取出一個信封,攤開層層疊疊的信紙,小心翼翼地把泛黃的老照片遞給工作人員,裡面有他40多年前的全家福,也有他「上山下鄉」時的模樣。在其中一張照片中,年輕的黃解民背著手站在一座「雪山」前,露出一口白牙,笑得格外燦爛。
黃解民從信封中拿出一疊老照片(圖為40多年前的全家福)
黃解民於70年代拍攝的「雪山」舊照
「這是70年代初在店下鎮照的,那年下了一場挺大的雪,我第二天早上起來去勞作,看到滿山都是積雪,天地白茫茫一片,感覺又漂亮又稀奇,就讓同伴幫我拍下這張照片。」黃解民回憶說。
工作人員接過照片,將它們逐一掃描進電腦,通過軟體對照片的汙損處進行簡單修復。半個小時後,修復好的照片被存進光碟裡,交到了黃解民的手上,黃解民滿臉喜悅。
同樣專程來修復照片的,還有市民王海鷹和他的妻子林萍。王海鷹手中拿著2張攝於1984年的老照片,分別是他和妻子在參加活動時與各自隊友的大合照。當時他們都是二十歲出頭的年紀,一個意氣風發,一個青春洋溢。兩張看似並無關聯的照片,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王海鷹和妻子林萍的舊照
「我們雖然是同鄉,但原本並不相識,那年我到寧德參加籃球比賽,她到寧德參加文藝調演,我們就是在那時候結緣,然後開始戀愛。」回憶往昔,王海鷹流露出甜蜜的笑,「這兩張照片對我們來說很有意義,所以我特別珍惜,感謝這個活動,讓我可以把它們永久地保存下來。」
據了解,活動現場不僅有圖片展和老照片修復活動,還展示檔案館的館藏檔案、檔案法律法規知識,同時,工作人員向市民免費派送檔案宣傳紀念品,提供檔案諮詢服務,並向市民發放檔案宣傳冊和歷史書籍。
向市民發放檔案宣傳冊和書籍
「此次開展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是希望通過老照片、老檔案等,喚起大家對這座城市共同的記憶,同時也引起大家對檔案工作的重視。」市檔案館副館長張純清表示。
1980年白琳下爐雙塔
80年代的佳陽茶場
1988年沙埕海岸盛開的油菜花
據悉,6月9日起,市檔案局、檔案館還與市新聞中心在江濱百米文化長廊(桐山大橋南側)聯合舉辦檔案宣傳展,展出福鼎戰「疫」照片50張、攝影家夏念長所攝福鼎老照片60張,並對檔案法律法規、檔案工作、館藏檔案進行宣傳展示。展出截止時間為6月底。
江濱百米文化長廊檔案宣傳展
「幸福福鼎」編輯部
文圖:吳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