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
在被認養的樹或花上掛上認養牌子,牌子上寫上認養人的名字 石獅日報供圖
「這棵樹我來負責」「這盆花我來養」……石獅市寶蓋鎮鄭厝村村委會、關工委聯合組織開展的花草樹木認養活動得到了孩子們的積極響應,大家爭先恐後,積極爭取屬於自己的「責任田」。11月21日上午,該村村幹部帶著孩子們,將一塊塊認養牌子掛在花架與樹枝上。鄭厝村創新做法,用鄉風文明積分的形式,激勵全村的孩子們參與到花草樹木的認養活動中來,30盆花、12棵樹一下子就「名花有主」了。
今年來,鄭厝村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拆危建公用項目」等方式,將一宗宗危房騰出的空間充分利用起來,打造微景觀、休閒廣場、停車場等,村落的花草樹木也隨之多了起來。如何讓村裡的花草樹木得到更好的養護呢?「我們可以將村裡的孩子發動起來,讓孩子們來認養。」駐村第一書記陳俊雄的建議讓大家很受啟發。一個集合「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建設和關愛青少年等多元工作於一體的模式由此產生。
鄭厝村將發動青少年認養花草樹木的做法與正在深入開展的鄉風文明積分活動結合起來。「每認養一棵,養好的每個月可獲40分積分。」鄭厝村村幹部許園園介紹說,如此一來,既解決了花草樹木養護的問題,又可為孩子們參加社會實踐與動手勞作創造機會。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發動更多的村民參與到村落的「美麗鄉村」建設中來。
「我一定會照看好我認養的樹,利用課後時間來給它澆水。」對於剛領到的這份「新任務」,孩子們都很激動,也倍感珍惜。在極短的時間內,村落內12棵剛種下的小樹苗和30盆分布在各個角落的花全被認養,13名孩子成為村落首批「園林工」,其中不乏居住在鄭厝村的外來務工者子女。
11月21日上午,村委會特地舉行了一場認養掛牌儀式:在被認養的樹或花上掛上認養牌子,牌子上寫上認養人的名字。當天,村幹部還教授孩子們如何澆水等日常養護的常識,並要求孩子們用心養好自己的樹與花。據悉,村裡每月都將進行一次「驗收」,養護得好的孩子,每棵(盆)可獲40分的鄉風文明積分,並記錄在各家各戶的「文明檔案」裡。而後,該村還將對此做法進行更大範圍的推廣,讓更多孩子參與到「美麗鄉村」與鄉風文明建設中來。(石獅市委文明辦 石獅日報記者 林智傑)
【來源:泉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