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楊虎城將軍有多少後代?這個答案還是第一次知道

2020-12-14 騰訊網

楊虎城將軍一生歷經3次婚姻,娶了3位妻子,生了4個兒子和6個女兒,其中1兒1女與楊虎城一起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2子因病不幸夭折,其他7個子女都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是英雄的一家!

第一任妻子羅佩蘭生1子1女,兒子楊拯民,女兒楊拯坤

長子楊拯民(1922-1998),別名楊思毅,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革命,先後任米脂縣統戰部長、縣委書記、一野騎六師副師長、軍分區司令員,解放後領導玉門油田,成為新中國石油工業的第一代功臣。

長女楊拯坤(1924—1994),別名周盼,1937年投身革命,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陝西省西鄉縣縣委委員。解放後,先後在中央宣傳部、北京市豐臺區黨委、北京市政府工作,後擔任中國國際旅行社北京分社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北京旅遊局黨委書記、副局長等職,系第四、五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婦聯第四、五屆執委等。

第二任妻子張蕙蘭生1子,兒子楊拯仁,6歲不幸夭折

第三任妻子謝葆真生2子5女,分別是兒子楊拯中、楊拯亞,女兒楊拯美、楊拯英、楊拯漢、楊拯陸和楊拯國。

次子楊拯中(1929——1949),1938年與父親楊虎城一起入獄。1949年9月6日,與父親楊虎城、妹妹楊拯國等被國民黨保密局特務殺害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戴公祠,年僅20歲。

三子楊拯亞,因患白喉症,久治不愈夭折。

二女兒楊拯美(1932—2018),西安事變時年僅4歲,1948年參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甘肅省經濟委員會、省統計局、共青團甘肅省委、省輕工業廳、省政協等單位工作,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屆甘肅省政協常委,與妹妹楊拯英共同完成《回憶母親謝葆真》一書。

三女兒楊拯英(1934—),西安事變發生時,年僅3歲,長大後於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陝西省政協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及第八屆委員會委員,發起成立西安事變研究會,與姐姐楊拯美共同完成了《回憶母親謝葆真》一書,後在陝西省政協文史館崗位上退休。

四女兒楊拯漢(1935—),西安事變發生時,年僅2歲。解放後參加革命工作,後在新疆石油管理局經濟研究所任職,一直工作到退休,現居住在北京。

五女兒楊拯陸(1936——1958),西安事變時不到1歲。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西北大學石油地質系,大學畢業後自願到新疆投身石油事業,曾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質勘探隊117隊隊長,也是當時唯一一位女隊長。她不僅為祖國石油事業奉獻了青春,還現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1958年,年僅22歲正準備結婚的楊拯陸在一次勘探任務途中,遭遇極端惡劣天氣,不幸因公殉職,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么女楊拯國(1941——1949),1941年生於貴州息烽集中營。1949年9月6日,與父親楊虎城、哥哥楊拯中等被國民黨保密局特務殺害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戴公祠,年僅8歲。

除了子女,楊虎城將軍的孫子輩中值得一提的是次孫楊瀚,他曾在1999年、2000年兩次到夏威夷看望張學良,並編撰出版有《楊虎城大傳》一書。

楊虎城將軍一家,無論男女大小,幾乎都為新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貢獻,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英勇事跡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敬仰!

相關焦點

  • 楊虎城將軍嫡孫楊瀚講述:蔣介石執意殺害楊虎城將軍的原因
    楊瀚,楊虎城將軍嫡孫,楊拯民之子。作為楊虎城將軍的後人,楊瀚站在歷史的角度,講述了蔣介石執意殺害楊虎城將軍的原因: 1938年秋,楊虎城由長沙移至益陽桃花倉,直到冬天武漢撤退時,楊虎城一家又被解往貴州的「玄天洞」。從此結束了「軟禁」,開始了正式的囚禁生活。
  • 「西安事變」是楊虎城將軍一生的轉折,成就了他後世的盛名?
    青年蔣介石事變之後,蔣介石究竟想沒想過放過楊虎城,給他自由呢?答案是肯定的,沒有。他非常忌憚楊虎城的西北軍,更忌憚張學良的東北軍,單從這個方面來想,他就不會放虎歸山。楊虎城刀客出身,在江湖上摸爬滾打,想法長遠,當時就蔣介石給一個確切的說法保障非常堅決;而張學良當時的想法,就是只要蔣介石能夠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提出這種主張,就把蔣放了。蔣介石後來也知道了這些事情,他就比較記恨楊虎城。
  • 西安止園:參觀楊虎城將軍別墅
    在西安城內的西北角,有一條不長的青年路,東起北大街,西至西北三路。青年路的中間,有一座小院子,曾經是楊虎城將軍的別墅。當時,陝西省政府參議李元鼎覺得這個名字不好,建議楊虎城取「止戈為武」和「到此為止」的意思,將別墅更名為「止園」。如今,在別墅的大門上方,鑲嵌著寇遐先生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四月所書的「止園」二字匾額。止園修建於1930年,建築整體坐北朝南,佔地約4000平方米。
  • 汪鋒身負使命喬裝面見楊虎城將軍
    汪鋒與東北軍、西北軍有接觸,情況比較熟悉,中央與毛澤東決定由汪鋒同志前去送信並做聯絡工作。汪鋒拿到毛主席和彭德懷分別寫給楊虎城將軍、鄧寶珊將軍和杜斌丞高級參議的信,將這些信和黨的《八一宣言》縫在一件長棉袍裡,穿在身上,扮成討帳先生,離開了中央駐地。經過張村,趕到關中特委所在地正寧縣南邑村。
  • 西安楊虎城將軍陵園,兩個愛他的女人相伴左右,你去過嗎?
    「西安事變」後,楊虎城遭遇很慘,被蔣介石囚禁在湖南益陽桃花坪、貴州息烽玄天洞、麒麟洞等地長達12年,又在解放前夕密令將他殺害於重慶戴公祠,1950年,楊虎城及其他死難者的靈柩被迎回西安,葬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的少陵原畔,這便是今天的恢弘莊嚴的楊虎城將軍陵園。
  • 楊虎城將軍去世時年僅56歲,他的8個子女後來怎麼樣了?
    而楊虎城將軍則是西安事變的另一個發動者。長期以來,西安事變的主要發動者是張學良還是楊虎城將軍,一直為後人所熱議,但根據相關資料和張學良晚年的描述,楊虎城將軍才是西安事變的主要發動者。1983年,楊虎城將軍出生在陝西蒲城縣孫鎮一個農民家庭,由於家庭困難,楊虎城將軍只讀了兩年私塾,12歲就成為一名餐廳雜工。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楊虎城將軍先是加入陝西民軍和清軍作戰,後成為通州一帶有名的劍客。
  • 楊虎城將軍被害後,遺體是怎麼被找到的?與幼子一起被埋在花壇裡
    1949年,敵軍潰敗已成定局,李宗仁下令釋放楊虎城將軍等人,但底下的人並沒有執行。從9月開始,敵軍大肆屠殺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等地方的革命烈士,9月6日,敵軍棄守重慶前夕,毛人鳳受老蔣的指示,將楊虎城將軍以及其幼子幼子楊拯中、幼女楊拯貴、秘書宋綺雲和夫人徐林俠和秘書的幼子「小蘿蔔頭」宋振中等8人押往重慶戴公祠。
  • 楊虎城的第2位夫人,一生默默不語,楊虎城跪在地上向她說對不起
    兒子成了刀客成天被官府逼著,孫一蓮提心弔膽的同時非常苦悶,也沒個說話的人,楊虎城的父親楊懷福早在1908年就被清政府絞殺於西安。所以,苦悶了,回回娘家,也便成了孫一蓮散心的一種方式。張蕙蘭的父親張養清在孫鎮開藥鋪,為人看病行醫,比較開明,對楊虎城的事也多少有一些了解。鄉裡鄉親,八竿子拉不著的人都可以稱為親戚。見面了,張養清放下身段叫孫一蓮「姑姑」, 孫一蓮則叫張養清「養清兄弟」,都是禮節性的稱呼。
  • 楊虎城將軍在1949年遇害後,他的10個孩子結局如何?他還有後人嗎
    眾所周知,在1936年12月12日,楊虎城將軍與張學良將軍兩人聯合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兵諫,囚禁了蔣介石,促成了國共合作,統一了民族戰線,達到了一致對外的目的。可以說他們二人立下了赫赫功勞,註定被人民所銘記。
  • 楊虎城孫子找到了除掉爺爺的兇手,他已經80歲高齡,談話內容深奧
    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而楊虎城將軍,被逼迫到了外國,說是考察,其實就是被驅逐。作為一名軍人,離開危難的國家,楊虎城如何甘心,在美國,他時刻關注著國家的安危。一心上戰場殺敵。
  • 罕見老照片:蔣經國的混血女兒確實漂亮,圖7是楊虎城將軍的遺體
    其實不放下半身也是有原因的,這張照片中,愛因斯坦穿著一雙「女鞋」,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癖好,但是大師們的想法總是相當奇怪,可能有其餘原因吧。 身為蔣經國的唯一的女兒,她也在萬般寵愛下長大,父母對她非常看重,又送她去美國讀書,誰知道在美國期間認識了俞揚和,兩人的戀情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很簡單俞揚和離過兩次婚,而且比她還大12歲,各種謠言滿天飛。
  • 百歲老人曾迫害楊虎城一家,57年後楊虎城嫡孫找到他只說了一句話
    下面,小編要講述的主人公是一位民族抗日英雄——楊虎城,楊虎城將軍就是這類人群中最為典型的一位。在上世紀的三十年代,楊虎城將軍與張學良為了民族大義逼迫老蔣進行兩黨聯合共同抗日,於1936年的12月12日,策劃並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後楊、張二人成功地扣押了老蔣。
  • 楊虎城將軍遇害後,他的2兒6女去了哪裡,後來都過得怎麼樣?
    在西安事變過後,隨著張學良被囚禁,楊虎城的命運也如出一轍,同樣遭到了蔣介石的報復。他先是被指派出國考察剝奪了兵權,而在回國後他也立即被囚禁了起來,直到1949年9月6日,在被囚禁了12年後於重慶戴公祠被特務暗殺,享年56歲。
  • 軍統特務回憶楊虎城被殺害的歷史細節
    在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著的《我所知道的楊虎城》(中國文史出版社)一書中,當年的親歷者——前國民黨軍統保密局西南特區少將副區長周養浩講述了楊虎城被殺害的前前後後。 當時,毛人鳳遵照蔣介石指示,暗中策劃殺害楊虎城。他在重慶召開了秘密會議,商討怎樣處決楊虎城的問題。周養浩也參加了這個會議。在會上,有人主張在貴陽就地處決,但是除遠舉卻極力反對,他認為就地處決,難免會漏出風聲,還是把他們騙回重慶後再行事。徐遠舉當時是西南特區的區長,所以也就聽了他的話。但是要怎樣把楊虎城一行再騙到重慶呢?這可是個難題。終於,毛人鳳、徐遠舉認為還是由周養浩出面最合適。
  • 楊虎城之孫晚年拜訪張學良,為何張學良態度冷淡,只說了4個字?
    名義上,張學良統管東北,可手下郭松齡等人卻生有反骨,對於權力鬥爭,他還是過於年輕。有了老蔣撐腰,無形之中他也有了底氣,可是蔣介石心裡也有盤算,在他眼裡,各地軍閥都是雜牌軍。這些人聽從自己號令,可卻並未實際行動。於是,張學良被派往了西北。1936年,紅軍轉移到了陝甘寧地區。西北大地上,紅軍紮根生長又保住了星星之火,張學良和楊虎城被迫圍剿我軍,他們多次出動部隊,並對根據地形成了威脅。
  • 張學良100歲時,楊虎城的後人去看他,少帥顫抖著,只說了四個字
    事件結束以後,楊虎城將軍被迫出國,隨後在抗戰爆發時,楊虎城將軍在秘密回國之際,就遭到了蔣的逮捕。被逮捕的人不僅有他,還有他的秘書家人,全部都在其中,其中還包括了我們教科書中所提到的小蘿蔔頭。三、往事如煙由此可見,當年西安事變對於兩位將軍的影響很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楊虎城將軍雖然遭到巨大打擊,但他還是留下了一些後代。史書有明確記載,楊虎城將軍的長子楊拯民活了下來。
  • 1955年,一位隱居農村的軍統特務被捕,竟是殺害楊虎城的兇手
    抗日戰爭時期,楊虎城將軍極力地促進全國上下統一了抗日戰線,但這樣一個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卻不幸被殘忍殺害,而殺害他的兇手逍遙法外,直到1995年才意外暴露身份被處決,這個無情的劊子手就是楊進興,也是《紅巖》小說中「貓頭鷹」的原型。
  • 楊虎城之孫:祖父是「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謀
    1956年12月15日,張學良奉蔣介石之命回憶「西安事變」時,他回憶說:「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他在1957年寫的《坦述西安事變痛苦的教訓敬告世人》一文中又說:「我西安『剿匪』一位主要的夥伴——楊虎城將軍……他非常熱衷於抗日而不願『剿匪』。」
  • 楊虎城嫡孫楊瀚,探望百歲張學良,為何張學良只顫抖吐出四個字
    引言楊瀚曾兩次去到夏威夷拜訪張學良,年進百歲的張學良聽說是楊虎城的後人來看望他,感到非常震驚,甚至身體都微微顫抖,對楊瀚說了四個字。楊虎城將軍想必大家略有耳聞,他的所做可以說直接改變了歷史的進程,稱得上是一位風流人物。
  • 楊虎城遇害50年後,其長孫赴美探望張學良,張學良說的四個字太扎心
    眾所周知,聞名中外的「西安事變」由西北軍將領楊虎城與「少帥」張學良共同謀劃而成,他們一起兵諫,逼蔣抗日。按理說來,兩人合作過如今驚天動地的大事,又私交甚密,在楊虎城將軍被害後,張學良應該對其後代十分關照才是,那為什麼晚年張學良為何對楊虎城孫輩不太待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