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李穎 章華/錢江晚報
2020-09-01 09:18
本文圖片 錢江晚報
「我們小區有一個『中國好鄰居』,每天自己要準點上班,但一整個暑假,她帶著小區裡的20多個孩子鍛鍊,還是全免費的。」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有採訪對象無意中提起了自己小區的事。
記者聯繫上鄰居們口中的「中國好鄰居」王春芳,她家住在杭州西湖區的都市陽光嘉苑,聯繫上她時,這個暑假的小區「運動帶娃團」剛剛結束了最後一堂課。
3個人是練,28個人也是練「我也沒想到會變成這麼大一個團。」王春芳說,她2016年因為減肥開始跑步,到現在跑齡已經有5年了,「今年暑假放假前,我女兒同班同學的家長找到我,想讓我帶著他們家孩子一起跑。我本來就喜歡運動,也想著可以拉上女兒一起跑跑,就答應下來了。」
就這樣,這個小區裡的暑假小分隊成立了,「我女兒、我們家對門鄰居的孩子,還有隔壁樓的同班同學。」王春芳說,最初她就是打算帶著這三個孩子簡單練練的。
沒想到,這個小區裡的鄰居、學校裡的同學知道了,紛紛都想加入。
「大家都是鄰居、同學,怎麼好意思拒絕呢?我拉上幾個家長一起來做,我負責訓練,我老公負責搬水這些後勤工作,加上三個家長,有的負責攝影,有的陪跑等。」最初的三人小分隊,經過這個暑假,變成了一個28人的小跑團,甚至還有家長從3公裡外的小區把孩子送來晨練。
採訪中,家長們紛紛說起,「總教頭」王春芳一邊上班,一邊帶娃訓練,真的很不容易。
「每天早上我們6點10分在小區裡集合,6點15分熱身,每次訓練課上到6點50左右,訓練內容會安排核心訓練、耐力訓練等,然後我再趕回家,7點10分出門趕去下沙的單位上班。雙休日就更早了,5點40分,我們從小區出發跑4公裡。」王春芳說,以前她都是早上四點半起床,獨自去晨跑,這兩個月,她專門把跑步的時間調到了晚上女兒上輔導班的時間,早上的時間都留給了孩子們,這兩個月孩子們還偶爾有請假,但王春芳一天都沒缺席。
孩子說一天也不要休息這兩個月,碰上過雨季,經歷過高溫,但「教頭」王春芳說,她看到最多的是孩子們的成長。
「最初,裡頭不少孩子是被家長逼著來的,每天在家裡睡懶覺多舒服,但兩個月下來,孩子們告訴我,叫醒他們的不是鬧鐘,是生物鐘,還有一個孩子每天自己下樓來鍛鍊,回到家爸爸媽媽還在睡覺。」王春芳說。
陳朝億是運動團中年紀最大的一個,馬上就要初二的他,最初就是被媽媽逼著來的。「一開始幾天,他就是不肯起來,所以我們還經常遲到。」陳朝億媽媽說,
「多來了幾次之後,他看到小朋友都這麼準時,自己也會不好意思,就開始自己上鬧鐘。」「帶著這麼多孩子訓練,最大的壓力是安全,就怕帶不好。七月份天氣還好,到了八月天氣一下熱起來了,我原本打算鍛鍊兩天,休息兩天,但沒想到孩子們都拒絕,他們說,我們不要休息。」王春芳說,孩子們的堅持,反過來,、成了鼓勵她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所以杭州最熱的那幾天,我們也沒有停。」
「我們小區裡跑一圈760米,兩圈1.5公裡的樣子,暑假最後一堂課,我們做了一次測試。最快的孩子6分半鐘跑完了,大部分人8分鐘半以內都跑完了。但第一次讓他們跑的時候,不少人要跑13~14分鐘。」王春芳開心地說,「現在,我都追不上他們了。」
暑假可不一定都是養肉的暑假運動早課,效果怎麼樣?家長們有很多話說。
「我兒子今年14歲了,正是長高的黃金時期,前兩天剛量過,這一個月長了兩三釐米。」陳朝億媽媽說,孩子的體能變化更驚人,「一個月前剛加入訓練時跑起來可吃力了,他連隊裡那些比他年紀小的小朋友都跑不過,現在一跑起來就是第二、第三。」
邵靖雯是這個暑假運動團最初的三個小朋友中的一個,這兩個月的訓練她幾乎全勤。
說起這,邵靖雯媽媽很高興:「
都說暑假就是養肉的,我們不光沒胖,還輕了四五斤,衣服都小了兩號。760米一圈,一開始她跑一圈要走走停停,現在一口氣跑四五圈都沒問題。」邵靖雯媽媽說,女兒的變化還影響到了爸爸媽媽,「她爸爸說,女兒都這麼努力,我們自己也不能落下,現在我們一家三口每天還進行步數比賽。」
暑假結束了,孩子們要回學校上學了,王春芳說,平時的訓練課停了,但周末她還是會組織大家一起開練,而參與其中的爸爸媽媽們都毫不猶豫地說,「我們還會堅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跑步,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