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國家都沒有國歌?

2020-12-11 歷史縱橫帝

導讀:現代社會在重大比賽或者重大事務中都需要演奏國歌,這已經成為共識。國歌是一個國家情感的表達,也是對國家熱愛和民族認可的情懷。我國古代對民族的認同以華夏為主,而王朝的概念往往替代了國家的概念。古代王朝講究的是對儒家文化的傳承、對三王兩格華夏體系的認可。所以才有正統王朝中"尊先王、法五帝,宗周為正"的說法,所以以龍的傳人自居的華夏旗幟基本都是龍旗;戰歌或者宮廷音樂各王朝各有特色:秦朝的《秦風·無衣》、漢朝的《大風歌》、唐朝的《秦王破陣樂》等等,但是都沒有國歌的概念。因為國歌是以國家概念為基礎,所以我國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了國歌。

隨著時代的進步,到了列強入侵晚清時期國家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清朝雖然也是封建王朝,但是在籤訂對外條約時都用的是中國的字樣。此時西方各國已經有了明確的國歌、國旗等相關規定,所以清朝為了外交的需要也開始制定相關國歌、國旗。1911年10月4日清政府"諭旨頒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首國歌《鞏金甌》,可惜一年後清朝就滅亡了。這首《鞏金甌》曲譜以宮廷音樂為主,所以演奏起來沒有雄渾大氣也不被認可。當然由於清朝次年就滅亡了,所以這首清朝國歌存世的時間只有一年。

世界上第一支國歌誕生時代背景

在歷史相對悠久的歐洲大陸往往也存在王朝傳承的概念,所以直到16世紀荷蘭獨立戰爭時才誕生了國家的概念。在荷蘭獨立戰爭中一首名為《威廉·凡·拿騷》的歌曲也在荷蘭大地上廣為流傳。因為正是在貴族威廉·凡·拿騷的帶領下,荷蘭人民在推翻西班牙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歌曲的旋律莊嚴、雄壯,在對立戰爭中極大鼓舞了廣大的荷蘭民眾。這才讓荷蘭先後脫離了西班牙和法國的統治贏得了民族獨立,可以說這首激發荷蘭民族自豪感的歌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獨立後的荷蘭也把這首歌當作了本民族的象徵,甚至成為荷蘭國家的代言。

因此荷蘭的這首歌成為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首國歌,並隨著荷蘭成為海上馬車夫在世界範圍內逐漸流行開來。由於時代的進步,這種具有積極表達民族情感、提升國家和民族凝聚力的歌曲表現形式逐漸獲得了各國的普遍認可。大航海時代各國為了在世界範圍內競爭和文化輸出,國歌逐漸成為各國的標配穩定下來。尤其是英國縱橫海洋數百年,為了更好的殖民文化輸出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作為英國文化民族傳承的國歌也得到了大力推廣,英國本土、英國海外領地以及大英國協都會演奏英國國歌。

我國古代王朝以家天下為主,講的是江山傳承所以各王朝在國旗、國歌等方面並沒有強烈的意識

而我國古代基本不是國家的傳承形式,而是文明傳承。也就是說以炎黃子孫和儒家文化中自立自強形成的文明為載體,以王朝更迭為華夏文明定期復興為標誌的傳承方式。這也是我國五千年薪火相傳、文明不滅的原因,這也是我國每隔一段周期就會再次偉大復興的緣由。華夏文明也成為世界上唯一傳承至今,並且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文明形式。所以古代國土的概念基本是彈性的(隨著王朝的實力變化而變化),但是綿延不絕的文明傳承才是王朝所關心的。

因此一直以文明替代國家概念的古代沒有國歌,而本著對龍圖騰的崇拜歷朝歷代基本都用龍旗作為自己王朝旗幟(也不算國旗)。而各王朝的音樂表達上基本上以自己特色的戰歌和宮廷音樂為主:《秦風五衣》、《秦王破陣樂》、《大風歌》等等,但是這都不是國歌。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國家語委、中國殘聯聯合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方案》(GF0024-2020)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經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同意,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於2020年11月23日發布,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 教育部、國家語委、中國殘聯聯合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方案》(GF0024-2020)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經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同意,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於2020年11月23日發布,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 很多人都說日本國歌難聽為什麼不換?歌詞暗藏著日本人的野心
    國歌是一個國家的臉面,國歌的歌詞旋律代表了國人的心聲,往往一個國家的國歌可以向外界表明一個國家的人民的態度和民族精神。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它的歌詞慷慨激昂,旋律激昂澎湃,自1935年作為衝鋒號鳴跟隨中華兒女擊日本侵略者,激勵著中華兒女的愛國心,同仇敵愾用鮮血築成我們新的長城。「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每次響起內心總免不了要澎湃。
  • 義大利的小區,為何響起中國國歌?
    」「疫苗的誕生 為什麼比馴服野馬還難 」「習近平為什麼點讚90後 」「7000萬年前 一天只有23.5小時……我們先來看一看↓↓↓本期,少先隊活動課,講了「國歌」的故事。沒有辦法,義大利緊急求助。誰會回應?歐洲的鄰國,也都忙著跟大魔頭搏鬥。會有騎士,前來救援嗎?中國的幫助危急關頭,中國回應了!3月12日,一架中國飛機,飛越近萬公裡,火速到達義大利。他們不是騎士,但他們是最勇敢的救兵!
  • 中國各個時期的國歌、歌詞及其歷史背景
    國歌是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國家的政府和人民認為能代表該國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樂曲。一般來說它們都帶有愛國主義色彩。眾所周知,國旗,國歌都是近現代有主權國家之後才出現的產物,最先出現在西方,後來才傳到中國的,與國旗一樣,雖然中國古代曾設有名目繁多的禮樂,但卻從未制定過國歌,我國並非自古就有國歌。
  • 中國有國旗、國歌,為什麼沒有國語?我們為何不稱普通話為國語?
    秦始皇統一天下,就實行了「書同文」,但卻沒有「語同音」,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道:「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書同文,卻沒有語同音,這也就說漢字直到晚清民國時期,才有一個標準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漢字是語素文字,而非表音文字。
  • 國歌千萬不能亂寫歌詞,這些國家用血淚告訴你什麼叫自立Flag
    上個月,中央電視臺發布了最新的《國歌》官方視頻,讓屏幕前數以億計的炎黃子孫著實又激動了一把。國歌可以說是反映一個國家精神風貌的最佳象徵,大部分公民都會從小學習並傳唱國歌。但是放眼世界,有些國家的國歌卻讓人「難以啟齒」。
  • 一首沉重的國歌:唱德國國歌的場面為什麼不那麼熱烈?
    在德國時看過一個綜藝節目,就是讓德國人唱國歌,結果有唱成歡樂頌的,有唱成英國國歌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講德國這首背負著沉重包袱的國歌為什麼不那麼受人待見。 德國國歌的名字官方叫Die deutsche Nationalhymne 作曲是Franz Joseph Haydn海頓??好像有什麼不對。
  • 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但為什麼沒有產生近代科學?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對世界文明產生了重大影響。然而,中國的古代科技,卻沒有發展出近代的科學。1954年,英國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古代中國人對人類有很多科技的貢獻,但是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
  • 國家博物館收藏首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等系列唱片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向王世林頒發收藏證書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毓娟):8月5日,收藏家汪世林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唱祖國》等系列唱片,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表示,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收藏這些珍貴唱片具有重要的意義。
  • 千萬別讓某地人念: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國歌,你會笑到岔氣!
    現在一提起廣東話(粵語),最熱門的梗,應該就是那句「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國歌」讓廣東人用粵語念這句話,就會變成「咯咯咯」~~身邊的廣東人每次被cue到這句話的時候,總是非常配合地給外地朋友表演「咯咯咯」
  • 中華民國的國歌 低一度的歷史
  • 那些曾經的國歌:袁世凱改國歌暗喻皇位揖讓
    老袁好不容易把國都從南京爭定到北京,《民國約法》、國歌、國旗就不好意思馬上改了,都保留下來。直到1915年,通過「二次革命」袁世凱把國民黨的勢力驅逐了,國家相對穩定統一了,袁就廢棄了原來那首南京臨時政府擬定的國歌。新國歌名叫《中華雄踞天地間》,歌詞很短:「中華雄踞天地間,廊八埏,華胄從來崑崙巔。江湖浩蕩山綿連,共和五族開堯天,億萬年。」
  • 中國不是宗教國家,佛教、道教,卻為什麼可以在古代,存活上千年
    今天跟大家講的話題,我想很多朋友,每當去燒香拜佛的時候都想過,佛教、道教,為什麼可以在古代中國存活上千年,甚至至今其宗教象徵物廟宇、道觀,還能遍布全國,逢年過節香火還都不錯。若我們中國像大多數西方國家一樣,自古就奉行「基督教」為代表的宗教,上訴情況還算是理所當然。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正式發布
    央廣網北京9月1日消息(記者王晶)9月1日,是新學期的開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也於今日正式發布。當天,中國殘聯、教育部、國家語委共同在北京啟喑實驗學校舉行《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的推廣發布儀式。上午9點,全體與會人員觀看了《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視頻。
  • 國歌竟然沒有歌詞?那唱國歌豈不是哼哼就行了?
    國歌是一個國家的魂,能激起人們心裡對國家的肅然起敬,比如我們唱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時,就能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先烈們的不容易!但是這個國家的國歌竟然沒有歌詞!這是怎麼回事呢?在觀看西班牙的足球比賽時,所有的參賽隊伍都會高唱自己國家的國歌。
  • 此國聽到中國哀樂,提起抗議:抄襲我國國歌?中國學者如何回應?
    其餘兩句的意思都相差不大,古人信奉人死後會有靈魂,陽魂會歸於天,陰魄歸地,唱哀樂是為了平息地下的陰魄。唱哀樂從先秦時期就開始沿襲,傳承了幾千年,每個時代哀樂曲調都有不同,如今哀樂是在唐曲的基礎上即便改編的,一般來講哀樂都是一種令人悲傷的樂掉,為什麼有一個國家會覺得中國哀樂「抄襲」他們國歌呢?
  • 中國古代盔甲為什麼沒有面具防護?老祖宗難道沒有想到嗎?
    中國古代鎧甲各部分的研究到了漢朝,由於「百鍊鋼」技術成為當時煉製鋼鐵的主要技術,使得人們開始可以進一步的出現進行更加完美的設計。而靈活性也增加不少。唐朝臂甲上部都開始安裝皮製的傘形護具,用於保護肘部。為什麼中國沒有大規模的出現面部防具先從實用性上來說,這種半封閉式的面具防護,對於士兵的實際戰鬥中也出現一些非常不方便的缺點,首先在其本身鎧甲的重量上,明顯增加,尤其是鎧甲發展的前期,材質尚且還是青銅或是鐵製,對士兵來說需要付出的體力太多,行動十分不便。還有在氧氣供應上考慮,半封閉式防護,對士兵的氧氣供應可以說是大量減少,尤其在經歷一次比較重大戰役,可以這麼說完全是可能出現缺氧的情況。
  • 中國教練率美國隊奪金,拒唱國歌遭抨擊,回懟:我只唱中國國歌
    體育是全人類喜歡的項目之一,是沒有必要國界區分,像我們國家男子足球還有男子籃球都曾經請過外國名教練來華執教,也讓球迷們看到了效果,對外籍教練也是認同和愛戴的,這個是體育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可以想像,我們中國教練李琰為美國帶來的成績是多麼的突出,她付出的一定也會很多。【中國教練未唱外國國歌,遭遇抨擊】在那屆冬奧會,美國運動員登上了領獎臺,美國電視臺的記者將攝像鏡頭投到了李琰主帥的臉上,當時李琰主帥沒有跟著其他美國運動員一樣唱美國的國歌。
  • 為什麼音樂家們都愛法國國歌《馬賽曲》
    《馬賽曲》的影響是世界性的,從19世紀到20世紀,在許多國家的民主革命運動中,革命者都高唱《馬賽曲》。《馬賽曲》的作者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可沒有他的作品本身名氣大。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斯特拉斯堡市衛部隊的工兵上尉,也是愛國者斯特拉斯堡市市長迪特裡希家中的常客,這首曲子就是他在市長家做客時所作。迪特裡希夫人和女兒們同市長一樣,都懷有滿腔的愛國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