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03年非典20年新冠帶來的教訓還不夠麼?

2020-12-26 全球觀望站

2003年全球爆發了非典,2020年爆發了新冠病毒。全球累計新冠病毒患者共713661例,涉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數33630人,致死率近10%。雖然新冠病毒在國內已經是相對穩定,但「新冠病毒」並沒有完全離我們而去,因為現在這種病毒在全球依然處於爆發期,並且我們對這種病毒還是存在著很多的未知,包括對新冠病毒的病源、如何發病、傳染的途徑等醫學方面的問題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所以整個社會還不能對新冠病毒掉以輕心,現在更應該是注意防範的時候,那麼在這個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必要的問題呢?

圖 | 全球觀望站

本期主要話題:面對疫情我們現在應該注意什麼?再來一次疫情我們又該如何提前防範?疫情期間面臨復工與開學的人們又該怎麼做?老人兒童又該如何在疫情期間不受感染呢?面對「無症狀感染者」我們又該如何防控呢?為你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請轉發給有需要的人,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

SARS病毒(非典)與這次冠型病毒並沒有特效藥,只能使用常規治療肺炎的方法去治療病人,進行綜合治療和管理。

據數據表明:死亡的患者大多數為免疫力差的中老年人,青年患者的治癒率非常可觀!通過這則數據我們不難看出,提高免疫力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極為重要的,經歷過這次疫情之後,人們應當更加注重自己的身體狀況,對自己以往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應該做出一定的改變。

專家解讀:免疫力是人體自身識別和排除「異己」的防禦機制,能夠識別和消滅入侵人體的細菌、病毒等,在這次重大疫情中,免疫力凸顯了重大作用,在確診病例中,高達80%的患者是通過自身免疫系統加上醫療配合痊癒的

為此證明了免疫系統的重要性,抗疫情提升自身免疫力是關鍵!免疫力才是抗擊疫情最有效的良藥。

如今疫情尚未結束,又頻繁爆出了A肝、出血熱等可怕的疾病,人們不禁感嘆:2020到底怎麼了,這些都是出於人們日積月累產生的惡習造成的,事到如今人們還不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嗎?以下內容一定要認真閱讀,學會保護好自己,因為生命只有一次。

(1)、免疫系統「殺手」

隨著企業陸續開工,造成了人員的大量流動,在疫情關鍵時期,個人免疫力起到了絕對的作用,如今部分地區剛解封不久,復工人員由於處於長期待工狀態,員工在復工時隨著身體負荷而生病,從而降低自身免疫力再加上人員大量流動,導致人們接觸新冠肺炎的機會逐漸增加。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項需要我們注意的呢:

1、罐裝食品:雙酚A被用來塗裝大部分罐裝食品的內襯。過度食用雙酚A會造成免疫功能的缺失。從而造成患有冠肺炎的機率大大提升。

圖 | 全球觀望站

2、:研究表明,食用100克的白糖,就能讓白細胞殺死細菌的能力顯著降低5個小時。

圖 | 全球觀望站

3、濫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減少人體內細胞活素的含量。在疫情期間 ,免疫系統會依賴這種激素來發揮抵抗病毒作用。

圖 | 全球觀望站

4、「夜貓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生理規律,這個系統一旦紊亂,就會造成身體上的欠佳,免疫病毒的能力顯著下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更加容易感染病毒。

圖 | 全球觀望站

5、脫水:液體有助於將人體內對免疫系統造成損害的毒素衝刷出來,並將營養物質攜帶到任何被病毒感染的部位。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就是,很多人在一天內都處於輕度脫水的狀態,他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圖 | 全球觀望站

(2)如何增強兒童免疫力

據報導:近日,新冠病毒更是將毒手伸向了兒童,多地出現低齡嬰幼兒確診的病例。國家衛建委最新發布《關於做好兒童和孕婦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兒童是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如今病情還未徹底消失,許多孩子的家長正在面臨復工,人員流動急劇加大,再者兒童處於一個免疫力相對於低下的群體,兒童很容易直接或間接感染病毒及流感。

因此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加的安全,讓自己的孩子不受感染呢?這也是很多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

1. 撫摸—可以改善寶寶的血液循環,可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對於抵抗病毒有非常好的作用。

2.不必要過於乾淨—對寶寶來說太過於注重寶寶的衛生,反而會使影響寶寶的免疫力增強,寶寶通過身邊微小細菌的刺激,可以不斷增加寶寶免疫系統的功能,提高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

圖 | 全球觀望站

3. 避免人流量大的場所—現在是疾病流行期,為了孩子的健康,人多的地方應該儘量避免,以免交叉感染,在復工開學期間更應該避免與他人接觸的機會。

4. 注意寶寶的飲食—疫情期間,愈來愈多的食物已經不再那麼「安全」,買來的蔬菜等食物更要注意清洗,切斷病從口入的一切途徑。同時也要避免寶寶吃的太飽,這樣會使脾胃負擔過重,不利於寶寶免疫器官的發育。

圖 | 全球觀望站

(3)中老年人如何提高免疫力:

在新冠病毒的流行期間,很多重症的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患有多種疾病,全身臟器功能減退,再加上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導致本身進食不足,同時老年人的食慾下降,很難達到每日的熱量與營養的要求。

消瘦和營養不良,將會導致免疫系統的下降,經受不起病毒的打擊。在疫情期間,選擇口服營養補充劑可以有效的提高中老年人的免疫力,抵抗新冠狀病毒。老年人有可能缺乏防範意識,所以子女更應該注重老人的身體健康,提倡他們注意事項,做好防範加強自身免疫力。

圖 | 全球觀望站

(1)各大企業陸續開始復工

圖 | 全球觀望站

企業作為是人員流動量最大的場所,在這個疫情即將結束的關鍵時期,防護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於企業對員工的管控能力參差不齊,甚至很有可能造成病毒的傳播,再加上疫情高峰期時的封城隔離現象,復工人員由於處於長期待工狀態,員工在復工之後工作量極具增加、造成許多員工的身體上的不適應從而導致自身免疫力極具下降,身體素質極具下滑,從而變成了易感人群。

所以來說,在復工來臨之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在復工日期到來之前,一定要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逐漸增加自己的運動量,多吃清淡食物,瀕臨復工之時,千萬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太油膩會造成肝臟系統的功能下降,從而帶來患病的風險。為復工做好充足的準備。

(2)學校陸續開學

圖 | 全球觀望站

學校是學生的集聚地,現中國中小學生數量2.08億人,現階段中小學生的免疫力還是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下,中小學生普遍貪玩、多動,所以孩子很難有自控能力,細菌病毒很容易入侵孩子身體。所以家長一定要注重孩子的衛生安全教育。

專家描述:每天堅持給孩子吃免疫球蛋白,可預防疾病的發生

同時各大高校也普遍到來了開學之季,全國大學生數量為834萬人,每到開學之時,全國各地大學生陸續返校,這時也避免不了一些流感等病毒的傳播,對於防範措施,一方面為學校的管控,而另一方面就是自身管控,相對而言後者最為重要。

當代大學生如何做到自我管控?

1. 大學生現在身體素質普遍下降,一定要注重體育鍛鍊,強化體質。

圖 | 全球觀望站

2. 勤洗手、注重個人衛生寢室衛生,大學是集體生活。衛生的維持是相當重要的,避免細菌滋生才能減少患病的機率。

圖 | 全球觀望站

3. 在食堂集體就餐時,一定要做防範,做到「吃完就走」,減少飛沫的傳播。

圖 | 全球觀望站

還有現在零增長的個別城市國家鼓勵官員起帶頭作用到當地餐館進行消費,鼓勵餐館的營業,人口密集的場所一定要注意防護措施。

(4)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呢?是指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如發熱、乏力等,但是做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有的人身上攜帶病毒,但是自己不發病,沒有明顯症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生病了。這些都是由於個人體質的不同造成的,現在發現了一些無症狀感染者病例。那麼怎麼避免與無症狀感染者接觸?面對「無症狀感染者」,我們該怎麼辦?大家更為擔心的是「無症狀感染者」會不會成為超級傳播者?密切接觸感染者會不會感染?所以在疫情未徹底消滅之前儘量避免人口密集的場所。對於大家關注的這幾點問題文章下方會給大家進行深入講解

隨著物流行業、外賣送餐行業也陸續在各大平臺恢復登錄,但在行業剛剛開啟,快遞物件的源頭我們不詳而知,由於國外的疫情暫時還在蔓延中,物件的源頭也許會在國外重災區,在全球病毒還未消滅之前,一定要注重防護措施。

圖 | 全球觀望站

那麼如何做好防護措施呢?建議有以下幾點:

1. 佩戴口罩取快遞,儘量減少與快遞員的接觸、交流。

2. 取用75%酒精或配好的84消毒液噴在快遞箱上。沒有的話,儘量不要用手直接觸碰,而是帶一次性手套,或者墊上紙巾。

3. 快遞箱子儘量不要拿進屋中。

外賣行業在中國市場中非常盛行,但是外賣行業的衛生情況也是參差不齊,但是注重衛生境況的人微微無幾,經過這次疫情的肆虐來襲,我們應該重視行業衛生標準情況,儘量少吃外賣,切斷病從口入的一切途徑。

圖 | 全球觀望站

春夏季是病毒流感的高發期,所以在這個季節中人們應該更加注重個人衛生,隨著溫度逐漸上升,很多病毒也逐漸甦醒過來,所以注重防範是相當關鍵的了,如今天氣漸漸升溫的同時,也要注意保暖,不要讓流感病毒趁虛而入,也要加強自身鍛鍊。

新冠病毒並非像非典一樣,到了夏季病毒會自行消滅,這次熱帶國家病毒也傳播嚴重,並非溫度上升新冠病毒會消失,所以預防病毒,抵抗流感就是要從自身出發。醫學專業人士建議:易感季節,常備抗病毒口服液,可預防病毒性疾病。

美國教授一個觀點:新冠病毒可能會像流感一樣,每年都會產生。

「管住嘴,邁開腿」在疫情過後這不單單是一個口號,疫情期間中國是全世界管控力度是最嚴格的國家,歸結到底還是需要每個人的自我管控,雖然現在國家管控的力度隨著疫情漸漸下降,但是自我管控千萬不要鬆懈。

根據文中大家關注的問題,鍾南山院士給出了回答

問:是否大面積返華人員可能造成病毒二次嚴重性傳播,重複感染的概率?3月1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鍾南山院士出席發布會,在發布會最後,鍾南山院士主動提及這個公眾高度關注的話題。

鍾南山:有不少病人出院以後,核酸檢測呈陽性。復陽患者是不是要回來住院?家屬要不要隔離?從病毒感染角度來說,這些病人已經產生抗體。大多數來說,重複感染機會很少。

除非有極個別免疫功能極差,根本沒有好,只是稍微好了點、燒退了,這個情況有可能。根據我最近收集的資料,基本沒看到復陽患者存在傳染給他人的情況。近日我和香港大學的學者交流,他們也發現出院患糞便呈核酸檢測陽性,但在P3實驗室進一步試驗,沒有一個樣本培養出活病毒,可能糞便內只有病毒的核酸片段。

最關鍵的問題是,患者會不會重新感染?會不會傳染給別人?關於復陽患者要不要回病房、家屬要不要隔離,我個人看法要重新分析。因為患者出院後有14天的隔離,可以做重複檢測,另外也可以做抗體監測抗體,抗體比較高可以放心。我個人是這樣的看法,但我們還要繼續深入觀察,因為一個病人陽性,會影響很多密切接觸者。

問:怎麼避免與無症狀感染者接觸?「無症狀感染者」會不會成為超級傳播者?怎麼避免與無症狀感染者接觸,用一種核酸進行檢測,就算感染者沒有病狀,也能通過檢測來確定是否攜帶病毒,採集咽拭子來檢驗

所謂超級傳播者,一般指具有較強傳染性的感染者,比其他患者更容易傳染其他人,從而影響疫情的擴散速度及規模等。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李興旺在2月5日下午的發布會上表示: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毒載量可能比較少,其傳播力也會較弱。

而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根據對 MERS 的觀察,其他冠狀病毒通過無症狀者傳播的情況非常罕見。針對大家對無症狀感染者成為超級傳播者的擔憂,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首先,無症狀感染者所佔的比例非常低;其次,無症狀感染者攜帶的病毒數量是比較少的,傳播的危害是比較小的,也不會成為超級傳播者。目前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案例仍較少。

問:美國教授一個觀點:新冠病毒可能會像流感一樣,每年都會有產生?「新冠肺炎很可能會像流感一樣,每年都與我們在一起。」日前,被譽為世界最知名「病毒獵手」的美國傳染病學專家利普金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下一個冬天,它可能會再次回來。

新冠肺炎每年都會來?明年冬天,我們怎麼辦?對此觀點我國鍾南山院士團隊成員、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程璘令教授表示理論上是有這個可能性的。不過大家也不必過度惶恐,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已經開始研發,預計今年年底之前很可能會投入市場,疫苗的出現能夠有效防控大規模疫情的發生。

程璘令說,相較於SARS病毒(非典),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其實更低,前者致死率高達9%~10%,後者致死率約為1.4%,因此,新冠病毒確實有長期存在的可能性。SARS病毒(非典)致病性強、致死率高,容易把宿主殺死,病毒自身也不容易長期存活。而新冠病毒致病性相對低,理論上講,是有可能轉成慢性疾病。

此外,在我國80%的患者為輕症患者,近期還發現了一些無症狀患者即攜帶病毒而沒有發病的患者。大部分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會產生抗體,新型冠狀病毒自身也可發生變異,毒力沒那麼強了,就與人類共生了。程璘令認為,這些理論與現實依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有可能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每年都會出現。

通過這次疫情讓人不禁想起了03年非典病毒,經數據分析,2020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爆發的非典病毒基因組序列相似度為80%,與2017年2月從國內的蝙蝠中採集到的相關基因組序列相似性最高,相似度為88%。通過數據可以明顯看出20年冠性病毒與03年非典病毒極為相似,人類應該反思一下「同一塊石頭,摔倒了兩次」人們撕開了10餘年的傷疤,希望2020年的傷疤留在心裡謹記!應該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疫情期間大家也不要做不必要的惶恐,檢測疫苗已經研發成功,在廣東市投放,相信過不了多久,疫苗會普遍全國。

— END —

關注頭條:全球觀望站,日常更新精彩文章......

相關焦點

  • 03年的非典,是怎麼消失的?新冠病毒又什麼時候能消失?
    相信大家還記得2003年的非典,其實現在的新冠病毒和當年的非典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那麼03年的非典,是怎麼消失的呢?首先非典也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的疾病,主要傳播方式也是飛沫傳播,而且雖說當時在很多國家都出現了非典,可是被傳染的幾乎都是華人。
  • 流感、非典、新冠,哪一種傳染性更高?鍾南山院士給出這樣的答案
    新冠肺炎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由新冠病毒作用於機體細胞造成,如今已經在全世界造成了350多萬人感染,遠超17年前的非典疫情,可見新冠病毒的傳播率也是極強的。將新冠病毒與造成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的流感病毒,和導致非典出現的SARS病毒相比較,哪種病毒的傳染性更強呢?近日中南山院士給出了答案,他認為就傳染性指數來說,流感是1,SARS接近2,新冠是3,也就是說新冠肺炎的傳染性是最強的。
  • 《鍾南山:蒼生在上》——從抗擊「非典」到「新冠」疫情,全面展現...
    該書記述了醫者鍾南山的感人故事,及其身上可貴的脊梁精神。鍾南山是嶺南知識分子最典型的代表,以仁心為本心,敢醫敢言。本書側重描寫了在 「非典」「新冠」這兩場「戰疫」中,鍾南山所履行的醫者責任。魯迅文學獎得主,廣東文學院院長傾情力作《鍾南山:蒼生在上》作者熊育群自2003年「非典」期間便採訪過鍾南山,積累了大量素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又對鍾南山又進行了深度採訪,記錄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幹部群眾感人的抗疫故事。
  • 2003年「非典」老照片:每一張都刻骨銘心,圖3鍾南山在診治病人
    【新護士授帽儀式】2002年12月22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研所接診的一位肺部感染患者,該患者是從廣東河源市人民醫院轉來的,隨後患者出現呼吸衰竭,隨行醫生、護士和司機也發生感染。次年1月,河源市人民醫院多名醫務人員染病。當時誰也沒想到一場抗擊「非典」的戰役就此開始。
  • 俞敏洪疫情日記連載:新東方03年非典嚇破膽,17年後,絕地求生
    俞敏洪親自找銀行領導苦苦求情才提高了限額,仍舊不夠,又找朋友借了2000多萬。以為可以喘口氣了,可是學費退了,還有高居不下的成本,房租、員工工資、缺口還是個無底洞。最危急的時候,新東方的現金流還有一周就要斷了,新東方瞬間如被抽空,脆弱無比!俞敏洪也失去了還手之力,他只想回家,回到有老婆孩子的地方。
  • 美國「病毒獵手」確診,從非典到新冠,他兩次飛往中國協助,與鍾南山...
    美國「病毒獵手」確診感染新冠病毒1月底曾就新冠疫情控制專程訪華據了解,利普金教授目前僅有發燒、咳嗽及低燒等輕症現象。他對媒體表示,自己的感染說明任何人都可能暴露在新冠病毒之下並被感染。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今年1月底,利普金教授專程前往中國協助新冠疫情防治。1月30日,利普金教授在廣州跟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會面,商討抗擊疫情的策略。2月21日,返回美國後剛剛結束隔離的利普金教授接受了央視專訪。
  • 回顧非典,能給今年的疫情帶來些啟發嗎?
    2019年12月8日,武漢出現第一例新冠患者。至今,已經一年了。目前,全球18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新冠6424萬人;累計治癒4418萬人,治癒率69%;累計死亡149萬人,死亡率2%。不禁又想起2003年的非典。
  • 當下一個新冠肺炎來臨時,誰會是鍾南山的接班人?
    新型冠狀病毒能夠快速在我國得到控制,有一個人居功至偉,那就是我們的英雄——鍾南山院士。鍾老今年已經84歲高齡,我們不禁要問:當下一個新冠肺炎爆發,誰會是鍾老的接班人呢?李院士在抗擊「非典」和新冠肺炎中的表現足以說明她的能力。李院士和鍾院士兩人是搭檔,各有各自擅長的領域。況且李院士今年也已經73歲了,如果下一個新冠肺炎在10年之內到來,李院士確實可能取代鍾老的角色,但是絕不會是以「接班人」的身份,而是和鍾老一樣成為理所應當的事情。
  • 鍾南山院士:體外研究發現白雲山複方板藍根對新冠病毒有效!
    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透露,研究團隊開展了一系列體外研究發現,白雲山複方板藍根顆粒對新冠病毒有效。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研究團隊十分重視「南藥」抗新冠病毒的研究,結合臨床實踐的有益經驗,與廣藥集團合作對旗下10個企業的16個已上市中成藥開展了抗新型冠狀病毒的體外藥效篩選,發現了白雲山複方板藍根顆粒具有體外抑制藥效,為廣東中醫藥界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的深入研究和臨床應用注入新動力。
  • 8張老照片,紀錄2003年「非典」,圖2是67歲的鐘南山衝在最前線!
    這是一組反應17年前抗擊非典的老照片,每一張看得都讓人熱淚盈眶。這張照片拍攝於2003年4月5日,香港一家商場的扶梯上,一對戴口罩的情侶相擁而吻!2003年2月16日,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當時已67歲的著名呼吸學專家鍾南山(右)衝在第一線與其他專家一起為一名非典病人進行治療!【農村人人動員起來,打贏這場戰役】「非典」全稱是「非典型肺炎」,英文名稱:SARS,於2002年在中國廣東發生。
  • 高中母校為鍾南山立雕像!網友反應激烈:太不像話!
    鍾南山出生在醫學家庭,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先後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國家呼吸疾病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鍾南山院士不僅能文,而且能武,更是一名運動健將,1958年,第一屆全運會400米欄中,鍾南山以54秒2的成績奪得全國冠軍,並且打破了54秒6的全國紀錄。
  • 17年後,鍾南山再次掛帥出山,他的一句話讓人淚目
    雲南共青團雲嶺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乾貨聚集地從1月20日開始,中國再度被鍾南山的名字刷屏,距離我們上一次認識他,已經整整過去了17年!01鍾南山自己也不確定當年是否感染了非典時間回到17年前……2003年1月18日離羊年春節不到半個月,67歲的鐘南山已經整整38小時沒合眼了!
  • 新冠疫情後的變與不變——兼論與非典影響的比較
    在應對和防控本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既有的經濟模式對於這種突發性的疫情缺乏應對,但同時,一些新的業態也在更廣泛的得到應用,有望在未來更深入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並給我國經濟帶來新的增長要素變革。參考2003年非典疫情,我們將探討本輪和上輪疫情所處的科技周期階段不同之處,並提出未來哪些經濟和科技要素可能是發展潛力較大的方向。
  • 鍾南山84歲生日又被罵上熱搜…別讓英雄拼命流血還流淚!
    據報導,10月13日,鍾南山院士在關於白雲山板藍根的研討會透露,研究團隊開展了一系列體外研究發現,複方板藍根顆粒對新冠病毒有抑制效果。 消息一出,白雲山「板藍根」迅速成為新網紅,多家藥店出現搶貨潮,該藥全面斷貨。
  • 鍾南山:84歲臨危再出徵,當年抗擊非典,他做了些什麼?
    鍾南山之所以能夠臨危受命,是源於在上一次與非典的驚險戰鬥中,他高超的醫術、過人的膽識、令人感佩的敬業精神。而這一切,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湮滅。讓我們重新回顧那段崢嶸歲月中的鐘南山親歷的幾件事,從中或許可以找到他再次臨危受命的答案。
  • 福奇,你與鍾南山只有一點不同
    1960年,鍾南山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留校任教。1979年,鍾南山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及倫敦大學呼吸系進修。因為哮喘的研究做得好,國外大學教授曾經極力挽留他。那時候留學生的條件還非常艱苦,一窮二白,坐火車去英國要9天。
  • 鍾南山震驚了……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實時統計日前,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日前曾在接受香港《南華早報》採訪時表示,他對美國在新冠疫情中的病亡數據「感到震驚」。鍾南山表示,2003年「非典」暴發時自己也曾與美國專家聯繫,告訴他們要提高警惕,彼時美國方面對此疫情處於「高度警惕」狀態,「而由於採取了強有力的預防措施,當時美國只有27例病例,這和現在的情況天差地別。」他分析,美國當時的及時應對與其剛經歷過「9·11恐怖襲擊事件」也有關。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
    1月18日,臨危受命擔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的鐘南山登上從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為的是查明在武漢報告的一種未知的「新型肺炎」。在武漢實地調研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確認,這種「新型肺炎」已經出現「人傳人」現象。1月20日,鍾南山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果斷向社會公布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的情況,拉響了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警報。
  • 永樂大帝王學圻首次扮演鍾南山
    由央視一套推出的文化類節目《故事裡的中國》,在節目的最近一期將上演《故事裡的中國》之走近「80後」鍾南山。鍾南山院士相信不用多做介紹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了,非典、新冠,一馬當先奮戰在第一線。從03年抗擊「非典」的戰場,到今年伊始迎戰「新冠」的前線,鍾南山都是「定心丸」的代名詞。鍾南山院士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1月18日,他臨危受命,拿著無座的高鐵票從廣州夜馳武漢。倚在餐車裡閉目小憩的一張照片,刷爆全網。英雄逆行,定格成了無數人心中的「感動中國」。這張照片是他的秘書蘇越明偷偷拍下的。
  • 重慶海潤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郭金成:從非典到新冠 專注...
    面對非典、新冠兩次疫情,重慶海潤始終牢記社會責任,第一時間組織行動,投入到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之中,全力保障醫院負壓通風安全——而這背後,離不開每一位海潤人的星夜兼程,這份獎項更應屬於他們!重慶海潤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1999年,是專注於室內空氣環境與綠色醫院的國家重點「雙高」 「雙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