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看上印度,卻來得不是時候,莫迪已收到最後通牒

2020-12-16 騰訊網

澳大利亞政府愚蠢做派的後果逐漸顯露。由於澳大利亞違反雙邊貿易原則,莫裡森失去了以往最大的大麥銷售市場。60-70%的大麥因此堆積,無法賣出,再加上今年是澳大利亞難得的豐收年,其囤積的大麥就更多。本國人無法消費,出口市場又沒了,澳大利亞急得團團轉。經過多方考量,澳大利亞認為新盟友印度是不錯的市場。

澳大利亞想和印度合作

大麥的主要用途是釀造啤酒,澳大利亞因此將目光轉向潛在的啤酒大國印度。美國出具的報告顯示,印度有潛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費市場,澳大利亞認為,印度對大麥的需求應該很高,而且目前澳大利亞大麥的價格並不高,通過大麥交易進一步拉近與印度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一舉兩得。不過印度可能並不是澳大利亞的理想市場。

印度本身就是農業大國,糧食生產量很大,就算需要進口,也進不了太多。況且現在印度的疫情非常嚴重,政府為了限制境外流入病毒,對產品都要進行仔細檢驗,而且收緊了檢測標準。而之前澳大利亞的產品中,被檢出多種病毒。印度此時對於檢疫的上心程度正處於非常嚴格的階段,澳大利亞不一定能過這關。在檢疫環節花費太多時間,將導致澳大利亞國內囤積的大麥情況更糟,出現行業內卷和萎縮的情況。除此之外,印度政府也正在面臨著印度農民的抗議。

印度農民正在抗議,政府十分頭痛

新德裡農民在上月底,就開始舉行抗議活動。而且抗議內容非常明確,要求取消政府針對農業頒布的新法案,繼續保持現行法案。到目前,莫迪政府已經和抗議農民進行了數次談判,但農民代表不肯讓步。莫迪在廣播節目中也強調,這次農業改革「將使農民受益」,也暗示不肯退步,雙方幾乎陷入僵局。

澳大利亞此時插入這讓印度農民的反抗情緒更加高漲。本身新法案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在侵犯他們的利益,許多印度農民認為,跳過國家,由企業直接定價,在印度制度下,根本行不動,唯一的結果就是他們損失慘重;現在澳大利亞又將出口大麥到印度,進一步擠壓印度農民的生存空間,他們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還向莫迪發出最後通牒:如果不能滿足要求,就拒絕談判。不能談判解決,等待莫迪的是什麼可想而知了。

相關焦點

  • 莫迪政府收到最後通牒,敢接盤澳大利亞大麥就起義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國家的經濟都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個時候一絲絲的風吹草動,都能夠引起一系列的蝴蝶效應。澳大利亞徹底失去中國市場近段時間,澳大利亞因為跟在美國的身後,對中國進行了不少的針對措施,以至於他們徹底失去了中國的市場。
  • 澳大麥受反制後找到印度接盤,莫迪接到最後通牒:敢買就推翻你
    而中國一直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澳大利亞眾多的產品都出口到中國。可即便是中國經濟市場對澳大利亞這麼重要,澳大利亞為了響應其西方盟友,多次對中國進行攻擊,公然破壞中澳關係。隨後,中國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反傾銷制裁。
  • 澳大麥遭華反制後找印度接盤,莫迪卻被下最後通牒:敢買就推翻你
    這讓給澳大利亞政府相當著急,他們開始想法設法招待下一個賣家,經過一番分析他們將目光對準了印度。澳大利亞渴望印度大量購買大麥從數據來看,印度未來可能會成為最大啤酒消費市場,釀造啤酒需要大麥。這讓澳大利亞商人相當激動,想要迫切與印度達成協議。
  • 澳大麥對華受阻後將橄欖枝拋向印度,莫迪接盤引眾怒:買就推翻你
    近日來由於澳大利亞的大麥在最大出口國「折戟」之後,轉而將目光投向了印度。而美媒也稱"啤酒熱可能推動澳大利亞大麥銷往印度",認為印度的市場有著巨大潛力,對其進行了天花亂墜的介紹,並且稱印度也有意增加大麥的進口。
  • 印度數十萬農民「向德裡進軍」:莫迪焦頭爛額,加拿大火上澆油
    印度農民「揭竿而起」現在,印度最大的國內新聞是什麼?不是新冠疫情,而是農民「起義」。從11月底開始,印度全境各地的農民掀起了名為「向德裡進軍」的抗議運動,把數月來的抗議活動推向新的高潮。來源:tribuneindia他們焚燒莫迪的畫像和塑像,高喊打倒莫迪的口號。除了「聯合農民陣線」、「全印度農民鬥爭協調委員會」等抗議團體活躍在一線,不少農民還在印度共產黨農民陣線的組織下揮舞起了象徵著工農聯合的鐮刀錘子旗。
  • 莫迪遭遇「最後通牒」,美、俄、英、法罕見陷入沉默
    雙方談判氣氛緊張、莫迪遭遇「最後通牒」據悉,談判的氣氛十分地緊張,印度農民代表們直接向印度政府提出了對於法案的不滿意之處,但是莫迪政府表示對於這些不滿之處,僅能夠修改,並不能廢除。對於這樣的結果,農民代表自然是不滿意。在午餐時間,農民代表們直接拒絕了印度政府提供的午餐。
  • 美國支持印度內亂,莫迪終於大徹大悟?外媒嘲:金錢不是萬能的
    西方國家支持印度農民暴動然而這還不是讓莫迪最頭疼的,更糟心的事情還在後面。據印度第一新聞網12月14日報導,美加澳等多個西方國家竟然公開支持印度農民的這項活動,部分外媒得知此事也說起了「風涼話」,表示看來莫迪的金錢也並不是萬能的。
  • 印度騷亂不斷,莫迪分身乏術,一切亂象從與中國交惡開始
    而國內因為莫迪的禍水東引戰術讓無數軍事資源傾斜到了中印邊境,就在此時印度安全情報部門已經掌握了土耳其向克什米爾地區運送僱傭兵的線索。種種情況使得印度陷入了內憂外患的窘境。 備受壓迫的農民 近日據環球網報導印度國內農民軍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示威活動。
  • 「向美國看齊」突然沸騰,特魯多不惹中國後看上印度,莫迪頭疼了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曾在一場活動中公開表達對印度農民抗議活動的支持,然而,這番話卻引起了印度有關方面的極度不適。對此,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努拉格回應稱,「外交對話最好不要出於政治目的而歪曲事實」。發現中國不好惹又來針對印度?近年來,加拿大緊跟美國腳步,爭當「反華急先鋒」,對中國瘋狂「下黑手」。
  • 美英加拿大施壓印度後,莫迪終於「低頭」了
    12月18日,莫迪在演講中表示,新德裡已經將1600億盧比陸續分發了出去,很快就會"抵達"350萬印農的"口袋"裡。莫迪認為,印農應該小心"不懷好意勢力"的煽風點火——印度農業改革方案已經實施了快半年,為何印農會在這段時間突然走上街頭?很顯然,是印度反對派進行了火上澆油。
  • 印度數十萬農民「進軍」首都:莫迪焦頭爛額,美英加紛紛火上澆油
    美國加入"混戰"繼加拿大和英國公開聲援印度農民"維權",引來莫迪政府的強烈不滿之後,美國也加入了這場"混戰",兩黨議員都表示支持印度農民,並朝莫迪喊話稱,希望新德裡和印度農民和平談判。初步估計,湧向新德裡的印度農民至少有20萬,而且為了達到自己的訴求,數十萬印度農民甚至曾向莫迪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印度農民代表稱,若印度當局一直不同意印度農民的訴求,他們會一直抗議下去,決不會低頭。
  • 印度農民下達「最後通牒」
    平時印度的經濟還可以勉強支撐,但這次疫情的影響讓印度各方面的經濟紛紛受到威脅。而這個時候印度竟然還出臺調整農產品價格的方案,農民飽腹的希望又變得更渺茫。印度農民給「最後期限」印度電視臺報導,在4日的時候農民代表和政府官員就農民法案一事進行商談,但是最後的僵局仍然沒有被化解。農民代表還表示這次會議是廢除3項有爭議法案的「最後機會」,如果政府不同意他們的意見,那麼5日以後的談判他們就不參加了。
  • 美國火上澆油,印度暴亂全面失控猶如戰場,考驗莫迪的時候到了!
    近期,印度國內再起暴亂,美國也沒有閒著,多次煽風點火,導致印度暴亂徹底失控,混亂現場堪比戰場,西方國家計劃撤僑,這下只能看莫迪的了。美國火上澆油,印度暴亂徹底失控據路透社消息,近期,印度國內暴亂再起。確實,隨著印農暴亂規模的增長,對新德裡不滿的印度工人呀開始打砸抗議,甚至盤踞在印度腹地的反新德裡武裝也開始借題發揮。考驗時刻到了,莫迪多次被「逼宮」很明顯,印度暴亂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考驗莫迪的時刻來了。
  • 印度嚴重誤判形勢,要將爭議地區變成殖民地,莫迪收到嚴厲警告
    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12月20日報導,印度與巴基斯坦就克什米爾地區再次發生一系列交鋒,除了一段時間以來爆發的多輪炮擊事件外,新德裡嚴重誤判形勢,不顧當地百姓的反對,執意將克什米爾等爭議地區變成所謂的"殖民地"。目前,巴基斯坦已經提出嚴厲抗議,莫迪政府在爭議地區的這種荒唐做法,已經收到了不止一次警告。
  • 印度準備「拯救世界」?莫迪:我們已經做好保護全人類的準備
    這對於面對嚴重疫情的印度來說,無疑是件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但對於疫苗的作用也不能過分樂觀,根據相關專家的說法可以知道,新冠疫苗雖然能夠對病毒的傳播起到關鍵的減緩作用,但卻不能完全指望疫苗來消滅病毒。 而莫迪在近日的講話所體現的觀點,似乎與專家的說法有些相悖。
  • 印度真相:莫迪、種姓和霸主
    證人指出,Maya除了出現在街頭屠殺現場外,還開車穿梭,到處煽動印度教徒追殺穆斯林。Maya的手機通話記錄顯示,她一直在跟莫迪辦公室保持聯繫。 有媒體透露,幕後黑手不是別人,正是莫迪。 古吉拉特邦大仇殺轟動世界,總理瓦傑帕伊譴責莫迪不作為,各界呼籲莫迪辭職謝罪,誰料,莫迪始終堅持三不策略:不道歉、不負責、不辭職。
  • 凌晨印度突遭重機轟炸!士兵哭天喊地,莫迪多個哨所直接被一鍋端
    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愛恨情仇」已經糾纏了半個多世紀,在這半個多世紀裡雙方都在不遺餘力的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我們經常可以從新聞裡看到巴基斯坦和印度「隔三差五」就會上演炮轟,前段時間的印度簡直就是被魔鬼附身了,竟然開始對巴基斯坦的民眾下起了毒手,當時印度已經喪心病狂到無藥可救。
  • 為實現「自力更生」,印度再對中國下重手,不料這次莫迪自作自受
    因為數據已經明確顯示:印度的中國商品進口貿易不降反增,目前佔到印度全部進口額的18.3%,比去年進口額還增長了4.5%。不得不說,這一數據直接「打臉」莫迪,讓其十分尷尬。而在新冠疫情和中印邊境衝突的雙重壓力下,印度小規模企業的日子可能會更不好過。雖然外界普遍認為莫迪此舉本來是想限制印度對中國的依賴,但最終結果卻是讓自己家的企業吃了大虧,真是自作自受。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莫迪關鍵時刻收到噩耗,20萬人上演「大逃離」
    印度一直都是一個有話題的國家,不論是其在戰爭方面還是在國內的事件上。印度邊境的戰爭時有發生,前線經常被傳出士兵凍死凍傷的消息,但是莫迪一心只想著勝利,全然不顧士兵的安危。印度是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國內經常發生一些意外事故,除了前線士兵的死亡,國內民眾也經常會發生意外死亡的事件。
  • 印度邊境突傳噩耗,哨所發生悲劇1死2傷,考驗莫迪的時候到了
    從年初開始印度就一直不安分,不斷的在邊境地區調試,於是接下來在邊境地區又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從其它地區增派了不少的士兵在邊境地區駐紮,現在前線已經達到了20萬人。但是就在最近印度邊境突然傳來噩耗,哨所發生悲劇,一死二傷,考驗莫迪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