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個小區的居民傍晚常聽到「哆哆哆哆」的聲音 打樁機?啄木鳥...

2020-12-12 瀟湘晨報

經常發出聲音的樓頂 朱家豪 攝

都市快報

昨天舒先生給85100000來電:我是住在江幹區凱林巷小區的居民,今年9月份起,每到晚上都能聽到一種像警報器一樣的聲音,來源是邊上的農村農業廳附近,去那裡詢問了保安,保安說是看到過一種鳥,總是喜歡飛在辦公樓的最高處鳴叫,可能是這種鳥的叫聲,但不知道是什麼鳥。

每天傍晚能聽到「哆哆哆哆」的聲音

舒先生住在小區2樓,因為這個「奇怪」的聲音比較響,他還用手機錄下了一段比較清晰的音頻,音頻7秒左右,聲音很有節奏,「哆哆哆哆」,音量相同,乍一聽,有點像工地打樁的聲音,但沒有那麼渾厚。

舒先生說,這個聲音具體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記不清楚了,好像是9月初就有了。

「聲音的來源是從我陽臺的南面,距離我大概10米的農村農業廳傳出來的。」舒先生說,一開始還以為是他們的警報聲,這個聲音特別有穿透性,而且很響,晚上把窗戶全部關上還是能聽到。

舒先生說,他的錄音是開著窗戶錄的,鳥叫聲從晚上6點多開始,到晚上9點多或者10點左右結束,有時候晚上七八點開始,到11點左右結束。

「前段時間有個晚上,我找到農村農業廳的保安,就是想知道這個聲音到底是什麼聲音,是不是他們的警報聲?他們說沒有開警報,可能是鳥叫聲。

「保安說他們晚上經常能聽到這種聲音,還有幾個晚上在院裡的大樓樓頂看到過這種鳥,好像是黑顏色的。」舒先生說。

住在凱林巷的張阿姨散步回來,也說聽見過這種聲音,她說大概是9月中旬開始的,聽聲音像是對面的農業廳樓頂傳過來的,就在她家陽臺對面,估計不到20米,聲音來得個響,「哆哆哆哆哆」,開始叫的時間也不一定,早一點6點半,晚一點8點。

「有點像麻雀兒的叫聲,又有點像啄木鳥嘴邊敲樹的聲音,叫個五六秒停兩三秒繼續叫,不過還好最多叫到晚上十來點鐘就停了,要不然覺都睡不好。」張阿姨說。

有保安看到過是種小鳥在叫

凱林巷小區南面正對著農村農業廳,距離凱林巷小區一牆之隔,農村農業廳裡植被覆蓋率還可以,裡面有個近似順時針旋轉90度的「凸」字形,進門是一塊矩形的大草坪,種著幾棵高大的樹,四周和隔壁的小區牆面之間都有一排排樹木遮擋。

魏師傅今年五十來歲,在農村農業廳做崗亭門衛十多年,之前一直做白班,最近這兩個月才開始轉為夜班。

他說,確實這段時間開始聽到有奇怪的「哆哆哆哆」聲,似乎天黑了聲音就開始出現,聽多了也習慣了,附近也沒有工地,肯定不是打樁機的聲音,有同事說見過,是一種鳥在叫,小鳥的羽毛顏色有點深,黑夜裡看不清楚到底什麼顏色,但是他沒有親眼見過這種鳥。

「好像會叫一整夜,反正具體我也沒留意過,叫的聲音持續挺長的,以前我做白班的時候從來沒聽到過這種叫聲。」魏師傅說著起身要帶我去聽聽,但昨天晚上7點多鳥叫聲還沒開始,他告訴我說,聲音都是從行政樓樓頂,大概20米高位置傳過來的。

魏師傅說這鳥叫聲不是很動聽的,反正沒像一般小鳥叫聲那麼清脆。「要是到凌晨,整個城市安靜下來,聽著都有些瘮人,聲音穿透力很強,半夜裡聽起來,整個院子都是它的聲音。」

魏師傅帶著我走到行政樓後面,還是沒有聽到鳥叫聲,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沒叫,是不是小鳥已經飛走了。

鳥類專家聽了叫聲說這是夜鷹

一般選擇在環境比較好的地方暫時停留

我把鳥叫聲的錄音分別發給了城市鳥類研究專家陳水華,還有杭州市鳥類與生態研究會副秘書長吳曉麗,兩位專家聽過之後都說,這個聲音是普通夜鷹的叫聲。

「夜鷹主要分布在溫帶和熱帶地區,喜歡棲息於疏林、灌木叢和農田地區竹林和叢林內,嘴巴雖然短但特別寬大,眼睛大,飛起來聽覺和視覺都很敏銳,喜歡不停地在空中捕食蚊子、飛蛾等小型昆蟲。全身暗褐色。白天不叫,喜歡晚上叫,發出的就是這種『噠噠噠』的有節奏的聲音,一般來說是在呼喚同伴或者尋求配偶。」

吳曉麗說,夜鷹在杭州出現,其實並不能算常見。因為夜鷹是候鳥,一般秋天開始遷徙,往南飛去南方過冬,目的地在雲南,甚至更南的東南亞等地,春天又開始回程,飛回北方,目的地在內蒙古和黑龍江等地。杭州並不是它們的目的地,只是遷徙過程中間的一個休憩地,類似中轉站。

飛到杭州差不多就是9月份、10月份,夏末秋初的時候,一般到一個休憩地會選擇自然環境比較好的地方暫時落腳,以前在杭州多數會出現在浙大玉泉校區或者周邊的小區,或者西湖景區植物園等生態比較好的地方,落在這裡休息,補充能量或者繁殖,但是具體停留幾天,有可能一兩天,也有可能一個月,因個體差異可能不同。

它們是來杭州做客的

天漸漸變冷會重新啟程去南方

夜鷹繁殖巢比較簡陋,實際上沒有巢,一般就直接產卵在地面上。每窩產卵2枚。它對於環境要求肯定是多方面的,適宜的生態或者氣候等等。

其實夜鷹出現在市區熱鬧地段居民小區附近不多,現在出現在凱林巷小區,說明附近的自然環境不錯,也說明這兩年杭州整體的生態越來越好了。

它們的叫聲比較響,可能會影響到附近居民的休息,但也請居民們放心,它們來杭州是做客的,不會待太久,隨著天氣漸漸變冷,完成能量補給和繁殖之後,它們又將啟程,往南飛,飛到溫暖的地方過冬。

昨天(10月10日)正好是世界候鳥日,今年世界候鳥日的主題是——鳥類連接我們的世界。每到季節,候鳥不辭艱辛千萬裡跋涉,在自己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往返遷徙,因此候鳥遷徙被稱為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景象之一。保護好它們長途遷徙中的棲息地,是候鳥保護生態鏈中重要一環。很高興,杭州能成為夜鷹們選擇的歇腳點,歡迎你們,遠方的客人。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隻有藝術家氣質的啄木鳥在居民樓外牆掘洞被阻止
    在北京海澱區學院路展春園小區,一隻啄木鳥在四層樓高的牆壁上啄洞,10多個洞口排成了一條頗有「藝術韻味」的線條。可惜的是,啄木鳥的藝術氣質沒有得到屋主的認可。11月3日8時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找人對牆體進行了修補。
  • 一旦大雨,杭州這個小區的抽水泵就轟鳴著「一夜無眠」,居民們連帶...
    「只要一下雨,我們居民第一個動作,就是趕緊把車子挪到小區外面。」杭州西溪路上的慶豐新村8號,是個2幢房子60戶人家的老小區。你可能想像不到,這麼多年,小區最「硬核」配套不是別的,就是抽水泵。這個梅雨季,連門衛大姐都迅速掌握了發動抽水泵的技能。「前幾年,雨要下一個月才啟動一下,現在下一天雨,馬上就要啟動。」
  • 老舊小區改造:文化融合喚醒杭州老舊小區靈魂
    杭州日報 「一走出家門,就能看到這些熟悉的『老物件』,真的從心底裡生出一種親切感。」近段時間,類似這樣的感嘆聲,總能在今年改造一新的拱墅區華豐新村小區裡聽到。如今,像華豐新村這樣用個性化的融合文化元素的「煥新」之舉換來居民們的驚喜與舒心的小區,在全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中,比比皆是。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品質相系,更與民生福祉相連。今年是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作被納入杭州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的重要年,是實施綜合改造提升四年行動計劃的關鍵年,也是全面推廣試點經驗、打造全國樣板的攻堅年。
  • 西湖邊的清波街道撤去7成卡口後 街頭巷尾你常能聽到這個「小喇叭」
    西湖邊的清波街道撤去7成卡口後 街頭巷尾你常能聽到這個「小喇叭」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02-22 15:20:21原來社區將小區住戶信息進行了「四色分類」,綠色和橙色分別代表已歸和未歸的常住戶,黃色和紅色則分別代表已歸和未歸的出租戶。為了「四色信息」準確無誤,社工和物業、居民骨幹、志願者等每日進行「打卡式」登記,在管控制度、隊伍人員、管理任務等方面公開透明,既準確掌握小區居民健康安全指數,又讓居民放心。
  • 居民正要燒飯,聽到油煙機裡有聲音,一看竟是一窩蝙蝠
    錢江晚報2020年8月18日訊 「我正準備燒飯做菜,還沒開油煙機,就聽見裡面有聲音,仔細一看,裡面有蝙蝠在爬。」昨天(8月16日)下午3點50多分,住在杭州和睦勤豐小區的一位居民向杭州消防求助,稱家裡的油煙機裡有一窩蝙蝠,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 聲音實在太吵了!孩子上網課隔壁大裝修,杭州這個小區的同款矛盾...
    4月9日上午,家住杭州濱江一小區的孩子小晴,向正在上班的媽媽求助。媽媽馬上向小區物業反映,得到的答覆是「目前也沒有明文規定小區內不能裝修,雙方只能協商,互相體諒了。」「特殊時期,好多孩子都在家上網課,碰上裝修的聲音那麼大,確實非常影響上課。
  • 為了一個「小帥哥」,杭州一小區2406戶居民最近在幹同一件事…
    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白血病,沒人知道每天笑著打招呼的他經歷過的苦難:父母雙亡,早年妻子難產而死,孩子也沒保住……但張浩不是沒家的人,朝暉二區2406戶居民就是他的家人。當家人們將沉甸甸的愛心款送到病床前,這個幾乎忘了眼淚是啥滋味的49歲漢子,哭了…張浩是德邦保安公司派駐到玉公橋社區所屬的朝暉二區的一名保安。
  • 杭州孤山一隻漂亮的啄木鳥遇害 疑兇鎖定鳳頭鷹
    這個「案發現場」,引起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水華的極大興致,他還有一個身份,是鳥類生態學博士。第一眼看到鳥頭,他便認出,這是一隻大擬啄木鳥,頭和頸覆蓋著藍綠色的羽毛,很漂亮。它主要棲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闊葉林,平常以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為食,在繁殖期間也喜歡吃昆蟲。
  • 工地裡打樁機一啟動,像放炮一樣震天響,原來是這樣工作的!
    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只要哪個工地要開工了,除了短暫的鞭炮聲外,就是後面長時間咚咚咚......機器敲打的聲音。這就是打樁機在打樁,也就是為地面建築物修建地基,有時候能看到打樁機將幾十米長的樁柱,一會兒功夫就插入到地基中。
  • 小區「大管家」 居民貼心人
    這個亭子名為「美好議事亭」,其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這個亭子建設之初主要是方便居民休息、聊天,有時也會討論一些小區存在的問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次無意見聽到亭子裡的「聲音」,劉明先都會銘記於心,「我決定把這個亭子更好地利用起來,既然居民們習慣在那裡聚會,那我們就把亭子打造成收集居民群眾煩心事的場所!」
  • 火車半夜鳴笛噪音超100分貝 紹興一小區居民要瘋了
    「住在鐵路邊,每天都像在火車上睡覺,『咯噔噔……咯噔噔』的聲音不絕於耳。火車鳴笛擾民就沒人能管一管麼?」昨天,家住越城區紹興天下小區的居民高先生通過@紹興晚報微博向本報投訴。居民:火車鳴笛噪音超過100分貝「我們家住在紹興天下小區的最南邊,旁邊就是鐵路,每天經過的火車不少。住在這邊根本沒辦法好好休息,第二天上班都沒精神。」高先生訴苦說,儘管在鐵路邊上已經住了5年,但至今沒能習慣在火車轟鳴聲中入睡。即便睡著了,火車鳴笛還是會把他吵醒。「國慶假期結束後,鳴笛更頻繁了,差不多隔5分鐘就響一輪。」
  • 「大家源」的百人藝術團,既是「啄木鳥」,又是「清道夫」
    大家源居民區由3個商品房小區組成,小區有不少喜好文藝演出的居民們,對於藝術類活動興趣濃厚的居民們根據自身的特長,自組了多支文藝小團隊,有合唱、舞蹈、戲曲、時裝等多類別,更有不少居民同時參加數支團隊。但各支文化團隊活動分散,相互之間也沒有聯繫和交流。隨著各支文化團隊的日益擴大,居民們對於團隊的文化專業性也有了更深更廣的需求。
  • 杭州1904M路帶你直達「生活圈」 這裡的居民不出小區就能坐上公交車
    讓居民「雨天不用撐傘,晴天不用曬太陽。」,在杭州東港嘉苑小區,就有一輛外形小巧的1904M社區微公交每天承擔著這樣的任務。和普通公交車不同,1904M路在小區內部設置上車點,老人出門辦事、年輕人通勤都能不出小區就坐上公交車。所以,這條線路一經開通就受到不少居民的點讚。
  • 小區後山每晚傳來女聲!聲音來自共享電動車
    >「快扶我起來吧」……都說人嚇人,嚇死人膽小的小坊如果睡覺時聽到這樣的聲音估計天天夜不能寐了經過一番調查李女士找到了原因原來在小區後方的小土坡上密密麻麻堆放著大量共享電動車而她和鄰居聽到的聲音正是其中的綠色電動車發出的
  • 建國北路塌陷,被疏散的792戶居民如何過夜?樹園小區31幢被地鐵集團買下?答案來了
    安置點的晚飯有牛肉有花菜有冬瓜截至昨晚7點,因為建國北路塌陷,杭州潮鳴街道已經疏散了樹園小區一共13幢居民樓裡的792戶,其中250餘人在安置點。「誰能想到碰上這個事情。」金師傅65歲,退休工人,和老伴1995年就住進了樹園小區。中午時間,金師傅睡眼惺忪,剛準備起床,樓下的保安就急匆匆來敲門,邊敲邊喊:「快下樓快下樓!」敲了幾下,他又去敲隔壁居民的門。
  • 杭州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 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不用繞遠路了
    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都市快報訊 近日,住在杭州江山小區、建塘家苑和翡麗灣這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更省時間了。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上周起,住在濱江區江山小區的居民上下班,更方便了。杭州地鐵6號線建業路地鐵口和江山小區之間,有一條永久河。這條河全長4.74公裡,是濱江區41條河流裡最長的,橫穿濱江西部,有濱江河流「一哥」之稱。
  • 啄木鳥把房子啄了10個洞,為什麼不怕得腦震蕩?
    近日,一則「啄木鳥在居民樓外牆打洞」的視頻在網絡上廣為流傳。視頻中,一隻長有黑白花紋的鳥正在一面紅色牆壁上「埋頭苦啄」。 在它的右側,已經有了10多個拳頭大小的洞,洞口排列成一條波浪線。伴隨「噹噹當」的敲擊聲,不少牆體碎屑掉落。
  • 這是不是杭州第一個「無車化小區」?杭州保俶花園裡沒有一輛機動車...
    小區只有一個大門,正對著保俶北路。進小區後,有一條大約50米長的主路,由此延伸出3條支路,通往各幢居民樓。3條支路間不相通,路面上隱約還能看到褪色了的車位線框。  保俶花園是老小區,上世紀80年代初建成的,有6幢居民樓,123戶居民。  小區停車位滿打滿算有20個,車位不固定,先到先停。「有的人下班早,就一直有車位。有的人下班晚,就一直沒車位。」
  • 杭州城西這個高檔小區近期被騙276.2萬!快遞包裹上都貼滿「防詐騙...
    杭州蔣村街道河濱之城小區這位保安小哥火了!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此前報導(要火!杭州一小區保安自創防詐騙順口溜,所在小區今年已被騙走270多萬)。最近一段時間,曹文才的同事們每天還要忙活另一件事,那就是給快遞包裹上張貼防詐騙宣傳頁。「我們早晚兩次,在大一點的包裹上貼宣傳頁,總有幾百來張。」保安徐樂樂說。
  • 合肥國耀園上園小區消防通道常堆滿垃圾 居民憂心有隱患
    原標題:合肥國耀園上園小區消防通道常堆滿垃圾居民憂心有隱患最近,合肥市瑤海區國耀園上園小區居民程先生撥打本報熱線962000 稱,小區消防通道經常被很多垃圾堵塞,存在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