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生在珠海市鬥門區某醫院。
據新快報報導,一男子因不滿該院骨一科李醫生對其母親的治療效果,拿走了護理推車上的一把剪刀,闖進醫生辦公室刺向李醫生,並持剪刀衝向前來阻止的王醫生。兩名醫生嚇得倉皇逃竄,躲進會議室。他還繼續用腳狂踹會議室的門不停,企圖破門而入,直到被其母親拉回病房。當天下午,被民警抓獲。經鑑定,所幸的是,李醫生只是右手背皮膚淺劃傷,損傷程度未達輕微傷。之後,鬥門檢察院以犯尋釁滋事罪向鬥門法院提起公訴。
近日,法院依法審理了這起案件。以尋釁滋事罪,判處這名持刀傷醫男子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
因為患方對醫生的治療不滿意而對醫生行兇報復的案件,比較惡劣的就有多起:
1、2016年10月3日上午,患兒父親陳建利因不滿女兒治療,在其女兒死亡後,匿刀駕車趕往萊鋼醫院五樓兒科住院部醫生值班室,將李寶華醫生砍死;
2、2016年11月22日,一名手足口患兒父親,因不滿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感染科申雯醫生的治療,持刀刺向申醫生心臟,經奮力搶救,才大難不死;
3、2019年10月22日上午,一名腸癌患者因不滿意手術治療效果,持刀將甘肅省人民醫院肛腸科42歲的馮醫生刺死;
4、2019年12月24日凌晨6點多,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楊文醫生正伏案寫病歷,一位95歲的老年患者兒子孫某因不滿其對母親的治療,突然從背後揪住她頭髮,扼住她頸部,連砍數刀。而這把刀是在3天前就備下的。
5、2020年6月22日下午,鄭州大學第一附院泌尿外科孟慶軍教授被一名45歲男性患者尹某持刀猛刺,導致12處刀傷,險傷及頸動脈,差點命喪黃泉。該男子之所以行兇,是因為其因勃起功能障礙就診,孟醫生建議行罌粟鹼注射後陰莖血管彩超檢查。而尹某認為他做完檢查之後,效果不好,你說扯不扯蛋?
6、2020年8月13晚上8點左右,廣州的一名患者餘某,因不滿意手術後的切口疤痕,遷怒於給他換藥的畢醫生,趁其低頭開處方時,拔出匿刀,向畢醫生左胸、頸部猛刺。造成畢醫生第4肋骨斷裂,雙肺開放性氣血胸,失血性休克,差點丟命;
……
這是一長串的冰冷刺骨的數字,篇幅所限,不再贅述。大家還是來看下面的這張觸目驚心的照片吧!
你看到的這是2009—2018年十年間,見諸媒體的極其惡劣兇殘令人髮指的295起傷醫案中被害的部分醫生。
最上面的,是引起醫師協會發文「出離憤怒」的、在平安夜被刺,在聖誕節死去的楊文醫生。
之所以把她置頂,是因為,在目睹了楊文醫生被刺倒在血泊中之後,被殺楊文醫生的同事,將目睹的一切公諸於世之後,我第一次領悟到了什麼才叫人心如鐵和沉默的大多數!
「一屋子的搶救病人和家屬明明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可是又假裝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沒有人安慰同情一下,兩個多小時前還救治他們的醫生,沒有人譴責行兇的那一床家屬,他們只關心他們的治療和住院,並且不停的催促。兇手的其他家屬冷眼旁觀看著我們的慌亂、無措、難過。搶救室的電話沒完沒了的響,外面好事的媒體、個人,不停的打進來詢問,他們不知道這部電話,我們還要打出去呼叫全院的救援。」目睹的楊文醫生同事如是說。
這件事,讓我震驚和心寒的並不只是行兇者的兇殘,更多的是來自旁觀者的冷漠。眼中只有自己和家人,對救護他們的醫護人員毫不在意,骨子裡的無視。醫務人員的生死在這些人眼裡,就如同路邊螻蟻一樣無足輕重。
魯迅先生一百年前在《吶喊》中寫下的一段刀刻斧斫的話,每每讀來擲地有聲又令人心寒:「這一年我沒有畢業,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不是一件緊要的事情,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一百年後的種種現實證明,魯迅先生說的沒錯,再好的藥物也挽救不了愚昧無知的靈魂!光靠學醫救不了中國人,得先治治那些nc才行!或者得先預防nc才行。比如安檢,就是一劑雖不治本,但卻能治標的良方。
可遺憾的是,當屠刀伸向醫護這麼多年,流血死傷的人數觸目驚心,各個醫院的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小小的安檢通道卻始終難以樹立?
每每醫生被砍,醫院總是譴責!
譴責有用嗎?
如果譴責有用的話,早就沒有傷醫事件了!
能不能落實安檢啊,院方?比你發表聲明強烈譴責要有用多了,也貼心多了!
因此,「醫護多」呼籲:
一、儘快設立醫院安檢制度;
二、安保人員積極主動識別並登記危險人員。威脅醫務人員前科者就醫需預約,保安全程陪同;
三、積極管控輿論,打造尊醫重衛的輿論氛圍,特別是要將傷醫與醫患矛盾區別開來,不能混淆;
四、將醫務人員受傷害事件與院長及醫院考核考評掛鈎,實行一票否決制。
這幾點,如果你也贊同,請轉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