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0日
塔裡木油田油氣產量突破
3000萬噸
這是幾代石油人拼搏奉獻的成果
光榮與夢想
這一刻成為現實
為了這一刻
物探人紮根邊疆42載
在「死亡之海」
譜寫了一曲「我為祖國獻石油」的豪邁壯歌
塔裡木承載著物探人找油找氣的夢想。
42年前,為實現中國石油戰略接替,2000名物探職工西出陽關,千裡挺進塔裡木。在這一片勘探的熱土上,物探人篳路藍縷,砥礪前行,用行動踐行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責任與擔當。
近年來,東方物探人配合塔裡木油田先後獲得了中秋1、博孜9、輪探1、滿深1等一批重大發現,庫車300億立方米大氣區、臺盆區千萬噸大油氣區亮點紛呈,儲量產量持續高峰增長,為建設3000萬噸大油氣田夯實了雄厚的資源基礎。
塔裡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探明程度最低的含油氣盆地,地上地勢險峻,地下斷裂發育,構造疊置,被地質家形容為「構造帶軲轆,高點帶彈簧」,低解析度、低成像度和超深的儲層制約著油氣大發現,是世界級的勘探難題。
「條條都是攻關線,片片都是試驗田」
東方物探人以技術創新為劍
劈波斬浪「死亡之海」
進疆42年來,東方物探人徵服勘探禁區,挑戰勘探極限,大打物探技術進攻仗,持續攻堅世界級難題,把撲朔迷離的地下目標落實為一個個真實的構造和圈閉,一次次讓夢想照進現實。
近年來,按照塔裡木油田公司「3+2」戰略部署,東方物探積極開展地震採集處理解釋一體化攻關,初步形成了以「兩寬一高」地震採集為基礎,高精度目標處理為核心,圈閉及井位研究為目標的高精度地震技術系列。
針對山前複雜構造的高效勘探開發需求,完善、推廣了以寬方位高密度為核心的地震採集技術,使目的層資料品質得到跨越式發展,一級品率由之前的35%提高到51%,落實了克深、博大兩個萬億方大氣區,推動了秋裡塔格構造帶中秋1井的重大突破。
針對臺盆區縫洞型碳酸鹽巖及超薄碎屑巖油藏高效勘探開發需求,以提高資料信噪比及解析度為目標,完善、推廣了以「兩寬一高」為主的地震採集技術,將覆蓋次數提高到500次以上,炮道密度提高到200萬道/平方千米以上,使目的層信噪比提高了4倍以上,支撐了輪古、塔北油田富滿區塊及塔中三個兩百萬噸基地的快速建產。
去年,在被稱為「黃羊和雄鷹都難以逾越」的秋裡塔格,物探人迎難而上,採用節點加有線混採、北鬥獨立激發、直升機支持高難山體作業,提前16天完成了西秋1三維,在南天山的群山峻岭間刻寫下「找油報國、使命必達、艱苦奮鬥、科學奮進」的西秋精神。
今年年初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和低油價帶來的雙重疊加影響,塔裡木探區廣大員工團結一心,大打提質增效進攻戰,奮力奪取了去冬今春項目運作和疫情防控雙勝利。
佳木3三維克服疫情帶來的重重阻礙快速啟動,當好建設現代化一流大油氣田的主力軍、排頭兵,是物探人「大寫」的擔當。
天山無言
使命在肩
選擇塔裡木
堅守塔裡木
奉獻塔裡木
物探人用青春與熱血
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文圖|王健
編輯|杜賽男 單嘉鈺
動圖製作|張可燁
素材來源|東方物探
責任編輯|葉斐
原標題:《為了這一刻,他們堅守了42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