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一頭烏髮,著一身青袍,飲的是松風玉露,誦的是《道德》、《黃庭》,行走坐臥在靈山福地之間。
初入玄門,我們本抱著多麼殷切與美好的心願,下定決心,把這一生都交予道門,交予祖師神靈。我們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與阻礙,說服父母,辭別紅塵裡的親友知己,背著簡單樸素的行李上了山,入了道觀,冠巾、拜師,實現夢想中的一切。
可是真的上了山,一年、兩年……發現宮觀裡的生活,也許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飄渺、悠閒。在你所住的宮觀,可能沒有每天按時的玄門早晚二時功課,沒有明師教授修煉功法,更多的是大批的信眾來燒香、許願、諮詢問題,還有處理不完的瑣碎小事。
突然發現,每天行走坐臥的靈山福地,或許與喧囂浮華的紅塵無異。人未成仙,終有煩惱。這一顆心,由清淨變得疲憊,甚至消極。是不是自己的初心變了?
當你想放棄時,想想你最初的夢想;想想你孑然一身,決定上山出家的決心;想想你冠巾時,師父對你的期待與殷殷囑託;想想你這些年已經付出的堅持與努力;想想你讀的那麼多經書;想想祖師神靈對你的庇佑加持。
環境固然會改變人心,更何況修道如同刃上滾珠,不進則退。人的這顆心,最容易紛忙迷亂,瞬息萬變。修道之人,更是道心一失,魔念叢生。
反思一下,想想在平日接待香客時,自己真的抱著一顆慈悲心、憐憫心去傾聽信眾的苦惱,及時給予安慰了嗎?有沒有對一些老年人喋喋不休的訴說,或是晦澀難懂的方言感到厭煩,從而敷衍了事,臉上連友善的笑容都沒有?來廟裡祈願的善信,是抱著多麼大的希望和渴求跪在祖師神靈面前,虔誠地磕頭、許願。
出家人逢苦救苦、逢難救難。作為太上道祖的門生,一個真正的玄門弟子,我們怎能不秉著一顆慈悲為懷、度人無量的道心來安慰感化他們。「行走坐臥,不離道也」,「大道須臾不可離,可離者非道也」,大道一直都離我們那麼近。修行,就是默默做好自己身邊的點點滴滴!
現在很多宮觀,繼承了齋醮科儀這一脈玄風,需要經常奔赴各地信眾家裡做超度,或是拜懺上表。做得多了,就不自覺產生了厭煩之心。念誦經咒時,便有些心不在焉,甚至有些道友心裡想著,「我是要修仙的道人,天天打醮,念《受生經》,不像祖師爺的弟子,倒像祖師爺的戲子」。可是換一種角度想,連做齋醮科儀都不認真,還能修什麼道、成什麼仙?懺書、經咒,是歷代祖師仙真留給我們莊嚴寶貴的經寶。「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大道難聞,明師難遇」,我們有幸能穿上這一身神聖的道袍,有幸能知曉這些玄門秘籍,用這些經咒去濟世救人,怎能不加倍珍惜福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心動天早知。誦經不認真,還不如不去誦,徒增罪孽。我的師公是一位終南山的老修行,他曾經很嚴肅地給我講過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喜愛誦經的道士,午睡時,把《皇經》當做枕頭枕著入眠。那一天,明明是晴空萬裡,陽光燦爛,中午時,卻突然風雲驟起,一道霹靂,呼呼飛來,直奔丹房,將這道士的腦袋劈得焦黑。監院聞訊過來查看,了解了情況,連連嘆氣,又是惋惜,又是心痛。他對周遭的同修說:「這是王靈官的金鞭打在頭上了。《皇經》最大啊,怎麼能把《皇經》枕在頭底下?」
現在的修行人,且不談誦經之前沐浴更衣,焚香淨手。在取閱經書時,最起碼應有尊重。雙手取書,對經書先恭恭敬敬地鞠上一躬。在誦讀經書時,應抱著虔誠的心,嚴肅、認真品讀。經寶,乃是入道之門牆。如果一個道士連念經都嫌煩,那可真的要好好審視自己的這一顆道心了。
道門的生活是清苦、寂寞的。久居深山,遠離浮華,清苦的生活也許會讓人感覺疲憊,慢慢地開始心生一絲對繁華都市的嚮往,對紅塵繽紛的期望。想要克服這些魔障,就要不忘修道本心,清心靜氣地去採藥、賞花、聽風、觀雲、數星、焚香、抄經、練字、飲茶、彈琴、靜坐,或是去呼吸青山裡空氣的清香,去感受洞天福地充沛的靈氣。
「白雲黃鶴道人家,一琴一劍一杯茶。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染人間桃李花。」這些逍遙自在如神仙一般優雅的舉動,讓多少俗世裡心靈疲倦的男男女女,心心念念,當作虛無縹緲的夢境或是神仙傳說來嚮往、憧憬。修道的生活的確是清苦、寂寞的,然而,只有以苦為樂,甘於平淡,樂於寂寞,才能在這條充滿艱險的修道之路走下去。
師公總是說,「祖上積了多少德、燒了多少香,才能在家族裡出一個道人?萬兩黃金不賣道,既然已經入了道門,現在不修,更待何時?」不論當初我們是因何種原因而走上修行這條道路。既已穿上聖潔的道袍,享用的是十方供養,總得抱著極大的毅力與絕不放棄的意志一直走下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❶ 心傳,修煉界中的傳承方式,師傅會的東西可複製到弟子身上!
❷ 八字相合做夫妻,一門興旺,三代富貴!
❸ 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不與爛人爛事糾纏!
❹ 陽宅三要看風水精華,不是一般的準!
❺ 「上善若水」之七善,是修道之士的修持指南!
❻ 美食界的「四大名補」,堪比藥材級養生聖品!
❼ 命相是解釋正報的,風水是解釋依報的!
❽ 敬畏天地,行事有約束,心中有信仰!
❾ 高手都經歷過的「打坐境界」詳解,非常適合新手印證和學習!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忙於汲汲營營地追求滿足物質上的欲望,卻忘記生而為人的真正意義;我們常常忙著左顧右盼地評斷別人,卻忘了應先審視自己、認識自己。我們又當,如何獲得幸福、成功、圓滿的人生?道法的智慧,提供我們認識自己的方向,並為探尋時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實的建議。關注道緣,從這裡開始遇見你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