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潛山:美麗鄉村帶來「美麗經濟」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如果不是因為對家鄉山水的深深眷戀,27歲的陳陳不會選擇從天津回到天柱山腳下的小山村。冬日的上午,她在茶莊村的「陋室邂逅」民宿給遊客看茶,閒暇時撫琴,悠揚的琴聲飄出窗外,與眼前青色山巒融為一體。

這片民宿群是安徽健之旅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在天柱山腹地投資新建的旅遊項目。原先閒置的民房被改造成別具特色的高端民宿,既保留原有土牆、磚瓦和皖西南民居特色,又在內部裝修上做足了文章。

民宿項目負責人賀結林是土生土長的茶莊村人,感受到家鄉環境改善,得知政府出臺鼓勵旅遊扶貧政策後,在外經商的他毅然返回故土。

「在綠水青山掩映下,打造有溫度的住宿、有情感的體驗。」賀結林介紹,通過流轉土地、吸納務工等方式,民宿帶動60戶村民增收,其中貧困戶9戶。同時,項目帶動周邊鄉親發展高山蔬菜,讓貧困戶成為當地特產「供貨商」。

安徽省潛山市屬革命老區,曾是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和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市),但同時,潛山市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被譽為「三富之地」,除綠色富硒、富鋅土壤外,還獲評「中國天然氧吧」,森林覆蓋率達98%,是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近年來,潛山堅持「生態立市、旅遊興市」戰略,做美景區鏈,做新業態鏈,做強配套鏈,打造全域旅遊的「潛山路徑」。

「穿行於天柱山的『彩虹公路』中,感受清新空氣和濃濃鄉愁,原來只打算在天柱山玩一圈,後來從一日遊變成了兩日遊。」一個外省的自駕遊遊客說。

天柱山腳下的天柱山魔幻森林景區佔地500餘畝,是一座集觀光、娛樂、休閒、互動於一體的綜合體驗型景區。其中,森林探險、森林光影秀、時光隧道等十多個新業態項目成為天柱山旅遊的重要補充,深受年輕遊客青睞。

山腳下,「五星級農家樂」桃源山莊院內,59歲的老闆蔡逢春正晾曬醃肉、醃菜,這是該店的拿手絕活。他告訴記者,現在節假日遊客爆滿,一年純收入少說有30萬元。目前僱了6個村民打工,每人每月可以領到3000多元工資。

蔡逢春觀察到,周圍鄉親們環保意識增強,政府在自然保護的基礎上開發旅遊業態,宣傳了好山好水,也帶火了農家樂的生意。「眼下政府出臺一系列獎補政策,鼓勵貧困戶開辦農家樂,並支持農家樂向民宿方向轉型升級。」

目前潛山市已擁有鄉村旅遊示範村21個,真正實現「山水觀光」向「休閒度假」轉變,「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演變。

要想打好全域旅遊牌,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很重要,源頭保護與治理更是不可或缺。

如今潛山市區的潛水河已成一幅和諧的生態畫卷,遊客可以行走在溼地棧道和濱河綠道上,三五成群的鷺鷥鳥飛過眼前或在水面停留、跳躍。這條皖河流域的一級支流,幹流河道長度115公裡,流域面積1326平方公裡。據周邊老鄉回憶,潛水河未整治前,常出現堤岸垃圾、水面漂浮物,岸邊還有採砂船出沒,河中暗流漩渦,十分危險。

近年來,潛山市認真落實河長制要求和任務,大力補齊水生態環境短板,實施禁採、拆違、截汙、護魚、固堤、綠岸等系列措施,為生態環境「讓道」。

為了引導青年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潛山各級團組織有序擴大現有「河小青」「林小青」志願服務隊規模,常態化開展保護母親河、植綠護綠、村莊環境整治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同時主動參與河湖「五清四亂」、護林防火、文明創建等各項中心工作,爭當河湖「監督員」、山林「巡察員」、文明「宣傳員」。此外,通過新媒體平臺向廣大青年宣傳生態文明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促進形成綠色文明的生活方式。

「青山綠水不是『打造』出來的,是保護回來的,探索生態治理新路徑,終於實現了『河水清回來、鳥兒飛回來、魚兒遊回來』的目標。」潛山市水利局副局長劉和平感慨道。

目前,潛水示範河段水體水質總體穩定在Ⅱ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至此,潛山城市周邊河流景觀帶達2萬畝,串聯起上遊的天柱山、中遊的古皖城,下遊的薛家崗古文明遺址等地,形成一道旅遊新線路。

「我們以山水田園城市、特色風情小鎮、全域美麗鄉村為『點』,以旅遊公路、旅遊風景道為『線』,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為『面』,拓寬潛山全域旅遊發展空間。」潛山市文旅體局局長李桃生介紹。

「生態修復帶來環境變化、經濟發展,為民生發展奠定基礎。」潛山市委副書記陳茜介紹,「十四五」期間,全市將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和全域旅遊產業優勢,厚植綠色發展理念,打造以旅遊休閒養生、益智健康農副產品為特色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美麗經濟遍地開花!桐鄉讓美麗鄉村好景常在
    綠色宜居的農村環境,不僅為發展高效農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催生了以農旅結合為特點的美麗經濟遍地開花。來到梧桐街道桃園村,白牆黛瓦、阡陌交通、瓜果飄香、流水悠悠……入眼的是一派江南優美庭院的特色鄉村美景。近年來,桃園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以2500多年的槜李歷史文化底蘊為載體,結合自然農家田園風光,不斷豐富自身的旅遊資源。
  • 環境美了 村民富了 日子好了 美麗鄉村建設催熱「美麗經濟」
    環境美了 村民富了 日子好了 美麗鄉村建設催熱「美麗經濟」 發布時間:2020年01月16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2016年以來,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蒼南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實施計劃,全縣共有81個行政村參與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培育,132個行政村參與綜合整治村的創建。隨著一系列打造美麗鄉村組合拳的深入實施,鄉村之美,如雨後春筍般在蒼南大地上湧現,蒼南鄉村的魅力正由內而外地散發。
  • 滁州5地入圍安徽第二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名單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滁州5地入圍安徽第二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名單。根據中共安徽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創建的指導意見(試行)》(皖農工辦〔2019〕9號)和《關於印發安徽省美麗鄉村示範村和重點示範村認定辦法的通知》(皖農工辦〔2019〕18號)等文件精神,在各地自主創建和自查自評的基礎上,省級組織現場覆核,認定淮北市濉溪縣劉橋鎮王堰村等104個行政村為美麗鄉村重點示範村
  • 佛山三水:創新機制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美麗方案
    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召開。發布會現場,為10個「廣東十大美麗鄉村」、20條「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和50個「廣東特色名村」舉行了頒獎典禮,其中,百裡芳華之西江十裡畫廊美麗鄉村則入選為「廣東美麗鄉村精品路線」,為佛山唯一;西南街道江根村、蘆苞鎮獨樹崗獲得
  • 銅陵市義安區群心村:長江上的美麗鄉村
    初秋時節,來到銅陵市義安區群心村,連片的稻田裡結滿了金黃的稻穗,整潔的道路旁矗立著一排排白牆黛瓦的徽派新居,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已然展現在面前。    群心村徽派新居    群心村是安徽省首批1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之一。
  • 常州安基美麗鄉村開園揭牌 開啟美麗鄉村夜時代
    安基美麗鄉村是常州市第二批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位於鐘樓區鄒區鎮,總面積990畝,涉及5個村村民小組,147戶600多名村民。自項目啟動以來,安基美麗鄉村緊緊抓住自身地理優勢、環境優勢和人文優勢,圍繞「燈」文化和「運河」文化兩大主題,定位「城市郊野,運河慢村」主基調,打造「特色鮮明、水田交融、果蔬滿園、村富人淳」的常州近郊都市後花園,並著重凸顯鄒區「燈光」特色,激活夜經濟,秀出新「夜」態,全新開啟美麗鄉村夜時代。
  • 鄉村振興 美麗共享 |美麗鄉村裡的一堂課
    鄉村振興 美麗共享 |美麗鄉村裡的一堂課 2020-12-2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開幕!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徐一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劉奇分別發表演講。▲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現場論壇上,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嘉賓聚焦鄉村、共話美麗,齊心勾畫美麗鄉村的未來圖景,協力開啟合作建設的嶄新徵程。
  • 美麗庭院 | 昌化鎮後營村:創建「美麗庭院」,打造未來鄉村
    美麗庭院 | 昌化鎮後營村:創建「美麗庭院」,打造未來鄉村 2020-12-23 1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麗鄉村建設:三亞的思與行
    農村變景區,農田變景點,農民變導遊,美麗鄉村建設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是我省「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工程大步邁進的一個縮影。但難題也隨之而來:大企業、大項目入駐,傳統村落該如何應對環境大變革的衝擊?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美麗鄉村如何保有特色實現可持續發展?而鄉村的主人——農民又該如何適應突如其來的角色轉換?
  • 犁橋村:美麗風景變成美麗經濟
    每逢節假日,義安區西聯鎮犁橋村,一輛輛來自各地的小轎車蜿蜒在鄉村公路上,讓恬靜的村莊添上一分熱鬧。而這些來自城市的遊客,亦感覺置身在如畫的風景中,平添了幾分愜意。美麗風景變成美麗經濟,在犁橋村石橋鍾自然村經營農家樂的陳江水對此深有體會。
  • 安徽亳州:「特色文化牆」扮靚美麗鄉村 文明鄉風吹進村民心頭
    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靈魂,文化建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在要求,而文化牆是弘揚先進文化的有效載體。近年來,安徽亳州把鄉村文化牆作為宣傳鄉風文明的有效載體,充分利用壁畫、牆體繪畫等表現形式,將村民喜聞樂見的內容等展現在村民面前,既給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也在潛移默化中滋潤了村民的精神土壤。
  • 設計與生活融為一體,3個美麗鄉村改造案例
    農村需要改變,經濟需要復甦,需要重新吸引人們回歸。在這期間,環境的改變是重要的因素,如何營造一個新的環境?使衰敗的鄉村重新獲得魅力?案例一[內蒙古文冠莊園]素顏餐廳的理念與鳳凰措鄉村營造追求材料的原真性相一致。建築材料為素混凝土和當地石材。不加修飾的混凝土用清晰有力的幾何形式,呈現出原始美感。餐廳內部全部由素混凝土構成,包括吧檯,餐桌以及儲物櫃。▼素顏餐廳,採用石材和素混凝土,大面積開窗帶來良好的景觀視線。
  • 廣東三水:首創「美麗指數」形成鄉村振興「美麗方案」
    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舉行。作為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 群眾參與 共享美麗鄉村成果
    近日,韶關市仁化縣委書記林國華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循序漸進的長期工程,在實踐過程中仁化縣一方面通過黨建引領形成黨群齊心、幹群合力抓鄉村振興的生動局面,另一方面讓群眾主動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共同建設大家的家園,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 美麗鄉村園建_2020年美麗鄉村園建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青石板、油菜花、大鐵門,家家的屋頂都能看海。  都在說鄉村建設,找本規範從根上了解了解……  一、美麗鄉村內涵   美麗鄉村(beautiful
  • 棒球打出來的美麗經濟 以體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
    這項在北上廣等大城市流行的運動,如今在村裡扎了根,成了鄉村振興的一個支點。棒球與鄉村,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事物,因為徐家埭村的大膽探索,實現完美對接。連促成者劉建群自己都沒想到,小小的棒球,竟成了村子發展的內生動力。自2018年11月基地啟用以來,這裡已經承辦大大小小9個國家級、省級賽事,去年迎來52萬多人次遊客。不起眼的鄉村熱鬧起來了。
  • 在美麗鄉村中看見小康
    作為孫中山先生的家鄉,中山市一直秉承著孫中山先生「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珠三角地區中不甘落後,奮勇爭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衝鋒在前。■繼往開來:「廣東小崗村」演繹新故事40多年後,中山吹響鄉村振興號角,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如今的裡溪村是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對象,經過一系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顏值」人居環境點亮了村民高品質生活。
  • 南溪鎮河長制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南溪鎮河長制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2020-12-08 16:04:45   來源:六安新聞網
  • 中外嘉賓點讚隴南美麗鄉村建設
    ,探索出一條以美麗鄉村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使我們脫貧攻堅的成果和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能夠持續有效的健康發展,換一句話講,是希望這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建設能夠常青延續發展下去,那麼在這一方面,作為國家發改委批准的唯一大健康投資基金——中國健康產業投資基金,願意在條件成熟許可的條件下投入系統資源,投入資金,為支持甘肅省為支持隴南地區大健康旅遊產業發展傾注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