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真不比以前了,出生頭幾年,很多寶寶就是有車一族。最早的嬰兒車,後來三輪車,接著是自行車,可能當中夾帶滑板車什麼~~
我們今天著重來說自行車。
記得我小時候,身邊很多人都是騎有輔助輪的車子(我家裡沒給買,最後自己初中硬著頭皮騎會了兩輪)。但看到人家四個輪子在弄堂裡騎車那麼歡實,還是難以流露羨慕的情感啊~~他們顯然都感受到了速度與激情。
和我們不一樣,國外朋友的童年倒是很小就開始騎這種沒有腳踏板的平衡車~就兩個腳前後走路~速度倒是不快,但是感覺要走好得掌握一定的平衡感,要雙腳離地就完全是自行車了。現在這種車
眼看孩子長大了,總得買輛車吧,那麼到底怎麼樣的車更加適合他們呢,還得保證安全、舒適?別急聽姐講下去。
先看一下尺寸問題,和成人腳踏車不同的是,兒童腳踏車的尺寸並不是按車架的寬度和長度來算的,而是根據腳踏車輪子的大小來確定的,下面有一個關於兒童腳踏車尺寸大小的表格,麻麻們可以參考下,也可以知道自己寶寶所在年齡段應該用怎樣的坐騎。
註:Inseam指腳踏車的胯下高度 車輪大小單位in指英寸,1in=2.54cm
(上圖來自pinterest)
儘管很多時候小朋友的個子要比實際年齡應有的個子來的高,能夠選擇尺寸更大一點的腳踏車,但他們可能暫時還hold不住大車的一些特點:比如變速或者手剎。所以不要以為買大車就一定可以用得順手。
了解兒童腳踏車的尺寸後,接下來就是要分清腳踏車的幾大類型,這是挑選過程中的第二個盲點。
我們先從寶寶自行車種類來看:三輪腳踏車、輔助輪和平衡車。
🔸三輪腳踏車:顧名思義就是有三個輪子!小三輪兒小,個兒也不高,整體比較貼近地面,安全性很好,不足的是,平衡技能的鍛鍊不充分。
選購時機:如果孩子在1歲多到3歲之間,建議選擇多功能三輪車,性價比最高。
推薦一個:日本iimo的多功能輔助輪三輪車,外形時尚顏色也很不錯,有護欄、推桿、腳踏板等組件,一路拆掉,可以變成三輪車。
推薦一個:美國radioflyer的多功能4合一三輪車,有很多媽媽喜歡的遮陽蓬,後排還有小的儲物箱,方便出行的時候帶東西。同樣可以一路拆配件變成三輪車。
🔸輔助輪腳踏車:大家的童年記憶吧!將輔助輪安裝在腳踏車後輪兩側,然後就可以騎著屁顛屁顛滿屋跑了。輔助輪對初學者小朋友來說簡直再好不過了,可以過足騎車癮,學成之後又可以拆掉。
然而,和三輪車一樣,輔助輪在平衡力的鍛鍊方面不足,因為很多時候小朋友會潛意識把兩個輪子當做防摔的拐杖。另外,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輔助輪腳踏車不如三輪車平穩。
選購時機:3歲後,以後如果沒有買三輪車就別買了,直接考慮這種小個頭的輔助輪自行車。
推薦一個:日本people的多功能輔助輪三輪車,現在也比較流行這種輔助輪了外加引導裝置的,反正看上去顏值很高,控制性也不錯。
🔸平衡車:只有前後兩隻車輪,沒有踏板,小朋友在保持車、人平衡的情況下,用腳滑動平衡車。很多外國寶寶都把平衡車看做學會騎腳踏車的關鍵一步。將平衡車玩順之後,進階到腳踏車就是小case啦~
平衡車種類還是挺多的,木頭和金屬都可以,但是個人覺得木頭操控性比較一般,如果有條件買金屬輕便的就行~(因為你可能要提著車走半天)。
推薦一個:最近看到迪卡儂這款平衡車不錯,價格很好,分量也輕,需要的可以去找,分成無剎車低幼版(1.5-3)和有剎車的(2-5)
到底選擇輔助輪還是平衡車?
如果孩子3歲以上,追求速度感,可以選擇輔助輪。
孩子如果只有2歲,那麼就用平衡車來鍛鍊。
輔助輪的車子不在乎場地限制,直接就可以有很好的速度。平衡車則需要鍛鍊之後才能掌握,而且儘可能找到一些斜坡場地來增加速度助理。對了,記得約上小朋友一起玩,才能勾起新手寶寶的興趣。
孩子對自行車的喜愛與否有很多因素,更多因為年紀。他們也許根本不知道自行車是用來幹嘛的,有些爸爸媽媽買了滑板車都能閒置。其實,孩子一般到2歲以後才會真正愛上自己控制的車,所以不用太心急。
應該多帶他們去孩子聚集的地方,看到別人(更大的孩子)在玩耍,他們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並且融入其中啦~
另外許多爸爸媽媽擔心車子買回來就小了,那麼是不是直接買一輛型號大一點的腳踏車?
其實不然,雖然看上去很經濟,但缺點也顯而易見。
所以自行車寧可小一些,太大了反而不安全。
🔻安全性:如果小朋友坐在車座上,腳夠不到地或者手的長度不能穩穩的抓住扶手,那在騎行過程中是有危險的。
🔻舒適性:就算衣服、鞋子大了穿在身上,都會覺得不舒服,甚至覺得整個身體都不是自己的😳 大小不對的腳踏車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旦舒適性不能跟上,對孩子來說也只就興致索然了。
🔻操作性:有些車子太高了,腳趾頭才碰到地面,有些車操作性有些複雜,龍頭把不穩……孩子如果覺得不能很好的駕馭,他就會對這個新玩具感到挫敗,自然就不願多加嘗試了。
為了解決大小尷尬的問題,還有自行車公司都有推出按孩子的身高來調節尺寸大小的車型,例如捷安特有過一輛Liv可伸縮兒童腳踏車。車座的高度、龍頭的高度、車座和前輪之間的間距都是可以調節,然而中國我也沒怎麼看到,大概因為顏值和售價都不太符合消費者胃口。
好了講完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刺蝟姐最愛聊和買有關的事
對話頁面回復【店鋪】進入刺蝟雜貨鋪微店
想要找到客服或者撩姐,請回復【小助手】
漲姿勢你可以戳它們:玩具冷知識:你隨手買的樂高都可能是「絕版」 | 她像吃甜品一樣吃了6支兒童牙膏 最後留下了這個 | 擔心寶寶遇到BPA?這13種非塑料用品完美逆襲 | 除了蘇菲小鹿的黴菌,明星爆款貨還有哪些硬傷? | 為什麼給孩子搭配衣服總覺得差了一口氣 | 小嬰兒到底什麼時候才真正會看書?
愛獵奇你可以戳它們:黑玩具 | 打開肚子,讓我看看你的心肝脾肺腎 | 種草 | 奶瓶界的新寵:Twistshake 時尚混搭奶瓶 | 可水洗的法國嬰兒唇彩指甲油、國內見不到的「拉轟」三輪車
很無聊你可以戳它們: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男人餵奶笑死我了!| 對孫子滿滿的愛,讓75歲的爺爺重拾畫筆 | 黑現實 - 我的爸媽不是人 | 不同血型小朋友之面對「霸凌」 | 注意注意!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餘生一起打鬧,請你多多指教 | 臨時救場 -情人節最省錢的花(菜)式虐狗 | 開掛:荷蘭人民是這麼溜娃的第一張就好汙!看來我孩子和藝術細菌無緣了
愛動手你可以戳它們:手殘黨聖誕節必備 手工老師叫你來做雪人 | 需要搶 | 每次都賣斷貨的「幼童遊戲包」又雙叒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