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成語,50個歷史名人,你真不一定知道!(上)

2021-01-19 網易

  自古以來,四字成語因其朗朗上口又寓意簡練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在文章中出鏡的次數更是不少。

  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很多成語都出自名人之口,或是從他們的名句中摘錄,或是他們的事跡總結。

  
今天,鹿鳴為大家分享50個成語,分別對應著50個歷史名人,你不一定都知道哦!

  

  01

  一鼓作氣(曹劌)

  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釋義: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02

  一字千金(呂不韋)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03

  一字之師(鄭谷)

  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04

  一飯千金(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05

  東山再起(謝安)

  出自《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釋義: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

  

  06

  圖窮匕見(荊軻)

  出自《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釋義: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07

  紙上談兵(趙括)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08

  負荊請罪(廉頗)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釋義: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09

  臥薪嘗膽(勾踐)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釋義: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10

  揭竿而起(陳勝)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釋義: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11

  三顧茅廬(劉備)

  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釋義: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12

  孺子可教(張良)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裡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釋義:指年輕人可培養。

  13

  四面楚歌(項羽)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釋義: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14

  老當益壯(馬援)

  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釋義: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幹勁更足。

  15

  投筆從戎(班超)

  出自《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釋義: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16

  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釋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後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17

  暗渡陳倉(韓信)

  出自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釋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18

  嗟來之食(黔敖)

  出自《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釋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19

  怒髮衝冠(藺相如)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沖冠。」
釋義: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20

  手不釋卷(呂蒙)

  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釋義: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21

  韋編三絕(孔子)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釋義: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22

  墨守成規(墨子)

  出自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為準的也。」
釋義: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23

  病入膏肓(蔡桓公)

  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釋義: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2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安)

  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人,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並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釋義: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係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25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百樹雲課堂」50個成語,50個歷史名人,你真不一定知道
    自古以來,四字成語因其朗朗上口又寓意簡練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在文章中出鏡的次數更是不少。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很多成語都出自名人之口,或是從他們的名句中摘錄,或是他們的事跡總結。今天,為大家分享50個成語,分別對應著50個歷史名人,你不一定都知道哦!01 一鼓作氣(曹劌)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
  • 50個成語,50個歷史名人
    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很多成語都出自名人之口,或是從他們的名句中摘錄,或是他們的事跡總結。今天,詩詞君為大家分享50個成語,分別對應著50個歷史名人,你不一定都知道哦!07紙上談兵(趙括)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 從胯下之辱到伐功矜能,韓信一生創造50多個成語,你都知道幾個?
    咱們中國人講話寫文章,願意使用成語,每一個成語都是一個歷史故事、歷史典故,講出來很有文採。咱們這麼講吧,一個古人如果你的故事能被縮編成一個成語,那麼你這個人是很容易被後世很多代人記住的,你是一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名人了,所以真正能被編進成語的名人不是很多。
  • 50個歷史名人,一人一成語,你知道哪些是湖北的嗎?
    成語文化,博大精深要麼記錄了一段歷史要麼與歷史人物相關要麼是一個文學典故以下50個成語,幾乎個個都常見其中有多少成語的主人翁是湖北的呢?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釋義: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
  • 50個成語,50個歷史名人,你知道多少?
    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釋義: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 可列印丨50個成語,50個歷史名人,你不一定知道!(附:100個國學常識匯總)
    5、紙上談兵(趙括)典故: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
  • 語文考試必備的50個成語,50個歷史名人,簡單好記!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基礎和積累,成語作為孩子語文學習中的重點之一,從小學到中學一直都是考試中不可避免的考點。今天我們為大家整理了50個常用的成語,並且附上了歷史來源,掌握了這些,相信一定會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1、一鼓作氣(曹劌)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筠州家庭家風家教微課堂(二十三)50個成語典故的出處,50個名人故事...
    當我們平時生活中用到一鼓作氣、負荊請罪、老當益壯等成語時,可有想過他們的出處呢?這裡面可包含著古人的大智慧。以下50個成語中包含著50個歷史典故,快教給孩子吧~1、一鼓作氣(曹劌 guì)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釋義: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 【悅讀】50個成語,50個歷史名人,你知道幾個?(看完教給孩子吧)
    7、紙上談兵(趙括)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 寧波小學語文常考50個成語造句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
  • 文化|50個歷史名人典故,一個典故一成語!
    有名人,有典故, 有成語1、鞠躬盡瘁(諸葛亮)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釋義: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2、一字千金(呂不韋)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
  • 50個歷史名人,一人一成語!
    7、紙上談兵(趙括)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 又收集了50個四川話「土成語」,快看看你會說幾個?
    前言  不久前,我們推出了專題文章《50個四川人專用的「土成語」,你會說幾個?》,受到了很多四川老鄉的關注,也有不少人給我們後臺留言,要求繼續收集這些有意思的「土成語」,所以我們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籌備,結合上次留言區裡的補充,又收集了50個四川話「土成語」,與大家分享。  按照老規矩,閱讀前先提個問:這50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四川人常用「土成語」,你懂得起其中幾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文化】50個歷史名人,一人一成語!
    7、紙上談兵(趙括)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 【薦讀】中華50個千古名人,一人一個成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名人,萬古流芳。古文,是漢語的原始形態,亦是中華文化之精華。古文中的成語,便成為了精華中的精華。
  • 女生欲擒故縱50個招數,你知道幾個?
    大家總是說女人心海底針,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很多男生根本看不懂女生在想什麼,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女生在欲擒故縱,欲拒還迎。有一些女生還不懂得該如何欲擒故縱,下面就分享女生欲擒故縱50個招數,你知道幾個?女生欲擒故縱50個招數1、懂得矜持,不主動出擊在感情中不要太主動,因為會讓男生認為你是一個沒有矜持的女生,女生一旦和「不矜持」這三個字沾上就會給人不好的印象。
  • 50個成語典故的出處,50個歷史名人故事,講給孩子聽
    7、紙上談兵(趙括)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釋義: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 50個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
    有一天,張良在橋上散步遇到一個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黃石公,隱士)。那老人的一隻鞋掉在橋下,看到張良走來,便叫道:「你替我去把鞋揀起來!」張良便下橋把鞋撿了起來。那老人又對張良說:「來!給我穿上!」張良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謝的話也沒說,轉身走了。 張良愣愣地望著老人的背影,猜想這老人一定很有來歷。
  • 與帝王有關的50個成語(七)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不僅僅是政治史的創造者,同時,他們也是中華文化的創造者。
  • 古代歷史上的這5個家族,各家都出了三位名人,你知道幾家?
    古代歷史上的這5個家族,各家都出了三位名人,你知道幾家?文|歷史小謎面中華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歷史上曾經出了太多的能人志士,他們多多少少為歷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有的是文學領域,有的是軍師領域,甚至還有那麼多的君王和群臣,這些都是歷史演變過程中,曾留下足跡的人,不管是好是壞,歷史上既然有他的存在,就具有一定的意義。古代歷史上的這5個家族,各家都除了三位名人,你知道幾家?第一家,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