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內容】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課文朗讀】
【文章分析】
《詠雪》是南朝文學家劉義慶收錄在《世說新語》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於東晉謝安與其子侄輩們的一段即興對話。文章通過神態描寫和身份補敘,讚賞謝道韞的文學才華,並因此而流傳千古,成為一段佳話。後世有同名同題詩詞多篇見諸文壇,一併流傳下來。
【背景介紹】
《世說新語》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謝太傅在一個冬雪紛飛的日子裡,把子侄們輩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們一起談論詩文。言簡意賅地勾勒了疾風驟雪、紛紛揚揚的下雪天,謝家子女即景賦詩詠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輕鬆和諧的畫面。
文章通過神態描寫和身份補敘,讚賞謝道韞的文學才華,並因此而流傳千古,成為一段佳話。
【學習目標】
1.流暢、入情地朗誦全文;
2. 掌握文中常用詞語詞義;
3. 學會準確翻譯全文;
4. 初步認識省略句、判斷句、倒裝句三種特殊句式;
5. 學會由淺入深地賞析比喻的效果;
6. 體會「詠雪」中的溫馨和雅趣。
【同步練習】
【字詞積累】
詠:歌詠、讚美。
謝太傅:即謝安(320-385),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jiǎ)(現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後追贈為太傅。
內集:把家裡人聚集在一起。
兒女:子侄輩的年輕一代。
講論文義:談論詩文。
俄而:不久,一會兒。
驟:急(速),緊。
欣然:高興的樣子。
何所似:即"所似何",賓語前置。像什麼。何,疑問代詞,什麼;似,像。
胡兒:即謝朗,字長度,謝安哥哥謝據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
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未若:比不上。
因:憑藉。
樂:形容高興的樣子。
即:是。
大兄無奕女:謝安的哥哥謝無奕的女兒。指謝道韞(yùn),東晉有名的才女。無奕,指謝奕,字無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曾任左將軍、會稽內史等職。
【知識連結】
1. 謝靈運、謝朓開創山水詩。
謝氏家族真是家世顯赫。謝安之後,陳郡謝氏在東晉到南朝的200多年中,見於史傳的人數就有12代、100餘人。
謝萬:名士,謝安之弟。
謝玄:謝安的侄子,東晉名將,在淝水決戰,秦軍被徹底擊潰, 讓強秦聞之喪膽。根據這段史實,造出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成語。
謝道韞:才女,謝安侄女,謝奕之女,王羲之的兒媳婦,王凝之的妻子。
謝琰:名將,謝安次子,孫恩之亂時殉國。
謝混:名士,謝安之孫。為晉孝武帝女婿,號稱「風華江左第一」。
謝晦:謝安之兄謝據的曾孫,宋武帝的大臣,曾與徐羨之等廢宋少帝。
謝靈運:謝玄之孫,東晉時詩人,是我國山水詩的鼻祖。
謝惠連:南朝文學家,謝靈運之從弟。
謝朓:謝靈運之侄,李白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贊之:「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2.文言文翻譯方法具體可概括為:
留:國號、年號、地名、人名、物名等照用不翻譯
刪:不需要翻譯的詞可以刪去
補:翻譯時補出省略的成分。比如,句子的主語。
換: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
調:翻譯時有些句子的語序需要調整。
【作者介紹】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愛好文學。《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彭城(今是江蘇徐州)人。宋宗室,武帝時襲封臨川王。官至袞州刺史、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
《世說新語》原書共八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結構梳理】
1. 交代詠雪背景:人物、事件、環境
2. 敘述詠雪事件:一問、兩答
3. 補敘「兄女」身份
【句子分析】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雪天把家裡人召集在一起,跟小輩們談論文章的義理。
2.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
3.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把鹽撒在空中大體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柳絮乘風起舞。」
5.公大笑樂。
太傅非常高興地笑了起來。
6.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中心思想】
這則小故事通過謝家兒女詠雪一事,表現了謝道韞的文學才華和聰明機智,同時也透出一種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傳承。
【寫作練筆】
通過平時的觀察,你覺得雪還像什麼?
試著用文中的句式來寫一寫。
_____________差可擬。 未若_______________。
【內容梳理】
1.文中「內集」「欣然」「大笑樂」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
融洽、歡樂、輕鬆、溫馨
2.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你認為哪個更為貼切、生動、新穎?為什麼?
「柳絮因風起」:飛揚之態形似;輕盈之雅神似;富有文化韻味。
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各有千秋。有人認為「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
有人認為「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蘊。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3. 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表示一種讚揚和敬佩,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讚賞謝道韞的才氣。
4. 體悟「笑樂」
一樂,感家庭雅趣之樂;二樂,賞後輩才智之樂;三樂,贊兄女聰慧之樂
【積累拓展】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說新語》
鹽飛亂蝶舞, 花落飄粉奩。——簡文帝
捲起沙堆似雪堆。——劉禹錫
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
梨花白雪香。——李白
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課後習題】
【練習提高】
【寫作參考】
敘事平實,語言精練。
【閱讀擴展】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