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聞泰安世上海國際十公裡精英賽20日在上海普陀鳴槍起跑,7000名跑者同一時間衝出起跑線,組成一道紫色浪潮,用腳步勾勒普陀精緻的城市景觀。
十公裡精英賽創賽於2016年,當年即獲評中國田徑協會銅牌賽事稱號,之後一步一個腳印,不斷精益求精,最終成功在去年獲得中國路跑賽事最高榮譽——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稱號。今年上海國際十公裡精英賽全面升級,以更專業的標準,力爭成為國際田聯銅標賽事,與上海國際馬拉松賽,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一道成為受全球跑者認可乃至追捧的高品質賽事。
誰說「十公裡」沒有世界頂尖選手
今年的上海國際十公裡精英賽將進軍國際銅標標準,以更專業的賽事標準籌備賽事,成就渴望挑戰自身速度極限的精英跑者們。今年的比賽遵照相關標準提高要求,對興奮劑檢測、成績計時、賽事直播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上馬組委會也已依照國際田聯銅標的標準,對今年的賽事籌備工作進行了全面升級。
銅標賽事標準帶來的改變最值得期待的應該還是對賽事特邀運動員的水準提出了更高要求,特邀運動員必須在賽前36個月獲得國際田聯認證。為此,今年賽事組委會從肯亞,衣索比亞等國邀請了一批國際頂尖馬拉松選手參與十公裡精英賽的角逐,他們不僅代表了賽事的速度,更能激發跑者們衝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今年,來自肯亞的Emmanuel BOR率先衝過終點,歷時27分41秒; 同樣來自肯亞的女子選手Sheila CHELANGAT以31分25秒的成績折桂,雙雙刷新了賽事的賽會記錄。期待明年申請銀標的上海國際十公裡精英賽能有更強有力的角逐大戰!
為了在吸引國際頂尖路跑選手參賽的同時鼓勵更多國內跑者向精英發起挑戰,打造一場國內外頂尖跑者齊聚,相互切磋技藝,交流經驗的國際性賽事,組委會特意設置了名次獎與大眾跑者獎。大眾跑者特別獎第一名一萬元人民幣,之後依次遞減,共發前6名。最終,中國精英男子選手們也不甘示弱,男子十公裡第一名王紅偉用時30分鐘53秒奪得冠軍。中國女將張新豔用33分54秒的好成績奪得女子冠軍,巾幗不讓鬚眉!完善的賽事保障、適宜的氣候條件,為優秀選手創造成績助一臂之力。
距離雖短,辦賽水準不輸上馬
多元力量的助力也是本次比賽的亮點——350名來自普陀區各所中學的小跑者以普陀區青少年體育系列賽校園長跑比賽的賽中賽形式加入到了健身跑的隊伍中,為紫色浪潮更添一份青春洋溢;今年健身跑的終點從長風綠地轉移到華東師範大學第四附屬中學的操場上,這不僅擴大終點區域,避免人流淤積,更是優化了健身跑終點的組織流線及配套設施,使其更為專業合理;今年健身跑的終點不僅有小丑和踩高蹺的表演,更有快閃打擊樂團、虛擬背景拍攝等活動,讓跑友們跑完歡樂6公裡後依然不舍離去;十公裡終點處為每一位跑者準備了完賽毛巾,還有獎牌刻字及放鬆按摩等服務,讓完賽跑者迅速擺脫疲憊。
為了提升跑者的完賽體驗,今年賽後服務繼續升級,組委會在十公裡終點增加了諸如賽後放鬆、優化領物及存衣包領取流程等賽後服務內容。為更穩妥更充沛地做好賽事保障,賽事組委會突破了金牌賽事對水站的標準設置,於2公裡、4公裡、8公裡及終點設有飲水飲料站,6公裡處特別為跑者設置了飲水用水站及噴淋站點,全力保障每一位選手有充足補給,保證良好參賽狀態。依託普陀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賽事共設5個醫療站點,配有六輛醫療救護車全程保障,在賽道沿線共布有113名急救志願者,隨時關注跑者參賽狀態,第一時間為跑者提供醫療救助服務。728名志願者61名裁判、700名公安及750餘名安保人員共同編織起一張安全網,全力以赴為所有跑者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普陀區各委辦局的鼎力相助,區醫療救護團隊、公安保障團隊、志願者團隊齊心協力緊密配合,以更專業化,更精細化的賽程設計與安全保障服務全體跑者,讓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從細節之處感受到賽事組織中的細緻關懷,讓參賽運動員跑得更安全、更專注、更盡興。
7000個水瓶如何「變身」雨衣及抽繩袋
一場馬拉松賽會產生大量的消耗品,而綠色馬拉松一直是AIMS組織所提倡的主題。今年開始,在上海國際十公裡精英賽期間所消耗的近7000個水瓶都將被回收加工,二次利用生產成雨衣及抽繩袋,組委會將因跑者所用的消耗品變為為跑者所用的實用品,逐漸將大型消耗路跑賽事變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賽事。
本屆賽事還引入了垃圾分類的綠色理念。
在上海市民熱烈開展垃圾分類的當下,作為普陀區的名片賽事,十公裡精英賽也義不容辭地肩負起體育賽事垃圾分類先行者的使命。為響應上海市垃圾分類政策,踐行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2019上海國際十公裡精英賽在起點區域設立了4組分類垃圾桶,健身跑及十公裡終點共設8組分類垃圾桶,路線沿途共設122個回收池,其中根據能量補給站點的位置在六公裡處設有18組乾濕垃圾回收池,根據馬拉松賽事獨有的垃圾特性、按要求設置起分類垃圾桶,倡導跑者能夠按照分類規定投放垃圾,組委會也將特設垃圾分類志願者,引導、輔助跑者進行正確的垃圾分類及投放,並確保賽事垃圾分類能夠切實得以落實。從現場情況來看,首場垃圾分類路跑賽事首戰告捷,跑者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也對組委會的環保理念拍手叫好。來自湖南的跑者劉娟說,「第一次參加這樣這樣的綠色路跑比賽,雖然需要自己去進行垃圾分類,但是感覺很不錯,這樣能夠減輕環衛壓力,減少浪費,讓我們生活的環節更加好。以後也希望這樣的比賽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