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做各種各樣的選擇,每一次的選擇都會走向不同的道路。有的人決心一條路走到底,而有的人選擇迷途知返。張韞喆就是那個迷途知返的人,他在高新平穩的生活之下,在家人的不理解和勸解之下,毅然選擇重新參加高考。這樣的決定,讓很多人都費解。一個前途光明,月薪過萬的人,為什麼要從頭再來?
26歲浙大碩士張韞喆,不顧親友反對重新高考,為圓夢他毅然前行
因為喜歡,因為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張韞喆從小到大,身體就不怎麼好,基本上十天半個月都要來一趟醫院。他在醫院呆的時間比較的長,對醫生有著天然的敬佩感。年幼的張韞喆,看見每天忙碌、救死扶傷的醫生,心裡湧現出一種自豪感,他也想要成為一名醫生,趕走病人的痛苦。帶著這樣的夢想,他開始了他第一次高考。第一次高考的成績沒有讓他被他理想的學校錄取。張韞喆有想過復讀,可在家人的勸阻和外界因素的幹擾下,他最終還是來到了南京工業大學,就讀化學專業。這是跟他想要成為醫生毫不相關的專業,可讀都讀了,再怎麼也要堅持下去。
四年的大學生涯,張韞喆以優秀的成績被被保送到浙江大學,成為一名藥物化學專業研究生。在張韞喆看來,藥物化學專業可以提供他一個接觸藥物的機會。他也以為自己學了這個專業,就能當一名醫生為病人開藥。然而,結果並非如此。在畢業之後,他就在上海一家醫藥公司工作,雖然工作很輕鬆,拿著過萬的月薪,可他的心裡依然不滿足,不快樂。這不是他想要的職業,也不是他想成為的人。
由於張韞喆有了一份工作,有獨立的經濟,就算是他的父母再反對,也無法阻擋他重新高考的決心。26歲的張韞喆,在沒有告知家人的情況下,偷偷回到老家,租了一個房子,開始複習備考。儘管張韞喆是浙大碩士,可是高中的知識,他忘得差不多了。每一次的模擬考試,對他而言都是打擊。每一次不理想的成績,都讓他心生沮喪,懷疑自己是否能夠考上山東中醫藥大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張韞喆第二次高考成績出來了,511,一個不高不低得分,但卻剛好能讓他進入理想大學的分數。他終如願以償地被山東中醫藥大學錄取,就讀中醫養生學專業。2019年9月27日,在山東中醫藥大學熙熙攘攘的校園裡,張韞喆毫不起眼,在迎接他的「師哥師姐」中,也並沒引起多大的波瀾,然而他的內心非常激動,他知道他的醫學夢終於邁出了扎紮實實的一步。
今年他已經27歲,在一眾年輕的學子當中,他是最老的一個,但也是最朝氣蓬勃的一個。因為張韞喆有自己的夢想,並為之不懈努力,毫不在意眾人的看法,也不願意被周圍的勸阻而放下心中的目標。27歲是一個成家立業的年紀,他沒有按部就班地生活,他只是想要追逐自己的醫生夢。相比於每天安安穩穩地過著養老的生活,張韞喆更希望能衝一把,別的不說,至少他自己不後悔。多花費5、6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可以做到,這樣的事情是值得肯定的。
張蘊哲已經在山東中醫藥大學學了整整一學期,他徜徉在醫學的海洋裡,儘管每天有無數專業名詞在折磨他,他依舊很開心。心裡有夢的人,有再多的困難,最終都會被克服。對於學習,對於夢想,我覺得,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年齡不是限制我們做事情的障礙。張韞喆已經跨出了他的第一步,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