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恆大新車型量產時間定了……

2020-12-26 百家號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吳羽

3月30日,恆大健康2019業績報告正式發布。2019年,恆大全年營收56.36億元,同比增長80%;淨利潤虧損49.47億元,其中,33.1億元淨虧損來自新能源汽車業務。

與此同時,恆大健康發布線上業績會。恆大管理層表示,恆大汽車在拓展初期出現暫時性虧損時正常的。而疫情之下,恆大每周遠程的40個以上技術例會等,證確保新車型如期於2021年底~2022年初實現大批量投產。

去年營收增長80%至56.4億

3月30日,恆大健康2019業績報告正式發布。2019年,恆大全年營收56.36億元,同比增長80%;淨利潤虧損49.47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4.28億元。其中,33.1億元淨虧損來自新能源汽車業務。

此外,銷售額88.7億元(含會員消費額82.1億元),同比增長156.4%;毛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64.3%。

其中,恆大養生谷是恆大健康業績穩健增長的重要原因。據管理層介紹,目前,恆大健康的業績收入主要來源於養生谷銷售,未來也將基於恆大養生谷,對醫療、健康管理、養生、養老四大服務進行長期大量投入。公司計劃打通從社區醫院,到全國優質三甲醫院,再到恆大國際醫院的醫療聯動系統;搭建健康數據云平臺,提供高端、私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將營養膳食、科學運動及養生旅居等相結合,提供全齡化養生服務;打造「一家三代兩居」全新方式,建設國際一流的頤養中心,專業化養老院、日間照料中心、養老公寓、老年公寓,提供居家、社區、機構為一體的多元化養老服務。

截至2019年末,恆大健康已在三亞、西安、南京、瀋陽、呼和浩特等城市布局23個恆大養生谷,數量同比翻番,未來三年計劃實現布局70個。隨著恆大養生谷在全國落地,有望推動恆大健康業績持續實現高增長。

首款汽車「恆馳1」將在今年亮相

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恆大健康錄得淨虧損49.5億元,其中,今年33.1億元淨虧損來自新能源汽車業務,包括購買固定資產及設備,研發等相關費用及利息支出增加等。

恆大健康管理層在業績發布會上進行了解釋,簡單說就是三句話:一汽車業本拓展初期出現暫時性虧損時正常的;二投入是值得的;三恆大有錢有這個實力。

(1)汽車業本就是產業鏈長、回報周期長的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拓展初期出現暫時性經營虧損屬正常情況縱觀全球範圍。絕大部分新能源車企因為處於投入階段,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即便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企特斯拉,上市十年至今也還沒實現過年度盈利。目前,恆大新能源汽車產生虧損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處於投入階段。報告期內,我們的資金主要投往基地建設、設備、研發、股權收購、材料及製造費用等方面,同時新車還沒量產交付,兩者結合便會造成投入多、利潤少的局面。但這種狀態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到2021年恆馳全系列產品陸續實現全面量產後,我們的報表數據會有非常明顯的改善,對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發展我們充滿了信心。

(2)投入是值得的。我們通過資金投入,擁有了3.0底盤架構、動力電池、電機、動力總成等世界最頂級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在工程技術、造型設計、產品規劃、零部件供應鏈、生產製造等領域,均已取得矚目的成績,快速完成全產業鏈布局,極大縮短了造車周期,實現「換道超車」。2020年3月3日,我們和科尼賽克聯手打造的頂級新能源超跑Gemera全球首發,對絕大多數僅僅成立一年的新能源車企來說,這是難以完成的目標,但恆大做到了,說明我們所有投入都是非常值得的、有必要的。

(3)恆大有這個實力。恆大健康背後,是總資產2.1萬億、年銷售規模超6000億、世界500強排名第138位的恆大集團,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對新能源汽車業務進行投入,我們相信投入定能收穫豐碩的回報。

同時恆大健康管理層透露,目前恆大造車進展順利,恆大同步研發14款新車型,首款汽車「恆馳1」將在今年亮相;廣東、上海生產基地將於今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為恆馳全系列產品2021年陸續全面量產做出強有力保障。

不懼疫情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全球各行各業都是嚴峻挑戰。恆大表示,疫情之下,他們通過遠程辦公、積極復工,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目前我們的工程技術、造型設計和生產製造等各項工作都在緊張有序推進中,進展順利。

如通過每周遠程的40個以上技術例會、每月13個以上跨國協同會議、以及每季度董事局主席主持的最高決策會議等方式,正常推動各項工作、及時有效解決出現的各類問題。目前總共8國數千名國際工程師與恆大分布在國際國內的專業技術人員一起,跨國協同、日夜奮戰,確保新車型如期於2021年底~2022年初實現大批量投產。

同時,傳統車企紛紛轉型電動化,寶馬、奔馳、大眾等紛紛在華布局,特斯拉上海工廠預計今年年產將達到50萬輛,對此,恆大健康管理層表示,恆大造車有五大優勢:

(1)資金優勢

資金優勢帶來的技術優勢與渠道、全產業鏈優勢,讓恆大得以站在許多巨人的肩膀上。

(2)多元化產業聯動優勢

恆大是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多元化產業聯動優勢明顯

(3)品牌優勢

恆大集團是中國最知名的企業之一;擁有全球數億的恆大球迷;千萬業主。

(4)後發優勢

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變革期,傳統車企轉型容易出現歷史負擔和思路局限,在「新四化」發展浪潮中尤顯艱難。而恆大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沒有傳統燃油車生產的包袱,通過觀察先進入企業的行動及效果來減少自身的不確定性並調整經營策略,反而獲得後發優勢。

(5)其他優勢

眾所周知,恆大通過緊密型集團化管理,對各業務、各地區公司實施融合了恆大標準化運營又適應不同業務特色的管理方式,擁有一支高素質、執行力超強的鐵軍隊伍,成為恆大持續穩健發展的強有力保障,也是恆大新能源汽車最引以為傲的競爭優勢和實力所在。

相關焦點

  • 恆大汽車首款車恆馳1量產進入倒計時 大股東持續加碼,兩天增持13億...
    按照規劃,恆馳品牌旗下首款量產車恆馳1將於今年內亮相,而恆馳全系列產品將從2021年開始陸續實現全面量產。今年8月,恆大汽車發布了包括恆馳1在內的「恆馳」首期六款車型,覆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等檔次。
  • 恆大汽車兩大基地試生產 恆馳量產加速
    11月12日,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已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距離量產更近一步。恆大汽車生產基地開始試生產,意味著恆馳產品量產加速。8月3日,恆馳品牌推出6款車型,亦是按數字從1開始編號,分別為恆馳1、恆馳2、恆馳3、恆馳4、恆馳5和恆馳6,覆蓋A到D級全級別,以及轎車、SUV、MPV、跨界車等全系列乘用車型。恆大汽車當時表示,恆馳品牌首款車型計劃明年上半年試生產,力爭明年下半年量產。
  • 恆大造車再次踩下「加速踏板」,量產倒計時
    從開始決定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以來,「恆大速度」在汽車圈可謂天花板的存在,每走一步,都讓人猝不及防。就在近日,全球首款純電旗艦D級轎車恆馳1路跑視頻又再次刷爆汽車圈。驚喜的是「概念林志玲,量產羅玉鳳」的尷尬局面並沒有在恆馳1身上看到,實車基本和此前官方發布的概念車型設計無差,四門轎跑車身設計甚至比Model S還吸晴。
  • 恆大汽車正式發布恆馳車標 滬粵兩大基地量產在即
    與車標相對應的企業願景是,恆大集團計劃在2025年將恆大新能源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集團。而與此同時,恆大在上海、廣州的兩大生產基地已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距離量產又邁進一大步。車標亮相 車型命名規則公布恆大發布的恆馳車標為「一頭咆哮的雄獅」,其設計借鑑了法拉利、蘭博基尼等品牌logo。
  • 賈躍亭悲喜交加,測試時間成為FF91的優勢,量產僅差「最後一腳」
    賈躍亭悲喜交加洛杉磯當地時間6月25日,據The Verge報導,法拉第未來在近日再次解僱了數十位員工,FF至從跟恆大分手後,遭遇了第二次財務危機,賈躍亭為維持FF的正常運轉在去年就開始節省糧草,FF全員降薪、讓部分員工無薪休假,據悉在休假期間已經有不少員工已經選擇離開。
  • 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基地啟動試生產,恆馳系列明年下半年量產
    11月12日,未來汽車日報從恆大汽車獲悉,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已於近日正式啟動試生產,全面達產後能做到每分鐘生產1輛車。恆大汽車「恆馳」系列車型預計於明年下半年開始陸續量產。按照計劃,恆大表示將在全球多地布局生產基地,預計到2025年實現多個基地總產能100萬輛/年。今年下半年以來,恆大不斷加快造車速度。8月3日,恆大汽車集團在上海、廣州同步舉行發布會,一口氣發布了六款純電汽車,從恆馳1到恆馳6,分別以數字命名。六款車型覆蓋了從A到D型車所有的級別,包含轎車、SUV、MPV等乘用車車型。
  • 恆大首款量產車恆馳1實車曝光,網友稱有概念車那味,比特斯拉還好看?
    文 | Autodealer綜合 作為目前國內新造車勢力之一的恆大汽車,自宣布轉型新能源汽車領域就備受關注。新車發布會已於今年8月舉行,共計發布六款新車,根據官方宣稱恆大恆馳新車明年上半年啟動試生產,下半年陸續實現量產,但近日新車實車圖已遭到曝光。
  • 足球玩膩了,恆大「㕛」開始造車了?這回恆馳準備何時量產?
    作為專注於汽車領域的一個業餘球迷,小編今天來談談恆大造車這個熱門話題。嘗到了甜頭之後,恆大又接管了廣藥俱樂部,並繼續重金投入,所以恆大男足在中超的實力迅速提升,最終中超冠軍、亞冠冠軍都手到擒來,恆大花大手筆打造明星陣容取得了初步成功,孔卡、埃爾克森、高拉特等高水平外援和裡皮、斯科拉裡等知名外教紛紛到來,短時間內恆大男足的實力飆升,這種不惜成本投入當然能獲得成功,就是在這種"金元"政策的引導下,中超其他俱樂部才紛紛開啟了"重金搶人"模式,可以說恆大是足球領域的燒錢鼻祖。
  • 恆大汽車:車未量產,卻為賣房屯地?
    造車第一年就虧32億元的恆大汽車,確認要回歸科創板了。2020年10月20日,深圳證監局對外披露,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恆大汽車)已於9月22日進行輔導備案,輔導券商為海通證券,這標誌著恆大汽車登陸科創板邁出了第一步。
  • 恆大造車提速:恆馳1路跑啟動 研發團隊陣容曝光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8日電 (付玉梅)恆大造車正駛入加速跑道。繼前不久恆馳1實車曝光,恆大汽車近日正式發布恆馳1路跑官方視頻。據悉,日前恆大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已全面啟動試生產,說明恆馳量產的腳步越來越近。近兩日,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接連赴深圳、上海視察恆大汽車幕後的研究團隊。
  • 一頭雄獅傲立東方,恆馳量產漸近或成行業新霸主
    而在過去的一周,恆大造車更是動作連連:先是恆馳1路跑視頻曝光,緊接著隨著許家印視察全球研究總院,恆大汽車研發團隊首度亮相,隨後恆大發布了恆馳1內飾,儼然坐上了汽車流量的頭把交椅。種種跡象皆指向,恆馳量產已進入倒計時,恆大汽車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恆馳1路跑打臉質疑!
  • 不一樣的3000億恆大汽車:恆馳起手王炸四個二、兩月股價翻六倍
    一次性發布6款車型覆蓋A-D級,囊括轎車、SUV和MPV等主流車型,從車型的豐富程度而言,恆大汽車車型豐富程度是蔚來+理想+小鵬,僅次於特斯拉,特斯拉囊括了超跑、重卡、皮卡、轎車和SUV等,尚缺一款MPV。 恆大的打法,是造車新勢力中前所未有的,也和傳統的車企打法完全不一樣。
  • 恆馳連發6款新車,恆大汽車市值3201億港元超過恆大集團
    社交網絡不少網友對其車型做了點評。不過,在「標誌霸氣」「氣場很強」「每個車型設計各有特色」的評價之外,六款車型首發其實對於恆大汽車而言可能只是第一步,從蔚來、威馬等新造車公司這兩年的經歷來看,新車量產落地以及交付後的表現才是決定生死的關鍵時刻。01 打造「爆款」追趕時間窗口?
  • 尋求行業支持 愛馳積極推進Nathalie燃料電池車型量產
    近日據外媒報導,中國電動汽車初創企業愛馳汽車旗下愛馳恭博品牌正在尋求行業支持,以幫助其實現量產Nathalie甲醇燃料電動車。該品牌位於德國,由著名的前奧迪工程師羅蘭岡佩特(Roland Gumpert)領導,計劃生產500輛Nathalie,並在2021年初交付。
  • 恆大足球場失意,賽車場得意?
    恆大雖然在足球場上失守,但是在賽車場上,繼續向前推進,繼8月份發布恆馳首期六款車型之後,恆大最近又搞了大新聞——正式發布「恆馳」品牌車標Logo,並宣布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在最新發布的恆馳車標圖上,我們能夠看到在盾形圖標中有一隻金色吼獅在向左側遠方咆哮,背景為藍色,獅爪下方是紅色地球。用恆大自己的話來說,這個logo造型寓意「保護藍天,決勝紅海,東方雄獅,傲視全球」,無論是車標logo本身還是十六字內涵釋義,都很有恆大特色,和現在許多造車新勢力所營造的未來科技感截然不同。
  • 阿斯頓·馬丁放棄量產首款純電轎跑車型Rapide E
    據外媒報導,阿斯頓馬丁首款純電轎跑車型Rapide E的量產計劃已被擱置。據悉,阿斯頓·馬丁已經完成了該車型的設計與研發工作,但由於銷量與利潤雙雙下滑,導致財務狀況出現問題,才決定放棄量產該車型。阿斯頓馬丁在2015年時公布了關於DBX 概念車量產版以及Rapide E純電動跑車等計劃,其中DBX在不早前已經正式量產。阿斯頓馬丁也曾在2017年宣布將限量生產155輛Rapide E,並於2019年底生產交付。我們還曾在去年上海車展上看見官方對該車型進行公開展示,而後2019年六月至今,阿斯頓馬丁均未再提及此車型。
  • 恆大汽車跑步進場,能否後來者居上?
    尤其對於恆大汽車來說,這一年,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冷暖……拋開業界的質疑,上周,恆大汽車連續發布了三大官方消息:上海、廣州兩大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恆馳車型命名規則發布;恆馳車標正式發布。這是第一次實實在在的讓大家感受到——恆大汽車真的「在路上了」。
  • 無法推出量產車型,遊俠汽車的未來在哪裡呢?
    曾表示將在2019年量產上市的遊俠X,到今日2020年依然沒有任何要上市的跡象,連汽車製造廠都還沒有投入使用,遊俠汽車的未來是否會絕處逢生?近些年來,國內湧現出大量造車新勢力,如蔚來,小鵬等等。其中遊俠汽車在眾多的造車新勢力中表現出眾。
  • 阿斯頓·馬丁純電車型Rapide E量產臨時喊停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據海外媒體Autocar 報導,阿斯頓·馬丁旗下純電動車型Rapide E的量產計劃臨時喊停,並將Rapide E轉為研究計劃,以強化品牌電動化發展速度。Rapide E概念車於2015年發布,最初預計於2018年量產,雖然最終進度稍有滯後,但廠方已順利完成車輛的主要開發,該車也於去年的古德伍德速度節正式亮相,並計劃該車以限量的形式生產,限量為155輛。但進入2020年,Rapide E卻沒有進一步消息。
  • 摸底新勢力|遊俠汽車走上代工之路,首款車型方案生變,仍期待成為...
    當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造車新勢力們的日子尤其難熬,能否「活下去」成了最大懸念,被業內稱為造車新勢力「鼻祖」的遊俠汽車便是其中代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如果某家造車新勢力已經量產,那快速攤平供應鏈和銷售運營等成本是第一任務。但對於尚未推出量產車型的造車新勢力來說,現階段應該不會著急量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