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原副市長嚴重違紀,處分是?

2021-02-23 赤峰城事

感謝您的關注、歡迎提供新聞、商務諮詢合作!

聯  系 人:小編

聯繫電話:15947161475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中紀委依紀依規給予10名中管幹部黨紀重處分,並作出重大職務調整。其中,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韓志然因嚴重違紀,受到留黨察看二年處分,降為副廳級非領導職務。


       1月29日,中央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2015年,中央紀委給予10名中管幹部黨紀重處分並作出重大職務調整。其中,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韓志然因嚴重違紀,受到留黨察看二年處分,降為副廳級非領導職務。這也是中央紀委首次公開通報對其的黨紀處分。

     2015年6月17日,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閉幕。會議通過了關於免去韓志然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撤銷其委員資格的決定。6天後,政協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免去韓志然自治區十一屆政協副主席職務、撤銷其自治區十一屆政協委員資格。免職後的韓志然將面臨什麼?是帶走調查還是降級處分?如果降級,降為副廳還是副處?


      半年前,這曾是內蒙古當地熱議的話題。也是那一期間,有關他的仕途過往——大拆大建、受假港商所騙以及班子成員的塌方式腐敗被一一細數。見過大風大浪,卻總能化險為夷,這也是韓志然留給外界的普遍印象。

車禍


      蒙古族官員韓志然第一次有了在自治區政壇亮相的機會,是1998年4月。那年他46歲,從巴彥淖爾盟盟委副書記、盟長調到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擔任秘書長。在此之前,他的人生軌跡並不算耀眼:1952年出生,曾就讀於甘肅農業大學草原系草原專業。畢業後,他從赤峰起步,先後擔任過巴林左旗畜牧局草原站站長、巴林左旗畜牧局副局長、巴林左旗副旗長、阿魯科爾沁旗委副書記、赤峰市副市長、赤峰市委常委等職,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


      可是到了自治區,平臺不可同日而語。更何況,作為自治區政府秘書長,他直接面對的領導是時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雲布龍。正部級官員雲布龍,是內蒙古土默特左旗「雲氏部落」的傑出人物。土默特左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呼市和包頭市之間。


      1937年12月,雲布龍出生在土默特左旗一個革命幹部家庭。他的父親雲蔚早年就讀於黃埔軍校,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象徵內蒙古武裝抗日第一槍的「百靈廟暴動」。1962年,雲布龍從太原工學院(現太原理工大學)機械系畢業,進入太原重型機械廠工作,1973年6月調回內蒙古。


       多名熟悉內蒙古政情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當年的內蒙古政壇,雲布龍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從內蒙古工學院的一名普通教師做起,之後升任該校黨委委員、團委書記。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雲布龍先後擔任過內蒙古自治區標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內蒙古大學黨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黨組成員、副主席等職。
1998年1月,61歲的雲布龍被任命為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同時,他還是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委員。


      上述多名熟悉內蒙古政情的人士表示,在內蒙古,雲布龍能力出眾,口碑也非常好。如果不是後來出了意外,他本該為家鄉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人們說的意外,是指遭遇車禍。

      據新華社消息,2000年6月13日,時任中共中央委員、中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雲布龍在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桑根達來蘇木境內視察工作途中,因車禍不幸殉職。


     另據中新網援引有關報導,事發當天的19時50分左右,雲布龍乘坐的汽車在一鐵路公路交叉道口與火車相撞,雲布龍以及秘書、警衛、司機被撞成重傷。經當地醫院搶救,雲布龍及秘書、警衛三人因傷勢過重不幸殉職。


     這一事故,讓內蒙古上下頗為悲痛和震驚。多名知情人士透露,雲布龍那次外出,時任自治區政府秘書長的韓志然有陪同前往。在他們看來,事故雖是偶然,但韓志然作為政府秘書長,沒做好全方面準備、確保領導安全,一定程度上也算失職。


拆遷


      不過,韓志然的仕途並未就此蒙上太大陰影。雲布龍車禍事件1年後,2001年9月,韓志然調任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1年零4個月後,他又前往烏蘭察布盟擔任盟委書記、盟人大工委主任。


      在自治區盟市鍛鍊3年後,2004年9月,韓志然重回呼市。這一次,他以市委書記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


      呼和浩特,蒙語意為「青色的城」,簡稱青城。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座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塞外名城一直在努力追趕沿海發達城市的腳步,GDP保持高速增長。以2000年-2007年為例,該市GDP平均每年增長23.5%,7年間經濟總量接近於翻兩番,增速連續7年在全國27個省會(首府)城市保持第一。在追求GDP的路上,韓志然採用的手段之一是大搞城市建設。

      2010年,他在接受《小康》雜誌專訪時提到,2004年剛到呼市時,城市的建築面積加起來將近3000萬平方米,之後幾年加起來差不多拆掉了1800萬平方米,相當於換了多半個呼市。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大召區塊改造。


     一名當地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介紹,大召寺是位於呼市玉泉區南部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建成於公元1580年。過去寺廟周圍有很多上了年代的危舊平房,道路狹小,居住環境比較差。


      2005年,韓志然確立了大召區塊改造項目,擬將呼市大南街以西,大召寺、通順街以南,鄂爾多斯大街以北的25萬平方米(380畝)範圍內的舊城區進行整體改造。


      在《呼和浩特日報》的報導中,大召區塊改造是2006年呼市城市建設一號工程,也是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獻禮工程。上述報導還特別提到,大召區塊的拆遷不僅沒有因矛盾和困難拖延遲緩,而且僅僅用20多天就將涉及5000多戶近3萬人的拆遷項目奮戰到尾聲,創造了拆遷史上奇蹟般的「玉泉速度」。


     「這種速度背後,有多少老百姓的利益是被犧牲掉的?」上述當地知情人士透露,大召區塊的拆遷並不像公開報導那樣「和諧」,很多老百姓也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搬離。


     此外,在其主政呼市期間,還曾因「短命樓」強拆事件而飽受爭議。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呼市明澤未來城小區建成剛滿3年,就要被強徵拆遷。其原因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在該小區所處的位置建設一批專業市場和物流園區,配合市委、市政府「一核雙圈一體化」的發展戰略要求。


     2011年,曾有明澤未來城小區居民向內蒙古日報主辦的《北方周末》報反映,幾位被拆遷戶多次經歷過夜半砸門的驚嚇。其中一戶窗戶玻璃被砸碎,第二天便籤訂了拆遷協議。該拆遷負責人梁斌還對《北方周末》報記者稱,斷氣、斷電問題確實存在,但這是為了安全考慮。

      韓志然的做法,也讓呼市人不由地拿他和老書記牛玉儒做對比。牛玉儒,出生於1952年,不僅和韓志然同歲,兩人還是通遼老鄉。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起,牛玉儒曾擔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秘書長,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等職,2003年4月出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市市委書記。


      當地多名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介紹,牛玉儒是位注重城市面貌和規劃建設的官員。早年在包頭任職時,該市就在他的努力下,榮獲全國園林綠化、住房制度改革、安居工程先進城市和「聯合國人居中心2000年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的良好範例」等稱號。


      在呼市任職期間,牛玉儒也在著力改善當地市容市貌,尤其在公園開放、城市綠化、興建廣場上花了不少心血。另外,他還請北京某規劃設計院為呼市發展編制規劃。


      2004年8月,牛玉儒因病去世。一個月後,韓志然接任呼市市委書記。「按照以前的設想,呼市要搞許多公園、綠地,商業也是分成不同片區,分散開的。」上述當地知情人士回憶,大家都覺得,新來的市委書記應該延續牛玉儒的思路,根據規劃實施城市建設,但韓志然並沒有這麼做。他到任後,原來規劃的綠地建了樓房,新建的、合法的房子也拆了不少。


房價


       與拆遷伴隨著的,是呼市古建築受損。2007年3月,據《內蒙古晨報》報導,呼市的89處「不可移動文物」古建築已經所剩無幾。


       呼市文物處宣傳科的趙志剛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舊城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沒有了當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這就出現了城市規劃和文物保護之間的對立矛盾……」2015年1月,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內蒙古博物館做講座時也提到,「近年來,包括呼和浩特在內的一些城市大拆大建,忽視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造成這些城市文化空間遭到破壞、歷史文脈割裂、社區鄰裡解體,最終導致城市記憶消失。」


       拆遷還帶來了房價上揚。2006年6月,新華社發表了一篇名為《以地生財,地方政府「有形之手」推動房價猛漲》的報導,抨擊呼市政府人為推動房價。報導提到,2004年,呼市商品房均價為每平方米1600元左右,這引起了一些政府領導的擔心:低房價很難吸引大開發商,制約了城市建設;偏低的地價也造成房地產開發商利潤空間過大。


      為改變這種局面,呼市在2004年底把土地收儲中心調整為政府直屬機構,開始了「最大宗國有資產」的經營。上述報導還稱,2005年,在專業公司的幫助下,呼市通過「招拍掛」出讓土地8000多畝,土地價格從2004年底的每畝30萬元左右提升到50萬元以上,最高達到300萬元。市政府的土地淨收益超過4億元。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也從2004年的每平方米 1590元陡然升到2005年的2400多元。


       幾天後,韓志然在迎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城市建設媒體通報會上回應,「呼和浩特房價不存在泡沫。」他表示,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是經濟快速增長的必然結果,是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必然結果。房價之所以上漲,一是主動性住房需求增大,其次是經濟快速發展,外來人口增加住房市場需求量大。另外也與過去房價基數低有直接關係。


       此外,呼市市委、市政府還聯合發布《關於呼和浩特市房地產發展情況的幾點說明》,再次強調呼市房地產市場總體上健康有序,不存在泡沫。事實上,對於自己在城市拆遷改造中面臨的爭議,韓志然不是沒有心理準備。


       就像他在接受《小康》雜誌採訪時所說的,在對呼市的改造過程中常常被罵得狗血噴頭,但從來沒把這當成一回事。「我認為自己沒做壞事,只要不做虧心事,不要說鬼敲門,鬼砸門都不用怕。我好像從來也沒有失眠過,我睡得反而更香了。」韓志然曾這樣表示。


王木匠


       只不過,一路狂飆中,韓志然和他的黨政班子還是栽了「大跟頭」。2005年3月,呼市來了一位名叫「鄭澤」的港商,自稱香港金鷹國際集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鷹集團」)董事局主席。


      他號稱要在呼市最繁華的商業區建一座「西北第一高樓」——金鷹國際CBD。樓高169米,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投資53億元。這一「大手筆」立即引起呼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當年就被列為向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獻禮項目。


      為了給「西北第一高樓」騰地方,呼市政府不惜炸掉建成僅4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層指揮大樓。這也導致之後兩年多,呼市公安局辦公場所分散成十幾處。此外,呼市原政府大樓、龍海商廈、第一人民醫院保健樓、市公安局的三棟宿舍樓也相繼拆除,港商「鄭澤」在呼市中山西路黃金地段得到了50多畝土地。


      但是很快,人們發現號稱實力雄厚、享受各種優惠政策的金鷹集團不但無資注入,還搞起非法集資,所謂的「西北第一高樓」成了爛攤子。「到後面,政府都開始墊錢墊料幫著他建了。」為「呼格案」作出巨大推動的新華社內蒙古分社記者湯計也是「假港商詐騙案」的主要報導者。


     他告訴澎湃新聞,2006年接到舉報線索後,他發現「鄭澤」不僅涉嫌非法集資,背後還有更複雜的問題,於是寫成內參向上匯報。在公安部的介入下,真相浮出水面。


     據新華社報導,「鄭澤」原名王細牛,是一個只念過5年小學的湖北木匠。他有6個名字,每個名字開一個公司,娶一個老婆。所謂金鷹集團,實際是一個無辦公場所、無運營資金、無企業員工的「三無」皮包公司。幾年時間,他通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在銀川、呼和浩特騙了17.58億元。


     2007年3月,「鄭澤」被警方逮捕,這一驚天騙局也引起社會各界對呼市黨政領導的拷問。 「王木匠的事情,前後3年,一共寫了8篇內參。」湯計告訴澎湃新聞,這些年他在內蒙古寫過不少監督類報導,韓志然沒有直接幹預,也沒有採取其他手段「對付」。相反,兩人因為工作碰面多次,對彼此也比較尊重。


      事實上,多位與韓志然接觸過的人都認為,韓的脾氣還不錯,不是那種飛揚跋扈的官員。被「王木匠」蒙蔽,只能說他有些急功近利,政績觀出了問題。但也有人提出,「假港商」鄭澤就是韓志然一手招攬來的。作為地方一把手,他理應承擔責任。


      2005年,一篇刊登在《經理日報》的報導曾明確提到韓志然對鄭澤的熱情款待。
報導稱,2005年2月下旬,鄭澤到呼市考察時見到了時任呼市市委書記的韓志然。韓當場表示,歡迎他來呼市建一個CBD中心。


      2005年3月14日,鄭澤前往北京拜訪了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韓志然,匯報了有關呼市CBD中心的開發設想,並邀請韓志然和呼市其他黨政領導到銀川實地考察和洽談。


      4天後,呼市黨政領導考察團一行12人趕到銀川,考察鄭澤在銀川的投資項目。
那次考察規格之高令人驚訝。據《經理日報》報導,考察團除了有韓志然,還有時任呼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湯愛軍,以及包括當時的呼市市委副書記、市委秘書長、市建委主任、市規劃局局長、回民區區委書記等相關領域的主要黨政負責人。


      韓志然把這次考察形容為「黨政傾巢出動」。他表示,「這個項目我們想搞,但搞不了。我們就是想找一位像鄭總這樣有實力、有事業心、有魄力、有風格的企業家。今天聽了鄭總的介紹,我們放心了。我們雙方的決心都很大,一切都想到一塊了,我們認準鄭總了!」


      湯愛軍也緊跟著支持,「CBD中心建立起來,可以提高呼市的對外形象和城市品位,市委、市政府各部門一定要協調好這個項目。」


班子成員


        多年以後,當年意氣風發的人陸續黯然退場。一名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透露,「王木匠」之後因合同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服刑期間病死獄中。 2014年8月16日,已從呼市市長崗位退下4年的湯愛軍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13天後,內蒙古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理事會原主任薄連根因玩忽職守罪、受賄罪,被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緩。


       緊跟著,2014年9月10日,時任內蒙古自治區農村信用聯合社主任、黨委副書記武文元落馬。彼時,韓志然已是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他從2011年12月起,就不再擔任呼市市委書記。

      梳理這4人公開履歷,會發現他們此前均有交集。


      湯愛軍出生於1950年4月,內蒙古突泉縣人。他和韓志然第一次成為「上下級」是在1998年。當時,湯愛軍正在擔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韓志然從巴彥淖爾市調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擔任秘書長。兩年後,湯愛軍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經貿委副主任、黨組成員,自治區國防科工辦主任,之後又調任呼倫貝爾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韓志然隨後也前往包頭、烏蘭察布盟任職。

      兩人再次「搭班」是2005年。這年1月,韓志然出任呼市市委書記不到半年,湯愛軍也回到呼市,擔任呼市市委副書記、市長。一名熟悉兩人關係的知情人士稱,從表面看,韓、湯兩人關係不錯,工作上也互相支持配合。2010年4月,湯愛軍辭去呼市市長後,還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呼市慈善總會會長。


      2016年1月,湯愛軍被移送司法。內蒙古紀委對其的通報表述為:經查,湯愛軍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收受禮品禮金;利用職務便利和影響,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已構成嚴重違紀,並涉嫌違法犯罪。


     被判處死緩的薄連根也曾是韓志然的「班子成員」。他出生於1954年2月,呼市下屬的和林格爾縣人,曾擔任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烏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長,烏海市市委常務副書記等職。


      2006年10月,薄連根出任呼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在此期間,他還是呼市土地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具體分管呼市土地收購儲備拍賣中心、土地前期成本審核小組等重要部門。


      2010年5月,薄連根被任命為內蒙古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理事會主任。雖然級別從副廳變為正廳,但相比呼市市委常委、副市長的職務,這一變動還是被外界普遍認為「明升暗降」。


      2013年6月,薄連根因涉嫌玩忽職守罪、受賄罪,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2014年5月,包頭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指控薄連根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3897.4031萬元、美元9萬元、歐元0.5萬元。3個月後,薄連根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據《華商報》報導,一審宣判後,薄連根當庭提出上訴,並大喊「我有話要說」,話音未落就被法警羈押出門。這一細節,也給外界留下無限遐想。


     薄連根、湯愛軍出事後,緊跟其後的是曾任呼市市委常委、副市長的武文元。武文元出生於1962年,早年在內蒙古當地高校任職,2001年9月出任呼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2008年1月,武文元進入呼市市委常委之列,同時擔任呼市副市長,分管工業經濟、信息化等具體工作。


     2010年10月,武文元調至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擔任盟委委員、副書記,這次變動也被許多人視為遠離權力中心。2012年5月,武文元回到呼市,出任內蒙古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一年後,他又被調整為內蒙古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主任、黨委副書記。


      2014年9月,武文元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最高檢官網隨後發布消息,日前,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決定,依法對武文元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


副書記之死


       一屆班子成員,三個市委常委相繼被查,這對韓志然而言,多少會有些無形壓力。更值得玩味的是,他昔日的搭檔中,還有兩名市委副書記非正常死亡。


      據新華社報導,2014年9月8日晚10時許,呼市原政協主席張彭慧在其辦公室內割腕自殺,警方趕到時,張已身亡。


     出生於1954年的張彭慧是內蒙古赤峰人。上世紀80年代起,他在赤峰先後擔任過市委辦公室秘書、市委副秘書長、林西縣委書記、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等職。
2000年9月,張彭慧從赤峰調到呼市,先後擔任呼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第一校長等職。2008年1月,他出任呼市政協主席,2013年1月卸任。


       多名呼市當地人士對澎湃新聞稱,張彭慧為人低調,做事也比較沉穩,自殺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不過,從自殺時間看,當天正值中秋節,此前湯愛軍落馬、薄連根一審宣判。在張彭慧死後兩天,武文元接受調查。短短一個月內,同一屆領導班子中兩人落馬、一人被判刑、一人自殺,時間上相當「湊巧」。


      而據《華商報》援引內蒙古紀檢部門知情人士的說法,有關部門2014年在調查當地多名官員情況時,都找過張彭慧了解情況,原因是這些事或人,都和張或多或少有關聯。


       張彭慧並不是韓志然班子成員中第一個非正常死亡的官員。7年前,時任呼市市委副書記王志平被槍殺一事曾震驚全國。據多家媒體公開報導,2008年2月5日下午4時,王志平在辦公室被槍殺。行兇者為呼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原局長關六如。


      案發時,王志平辦公室還有一名女稅務幹部,該女士一同被槍殺。關六如殺死二人後,飲彈自盡。


      2008年2月15日,《呼和浩特日報》頭版刊登訃聞證實此事。同一天,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作出批覆,追認王志平為革命烈士。在當時的輿論環境中,外界除了認為王志平被追認為烈士有些操之過急外,關六如為何行兇更是關注焦點。


      據《華商報》、《財經》報導,此前的2007年10月,關六如被免去局長職務,雖保留了局長待遇,但名分上為「副處級偵查員」。內蒙古公安廳在一份通告中指出,關六如被免職與2004年的一次受處分有一定關聯。那次處分是因為關六如辦錯了案,被呼市紀委和監察局給予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當時的呼市紀委書記就是王志平,王主持召開了對關六如處分的會議,籤發了對關六如的處分決定。因此,在呼市官方結論中,關六如殺人被定性為「報復殺人」,即在局長一職被免之後,對王志平懷恨在心。與此同時,媒體在深入調查後,還給出一些細枝末節的呈現。


      比如《財經》在最早報導該案時援引了當地坊間傳言,關六如行兇源於買官不成,遂起殺心。《華商報》也提到了消息人士的說法,案發前,關六如曾在辦公大樓六層遇到韓志然,當時還和韓打了招呼。上述兩家媒體還提到,關六如死前留有一份遺書,表達了自己被免職的不滿。遺書還附有一份列表,詳細記錄了十多年來曾跟他有過經濟往來的人名。


      2008年2月27日上午,以韓志然為首的呼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四大班子領導齊聚呼市殯儀館,為王志平舉行追悼會。隨後,呼市原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海威因對關六如長期持有槍枝情況不了解、不掌握,受到行政降級處分,由行政十四級降至十五級。


      2015年7月,呼市一名消息人士向澎湃新聞提供了另一個說法:關六如被免職是因為受到排擠,最後才憤而殺人。行兇前,他曾多次向市領導反映情況,但沒有實際作用。「一個公安分局局長反映情況都這麼難,何況是老百姓?」上述消息人士透露,關六如能力突出,被免職前一個月還因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典活動」安全保障工作中有突出貢獻,榮立個人二等功。該消息人士認為,這一事件也說明呼市當時的領導工作方式不當,如果能早點重視、化解矛盾,悲劇也不會釀成。


政商風波


     如今,距離王志平被殺已過去多年,內蒙古政商兩界仍風波不斷。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2012年以來,該地區超過20名副廳級(包括副廳)以上官員出事。其中,自治區黨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王素毅,自治區原黨委常委、自治區原政府副主席潘逸陽,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趙黎平,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韓志然4人為省部級官員。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公開報導普遍認為潘逸陽的貪腐問題出在此前任職江西期間。但潘2010年10月就調到內蒙古擔任自治區黨委常委,落馬時在內蒙古工作已有4年,在此期間的問題同樣值得深究。官場地震還蔓延到內蒙古金融領域。


     2014年9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主任武文元落馬當天,時任內蒙古金融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振坤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
王振坤早年曾任呼和浩特商業銀行副行長、呼市金融辦主任、呼和浩特投資公司董事長等職。被查時,他同時還兼任內蒙古乾坤金銀精煉有限責任公司(隸屬內蒙古金融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4年10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內蒙古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姚永平以涉嫌受賄罪、違法發放貸款罪決定逮捕。


      此前的2014年6月20日,姚永平的前任、內蒙古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成林因涉嫌重大職務犯罪被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隨後,他以涉嫌受賄罪被逮捕。


      涉及到呼市層面,除了湯愛軍等市級領導外,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川工業園區原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白海泉、呼市規劃局原局長王超平、呼市發改委原副主任劉世君也均在2014年下半年被查。官員的「倒下」,也直接影響了商界大佬。


     據澎湃新聞多方了解,去年夏天,位於呼市的內蒙古巨華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華集團」)總經理王巨團已被有關部門帶走。巨華集團是呼市本土房地產領域的龍頭企業。企業官網介紹,該公司發展超過33年,曾先後墊資建設呼市公安局看守所、交警車輛管理所、新城區政府辦公樓、新城區第三幹休所、新城區公檢法辦公樓、賽罕區政府辦公樓、賽罕區市民服務中心等政府機關單位。


      一名接近巨華集團的知情人士透露,王巨團被帶走前後,王巨團的哥哥、巨華集團董事長王國斌也多次被問話,目前該集團各項業務處於半停滯狀態。


      今年1月,呼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許可對市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張佔奎採取強制措施。張佔奎原為呼和浩特眾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去年8月退休。該企業前身為呼和浩特工具機附件廠,是國內工具機附件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呼市當地大型國企。


       而在更早的2012年6月,王振坤的前任、內蒙古乾坤金銀精煉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乾坤金銀」)原董事長宋文代被抓。公開資料顯示,宋文代早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工作,之後下海經商,成為乾坤金銀的老總。該企業曾是中國人民銀行金銀精煉定點企業,主要發跡地就是呼市。2012年10月,宋文代因貪汙、挪用公款被判死刑。10個月後,內蒙古高院做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一審死刑判決,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5年6月,在最高法遲遲未做出核准宋文代死刑的裁定時,《財經》曾援引多名權威消息源稱是宋文代舉報了韓志然。5個月後,據《京華時報》報導,宋文代案有了新的進展。最高法認為,該案認定的部分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核准內蒙古高院維持一審死刑的裁定,並撤銷該裁定,發回內蒙古高院重審。宋文代案是否真的與韓志然有關,官方並未出面證實。


      在多名熟悉呼市政情的人士看來,無論是誰牽出了韓志然,在風雨飄搖的內蒙古官場,他很難完全不受牽連。「他一直在內蒙古任職,最近10年都在呼市,人脈和資源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多名熟悉呼市政情的知情人士看來,這些被查的官員或商人稍微交代一點,對內蒙古官場的影響都可能是巨大的。相比外界種種說法,韓志然顯然心裡有數。


       2015年7月7日下午,他出現在呼和浩特市民體育中心保齡球館。當時距離他被免職已過去半個多月,官方仍未宣布進一步處理結果。呼市官場流傳著韓志然將被降級並留黨察看兩年的說法,也有人言之鑿鑿稱,他已被帶走調查。韓志然用現身回擊了謠言。


     在開放的保齡球館大廳,他和友人切磋起了球技。他的保齡球打得相當不錯,出手總能一擊全中。一個多小時裡,韓志然表情輕鬆,偶爾開懷大笑,完全不像一個正處於風口浪尖的官員。


      一名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透露,早在2014年夏天,呼市官場就傳聞有關部門在了解韓志然的情況。2015年3月,全國「兩會」結束後,身為全國政協常委的他沒有正常隨團返回呼市,外界再添幾分猜測。如今,降級之說坐實,韓志然的仕途往事就此告一段落。

韓志然簡歷 


韓志然,男,蒙古族,1952年2月生,內蒙古奈曼旗人,大學普通班學歷,1978年3月入黨,1976年6月參加工作。

1976.06—1979.05 遼寧省巴林左旗畜牧局草原站幹部、副站長;

1979.05—1981.10 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畜牧局草原站副站長;

1981.10—1983.11 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畜牧局副局長兼草原站站長;

1983.11—1986.02 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副旗長,旗委副書記;

1986.02—1989.03 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旗委副書記、旗長;

1989.03—1990.02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副市長;

1990.02—1995.01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委常委、副市長;

1995.01—1998.04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盟委副書記、盟長;

1998.04—2001.09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秘書長(其間:1996.05—1998.05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

2001.09—2003.01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其間:2001.03—2002.01在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

2003.01—2003.06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盟委書記;

2003.06—2004.04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盟委書記、盟人大工委主任;

2004.04—2004.09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4.09—2004.12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委書記;

2004.12—2011.1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

2011.12—2012.02 待安排;

2012.02—2013.03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委員。

2013.03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委員。

       2015.06 政協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鑑於韓志然嚴重違紀,決定免去韓志然自治區十一屆政協副主席職務、撤銷其自治區十一屆政協委員資格。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這三名副部級官員因嚴重違紀被處分
    日前,公安部原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夏崇源,重慶市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市公安局原黨組書記、局長何挺,重慶市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沐華平因嚴重違紀被處分。公安部原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夏崇源因嚴重違紀受到留黨察看二年、行政撤職處分  日前,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紀委對公安部原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夏崇源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 一周連查13人,9人被處分!武漢市副市長、甘肅省氣象局原局長、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上周(12月14日—12月20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13人被調查、9人被處分、4起農村亂佔耕地建房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甘肅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楊志強接受審查調查雲南省公安廳原保留副廳級待遇幹部湯躍宏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武漢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徐洪蘭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博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範軍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河北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和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客戶端7月28日消息,日前,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河北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張和嚴重違反黨的組織紀律、廉潔紀律並構成職務違法,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同時,鑑於張和能夠主動交代組織未掌握的違紀違法問題,上交全部違紀違法所得,認錯悔錯態度較好,按照「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對其可予從寬處理。
  • 廣東省文旅廳原副廳長陳波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中新網廣州3月27日電 (索有為 粵紀宣)廣東省紀委監委27日通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陳波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日前,經中共廣東省委批准,廣東省紀委監委對陳波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 省文化和旅遊廳原副廳長陳波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
    據南粵清風網消息,日前,經省委批准,省紀委監委對省文化和旅遊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陳波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陳波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和生活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並涉嫌受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 丹陽市原副市長符衛國被雙開: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
    據清廉江蘇微信公眾號10月14日報導,據鎮江市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鎮江市委批准,鎮江市紀委監委對丹陽市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符衛國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 江西省共青城市政府原副市長、原公安局長張明被「雙開」
    日前,共青城市政府原副市長、原公安局長、原督察長張明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等有關規定,經中共九江市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中共九江市委批准,決定給予張明開除黨籍處分;由九江市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張明涉嫌受賄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
  • 共青城市原副市長、公安局長張明涉嫌受賄被起訴
    信息日報江西政讀獲悉,近日,江西省共青城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公安局長、督察長張明涉嫌受賄罪一案,經鷹潭市人民檢察院交辦,由鷹潭市月湖區人民檢察院向鷹潭市月湖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鷹潭市月湖區人民檢察院在起訴書中指控:被告人張明利用擔任共青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公安局長、督察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巨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此前,江西省紀委省監委通報,日前,共青城市政府原副市長、原公安局長、原督察長張明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江蘇省體育局原副巡視員陳柏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新華社南京9月27日電(記者鄭生竹)江蘇省紀委監委27日發布消息稱,經江蘇省委批准,江蘇省紀委監委對江蘇省體育局原副巡視員陳柏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通報稱,陳柏身為黨員領導幹部,喪失理想信念,私慾膨脹,道德敗壞,毫無底線,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並涉嫌違法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敬畏,性質惡劣,情節嚴重。
  • 合山市原副市長張博特被開除公職!還有這些領導幹部被通報
    近日廣西紀檢監察網發布通報多名幹部被處理詳情如下↓↓↓合山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張博特嚴重違法被開除公職>據來賓市監委消息:日前,來賓市監委對合山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張博特嚴重違法問題進行監察調查,並對其採取留置措施。
  • 一周連查15人,3人被處分!上海市副市長、中糧集團總會計師、廣州市...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從中紀委網站獲悉,上周(8月17日—8月2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15人被調查,3人被處分……審查調查廣東省廣州市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澤群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江蘇省徐州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周寶純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徐育東接受審查調查雲南省保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光銀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政協副主席姜英波主動投案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董事長李善繼嚴重違紀...
    人民網成都10月16日電 據四川省紀委監委官網消息,日前,經成都市委批准,市紀委監委對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董事長,成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善繼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 安徽省淮南市政協原主席李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6月23日消息,日前,經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紀委監委對淮南市政協原主席李忠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李忠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紀法意識缺失,德不配位、家風不正,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職務違法並涉嫌貪汙賄賂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 凱裡市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李玉泓被開除黨籍
    都市新聞記者從黔東南州紀委監委網站獲悉,日前,經黔東南州委批准,黔東南州紀委監委對凱裡市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李玉泓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李玉泓身為黨員領導幹部、國家公職人員,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職務違法並涉嫌受賄犯罪,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應予嚴肅處理。
  • 海口市原副市長孫芬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海口10月23日綜合報導 據海南省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海南省委批准,海南省紀委監委對海口市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孫芬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孫芬的行為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構成職務違法並涉嫌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黨的十九大後仍不知止,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 浙江省金華市政府原副秘書長申屠福華嚴重違紀違法案剖析
    申屠福華,浙江省金華市政府原副秘書長,曾任東陽市副市長、東陽市委副書記,金華市婺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等職。2018年11月,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19年2月,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並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同年10月,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被告人申屠福華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
  •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成都鐵路運輸分院原副檢察長陳堅因嚴重違紀違法...
    央廣網成都3月16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從四川省紀委監委獲悉,日前,四川省紀委監委駐省檢察院紀檢監察組對省人民檢察院成都鐵路運輸分院原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陳堅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經四川省監委指定管轄,南充市監委對陳堅嚴重違法問題進行了監察調查。
  • 四川宜賓市政府原副秘書長左成業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央廣網成都12月12日消息(記者劉濤)四川宜賓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稱,經宜賓市委批准,宜賓市紀委監委對市政府原副秘書長、辦公室黨組成員左成業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左成業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構成職務違法並涉嫌受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 掃黑|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原廳長林東、原副廳長劉保鋒涉嫌嚴重違紀...
    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原黨組書記、廳長林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海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11.09-2011.10 海南省三亞市委常委; 2011.10-2012.01 海南省三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12.01-2012.05 海南省三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 2012.05-2012.06 海南省三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市政府副市長;
  • 原桂林市市長李金早,被雙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開了對文化和旅遊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的處罰。該幹部曾任桂林市市長。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日前,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文化和旅遊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