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趙無極、朱德群、李真、馮鍾睿、楊識宏、董小蕙、吉原治良、松谷武判、元永定正、關根伸夫、原口典之、小清水漸、奈良美智、阿凡迪地點|臺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 | 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5段5號
公眾展期:
2019.10.19(六)11:00-19:00
2019.10.20(日)11:00-19:00
2019.10.21(一)11:00-18:00
華人抽象畫先驅
本次帶來華人抽象畫藝術家趙無極和朱德群,他們在將西方抽象繪畫融合東方元素,創造抽象繪畫更高的精神層次,奠定華人在西方抽象的大師地位。
趙無極 〈花〉1955 油彩畫布55x46cm
趙無極 〈無題〉綜合媒材紙本46x38cm
朱德群 〈生命的元素〉1990 油彩畫布 130x194cm
任真而境外
在李真的平面創作中,有類似於山水、文字等怪異型態的作品,夾雜創作時的心緒,融入其中各自的趣味;再造一種新東方精神的抽象藝術語彙,任真而境外。
李真2019年最新平面創作
李真2019年最新平面創作
(雕塑右):李真 〈普陀山〉 1993 銅雕 57x32.5x116cm
(雕塑左):李真 〈萬壑爭空・亢1號〉 2018 銅雕 51x31x55.5cm
李真 〈日藏・月風〉2016 銅雕 65x30x63cm
印尼戰後:阿凡迪
阿凡迪,東南亞表現主義藝術家,以繪畫記錄他豐富的旅遊經歷,不僅描繪各地的景觀與時事,更生動地詮釋了的人物、地方風情,或所謂的「場域精神」。
阿凡迪 〈南海岸〉1980 油彩畫布 101x146cm
阿凡迪 〈卡巴天房〉1983 油彩畫布 100x125cm
(左上):阿凡迪 〈庫桑巴船〉 1979 壓克力畫布45x60cm
(左下):阿凡迪 〈船〉1967 墨水、粉彩、紙本 47x59cm
(右上):阿凡迪 〈庫桑巴船〉1983 粉彩紙本 53.5x79.5cm
(右下):阿凡迪 〈廟〉1970 壓克力紙本 45x60cm
東方轉譯
五月畫會的馮鍾睿,受到戰後抽象表現主義風潮的影響,運用東方元素佐以抽象的繪畫表現。另外一位臺灣的抽象巨擘楊識宏,繼承1950年代以波洛克為代表的抽象表現主義之觀念與風格,不再急於捕捉風雲詭譎的外部環境,轉而觀照自身的內在經驗。
(左):楊識宏 〈一枝獨秀〉2017 壓克力畫布 123.5x182.5cm
(右):馮鍾睿 〈2016-10-9〉 2016 壓克力畫布 182.3×105.6cm
早期受到西方印象派影響的董小蕙,後受到老莊思想的啟發,開創了心靈意象的創作;在東方固有的文化底蘊,經過形式、媒材或語境的轉化,創造出「新東方」的藝術精神。
(左):董小蕙 〈蘭花組曲 I-夏日晨曦〉 2018 油彩畫布 130x97cm
(右):董小蕙 〈蘭花組曲 II-靜日簾影〉 2019 油彩畫布 130x97cm
物質與形式
日本戰後的「具體派」與「物派」,都在追求形式與材料的本質和物性,與同期間的西方藝術達到對等甚至相互影響的關係,又如接力般的將日本戰後藝術推向世界頂峰。
物派與具體派展牆
關根伸夫
原口典之
奈良美智
日本知名當代藝術家之一,作品充滿童趣卻又帶著叛逆感的雙重氣質。他以童年經歷為創作泉源,透過易於理解的圖像和標語吸引觀者的目光。
奈良美智 〈D-1999-041〉 1999 鋼筆、色鉛筆、紙本 21x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