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不是影像

2021-02-14 臺北亞洲藝術中心

開幕茶會:2015/05/02 3:00pm 臺北二館

展覽日期:2015/05/02-2015/06/07

展覽地點:臺北市樂群二路93號

藝術家:徐文愷、林科、劉國強、劉月、朱昶全
展覽總監:昊美術館 張莉娸

「不是影像」─ 繼「不是繪畫」後亞洲藝術中心第二檔關注現今中國當代藝術變化的展覽。

「不是」系列,恰恰不是在談當代藝術的是或不是,而是呈現一種面貌/一種觀點/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形式。現今的中國當代藝術正在快速地發生變化。「不是」系列體現了這種變化,紀錄了正在發生的狀態。

自1989年電腦發明以後,藝術實踐上連結了電子速度迅速擴展,所有的材料都進入了藝術。80年代的中國藝術家,一直慣於處在虛擬空間中認識世界,慣於利用各種新科技來進入藝術,這樣的方式並不會讓我們感到生疏。而有趣的是,他們和傳統利用影像進入藝術的本質上發生了語言形式上的轉變:去個人化/去敘事化/去觀點化。本次展覽的5位藝術家:徐文愷 (aaajiao)、林科、劉國強、劉月、朱昶全,進行各種試驗,甚至直接展示試驗的狀態,來試圖調整我們慣於使用的認知方式,調整我們思考的邏輯習慣。

徐文愷(aaajiao)的作品是透過電腦計算後而隨機生成藍色多面體,再現礦物巖石生成的奇特風景。「物」不是實質的物,是只存在我們以為虛擬真實的物,那這還是「物」嗎?


林科讓電腦螢幕裡的物件透過他巧妙而幽默的圖像/聲音處理,同步成似乎和真實世界互相重疊、互相連通。但,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真的是在同一維度空間裡嗎?

劉國強擅於探討幾何、載體、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物的關係,喜歡跳脫慣性的思維方式,將關係臻於純粹,並運用個人的思維進行創作,發掘生活中有趣的面向。

劉月的攝影作品在強閃光拍攝之下,僅使畫面顯現物體的外輪廓,與此同時物質本身的顏色和屬性被抽離了,成為一個異感的世界。

朱昶全透過錯置的影像與聲音,打亂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知方式,將原本無相關連的事物重組,藉此抽離那些直覺性的附加意義,回歸純粹的本質,創造新的敘事結構。

影像的即時性與複製性已然成為今日溝通型態的表徵,不像藝術以其獨有之媒材特質,透過創意而有了更多可能性,呈現今日年輕藝術家百花齊放的盛景。透過實驗室的放大鏡,我們才能一窺未來的脈動。相信在未來人類發展的過程當中,錄像藝術將持續擁有無限的延伸與拓展空間。

更多亞洲藝術中心資訊,歡迎關注:

官網:http://www.asiaartcenter.org

信箱:service@asiaartcenter.org

電話:臺北 +886-2-2754-1366

   北京 +86-10-5978-9709

微信:AAC-Taipei

相關焦點

  • 【港展覽】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
    展覽透過敦煌石窟、文物和嶄新的多媒體技術,帶領觀眾深入認識敦煌的文化與藝術,細味佛國世界與平凡眾生的故事。 二○一四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敦煌研究院共同籌劃「敦煌——說不完的故事」展覽,在香港呈現敦煌的故事,是該館至今最大規模的展覽。二○一五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與敦煌研究院簽訂合作意向書,加強兩地專業人員的合作和培訓,包括展覽策劃、宣傳和文物復修等領域的合作,「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覽是雙方合作的成果。
  • 罐展覽|亦安畫廊臺北二周年 展覽質感備受肯定
    亦安畫廊臺北相當擅長經營一種「安靜的壓抑」藝術氣息,這個特質在這次二周年展覽裡面,還是能夠讓人清晰地抓取得到。首度介紹到臺北的Roger Ballen,他的影像作品是一種假象式死亡胎記,很驚悚卻不可怕,而且還極端詼諧。
  • 罐 專欄|美術館為何總在接駁展覽 自己的展覽卻行銷不出去
    如果藝術家的作品夠好、如果美術館的展覽夠酷,但為何亞洲美術館群始終普遍存在接駁國際展,卻無法把美術館自辦展達到內外銷的平行貿易化呢?一位國際資深策展人對於亞洲美術館群的這種慣性說得極中肯:其實不是我們對這位藝術家沒興趣,應該是辦這個展覽的美術館;根本沒想要把這個展覽推銷出去。
  • 澳門設計周2020|N30°設計展覽|澳門30位年輕設計師引領我們跳出框架
    N30°設計展覽 以「N30°」為展覽主題,"30"可以是人生旅途上年輕的一個重要分水嶺,N30°則以"NEW"作為新生代設計師的角度來探索未來澳門設計的新方向,讓觀眾深入了解澳門創意的蛻變和未來澳門設計的可能性,由今天開始我們會陸續公布各位參展設計師的作品,切勿錯過!
  • 【藝文誌】Pixar動畫展覽駕臨香江 三眼仔帶您回憶30年動畫經典
    展覽正式駕臨鄰埠香港,帶大家重溫30年來的經典作品。提起童年回憶,怎能少了《反鬥奇兵》、《超人特工隊》、《怪獸公司》等經典動畫?不經不覺,彼思動畫已經陪伴我們由小朋友變成大人,乃至踏出社會,絕對是80、90後的童年回憶。適逢彼思公司踏入30年,「彼思動畫30年:家+友‧加油!」展覽正式駕臨鄰埠香港,帶大家重溫30年來的經典作品。
  • 香港畫廊攻略-精選展覽路線圖
    此次香港展覽為Prager對人群心理的進一步探討。作品由極端的角度拍攝,誇張並放大被孤立者的情緒。藝術家透過由下向上仰視的扭曲視角,捕捉現實幾乎不會出現的靜止和懸疑的瞬間。展覽持續至5月16日。2.魯道夫•斯丁格爾個展高古軒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7樓
  • 【大未來林舍畫廊|展覽影片】劉時棟—海潮線
    Liu Shih-Tung—Cotidal Line展期 Dates|2020.12.05 - 2021.01.30開幕 Reception|2020.12.05 16:00地點 Venue|大未來林舍畫廊 Lin & Lin Gallery大未來林舍畫廊於十二月呈獻《海潮線—劉時棟個展》,此為劉時棟第五度於大未來林舍畫廊舉辦個展,本次展覽展出其最新的海潮線系列創作
  • 美術館展覽海報設計
    七墨美術館面積1600餘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800平方米,有大廳、多功能廳、創研室、辦公室、貴賓室、美術圖書文獻中心、多媒體藝術教室、儲藏室等多種配套設施,用於舉辦展覽、創作、藝術教育、辦公、儲藏。我們致力於義烏市美術作品和美術文獻的展覽、陳列、徵集、收藏,並利用美術和美術館資源開展學術研究、教育推廣、對外交流和公共文化服務。
  • 【藝術專題】線上展覽,是權宜之計,還是新趨勢?
    在一片「好評」聲下,藝術數位化、線上展覽恍如是藝術界在疫情浪濤下的救生圈。「線上展覽另一種好處是透明度高,藝術品的價格清楚顯示,觀眾亦可按自己的節奏瀏覽,毋須受到實體展場的種種限制。不過,瀏覽虛擬展覽卻沒有辦法體驗策展人或畫廊銷售人員提供的個人化導賞,亦不能親眼仔細觀看藝術品的細節、狀況等。」
  • 罐 展覽|在盧森堡遇見東方的怪力亂神 姚瑞中與蘇匯宇聯手打造卡西諾當代藝術中心 【極樂世界】展
    本展覽有龍門石窟研究院與河南博物院收藏北魏至唐代的石刻造像、造像碑、佛塔等佛教文物,有難得一見的優填王造像、力士像、安思泰造像塔等。展場以兩部份呈現:「胡風漢韻─南北朝時期」、「盛世梵影─隋唐時期」。【極樂世界】展期至8月26日,隨後接續登場的是鄭慧華策劃的【銜尾蛇】(The Ouroboros), 包括哈桑‧康(Hassan Khan,埃及)、何子彥(新加坡)、金雅瑛(Ayoung Kim,韓國)、周滔(中國)、李姿玲、吳其育、陳瀅如、陳界仁(臺灣)等八位藝術家的影像作品,將同時在盧森堡「卡西諾」和臺灣「立方」舉行。
  • 何汶玦《日常影像》- 醫院
    但為了進行突破,目前他正在探索和完善《日常影像》系列,力圖與《水》和《看電影》拉開距離。儘管變革的意圖明顯,但從整體上看,《水》、《看電影》、《日常影像》都是何汶玦的成長經驗和生活所見,它們具有內在的相異性和聯繫性,如同畫上刮出的痕跡一樣,絲絲相連。
  • 方力申香港環島泳慈善藝術展覽
    當日,方力申與團隊以汗水成就了完美的一天,也是方力申認為自己最成功的一日,他們希望付出的汗水能夠激勵他人,為了延續方力申「香港環島泳」的愛心力量和正能量,「點滴是生命」於假海港城 • 美術館舉行【「Perspire to Inspire」 - 方力申香港環島泳慈善藝術展覽
  • 藝訊│1-3月份香港藝術展覽精選
    2017年香港的藝術活動已經開始,中國嘉德(香港)悉心精選,率先為大家奉上年初城中的展覽,與大家一同欣賞藝術!是次公眾展覽以及隨附的圖錄,嚴格遵循時序,展示及表揚香港最著名當代藝術家之一的呂豐雅對藝術的貢獻。
  • 罐 展覽|李光裕:阿凡達裡的仙境秘密花園在新加玻濱海灣花園展出
    這是一個關於「有情」的展覽。這個有情,見諸在策展人對藝術家的有情、建立在畫廊對於藝術家全力支持的有情、是結構在贊助單位對於策展人全方位信任的有情。也因此,這個展覽足足在歲月的飄逝間歷經了二年時間、展覽時間一拖再延、作品成本及運輸和倉儲費不斷遞增,在不斷推翻又更新的情況下,最後成就出一個被新加坡上上下下認為在2020年最具有療癒效益的國際展!
  • 【2017必看展覽】香港科學館古埃及展迎來第五十萬入場觀眾
    香港科學館本年度重點展覽「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自六月二日開展至今深受市民歡迎,並於八月十一日上午迎來第五十萬名觀眾。
  • 藝術香港|專訪「+VE/-VE」展覽策展人 邢珠迪
    因為是次展覽對藝術家的創作資歷沒有門檻,她更希望藉助展覽,為本地藝術家搭建一個銷售平臺,降低疫情對他們收入上的影響。此外,對於藏家而言,他們亦可以以一個相宜的價格購買藝術品,可謂相得益彰。疫症中的正面與負面雖然疫情為大眾帶來諸多不便,Judy認為之於藝術界並非只有負面影響。她認為這次疫情令人重新思考藝術的功能性。
  • 2018年第八屆臺中國際攝影藝術展覽獲獎揭曉,大揚獲6獎!
    2018年第八屆臺中國際攝影藝術展覽獲獎揭曉,本展由臺中市攝影學會主辦,文化部、外交部、臺中市政府文化 局為指導單位.
  • 「2019亞洲最佳展覽」得獎者|東京森美術館【鹽田千春:顫抖的靈魂】
    可見這個展覽有多麼受到矚目。但兩個平臺共同交叉,【鹽田千春】都在第二與第一排序上。最終,由評委所選出亞洲當代藝術年度之最-最佳展覽係由森美術館【鹽田千春:顫抖的靈魂】拿下,這個結果與多數受眾的選項達成共契。
  • 五月在港感受法式浪漫 法國五月藝術節2017展覽亮點
    今年法國五月以法國國家藝術寶藏展覽揭幕,展品來自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巴黎羅浮宮。 展品從皇家收藏的雕塑和古董到著名的大師級的畫作。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展覽,讓觀眾探索羅浮宮與法國歷史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 設計之變展覽現場——海報系列
    Year : 2013Size: DIN A2Printing Technique: Offset, One Color設計師:Trix Barmettler , 蘇黎世標題 :貯存簡介 :瑞士展覽由 藝術家 費朗索瓦 · 卡拉卡 策劃 , 是關於 「 伊斯坦堡 " 和 「巴塞爾 」 之間的家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