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賽亞被呼召反思:基督徒的受差遣之路

2020-12-11 基督時報

文 | 恩澤

賽6:8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一,這是聖潔的差遣

有人認為以賽亞書是聖經中第一部先知著作,並且以賽亞書是由多種文體格式寫成,其中有散文,也有詩歌;這卷書充滿著先知的宣言和吶喊,其中更為吸引我們的就是本書的兩個主題,第一就是「審判」,第二就是「安慰」,通常會把這卷書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三十九章,第二部分為四十章到六十六章,也就是說前半部分為審判,後半部分為安慰。

當以賽亞蒙召之時有一個時間的記錄,在以賽亞書的第六章,提到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以賽亞在異像中領受神完美的計劃和旨意,並且受託付去宣告神的意思給選民聽。

烏西雅王的死也提醒著每個人聖潔信仰生活的重要,因為烏西雅心高氣傲染上大麻風,所以終生無機會進到聖殿,因為在謙卑的日子他沒有謙卑,一意孤行,造成了終生的不潔淨。所以說烏西雅的不潔淨正好與神的聖潔作為對比,這也說明神的威嚴和尊榮,連天使和撒拉弗都不能幹犯神的聖潔,何況人。

當以賽亞蒙召之時,他所看到的異像是神清晰的帶領,更提到神榮耀的寶座和形象,其次就是撒拉弗在神面前謙卑侍立,發出敬畏: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耀充滿全地。

當以賽亞越明白神聖潔的威嚴,就越知道自己的汙穢不堪。所以他發出,禍哉,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在嘴唇不潔的民中。這是以賽亞對自己罪惡本性的認識,這是罪惡的世界,罪惡的環境,自己並不能脫離罪惡的轄制,所以在異像中,有撒拉弗拿紅炭來作為潔淨以賽亞的行動。

以賽亞敢於回應,他聽到這神聖潔的聲音,他沒有逃避,沒有退縮,他更多的是渴望走進神的心意,與聖潔的神同行,聽命受差遣。對於基督徒而言,回應神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話題,差遣之路想必是艱難的,是充滿危險的,更是被許多人排斥的,但知道這些之後,是不是依然選擇被差遣?還是選擇逃避,做自己以為容易的事?

以賽亞的舉動,讓我們真實看到什麼叫全然的獻上,什麼叫毫無保留,什麼叫不懼艱難。

二,這是蒙恩的差遣

以賽亞聽到了神呼召的聲音,於是他宣告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這是蒙恩的選擇,也是體貼神心意的行動。面對當時時代,道德淪喪、信仰暗淡,國家危機的時刻,以賽亞敢於去站在發聲之地,為神的心意而發聲。

差遣在原文的意思當中,有射箭、被驅使、打發的意思,這說明差遣工作的急切和重要,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意思,所以說神的心意要向選民傳達是非常急切的事情,然而神在尋找合適的人選,那麼以賽亞的挺身而出正是神差遣計劃的一部分。

神安排以賽亞受差遣的工作,這工作是嚴峻的,是審判式的宣告,告誡選民不悔改的結果,並且神預知百姓不聽警告,故此以反面的話形容以賽亞的使命。

神讓以賽亞告訴不悔改選民:「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以賽亞就問這刑罰要到幾時?神告訴了以賽亞直到被擄時的場景出現,城邑荒涼,無人居住的時候;但神為自己仍然存留餘種(參賽6:13,雖被砍伐,樹墩子卻仍存留,這聖潔的種類在國中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不悔改的人,改變不了被擄的事實,神要保守那些敬虔迴轉的餘民,成為蒙恩的群體。

以賽亞的工作是嚴峻的,他要宣告不悔改選民的下場,這是不容易被接受的,甚至會遭遇人的排斥,因為他所帶出的宣言是刺耳扎心的,或許說在多數的選民當中很多人沒有理會他所宣教的信息,儘管如此,他仍然忠實地宣講真理。

以賽亞的蒙恩之路,是基督徒美好的榜樣,因為以賽亞明知道差遣之路的難走,他毅然果斷選擇,沒有推卸責任,也沒有因艱難而停止發聲,乃是越發因著神的使命和異像衝在侍奉的崗位上,這是立志行事的態度,基督徒當更多的效法,因為這是我們所缺乏的侍奉態度。

三,總結

以賽亞的勇氣和信心也要成為這個時代受差遣者的標誌,因為初心未變,初衷未改,在充滿漩渦的危機當中,砥礪前行。

為防止失聯

關注基督時代備用號

相關焦點

  • 呼召|一人,一生,獻一年
    長按並識別二維碼,聯繫大使命,或搜索微信號:dashiminghk數算日子2015一眨眼就過去,2016又來到,真是時日匆匆。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90:2)。
  • 【講道】你是否願意被差遣
    >(一提到差遣,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以賽亞,他當時被差遣的時候,國家的處境怎樣?>一、百姓不認識神賽1:1-9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默示,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
  • 以賽亞僕人之歌11
    撒母耳記下十1-5記錄了大衛作王時,差遣他的使者,去安慰剛喪父而繼承王位的亞們王哈嫩。沒想到哈嫩非但不領大衛王的情,還剃光那位使者的鬍鬚,使他覺得非常羞恥,結果大衛王只好特別安排,讓他暫時住在耶利哥,等鬍鬚長出來才回去。
  • 主啊,請差遣我!
    今天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一個主題。這裡描述的幾個動作是有順序的:聽見→主說話→主問可以差遣誰、誰可以去呢?→以賽亞回答→請差遣我。從聖經來看,神很多時候是直接命令、直接說話的,比如在《創世記》,神說有光就有光;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創一3、7)。但在這裡,神是用提問的。
  • 差遣三寶
    那三個人後來有沒有繼續跟從主,聖經沒有交待,在講完這事以後,主又設立七十人,差遣他們,這七十人回應了主的呼召,接受差遣。第九章結尾講跟從主,第十章開頭講主差遣。還記得我們上年的主題是「跟隨耶穌的腳蹤」,今年我們的主題是「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東西南北,分堂牧養不分家。」很奇妙地匹配上了,都是先跟從、後差遣。
  • 主日信息:義人的受死的呼召和受苦的呼召
    亞當夏娃沒有罪的時候,他們已經有一種呼召是向己死。如果他向己死,他就完成了自己受造的使命,在向己死上表明自己是受造的。向自己死,表達向神活的決心。耶穌主動的選擇舍己。耶穌舍己,除了向罪死的那個層面,他也是向自己而死。我們也是如此,被呼召要舍己。不只是捨去有罪的部分,而是捨棄作為受造物生存的權利,而把這種權利交給神去處理。
  • 我可以差遣誰呢?
  • 從摩西看蒙召及差遣
    有些人在很短的時間便被差遣;但有些人卻需要相當長的等候。其中有一人,神卻用整整80年之久,才差遣他成為祂的僕人,這人就是摩西。 摩西的家族是蒙神揀選,所以他不肯稱為法老女兒的兒子;又寧可與神的百姓同受苦難,也不願活在罪中之樂;最後他選擇了不怕王怒,與他的百姓同受苦難(參來十一24-27)。但同時,摩西學習了當時世界上最高文化之一,埃及的一切學問,以致說話行事都有才能。只是他那時還未清楚蒙召,耶和華神讓他逃往米甸曠野。
  • 《呼召》耶穌呼召使徒
    今天我與大家一起查考、交通、分享《呼召》 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你差遣工人岑弟兄-藉著他手中所寫的和"口中"所講的真理的道,就是叫我們得救的福音!將屬天的靈糧按時分糧供應給我們,使我們生命更豐盛。阿們!主耶穌啊!
  • 【耶利米書】神對耶利米的呼召,你呢?
    耶利米未受造之前,神已經認識他。我們的神知道我們在世界上,就定下使用我們。「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祂兒子的模樣,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羅八章廿九)有人講預定的道理,什至他們在這道理上跌倒了。有人以為神既然是預定我們,就必定負責我們,不要我們做什麼。其實神先預知後來才預定。
  • 以賽亞書簡介
    10)一 以賽亞預言的背景(1:1~31)二 以賽亞早期的預言(2:1~5:30)1耶和華的日子(2:1~22)2猶大與耶路撒冷遭到的審判(3:1~4:1)3預告審判與神的榮耀(4:2~6)4猶大遭到審判及流亡異鄉的比喻(5:1~30)三 神潔淨並差遣以賽亞(6:1~13)四 以賽亞早期關於彌賽亞的預言
  • 尋求神的心意是基督徒一輩子的功課,那神對我的心意是什麼呢?
    尋求神的心意是基督徒一輩子的功課。(圖/Shutterstock)許多講道和靈修書籍都在告訴基督徒要如何認識神的旨意和尋求祂的計劃,然而對大部分的基督徒來說,這仍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有沒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我們都「想錯了」?
  • 以賽亞僕人之歌9
    本論3-3:主耶穌是神賞賜尊重的僕人以賽亞書四十九3-5:3
  • 聖經人物傳:亞伯拉罕_對呼召的反應
    這誓約的成立乃出於亞伯拉罕的信心:帶他離開本地本族的神必會差遣他的使者引領老僕人,助他達成任務。天將晚,「眾女子出來打水的時候」,這位忠心的老管家帶隊抵達城外的並旁。他呼求耶和華,稱他為「我主人亞伯拉罕的神」,願他施恩給主人,使自己能遇見「好機會」,順利完成任務。他的禱詞透露著何其美好的單純和信靠,正反映出那因著亞伯拉罕與神同行而瀰漫別是巴井旁整片棚區的敬虔。
  • 約拿的差遣給我們看到什麼
    我們許多人都喜歡得到神的差遣,因為奉神差遣的人必得神所喜歡,然而約拿卻不喜歡神的差遣,因為神差遣人,總是給難處(受苦),而不是給榮華(享受),所以約拿就躲避神的差遣,而是逃到他施躲避耶和華。約拿書是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奉神的差遣;神差遣人是到什麼樣和地方去。
  • 從大衛的遺訓反思:基督徒應活好當下,走蒙見證的道路
    一,在個人生活中走好信仰之路大衛的一生是顛沛流離的,他曾被掃羅追殺,又被外邦仇敵追殺,甚至被兒子押沙龍追殺;他曾為了神的名殺死了巨人歌利亞,也曾作掃羅手下的勇士,也曾犯過錯誤霸佔烏利亞的妻子等等,想必在他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這些也會歷歷在目、刻骨銘心。
  • 《清教徒與講道》|| 關於教牧服侍的呼召(三)
    可以想想保羅、以賽亞、耶利米等等。摩西為了自己的同族百姓寧願自己的名字從生命冊上被塗抹(出32:32)。保羅在羅9:3也說: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保羅還在林後5章談到2個激勵他的事情,一是可畏的主,在11節他說:我們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勸人。二是基督的愛,14節他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
  • 基督徒走光明之道的三要素
    基督徒之所以要走光明之道,是因為耶穌是光(約壹1:5),他的所言所行就是他指示給我們的光明之道。耶穌所追求的道路,就是我們要走的光明之路。我們走在其中,就不會跌倒,墜入黑暗中!如果一個基督徒不結光明的果子,那他走的就不是光明之道,他走的還是老路——黑暗之路。教會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基督徒,他們來找神,只是為了得到好處,用求神拜佛的方式敬拜神。我們的神讓你信靠他,是讓你學他,擁有他的樣式(太11:29)。
  • 【真心話】04火中荊棘的呼召——「摩西!摩西!」(出三章)附詩歌:靈火復興我
    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神所在的地方,雖在西乃的曠野,就是聖地。他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他是摩西的神,今天,他仍然是我們的神。不論環境如何惡劣,有神的同在,我們微賤的荊棘就不被燒毀。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在歷史中,神的兒女經過多少苦難,多少烈火的試煉,迫害,卻總是不被燒毀,而且越加增多。
  • 【敞開的門】寮國、越南、緬甸、中亞:基督徒受逼迫者
    他是住在越南北部逼迫嚴重的一個省的基督徒,他請求你與他一同禱告來勝過這次試煉。本篇原文連接於文末,請點擊原文連接 寮國:基督徒阿杜已受逼迫者苦害8年村民告訴這些基督徒「基督教毫無意義,基督徒都是廢物,即使死了也沒有價值。」事情發生的那個月,阿杜也開始受村民苦待。去年11月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中,他的糧倉被燒毀了,犁地用的拖拉機也被毀,他在田裡的房子也被人破壞了屋頂。阿杜把這些事件報告給村長,卻遭到漠視,因為村長說他沒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