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略。
【端木持易見解】
琉璃世界,究竟是什麼世界?佛教說琉璃世界就是一個光明潔淨的世界。藥師佛的淨土稱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與之對應,如來佛的淨土稱為「西方極樂世界」,龍女的淨土稱為「南方無垢世界」,彌勒的淨土稱為「上方兜率內院」。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意思,稱之為美好世界,極樂世界,也就差不離了。當然,這個極樂美好的世界,只是心理上的自我感覺的美好,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才稱宗教為「唯心主義」,馬克思才說它是「精神的麻醉劑」。
現實中如果要構建這樣的美好世界,怎麼做呢?
那就是要人們成為統治階級或者附屬於統治階級,舉個例子,賈府就是統治階級,妙玉的攏翠庵就是附屬於統治階級的,所以大觀園是琉璃世界,攏翠庵是紅梅白雪。
現在呢?比如北上廣深是琉璃世界,紐約是琉璃世界,曼哈頓是琉璃世界裡的攏翠庵。還有很多大學,是附屬性質的,被稱為什麼呢?象牙塔。從黨的角度來看呢,執政黨是琉璃世界,在野黨算是攏翠庵。總之,統治階級及其附屬人員設施,我們統稱為上層建築的那些東西,都可以稱之為琉璃世界。因為非常美好,高大上嘛,對不對?他們的最根本特徵是什麼呢?那就是不勞動,或者少勞動,總之可以稱之為不勞而獲的階級。
與之相反的呢?那就是紅塵階級,勞動者階級。他們天天被「欲望」折磨,被別人散出來的「芳香」所吸引,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的創造物——勞動果實,都不歸他們,或者說,只有極少部分是給到他們的。所以他們才會拜金、拜物、拜老闆、拜各路神仙大佬,希望人家賞賜一點兒,但往往啥也得不到,還白白虧了香火錢。「脂粉」紅色的,「香娃」,美女香車,不正是「紅香世界」嗎?可惜,對他們而言,不過是「清涼國」罷了。
世界分東方西方,過去是西方發達,東方落後,慢慢的形勢正在逆轉;世界又分南北,南方落後,北方發達。就拿中國自己來說,也是南方發達,北方落後;東部發達,西部落後。發達的地方就是琉璃世界,落後的地方呢?空想紅香。別人吃鹿肉(虜肉或滷肉),而勞動者呢?只能割心啖酸。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揭示了我們這個世界分裂成冰火兩重天的兩極的原因,那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社會的財富即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的增長的規模和能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後備軍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展起來的。因此,產業後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長。但是同現役勞動軍相比,這種後備軍越大,常備的過剩人口也就越多,他們的貧困同他們所受的勞動折磨成反比。最後,工人階級中貧苦階層和產業後備軍越大,官方認為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
概括地說:
第一,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社會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後備軍也越大;
第二,產業後備軍越大,經常的過剩人口就越多,他們就越貧困;
第三,產業後備軍越大,經常失業的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
把這三點合併成一句話就是: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產業後備軍也就越大,由於失業和貧困而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由於這一規律的作用,資本主義社會兩極分化現象日益發展。
用馬克思的原話來說就是:「這一規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因此,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
我常想,生活在大觀園裡的孩子們,有什麼過錯?他們是不是好孩子呢?是好孩子。那麼,生活在邊遠山村裡的孩子,他們有什麼錯?他們是不是好孩子?也是好孩子。
可大觀園裡的孩子穿著各種獸皮的裡外發燒的服飾燒烤著鹿肉,而邊遠山村裡的孩子正在冰天雪地裡穿著舊單衣可能還赤著腳追趕著大觀園孩兒們要吃的那隻鹿,要穿的那個獸皮,同學們,誰之罪過?
同學們,我提出這個問題,不是希望你們來做道德判斷。而是想告訴諸位,僅僅做道德批判是沒有用的。
我們要知道原因,並且要知道怎麼辦。
原因是什麼呢?馬克思認為,之所以產生這個貧富兩極分化,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結果,是有其必然性的。這個必然性哪裡來的?
馬克思在資本論序言中說:
「我決不用玫瑰色描繪資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過這裡涉及到的人,只是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係和利益的承擔者。我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係,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係的產物。同其他任何觀點比起來,我的觀點是更不能要個人對這些關係負責的。(第1版序言)」
這句話有三層含義:
(1)一定社會形態中的人,其經濟行為總是與一定階級關係和經濟利益相聯繫的。因此政治經濟學分析資本家和地主,不帶有任何的主觀色彩。
(2)由於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客觀的,因此,雖然某些個人可能在倫理道德上會有所偏離某種價值取向,但他最終不可能完全不受這種經濟關係的制約。
(3)資本家和地主的各種經濟行為是應該被唾棄的,但要從根本上消除這些不合理的經濟行為,必須變革資本家和地主賴以存在的經濟關係和階級關係。
結論就是:大觀園的孩子們和邊遠村莊的孩子們,他們天差地別的生活,是由他們的社會經濟關係和階級關系所決定的,所以,要消除這種天地之別,就必須消除加在他們身上的經濟關係和階級關係。而不是怪罪孩子們,怪罪他們也沒有用啊。不僅怪罪孩子沒用,怪罪大人也沒用。
我們不是要消滅資本家或者地主本人還有他們孩子們的生命,沒有人能剝奪他人的生命,相反,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生命,應該給予每個人平等的生存發展的權力,我們需要剝奪的是——他們之所以是資本家和地主的這個社會關係。就像我們將宣統皇帝變成溥儀,變成人民的一份子,我們要做到就是這個工作。
只有做到這個,我們才能徹底解放這個社會裡的每一個人,既讓琉璃世界裡的人得到解放,也讓清涼國裡的人得到解放。
寶玉不再痛苦,黛玉不再痛苦,阿Q也不再痛苦,閏土也不再痛苦。
你們說,好不好呢?
【端木持易苦衷:先前一篇文章我自己刪除了,的確是群眾爭議很大,我無話可說。魯迅活著,恐怕也難免也要被唾沫淹死的,誰讓他罵很多人奴性呢?我和魯迅不同的是,我不想做蘇格拉底,非要惹群眾憤怒,丟了自己的 小命。我主動做出讓步,靜靜的等你們覺醒,算是回到群眾中,算是不離不棄吧?
這裡是備用號,本來是我肆意吐槽的地方,現在粉絲多了,可憐見的,竟然也不能隨意說話了。那我就儘量少說,回到我的紅樓裡,在那裡安心達命的吐槽, 還好紅樓不是那麼容易進去的。歡迎喜歡清靜的朋友,到樓裡喝茶!關注我的主號:安心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