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銀子與吃包子(民間故事)

2021-02-19 愛尚零點

清雍正年間,沂州連續三年大旱,大批災民逃往京城,驚動了皇帝。雍正皇帝派了一位欽差大臣,帶著十萬兩國庫銀子,專程到沂州賑災。欽差大臣到達沂州後,就把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交給沂州知府楊笙發放,他自己卻到處遊山玩水。

欽差大臣回京復命後,來京城逃難的災民不但沒減少,反而一天比一天多了。雍正皇帝感到非常奇怪,就派心腹到沂州暗中調查,原來大多數災民,壓根兒就沒得到銀子。雍正皇帝氣得七竅生煙,欽差大臣因辦事不力被摘掉了頂戴花翎。

雍正皇帝再次調撥了十萬兩白銀,又派了一位欽差到沂州賑災。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位欽差不再相信楊笙,他把賑災現場設在欽差行營,親眼看著災民來領銀子。十萬兩賑災銀子發放完畢,這位欽差大臣才鬆了一口氣。誰知,當這位欽差大臣回到北京後,來自沂州的災民仍然不見減少!原來狡猾的楊笙在欽差大臣發放賑災銀兩的時候,早就派衙役把各條路口都把住了,很多災民都不能去領銀子。那些衣衫襤褸的所謂災民,好多都是楊笙的家人和奴才裝扮的。結果,第二個欽差大臣也被摘掉了頂戴花翎。

兩個欽差大臣因為發放賑災銀兩而丟了頂戴花翎,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個人敢再擔當這個賑災欽差了。就在雍正皇帝束手無策的時候,大臣呂東主動站出來說:「皇上,奴才願擔此重任!」

呂東當官前,曾是雍正爺府上的奴才,此人雖然沒讀過書,但是他天生聰明,一肚子鬼點子。楊笙是進士出身,此人滿腹經綸,胸無點墨的呂東能鬥過他嗎?雍正皇帝有點不放心地問:「呂東,你有什麼辦法能拿到楊笙的犯罪證據,並保證把朕的賑災銀兩,一點不少地都發到災民手中?」

呂東笑著說:「俗話說天機不可洩露,皇上請放心,如果這次奴才不能把銀子發放到災民手中,您不但可以摘掉我的頂戴花翎,就是要我的腦袋,我也毫無怨言!」

雍正皇帝就和呂東當場立下了生死文書。

呂東要來山東賑災的消息傳來,楊笙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裡:前兩個進士出身的欽差都敗在我的手裡,難道還怕你一個胸無點墨的奴才!

賑災現場仍然設在欽差行營,楊笙索性故技重演,發放銀子那天仍然來了不少假災民。在楊笙的精心策劃下,真假災民混雜在一起,大家都吵吵嚷嚷地催促趕快發放賑災銀兩。楊笙端坐在呂東身邊,不時用眼睛的餘光偷偷觀察呂東的表情,心中不由暗暗得意:呂大欽差,除非你像孫猴子一樣,長了一雙火眼金睛,否則……

呂東則擺出一副穩坐釣魚臺的架勢,他不慌不忙地一邊喝著茶水,一邊搖著紙扇吩咐隨從們往外抬一箱箱白花花的銀子。真真假假的災民一看到銀子,個個情緒激昂,大家扯著嗓子高聲歡呼:「快發銀子啊!快發銀子……」

見時機已經成熟,就像上兩次一樣,楊笙裝模作樣地拿出一份花名冊說:「欽差大人,是不是現在就發銀子?」

出乎楊笙意料的是,呂東慢條斯理地喝了一口茶說:「不忙,不忙!本欽差受當今聖上的重託,一定要把銀子發給那些真正的災民,否則我就要重蹈前兩任欽差的覆轍嘍!」

楊笙心中嘲笑說:你一個京城來的欽差,人生地不熟,我看你怎麼分出誰是真災民?可是,他嘴裡卻用一種挑釁的口吻說:「欽差大人,那,就請您把真假災民分開吧。」

呂東不理睬楊笙,轉身對一個隨從說:「來啊,把我給災民們準備的禮物抬上來吧。」

隨從一聲令下,十幾個親兵,抬來了幾大筐熱氣騰騰的野菜糰子。呂東衝現場的人們說:「各位父老鄉親,沂州遭了災,當今聖上給大家發銀子,我呂東身為欽差大臣,也應該有所表示,只是我的俸祿不多,只能供大家一頓午飯,一人兩個野菜糰子,大家先吃飯,吃完飯就發銀子。」

楊笙不知道呂東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好眼睜睜地看著親兵們給大家髮菜糰子。誰知,一筐菜糰子還沒發完,楊笙就嚇出一頭冷汗了!這種菜糰子是用沂蒙山上一種又苦又澀的野菜蒸的,那些真正的災民都靠它度日,吃起來自然沒有問題,不大一會兒,兩個野菜糰子就吃下肚了。而那些假災民就不同了,他們什麼時候吃過這麼難吃的東西?一個個接過又苦又澀的野菜糰子,齜牙咧嘴老半天也不動一口。楊笙已經看出呂東的用意,急得他一個勁地衝那些假災民遞眼色,可是,仍然無濟於事。呂東見時機已經成熟,他笑著問楊笙:「楊大人,哪些是真災民,哪些是假災民,你現在還分不清嗎?」

事已至此,楊笙只得裝模作樣地一拍驚堂木說:「大膽刁民,竟敢冒充災民,騙取賑災銀兩!來人啊,把那些手中還有菜糰子的,都給我轟了出去!」

第一個回合,楊笙就敗在了呂東手下,很多災民都領到了賑災銀子。楊笙是個愛錢如命的角色,他可不甘心眼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從眼皮子底下進了窮百姓的手裡。回去之後,楊笙把那些演砸了的假災民狠狠地臭罵了一通,然後又把他們餓了兩頓。第二天,再次發救賑災銀兩的時候,楊笙就胸有成竹了:不就是兩個野菜糰子嗎?我的家人照樣能咽下去!

誰知,這一次呂東變路子了,他送給災民的不再是又苦又澀的野菜糰子,而是換成了香噴噴的大肉包子!那些被沂州知府餓了兩頓的假災民,一見到大肉包子,立刻就狼吞虎咽,眨眼之間就吃進肚裡了。那些真正的災民,卻很少有人動嘴,他們大多數都寧肯餓著肚子,也不吃香噴噴的肉包子。楊笙不知道呂東這次耍的是啥花招,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呂東得意地笑著說:「楊大人,本欽差已經看明白了,那些狼吞虎咽吃肉包子的,大多數都是假災民……」

楊笙不服氣地問:「何以見得?」

呂東把臉一板說:「那些真正的災民,一家老小吃糠咽菜,來領賑災銀子的,得到這麼好吃的肉包子,哪個不想帶回家給妻兒老小嘗嘗?他們是不捨得吃啊!那些假災民就不同了,幾個肉包子對他們來說不算稀罕,所以就心安理得地吃下去了!」

幾句話說得楊笙心服口服,第二個回合,他又敗在呂東的手下。幾天下來,十萬兩賑災銀子終於發放完畢。儘管呂東絞盡腦汁,還是有很多銀子進了楊笙的腰包。呂東似乎也不想揭穿這個貪官,甚至他還大擺宴席,請楊笙到欽差行營喝皇帝賞賜的御酒呢!

可是,沒過多少日子,楊笙突然得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病,渾身上下奇癢難忍,而且吃什麼藥也無濟於事,一天到晚離不開痒痒撓,而且越撓越癢,不多日子,就撓得體無完膚了。就在這時,欽差大臣呂東又傳出話來,他要親自傳達雍正皇帝的口諭,點著名要楊笙到欽差行營接旨。楊笙只好帶著痒痒撓,一邊撓一邊齜牙咧嘴來到欽差行營。呂東煞有介事地圍著知府大人轉了好幾圈,看看他的胳膊,再摸摸他的腿,然後一本正經地開始傳達皇帝口諭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你的錢,你花了什麼事也沒有,不是你的錢,你昧著良心撈進自己的腰包,是要得錢癆的!」

皇帝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楊笙明知呂東是在拿他開心,可他還是大氣不敢出,因為心裡有鬼呀!呂東猛然把驚堂木重重地一拍說:「大膽的貪官,你老老實實向本欽差低頭認罪,把前後三次貪汙的賑災銀子,都如數交出來,如若不然,我呂東還有更損的招,來收拾你這個貪官。」

一來是楊笙確實貪汙了賑災銀兩,再者是他也害怕,鬼精鬼靈的呂東說不定還會使出什麼損招來收拾他,只好老老實實交代了全部貪汙罪行……楊笙吐出了三次貪汙的銀兩,按照大清的法律,被判了個斬立決,沂州的災民都誇呂東是個有智謀的官。

原來,呂東來到沂州後,就打聽到楊笙愛錢成癖,他每天晚上都要把家裡的錢取出來,一錠一錠地數一遍,然後才能上床睡覺,否則就徹夜難眠。於是,呂東就從一個江湖郎中那裡弄到一種能使人渾身痒痒的藥粉。呂東讓人把他從北京帶來的賑災銀兩,全部撒上這種無色無味的粉末。為了不傷害無辜的清官和那些得到銀子的災民,呂東還和江湖郎中為這種粉末配上一種藥引子,沒有藥引子,這種藥粉就不起作用。那種藥引子,就是他專門請楊笙喝的所謂「御酒」!

楊笙被砍頭那天,呂東點著這個貪官的鼻子說:「你其實不是敗在我呂東的手裡,是你自己患了貪得無厭的錢癆,所以才落得這麼一個下場啊!」

從那以後,人們就把貪官汙吏要錢不要命的貪婪行為,稱之為「錢癆」。在那個年月,癆病可是不治之症啊!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算命先生一句話,70兩銀子,將死之人改命,官至翰林
    有一天,袁生買了一條魚回來,和算命先生開玩笑,說:」先生是推算高人,你算一下,我能吃了這條魚嗎?」算命先生看看魚又看看袁生,說:」你吃不了。」袁生把魚做好了,放到桌子上,就出來邀請算命先生一起吃魚,打算嘲笑一下算命先生。坐下後,說:」現在我能吃了這條魚嗎?」算命先生還說:」你不能。」
  • 民間故事~為了六兩銀子,斷絕母子關係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為了六兩銀子,斷絕母子關係的故事。在白佛山腳下住著一李姓人家,李生娶妻田氏,田氏長相俊美,能說會道,婚後三年生下兩兒子,大兒李光、小兒李明。大兒李光老實忠厚,為人實誠,嘴笨不會說,不討田氏喜歡,小兒李明嘴甜,能說會道,深得田氏喜愛,田氏偏心李明,有好吃好喝的都先讓李明吃,李明吃飽吃夠了再讓李光吃,李光心好,從不埋怨母親田氏。
  • 民間故事:小夥丟了銀子很傷心,朋友買來一條魚,銀子失而復得
    話說陸翁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學著做買賣,有一次他和幾個夥伴,一起乘船到松江去販賣布匹,當時陸翁身上只帶了三十兩銀子的本錢。為了防止銀子掉落,陸翁特意將銀子放在裹肚裡面,貼身攜帶。按說這樣總可以萬無一失了,但是陸翁在河邊小便的時候,解開了裹肚,一時不慎將幾塊銀子掉進了河裡面。
  • 民間故事|蟒仙小玉
    民間故事|蟒仙小玉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天下太平。但這太平盛世裡,卻國風不正。那正德皇帝朱厚照,放著一大群皇宮妃子不管,偏偏喜歡去逛青樓。這婦人走了過去,抓出一把甜甜的果糖,笑眯眯遞給小女孩叫她吃。這女孩一吃糖,立即睜大了眼,這也太好吃了,她可從沒吃過的。婦人說:小姑娘,你長得好漂亮,叫什麼名字?女孩邊吃邊說她叫小玉。那婦人說:我是你媽媽朋友,跟阿姨走,帶你去找媽媽。
  • 民間故事:一隻烏龜三百兩銀子
    有一天晚上,又沒飯吃,老婆抱怨說:「與其挨餓受窮,還不如你去當強盜。」 申不從大怒,「我是書香門第,不能光宗耀祖就算了,怎麼能幹這種有辱門庭的事呢?與其當強盜,還不如餓死!」老婆也生氣了,說:「想活命還怕丟臉嗎?一無所有卻又想活著,無非兩種辦法:要麼偷,要麼賣。你不願偷,難道要我去當風塵女子了?」夫妻兩人大吵起來。吵累了,妻子哭哭啼啼地睡去了。
  • 民間故事:黃白銀
    此時,兩個人都已走得腿軟腳麻,飢腸轆轆,於是,尋到一家飯館,要了幾個包子兩碗湯。吃飽後,劉四掏出一個金錠子結帳。小二看了看金錠子,疑惑地問:「你這是啥呀?」  劉四取笑他:「這是金子呀。咋,你都沒見過金子?」  小二一撇嘴說:「我見過金子,沒見過你這樣的金子。這金子我不要,你換塊銀子吧。」  劉四笑他:「你真是井底的蛤蟆——沒見過世面。
  • 民間故事:與人為善,卻是助長了貪婪,善人也有雷霆手段
    天天是面頭,這誰能吃得下去啊!趕緊叫善人改善夥食,不能這麼對付咱們。」聽到他的叫囂,有些乞丐也立刻跟著叫囂了起來,那些原先是城內的居民,此刻拿著碗,也是跟著鬧了起來。下人立刻進去稟報善人,善人聽罷,皺了皺眉,吩咐道:「去!以後不做饅頭了,都做帶餡兒的包子。」
  • 古代民間故事集:一個包裹導致的滅門慘案
    民間故事集:一個包裹導致的滅門慘案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白德才到了該娶妻的年齡,卻因為愛佔小便宜的名聲無人願意嫁給他。白德才父母給了媒婆大筆銀子,請求媒婆給他介紹一個。民間故事集:一個包裹導致的滅門慘案這大漢很快吃喝完畢,留下銀子騎上馬飛奔而去,白德才剛想坐下休息,突然看到那位客人的包裹忘在凳子上沒有拿。白德才想打開包裹看看裝的什麼東西,又怕客人忽然回來發現自己偷看包裹。
  • 民間故事:山洞蛇仙
    民間故事:山洞蛇仙明朝永樂年間,鄱陽湖畔一漁村裡,有個叫林山的男子。林山雖出身漁民之家,但相貌堂堂是個英俊男人。只是他年近三十了,也還未娶妻。在這一帶村裡,男子大多二十來歲都已經婚配了。他再不結婚,就變成光棍了。其實原因有點複雜,林山喜歡同村的阿玉姑娘。
  • 民間故事奇談:人面金獸
    同行的人細瞧這這渾身是金的靈獸,它的身形跟老鼠一樣,說道:」我連它能吃兩個黃金都不信,還能信它能讓一個家一貧如洗。」便把它放在小盒子裡準備明天去當鋪換取錢財。吞金獸第二天,竊賊門一身商人打扮來到當鋪想要當了這個東西,黃自清仔細地瞧了瞧這個東西,眼前一亮,但看著這群人急著出手,依照他多年的經驗,這肯定來路不明,便使詐假裝說:「假的黃金,不過這個玩意倒是可以典當10兩銀子
  • 民間故事:何寡婦救張寡婦
    說民間故事談古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閒向書齋闡古今,生非草木豈無情。佳人才子多奇遇,難比張生遇李鶯從前,有一戶人家,男人死得早,就留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這傢伙一肚子壞水,明明家有用不完的金銀,卻仗著人多勢眾,欺負寡婦母女兩人,只吃不給錢。果不然,福貴帶著狗腿子來到樹下,舉起竿子就要打柚子吃。母女忙上前好言道:「莫打,莫打。」連忙取了幾個大柚子給了福貴。
  • 民間故事:金童銀鬼
    眾人見他如此狂妄,便慫恿他前去打探,並承諾事後給他五兩銀子,朱令時已經有七八分醉,被眾人恭維得下不了臺,就取了燈籠酒壺,在主人家的指引下,進了那間鬼屋。進去後,他坐在樓梯上,一時還不曾感到害怕。這些孩童打鬧至朱令時身前時,雙方都驚呆了,朱令時看見它們這麼小,即便是鬼也不值得自己害怕,所以就恐嚇它們說,我生平最喜歡吃小孩,一頓就要吃七八個,再不走我就要吃了你們。那幾個小孩聽了後,嚇得不輕,大哭著跑進了牆角。過了一會,從牆角又出來三四個穿著黃衣的半大兒童,看樣子大概有七八歲,發著黃光,後面跟著一開始來的三四個白衣孩童,個個都很恐懼他的樣子。
  • 到保定來吃有故事的包子:一分鐘擀包子皮近百個,咬一口滿嘴流油
    提到包子,相信大家自然會想起記憶中很多品牌包子,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慶豐包子等。保定的白運章包子,同樣也是有好多故事的。下面我就從其主人公的發跡、包子與眾不同的特點、如今在哪裡可以吃得到等幾個方面逐一介紹一下。
  • 袁黃在寶坻的民間故事
    合作手機:13131626893 講這個故事之前,做一下說明。據香河縣誌記載,1172年,由香河縣東1500戶劃為寶坻縣建制,寶坻正式建縣。1962年6月,寶坻縣大口屯工委南仁孚人民公社慶功臺大隊正式劃為香河縣管制。作為老寶坻人,很喜愛關於寶坻的一些傳說,也就不足為奇了。天津市寶坻區至今流傳著許多關於「袁黃」的民間故事。
  • 民間故事大恩不言謝
    在《聊齋志異》當中,也記載了一個士為知己者死的慷慨故事。武承休是遼陽人,喜歡結交朋友,結識的都是聲望很高的的讀書人。一天夜裡,他夢見自己已經去世的父親對他說:「你結交的朋友遍布天下,可大都是共富貴不能共患難的朋友,只有一個人可以共患難,為什麼不去結識他?」武承休問:「這人是誰?」父親對他說:「他就是田家村的田七郎。」醒來後覺得很奇怪。
  • 一塊「大洋」在民國時可以買500個包子,如今可以買多少?
    很多人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看到裡面的主人公吃完飯後,隨意從袖子裡掏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隨後揚長而去,而小二則會收下銀子,用牙齒咬一咬,再用手擦一擦,開開心心地收拾起碗筷。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這一幕,不過歡樂之餘,也會有許多疑問,比如過去的一兩銀子究竟值多少錢?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銀子上沒標價格,怎麼知道夠不夠飯菜的價錢呢?
  • 民間故事:巨龜金蛋
    民間故事:巨龜金蛋早些年,在四川寶興縣青衣江邊上,有個叫石磨灣的村子,一個叫陸勇的男人住在這裡。陸勇自小沒了父母,從小就在江裡打滾,水性是頂呱呱的好。他七八歲時,就能一人遊過大江,潛入水中抓魚了。一個夏日夜裡,天氣暑熱難擋,陸勇給妻子打招呼後就來到江裡泅水,他潛入一個比較大的水下巖縫,想逮一條大魚回家吃,這地方是個魚窩。誰知老半天沒摸著魚,而是抓著著一隻大烏龜。此龜臉盆大小,陸勇從沒見過如此巨龜,他欣喜異常,把烏龜抱回家中。
  • 【太康民間故事】吳廣的傳說
    相傳,吳廣是太康縣城偏西南三十八裡小吳莊人,他出身貧寒,吃不飽,穿不暖,五冬交夏沒穿過鞋,人送外號「銀腳漢兒」。    小時候,一些財主家的少爺們經常打他、罵他。吳廣他人小家貧志不短,不甘心受他們的窩囊氣。一心一意想練武學藝,就是沒錢請教師。趕巧,小吳莊東邊有個王集村,村裡有個叫王玉的人,是秦朝的一個大官。
  • 民間故事:「倒騰窮」原型之報恩的蝎虎子
    故事發生在山西某地,有一個光棍漢李富貴(我給取的名字,講故事的老人只會說――有個人),這李富貴無父無母無妻無子,光棍漢一條,家裡窮的叮噹。李富貴靠打短工為生,這天做工回來,見村頭一群頑童圍成一團,大呼小叫,不知玩什麼遊戲。
  • 民間故事:「傻人有傻福」,丟了銀子,得「寶蟹」
    一天,老婆拿一百兩銀子給傻子,要他去做生意。傻子帶著銀子,在路上碰到一個拐子,拐子問他;「傻子,你今天出來幹什麼?」傻子講:「我老婆叫我出來做生意。」拐子聽講傻子做生意,看到小塘裡有一群野水雞,就騙傻子:「我這裡有一群水雞,一百兩銀子賣給你要不?」「好是好,只是我沒有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