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抽獎不斷錯付背後,品牌如何和競品組CP營銷?

2020-12-2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公關界007」(ID:PRCN007),作者:黃毅,36氪經授權發布。

最近,喜茶又因為抽獎抽中了競品的粉絲而登上熱搜,話題是#喜茶又錯付了#,閱讀量達到了7.5億,討論數5.9w,足見網友對喜茶不斷抽獎翻車的喜聞樂見。

但也有網友提出疑問,每次都抽中競品,每次都上熱搜,這難道是喜茶的營銷手段嗎?

在我看來,喜茶每次都砸錢帶著競品上熱搜著實大可不必,而且不少網友確實喜歡用美食來取暱稱,用「烏龍事件」來解釋喜茶接二連三的錯付,其實也說得通。

但今天要討論的,不在於喜茶是不是刻意為之,而是「抽獎烏龍」的背後,品牌和競品相愛相殺這件事,帶給品牌的營銷啟示。

01 喜茶不斷錯付的背後,是網絡話題的聚攏引爆

就像明星需要不斷靠熱搜維持熱度、增加流量一樣,品牌同樣需要靠營銷來提高曝光量,製造話題度,不時地出現在大眾面前,保證不被消費者遺忘。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新茶飲行業,每個品牌都在使盡渾身解數地進行品牌營銷。

但眼花繚亂的營銷玩法,也會讓人失去興趣。相比之下,脫胎於網絡話題的營銷,則更能激發網友的參與感。所以,我們看到,從3月份第一次抽中茶顏悅色的粉絲開始,喜茶並沒有「家醜不可外揚」地去掩飾、沉默,而是有意、持續地引導話題的討論。

第一次,抽中茶顏悅色的粉絲,面對網友的嘲笑,喜茶委屈地表示:終究是錯付了。

第二次,抽中星巴克的粉絲,喜茶艾特了微博抽獎平臺,索要一個合理的解釋,又委屈又生氣,真是讓人憐愛。

第三次,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喜茶又抽中了coco的粉絲,吃瓜群眾更是炸開了鍋。

這次喜茶直接傷心到無語了,中獎用戶還來不及開心,就跑來安慰官博,表示自己超愛芝芝莓莓,還改了微博籤名:我愛喜茶!!!我是茶茶的死忠粉。

俗話說,官方玩梗,最為致命。抽中競品這樣的烏龍事件,本來就能引起話題討論,喜茶下場和網友一起玩梗,更是激發了網友圍觀、互動的熱情。

無疑,一次又一次的錯付,讓喜茶有了和用戶溝通的話題,建構起了喜茶和用戶持續的、牢固的溝通路徑,不僅助力喜茶引爆網絡話題,不斷登上熱搜,也進一步拉近了品牌和年輕人的情感距離,增強了用戶黏性。

02 與競爭對手組CP,是對抗也是共贏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但還有一句俗話,叫不是冤家不聚頭。

對於品牌來說,為了爭奪市場份額,搶奪用戶,在營銷廝殺中從不手軟,甚至偶爾還會相互內涵、diss一下。但是,同在一個行業,不可能老死不相往來,偶爾合作共贏才能讓行業有序發展。

縱觀品牌發展歷史,品牌之間的相愛相殺總會被消費者銘記在心。

甚至類似麥當勞和漢堡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寶馬和奔馳之間長達數十年的相互battle,已經成了「鎖死」的CP,提到其中一個,就會立馬想到另一個,並貢獻出了很多經典的營銷案例。

比如漢堡王每一次「碰瓷」麥當勞,無論是海報、廣告片還是用戶互動,都會特別強調自己「火烤皇堡」的獨特賣點,為自己的產品打廣告。

去年,漢堡王就利用AR技術,顧客只需使用手機 APP的「AR 掃一掃」功能,對準麥當勞的廣告,就會看到麥當勞被「燒掉」了,而且顧客還能獲得一個免費皇堡的優惠券,簡直是碰瓷和賣貨兩不誤。

之前奔馳CEO退休,寶馬的一支致敬短片,更詮釋了品牌間高級的「撕x」技能。

這幾年,國內品牌之間的相互battle也成了大眾津津樂道的話題。比如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之間的隔空喊話,就像極了大型小學雞互啄現場。

此前愛奇藝《青春有你2》開播,直接說要吃燒鵝。而騰訊視頻立馬發了一條「獼猴桃挑選小竅門」的微博,告訴網友「爛桃不可吃哦!」

但是,我國對於競爭品牌之間的廣告互黑有著相關的法律約束。

《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廣告不得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反不正當競爭法》也規定,「經營者不得捏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誤導性信息,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因而,國內品牌往往不敢正面剛,除了暗戳戳地內涵,更多品牌走起了「甜蜜相愛」的偶像劇路線。

比如美團和餓了麼外賣小哥之間的有愛畫面,就經常在網絡刷屏。

每一次的喜茶錯付,也有茶顏悅色、CoCo都可前來安慰的有愛互動。

甚至連美團也會蹭一下熱度,cue一下餓了麼盒馬每日優鮮。

可以肯定的是,比起品牌之間的跨界組CP營銷,競品之間的相愛相殺帶來的反差感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度,製造話題度。

同時,當平時處於競爭關係的兩個品牌不再腥風血雨,而是難得握手言和,商業互吹起來,這其實更有利於品牌樹立積極正面的外在形象,贏得消費者的好感。

03 和而不同,是品牌智慧和魅力的集中體現

《邏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說過:「魅力,是網際網路世界中的稀缺物資。打造自媒體,就是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體。」

現在的品牌都在努力打造品牌人設,希望用更加人性化、立體化的形象和消費者溝通,贏得年輕人的認可。

不過在我看來,如果想要讓品牌成為一個更加鮮活的「人」,除了外在的人設,則更需要品牌擁有植根於骨子裡的「人格魅力」。這種品牌魅力不是外在「人設」賦予的,而是體現在品牌的處事原則和態度中。

如何處理與競爭對手的關係,就是一個方面。

在網際網路時代,營銷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品牌與競爭對手被夾裹在了一體化的網絡環境中,隨時接受年輕人的比較、評判、監督,品牌的任何一個負面,都可能被無限放大,成為永久的「黑點」。

所以,與其相互撕逼,或者互不理睬,「和而不同」的網絡環境,則更有利於品牌和行業向前發展,也能體現出一個品牌的智慧和魅力。

此前奧迪在朋友圈投廣告,錯投成英菲尼迪廣告的「迪迪事件」中,奧迪的處理就相當高明。其實,這樣一個烏龍事件,本身就引發了不少的關注,而奧迪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這波關注,進一步吸粉。

所以,在奧迪的公開信息中,既沒有表示是否處理相關負責人,也沒有提和騰訊之間的協商,而是把一場投放事故「大事化小」,用「高情商」的品牌智慧,打造出一個出色的危機公關案例,也維護了汽車行業的良好口碑。

再看喜茶第一次抽中茶顏悅色後的回應,同樣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高水準的公關。

「消費者選擇自己想喝的品牌也是一種「奶茶自由」」等文案,喜茶的字裡行間都是對顧客、競品、行業的尊重,甚至還能藉此給自己引流其他奶茶品牌的粉絲。

奧迪和喜茶的這些做法,彰顯出的是品牌的包容、大度,樹立起了品牌作為行業領先者的姿態和佔位,這種品牌智慧和魅力,才能留給大眾更深刻的印象,成為品牌長遠發展的重要基因。

04 和競爭對手組cp,品牌應該注意些什麼?

不過,雖然和競爭對手相愛相殺,能夠在話題傳播、形象塑造等方面帶來利益,但這中間的尺度還是要嚴格把握,注意分寸。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是玩火自焚了。

在我看來,品牌想要和競品產生更好的化學互動,需要注意這三點:

1.可以玩梗調侃,切勿惡語相向

要知道,和競品相愛相殺,只是一種營銷手段,並不是真的要去「殺」對方。所以,這其中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切勿惡語相向。

最好的方式,就是像玩梗、開玩笑一樣,用幽默的方式去調侃競品。比如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之間的互懟模式,就無傷大雅,還能帶來歡樂。

而幾年前京東和蘇寧之間的海報大戰,則因為內容太過低俗被詬病,現在已經不用這樣方式博眼球了。

此外,相殺的同時,也要相愛。對於消費者來說,並不會喜歡一個充滿戾氣、只喜歡撕逼的品牌。只有相愛相殺的cp,才能給用戶不斷製造興奮點,撩撥大眾的情緒點。

2.勢均力敵的較量,才更有看點

也就是說,品牌要和自己旗鼓相當的競品一起組cp,玩營銷。只有勢均力敵的品牌較量,才精彩,才能製造最大聲量的話題。我們現在所記住的品牌相愛相殺案例,幾乎都是如此。

如果一個小品牌,去碰瓷一個大品牌,只能是蚍蜉撼大樹,飛蛾撲火。比如此前茶顏觀色起訴茶顏悅色,得到的是一邊倒的罵聲。

如果一個大品牌去diss一個小品牌,則同樣顯得不夠大氣,甚至會落得欺負弱小的地步,自損形象。

3.鍥而不捨,方得始終

一對能讓人記住的品牌cp,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品牌不停地「營業」,不停地「發糖」,才能聚攏一幫cp粉,甚至還會有cp粉自發地為他們製造話題。

所以,當你決定要和競品相愛相殺,就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要像漢堡王「痴戀」麥當勞一樣,鍥而不捨,方得始終。

當然,如果品牌能成為百搭cp,那就更好了。就好比喜茶通過和多個同行品牌的有愛互動,用「廣撒網」的形式,已經讓用戶對品牌形成了鮮明的記憶點——抽獎錯付。

這種記憶點可以像「汪峰上頭條」一樣成為聯動效應。就像無論哪個明星上頭條,人們都會想到汪峰,今後,無論哪個茶飲品牌搞抽獎,人們可能都會想到博愛的喜茶了。

05 結語

在如今這樣一個商品琳琅滿目的商業時代,主導權已經到了用戶手中。眼花繚亂的選擇,打破了品牌非A即B的賣方市場局面。

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今天吃麥當勞,明天吃肯德基,後天又吃漢堡王。品牌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只是把用戶固定到自己的城池中,而是如何讓用戶在多元的選擇中,對品牌有好感度,把品牌放在自己的選擇列表。

此時,品牌之間就沒必要是你死我活的地步。與其單打獨鬥,倒不如聯手實現共贏,這樣的營銷可能更事半功倍。

在商業戰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在品牌營銷中,有時候化敵為友,也不失為一種絕佳的策略。

相關焦點

  • 營銷觀察 | 喜茶和茶顏悅色聯名?奇怪的CP又增加了
    為什麼是喜茶和茶顏 雙方的合作始於一場意外。 3月22日,喜茶在微博上舉辦了一場抽獎活動,令人詫異的是,最後的獲獎粉絲是「等一杯茶顏悅色」。在消費者眼裡,兩個處於競爭關係的品牌卻產生了奇妙的火花,這無疑擊中了粉絲的笑點。
  • 喜茶背後的營銷諮詢公司-滬琛策劃是如何幫助喜茶破局?
    喜茶背後的營銷諮詢公司(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預測,新式茶飲的潛在規模在400億元至500億元,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 巨大的市場前景理所當然的吸引了大批的入局者,比如喜茶、奈雪、因味茶、一點點等,不過市場利好只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其中一方面,其他方面的推動也必不可少。 滬琛策劃認為:一方面,收益可觀。
  • 喜茶和茶顏悅色大搞CP,真是一個敢提一個敢接
    喜茶是真的膽大!繼多次聯名翻車之後,這次喜茶又給自己促成了一對兒史無前例的CP——「喜笑顏開CP」,CP對象是茶顏悅色。是的,你沒有聽錯,喜茶這次的聯名合作對象是它的同界——茶顏悅色。要知道「品牌聯名」,通常的說法是品牌跨界合作, 「跨界」和「聯名」基本上是連體嬰一樣的存在,而同界聯名,大多數人聽都沒聽說過。你見過麥當勞和肯德基搞聯名嗎?
  • 梁小平:喜茶品牌營銷分析
    所有好的營銷都是基於好的產品,要不就會加速品牌的消亡。不要對好的營銷偏見,那是扼殺走向成功範式的開始。對於品牌營銷做得好的喜茶,是在以產品為原點的品牌營銷世界裡,闡釋新的商業模式。茶飲是一個傳統的市場,也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喜茶將品類創新、聚焦市場、只做直營、豐富渠道融合一起,就在茶飲市場上找出獨特經營之道。
  • 茶顏悅色 喜茶:如何快速成為網紅品牌「頂流」?
    那麼,茶顏悅色、喜茶、奈雪的茶是如何做到的?怎樣讓買到產品的人,不僅喝的滿足,還曬的開心?新式茶飲品牌頂流,如何煉成?▍茶顏悅色:玩兒「中國風」文創的高手茶顏悅色的走紅程度,幾乎出現在了每篇長沙旅遊攻略裡,甚至已經成了長沙的一張旅遊名片。
  • 與三頓半組CP,茶顏悅色終究還是走上喜茶「老路」?
    再比如,它開始熱衷玩跨界營銷。在三頓半之前,茶顏悅色還與喜茶、天真藍、御泥坊等品牌合作過。 02 沒有品牌,可以只靠營銷成功 看到茶顏悅色這幾個月種種操作後,有網友感嘆:它終究還是走上了喜茶的老路。
  • 從喜茶、奈雪の茶看幕後攜手-滬琛策劃如何玩轉飢餓營銷!
    雖然這手段用在最新一款iphone X似乎不太奏效,但並不能阻礙飢餓營銷在各行各業發揚光大。自蘋果手機開創飢餓營銷的套路之後,國內知名品牌營銷諮詢機構--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將這種飢餓營銷運用到了國內餐飲業。營銷方式千百萬種,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餐飲行業的飢餓營銷。說白了,其實就是給消費者製造想買而買不到,想得到得不到供不應求的一種營銷方式。
  • 七夕刷屏背後:喜茶、周大福們是如何瞄準你的錢包的?
    說起翻車,繞不過「品牌交際花」喜茶。近期,為慶祝「ZX line」在運動鞋履領域中的傳奇地位,阿迪達斯宣布將重啟「A-ZX series 限定企劃」,這次企劃的合作品牌是喜茶。作為跨界交際花,喜茶合作過太平鳥、百雀羚等一眾品牌,不同的是,這次和阿迪達斯「黏」在一起似乎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
  • 深訪元氣森林、喜茶、花西子、王飽飽:如何通過新營銷創造爆款?
    隨著新一代國貨品牌的崛起,品牌營銷新打法進入大眾視野。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花西子」,代餐市場中知名品牌「王飽飽」、「良品鋪子」,美食品牌「元氣森林」、「喜茶」、「奈雪的茶」等都取得了耀眼的銷售成績和品牌聲量,從產品到營銷方式到消費服務,完美地俘獲了大批新生代消費者的心。「海一般」的中國市場,消費升級潮湧。
  • 從喜茶、奈雪等茶飲品牌的定位,總結出這3點茶飲店經營策略!
    各茶飲品牌的定位1、喜茶喜茶的受眾,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抓住年輕消費者的社交需求,聚焦「靈感之茶」,強調分享是一種很酷的喝茶體驗,對品牌進行了差異化定位。6、蜜雪冰城蜜雪冰城率先成為首個萬店茶飲品牌。縱觀整個菜單,個位數的奶茶佔十分之九,客單價6元左右的性價比依然一騎絕塵。當喜茶、奈雪在一、二線城市開疆拓土時,蜜雪冰城等品牌瞄準了各大高校和各小城市,在多年的市場沉澱中,積累了大量「糧草」。
  • 喜茶赴港上市,誰是背後的推手?
    9月8日傳出消息,喜茶在全方位品牌營銷戰略諮詢機構(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幫助下將於2021年在香港上市。截至發稿,喜茶回應暫無更多消息。
  • 餓了麼和美團這對「餓美CP」,我磕了
    通過「耳朵營銷」,塑造美團的個性化品牌形象。不僅發布了一組「蘋果風」的產品海報,更是賣起了這個「萌萌」的周邊,發布了發箍款和粘貼款兩種袋鼠耳朵,一款專為用戶設計,另一款專為美團騎手設計。
  • 喜茶為何能成為第一網紅品牌
    喜茶幕後的品牌諮詢公司--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認為:如今一款茶飲要出圈,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那麼喜茶營銷策略到底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 2、產品價格=中端原料+低敏定價 喜茶上遊茶葉供應商遍布印度、臺灣、河南、廣西等地並在不斷增加。據報導,喜茶茶原料的成本在400元/斤,放在傳統茶行業內屬於中高端水準。喜茶產品價格跨度大,從9-30元覆蓋了不同的消費人群,主力價位在20-30元,顯著高於普通奶茶店,又低於星巴克等主流咖啡店的價格。
  • 為啥店門口排隊的總是喜茶?茶界「交際花」的營銷思路
    除此之外,喜茶還與不少網際網路大廠「惺惺相惜」,和QQ音樂一起捆綁銷售麻薯和綠鑽卡,賣茶的同時也賣賣和愛奇藝的聯名杯套,甚至還和美團推出環保周邊。不過,喜茶的營銷活動不追求銷量,而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喜茶品牌。也就是為了更好的傳播和做出良好的口碑。通過聯名提高品牌熱度和認知度。
  • 茶顏悅色、喜茶、海底撈……那些天天排隊的品牌做對了什麼?
    喜茶、海底撈、外婆家、耐克、星巴克....永遠在排隊,預定,搶購。近年來,網紅品牌層出不窮,排隊、拍照、發圈,成為探訪網紅品牌的標準「姿勢」。為了買一杯奶茶、一斤點心,排隊一兩小時的現象並不鮮見。譬如,鮑師傅最高排隊7小時,喜茶平均排隊2到3小時。
  • 奶茶界「拼多多」秒殺喜茶,年賺65億背後有何秘密?
    沒錯,這家奶茶店就是蜜雪冰城。吊打喜茶、奈雪的茶,碾壓 COCO、一點點,在過去 1 年狂賺 65 個億。我不禁感到好奇,蜜雪冰城背後都藏著什麼賺錢秘密?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家神奇的奶茶店。蜜雪冰城都有哪些神操作?一提到蜜雪冰城,很多小夥伴的反應都是這樣的「這是啥?
  • 喜茶和茶顏悅色聯名了?從「奇怪」的聯名裡看品牌設計的深層含義
    套路脫敏、內容疲憊、刷屏時代終結……營銷難已成為常態。儘管艱難,但各個品牌依然在努力探索品牌傳播和營銷的新方式,期望煥新認知,走進新一代消費者心中。其中,品牌年輕化是各個品牌最常用、最先探索的營銷手段,那麼品牌到底應該怎麼去年輕化?那麼品牌要如何年輕化?如何判斷品牌已經老化?你做對了品牌年輕化嗎?
  • 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來源:穆滿起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原創華商韜略2020-10-0410:35:40所有人都要不斷進化、自我升級,才能活下來。在包裝和營銷上,奶茶品牌開始採用有辨識度的Logo和包裝,並在店內放置濾水器等,以消除消費者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的顧慮。這一時期,是中國臺灣奶茶品牌在大陸市場大規模擴張的新階段。僅Coco,2010年就開出500多家門店。
  • 喜茶:價值160億的奶茶店營銷用的就這5個套路,一點點:我也在用
    從最早幾塊錢一杯的街客、茶風暴,到後來十塊左右的快樂檸檬、Coco奶茶,再到十幾塊一杯的一點點,以及今天二十多一杯的喜茶,奶茶不再是從年前那種低質、不健康的代名詞,隨著消費升級,奶茶的品種也不斷改進不斷推陳出新,並且越來越健康化、高端化。
  • 奔馳寶馬又「撒狗糧」:營銷手段那麼多,為何品牌會如此熱愛CP營銷?
    ⊙ 作者 七爺 | 廣告營銷界(ID:iyxcom) 隨著品牌營銷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泛CP時代,CP聯動已經成為品牌營銷常見的一種操作。這不,作為老牌CP的「奔馳寶馬」最近就再一次開始聯合撒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