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偏見,二戰名將巴頓、蒙哥馬利和隆美爾,誰更出色?

2021-02-07 冷熱軍事史



NO.586 - 最出色名將

作者:李三萬

本文由公眾號老周的深度軍事授權轉載


在規模宏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湧現出了大量戰功赫赫的名將。美國、英國和德國最著名的代表無疑是巴頓、蒙哥馬利和隆美爾。那麼,拋開偏見,這三位名將到底誰更出色?


單就指揮才能而言,筆者認為,巴頓在隆美爾之上,隆美爾則在蒙哥馬利之上。 從整個二戰來說,巴頓沒有打過一場戰役級的敗仗,他對戰德軍的名將凱塞林、巴爾克、梅林津都是贏得乾淨利落,也贏得對手尊重


▲ 巴頓


比起巴頓,隆美爾就要差一些了。


隆美爾的能力遠不如他的名氣大,關鍵時候總是不在指揮崗位,阿拉曼戰役前他沒料到英軍會發起進攻,回國治鼻炎了,諾曼第登陸他把盟軍的登陸時間和地點都判斷錯了,所以竟然回家給自己太太過生日了。


▲ 諾曼第登陸


另外他也沒有斬落過什麼名將,所以雖然升到了元帥,但含金量並不高,無論戰功還是資歷都還是有所欠缺,希特勒給他元帥,主要因為他不是普魯士軍人貴族出身,可以算是希特勒一手提拔起來的嫡系,自然要多多關照了。


隆美爾也沒有在東線和蘇軍過招,要知道東線戰事之激烈和傷亡之慘烈,都是西線或者北非戰場不能相比的。隆美爾的戰功和聲譽大都是在次要方向的北非戰場上取得,他所指揮的部隊充其量也就一個加強軍,授上將才更為貼切。


▲ 隆美爾晉升元帥,無論戰功還是資歷都有所欠缺


隆美爾是作戰勇猛,戰術也出色,但缺乏大局觀,只能算是猛將而絕非帥才。他信奉老毛奇的「在戰術勝利面前,戰略啞口無言」。他和保盧斯能夠得到元帥的權杖,很大程度上都有鼓舞士氣的因素。


隆美爾在戰術上的光環,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除了隆美爾本身的戰術造詣以外,更多是來自於宣傳,一方面戰時德國的宣傳系統需要造神運動,一方面則是戰後美英方面的過度宣傳


隆美爾戰時的名氣,除了他在戰術上的能力外,更有希特勒的私心和偏愛,就此意義上說,他更象是宣傳大師戈培爾塑造出來的傑作。而英美戰後對於他的吹捧,其用意不言自明。


▲ 戈培爾


隆美爾作為一個戰術大師,在戰術上也不是沒有問題的。他從法國到北非,確實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精妙的勝利,不難看出他對出奇制勝的熱衷。


雖然後勤,兵力等物質上的不足是制約他的一大問題,但他天生的機會主義性格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也使得他在阿拉曼被蒙哥馬利擊敗。 

有人說隆美爾在非洲的失敗是因為義大利方面補給不力,實則是因為隆美爾對後勤的忽視。對照檔案資料其實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非洲軍在後勤上的問題,義大利其實沒有多大的錯誤,義大利方面完全能夠維持每日十萬噸補給到達班加西。


但是北非有一個問題,因為從班加西到阿拉曼的補給路線幾乎就是華山一條道,這是一場比拼卡車、運輸機等等從鐵路終點到前線上千公裡距離的拉力賽。卡車備件消耗巨大。


▲ 阿拉曼戰役中的英軍


這一段補給線隨著距離加長,雙方都難以確保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補給線路在空襲面前就更為脆弱。所以結論就是在北非戰場,誰進攻誰吃虧。德軍去北非之前基本上也有這個結論。他們也沒必要在北非打下一個大大的江山,維持現狀就可以。但是隆美爾不是這樣想的……


1941年3月19日在柏林的軍事會議上,主要就是隆美爾闡述自己的非洲計劃。當時總參謀長哈爾德和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元帥基本上達成共識,德軍只能在非洲投入三四個師,特別是德軍已經在做攻擊蘇聯的準備了,不可能對非洲有什麼大的想法。


▲ 德國總參謀長哈爾德


哈爾德回憶中說:隆美爾宣稱不久後他就會徵服埃及和蘇伊士運河,他又談到德國的東非,我遏制不住自己,發出了不禮貌的笑聲。接著我問他,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還要什麼要求,他認為還需要兩個裝甲軍。


哈爾德問了關鍵的問題,即使德軍能派出兩個裝甲軍,你怎麼給他們提供補給。


隆美爾回答的賊經典:「這對我無所謂,那是你的事情……。」哈爾德1945年進了戰俘營還會提起這段話,真是氣得不輕。 隆美爾也是死得早,如果他活到戰後在回憶錄裡面和其他德軍高級將領互撕,一定很有趣。

蒙哥馬利的指揮才能與隆美爾不在一個層次上,更沒法和巴頓比了。 


在筆者看來,蒙哥馬利根本不會打運動戰和殲滅戰。「市場花園」那一仗更是他軍事生涯最大的敗筆。 


▲ 市場花園戰役


在客觀條件充分有利的情況下,蒙哥馬利也僅做到了十則戰之,五則守之,倍則避之。就算對手隆美爾太過兇悍,蒙哥馬利的表現也太過不堪了吧。


在北非他擁有的可不只是兵力優勢,還有地利,以逸待勞,地中海制海權,大部分時間的制空權,充足的補給,準確的情報。但好歹他有自知之明,沒有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所以打起仗來還是謹慎為上,勉強算得上一個稱職的將領了。


▲ 蒙哥馬利


有人說這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我怕孫子的棺材板要壓不住了,這適用於的情況是利用好自己的優勢資源,穩健的平推過去,不給對手翻盤的機會和空間。


和朱可夫相比,雖然和蒙哥馬利一樣都是贏下了該贏的仗,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兩者還是有所區別。一個是我有優勢我敢打,去爭取主動權。


庫爾斯克贏得難看怎樣,對方跑得掉嗎?勢均力敵的情況,朱可夫就採取保守的防禦戰術,消磨對方銳氣,再積攢力量發動反擊。這才叫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 庫爾斯克戰役中的德軍


而蒙哥馬利呢?優勢佔盡也只能相持,更別提大敵之擒了,高下立判,更別提指揮規模和強度不在一個層次上。


蒙哥馬利既不是一個能運用好既有優勢,泰山壓頂碾壓對手的善戰者,也不是靈活運用手中資源,以及之長攻敵之短,局部積小勝,全局滾雪球的閃耀將星。他的成就源於同盟國陣營強大的實力,加上英國陸軍矮子裡拔高個,作為英國陸軍的代表而已,不過一守成之將卻肩負名將之名。


所以綜合而言,巴頓的軍事指揮能力,和古德裡安類似,都是指揮大規模坦克集團軍群作戰的高手,是傑出的戰術天才。他就是一個純粹的軍人,是一個為戰爭而生的人


▲ 古德裡安


這三人的軍事指揮水平應該是巴頓>隆美爾>蒙哥馬利。

- 延伸閱讀 -


入群、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請聯繫微信號:potereio

相關焦點

  • 蒙哥馬利明明打贏了隆美爾,為何人們還是普遍覺得隆美爾更強?
    關於蒙哥馬利,你會想起什麼呢?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所指揮的阿拉曼戰役。但也有許多人開始質疑起了蒙哥馬利的軍事能力,畢竟他的對手隆美爾帶領的聯軍不是最佳狀態。那麼,讓我們先來重新審視一下這次戰役,看看蒙哥馬利能否真正憑藉自己的力量贏得勝利。二戰期間,義大利的表現可謂是十分糟糕,甚至不足以單獨進行作戰,而作為籤訂了約定的德國納粹自然也不會放任盟友走向失敗,畢竟唇亡齒寒,於是,德國派隆美爾去北非拯救戰爭。隆美爾的到來穩定了非洲的局勢。
  • 二戰十大名將,同盟國有六位將領入選,法西斯陣營也有四位上榜
    同時,還造就了一批天才式的頂級戰將,不管是同盟國,還是法西斯陣營,都擁有一大批軍事人才,他們的軍事才華,以及戰場上的表現也被後人所敬仰,不管是敵人還是對手,只要於你擁有出色的軍事才能,同樣可以受到世人的敬仰與尊敬。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二戰時期的十大名將。
  • 英國名將蒙哥馬利對陣德國名將隆美爾誰會贏?阿拉曼戰役成試金石
    英國名將蒙哥馬利對陣德國名將隆美爾誰會贏?阿拉曼戰役成為試金石文/無計讀史1939年,德意志突襲波蘭。一場浩大的,席捲幾乎全世界的戰爭便爆發了。1942年,德意志名將埃爾溫·隆美爾將軍率領的非洲軍團,其中有著義大利和德軍的大量機械化部隊和步兵。這股力量是強悍的。埃爾溫·隆美爾將軍此時的非洲軍團已經深入埃及,即將觸及到大英國協軍隊的蘇伊士運河補給線。一場戰爭,似乎迫在眉睫。
  • 二戰十大名將的上榜名單,應參考主要軍事強國的軍隊整體戰力
    個人覺著既然時間設定為二戰時期,那麼再把我軍若干名將算進名單裡去,已經未必是讚美而是有意嘲諷了,因為在日本投降之前,八路軍和新四軍都不具備跟敵人進行大兵團作戰的實力和能力,還不能產生世界聞名的戰將。淮海戰役、遼瀋戰役和抗美援朝雖然打得非常出色,可那畢竟是1945年以後發生的戰爭,跟第二次世界大戰無關。
  • 名將陪你打二戰 《黑金彈頭》今日火爆開戰
    歐陸風雲再起,二戰戰火重燃,鋼鐵雄兵待命,誰能主宰世界。《黑金彈頭》今日發布徵兵令,調兵遣將,名將聚首,再戰二戰魔頭希特勒。新的一年到來,我們的大魔頭希特勒終於難不住寂寞,要在新一年大幹一場了,於是他喚來隆美爾、曼施坦因、古德裡安等一批手下得力幹將,打算大幹一場,讓人們重新體會他們的恐怖,得知此情報的盟軍自然不能任期胡作非為,麥克阿瑟、巴頓、蒙哥馬利等名將齊聚一堂,共商討敵大計。
  • 訪問中國後,蒙哥馬利元帥告誡各國:一定不要與中國軍隊交手!
    有人說,二戰名將、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年輕時很帥氣,他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選擇上戰場打拼。筆者懷疑,他們很可能把蒙哥馬利將軍與好萊塢演員蒙哥馬利-克裡夫特的照片搞混了。因為後者更帥。伯納德-勞-蒙哥馬利生於1887年的英國倫敦,他參加了一戰和二戰,作戰英勇,從一個少尉排長成長為英國陸軍元帥,獲得的各種勳章數不勝數。1942年的北非戰場,英國軍隊起初被「沙漠之狐」隆美爾的裝甲部隊修理得很難看,被迫退守埃及境內的阿拉曼地區。英國臨陣換帥,讓蒙哥馬利擔任第8集團軍司令,一舉擊敗隆美爾,扭轉了北非戰局。
  • 蒙哥馬利元帥訪問中國之後,警告世界:千萬不要與中國軍隊交手!
    有人說,二戰名將、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年輕時很帥氣,他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選擇上戰場打拼。筆者懷疑,他們很可能把蒙哥馬利將軍與好萊塢演員蒙哥馬利-克裡夫特的照片搞混了。因為後者更帥。
  • 盤點二戰十大名將(非排名)
    蒙哥馬利伯納德·勞·蒙哥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享年89歲),英國陸軍元帥、軍事家,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馬利子爵。蒙哥馬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盟軍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以成功掩護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聞名於世。
  • 二戰中,隆美爾全權指揮進攻蘇聯,是否有成功的勝算?
    德國在二戰中被蘇聯擊敗,主要是因為蘇聯的戰爭潛力強大,綜合國力比德國更強。 在蘇德戰場上,曼施坦因的指揮能力絲毫不亞於隆美爾,然而曼斯坦因仍然沒能改變德國一敗塗地的結局。在蘇德雙方巨大的綜合國力差距下,德國在二戰後期的失敗已經無法挽回,並不是一個隆美爾所能改變的。
  • ...曼弗雷德·隆美爾|英國_歷史|戴維·蒙哥馬利|貝蒂·安德森|...
    據媒體報導,英國前上議院議員,第二代阿拉曼子爵戴維·蒙哥馬利於2020年1月8日去世,享年91歲,他是二戰英國著名將領伯納德·蒙哥馬利陸軍元帥唯一的兒子。關於戴維爵士的父親,世人最為熟知的事跡自然是在1942年10月的阿拉曼戰役中擊敗了聲名顯赫的德國陸軍元帥「沙漠之狐」埃爾溫·隆美爾,也正因為這次勝利蒙哥馬利得以躋身世界名將之林。
  • 二戰時期五大名將排行,巴頓只能第四,每位都是戰功卓著
    珍珠港遭到日本人偷襲後,尼米茨成為新的海軍總司令,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打造一支更強大的海軍部隊,然後在太平洋和日寇開始了長時間的拉鋸戰,美國海軍依靠自己雄厚的實力慢慢地佔據了上風。太平洋戰爭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如果放任日本人繼續掌握天上和海裡的控制權,不僅周邊的國家會不斷地被侵略,日本更能夠靠巨大的資源維持自己邪惡的戰爭計劃。
  • 二戰九大元帥排行,第九是個日本人,隆美爾竟然僅排第三
    美國海軍名將,十大五星上將之一,二戰時太平洋戰區的盟軍總司令。在此之前巴頓將軍率先渡過萊茵河。5月他代表盟軍在呂訥堡荒原接受德軍北方兵團的投降,任駐德英國佔領軍司令和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英方代表。  TOP、4 古德裡安【德國】
  • 英國在二戰中的著名將領蒙哥馬利以及他的中國情結
    蒙哥馬利眼見歐洲已經戰雲密布,但作為區區一個師長,他對於國家大政顯然沒有太多的話語權,只能是加強自己所轄部隊的訓練和備戰。二、他的二戰生涯1939年9月1日,隨著德軍閃擊波蘭而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
  • 二戰時期,九大元帥排行,第九是個日本人,隆美爾僅排第三
    蒙哥馬利曾參加指揮敦刻爾克大撤退。1940年,先後任第5軍、第12軍軍長。12月又升任英格蘭東南軍區司令。 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國第8集團軍,被「沙漠之狐」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擊敗,退守埃及境內的阿拉曼地區。1942年8月4日,邱吉爾任命蒙哥馬利將軍為第8集團軍司令。蒙哥馬利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 戰爭史:巴頓和隆美爾為何失之交臂——第三帝國的興亡(17)
    這次戰役還有著另一個負面影響,那就是拖延了隆美爾對下一次進攻的準備工作,他計劃對駐守在梅德寧的蒙哥馬利的部隊發動攻擊。看到德軍在該地區大規模地積聚兵力,蒙哥馬利非常擔憂。當時,根據攔截到的無線電信號和「布萊奇利公園」破譯的密碼,盟軍判斷出了隆美爾全部的戰役企圖。
  • 阿拉曼戰役:蒙哥馬利與隆美爾的對決
  • 不管誰評選「二戰十大名將」,這個日本大將是必不可少的
    關於「二戰十大名將」的評選,比較公認的版本是這樣的:蒙哥馬利、朱可夫、隆美爾、古德裡安、山本五十六、艾森豪、麥克阿瑟、巴頓、布萊德雷、尼米茲。當然,不同的版本也都會有微調,但有一個人是誰都無法忽略的,就是山本五十六,也是唯一的一個日本人。
  • 二戰中,5個聞名世界的將軍排名,巴頓墊底,麥克阿瑟沒上榜
    在二戰中,也湧現了一批世界級的名將,他們或是馳騁北非戰場,或是角逐歐亞大陸,又或是出現在太平洋戰場。其中,有5個世界名將最為出名。第五位:巴頓喬溫·史密斯·巴頓,美國陸軍四星上將。不僅軍銜級別高,他還是一位用劍的高手,被稱為美國陸軍第一劍客。
  • 二戰有哪些世界名將?盤點國際認可的二戰名將,你知道哪幾個?
    二戰的戰場風雲,已經離人們而去,但是那戰爭過後的一道道傷疤,依舊需要世人去承載這一切。為了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眾多的名將在這個二戰的舞臺上嶄露頭角。有些從籍籍無名,成長為一名天才將領。有些人,如果沒有戰爭,可能這一生就只會平凡老死。
  • 蒙哥馬利能到非洲,多虧德國人幫助;進攻隆美爾,5天損失一萬人
    這一點,和隆美爾的做法有些類似。蒙哥馬利更重要的是,他一改過去奧金萊克不斷地進攻戰術,一面命令加緊構築堅固的防禦工事,不再出擊,一面囤積彈藥、部署防線,坐等隆美爾來衝。為支持盟軍的「火炬行動」,邱吉爾算是下了老本,將所有的預備隊和機動力量交給蒙哥馬利,旨在打個大勝仗,為登陸非洲開個好頭。現在的第8集團軍「富得流油」,坦克1100輛,總兵力19萬人,是德軍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