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築基|達摩祖師九年面壁,呂洞賓九年丹成的背後竟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百日築基(建議收藏)

2021-03-04 2百日築基

道家丹道修煉次第可分為「百日築基,十月懷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然後方可「散而為氣,聚而成形」,現世成為真正的神仙。

達摩祖師曾九年面壁,呂洞賓真人最後也經過九年丹成,用佛教的話說,經過這一番修煉,法身、報身俱得成就,化身成就則因人而異。

一個普通人,只談變化氣質一事,在生理方面,也非要有十幾年專修不可,而且在十幾年中,還不能碰到一點障礙。古人研究發現歲星一周為一紀,地支十二年一輪就是按照歲星(木星)運行規律而來。這個十二年沒有修成,則要下一個十二年。

丹道入門後的第一個階段便是築基階段。亦稱:「百日築基」。所謂築基,顧名思義就是打地基的意思。

百日築基的目的在打通任督二脈。醫書有云:「痛是不通,通則不痛」。人體氣脈通暢,則全身無病,身心愉快。所以也可以視作第一步的基礎是祛病,使身體達到絕對健康。

這個絕對健康,在生理上即精氣神充滿經絡氣穴,丹經云:「氣滿任督自開」,故打通任督二脈全在精氣神滿。百日築基是為後面的修行次第奠基。

「十月懷胎」,懷胎是借用《楞嚴經》的名詞「長養聖胎」。得了道的境界,隨時在定中成長、培養,一個凡人變成聖人境界,叫做長養聖胎。道家後來借用佛經這一句話叫十月懷胎,這要十個月都在定中。

「三年哺乳」加上「九年面壁」是長養聖胎的最短時間。

這裡有一點是修士常誤解的地方,修士往往認為真有個「元嬰」在自己身體內生長。其實聖胎、聖嬰都是比喻,是形容返回到未生之前的赤子狀態。

所以龍門派祖師伍衝虛真人說:「胎即神氣耳,非真有嬰兒,非有形有象有也」。而馬丹陽真人也特意在此破邪顯正:「懷胎者是言真氣凝結於丹田之內,如有孕之狀。真氣具足,發現於神,故曰神為氣之子,氣乃神之母,故有嬰兒降生之言,到此地步,大丹成也,可與天地同老,日月同休。」 


據南懷瑾先生的經驗,他說幾十年來,幾乎連打好百日基礎的人都沒有,可見修行之難。

由於氣脈全通才能真正入正定到初禪,所以也同樣有高僧感懷:「舉世不曾有初禪」。百日築基,既然是百日,古人根據人體生理下的結論就應該是修煉一百天可以達到。

築基的難,究竟難在何處?——就難在人們六根放逐聲色犬馬,無法閉六根回復先天。

禪道二宗嘗令人參「父母未生前」,父母未生前,並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以修士要逆修先天大道,只有關閉六根,無視無聽無思慮。一切視聽思慮皆為元神退位,識神當家,俱是六根妄想,故賴閱聽思慮理論,不會得道。這就是為何道家祖師教人罷黜聰明,寡言勿辯,「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百日築基之後,由於開始長養聖胎,這就務必要修煉性功。全真教要日常修習《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用意在此。

如黃元吉真人警示:「若從前本無性功,單從命宮修起而煉成陽神者,此時一出則必速速收回,蓋以性地未明,塵情未斷,一見可欲必喜歡,一見可懼必心怖,七情六慾無不可以動其心。不速收回,吾恐一念之差,遂為魔魅奪其魂魄而不復返,即使不遭其害,須知一念之起,墮入於馬腹牛胎,轉生人世,亦未可知。

不知者以為此人陽神已出,仙階必登,豈知因念而生,被魔而劫,其為害非淺鮮也!夫人功修臻此境界,不知受了幾多風霜、幾多磨鍊而始得身外有身,只因未能煉虛,不免為患,豈不可惜。

至若山精水怪,亦能走霧飛空,而究之心性未完,多流於機械一邊,終不免於天誅。此等即莊子所謂「下神乘精」者。以不淨不潔之神,凝於後天精竅之中,久久煉成,亦能入定,亦能出神,總是一個汙濁鬼,即雲長生,亦只守屍鬼耳,斷無靈通變化,且無仁義道德,雖有奇技異能,只是一精伶鬼而已。

若修性徒鍊氣質之性,煉命只煉血肉之命,莫說不能成丹,即能成丹,亦是幻丹,墮於狐狸之窟、蛇鼠之群,及其究也,不免天神惱怒,雷霆誅殛,永不得為人身,豈不可哀也哉。」

一切法門,一切修行人修行都離不開禪定。欲入禪定,必須先打通氣脈。

但氣脈怎麼樣才能通呢?

只有六根清靜,不逐六塵,不散亂不昏沉,正念堅定,人身的元氣才能生機不絕,旺盛圓滿。當心靜久不動,元氣一步一步的積累,到在一定的量後,氣脈自動會被旺盛的元氣打開。

世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功法,教人直接修氣脈,轉河車。此類功法萬不可學,很容易走火入魔。為什麼?因為元氣就如電視機的電源,氣脈就如電線。你不充電接電發電,直接修氣脈,那很容易弄壞「電線」,造成「電線」錯亂而短路。更何況,如果元氣不足,「電源」不足,就算打通氣脈也沒多大用處。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打通氣脈的方法:那就是心靜,不求不迷不急,靜靜等候,等到精足氣足神足時,氣脈自然會通,三昧定境自然會入,絲毫強求不了。

世上不管什麼法門,離開了心去修,離開靜去修,都是邪法。一直心無所住,心無所求,心無所迷地坐禪,要坐多久才能打能打通氣脈?可不可以計算出來?絕對準確的時間是算不出來的,但大致的時間可以算出來。那如何計算?要計算要坐多久才能打通氣脈怎麼算?

要知道要坐多久才能打通氣脈,得先了解人身的結構。人身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太陽一周。地球公轉太陽一周是365天,易數以9為最大,以9歸真,所以人身每個穴位應填滿9口真氣。一天十二時辰,一時辰六刻鐘,每刻鐘二十分鐘,即每二十分鐘為一座。人坐禪時,六根清靜,心志既不散亂也不昏沉時,每一刻鐘能化一口真氣。

當真氣化生時,其一由督脈上行百會,再下行到口腔上顎的齦交穴時,會化成「金津」;其二由任脈上行到口腔下顎的承漿穴,會化成「玉液」,「金津」和「玉液」在口腔內混合後就是唾液(俗稱口水)。

唾液清且甜,俗稱「甘露」,呂洞賓有詩為證: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甘露也是我們做功夫到一種境界的時候,從腦下垂體下來的一種甘味的液體,從頭頂下來。此時應用吞律法將津液吞入腹內。即舌頂上顎不動,將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噴嗆時引頸吞下。這樣引吞,可直接入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注意應在呼氣時吞下,在吸氣時吞咽容易風邪。唾液不甜,雖然不能計為百日築基的有效座,但也有潤脾胃的作用。

道家叫人要經常咽津液,咽津液則自然納氣,氣跟著津液一直送到胃再到丹田。但怎樣才知道津液是化了氣了呢?

很少人提到這個問題。當氣由督脈上升到達頭頂,慢慢到舌頭牙齒縫,甜甜的津液,不是白糖的甜,而是自然的甜味,源源而來。

不要經常咽,等滿口時,舌頭翹起,不要像喝茶般地粗咽;要輕輕地、慢慢細細地咽,送下胃,自然氣下沉,自然到達丹田。女人則沉到胃(中宮)為止。神凝氣住,此即化了。

津液變甜了,佛法謂之甘露,甘露未來即氣未化,這是說的咽津納氣。試看滿堂人打坐,還有修行很久的人,幾人有這種清涼而帶甜的口水?太少了,年輕人容易,但甜的還沒有來,氣未化,老年人則口裡乾乾燥燥的。咽津納氣,久而久之,皮膚及全身都是另一番滋潤了,有如溫玉。

咽津納氣如蒸餾水。精化氣,氣化神,乃至神還虛都是化學作用。煉精即身上後天之精變成先天之精;鍊氣即是由轉河車,在此軌道上再蒸餾一番即是。

何謂蒸餾?水蒸餾後,最乾淨的蒸到鍋蓋上,由頂上一滴一滴地滴下來,於乾淨淨的,一點雜質都沒有。故煉精化氣,即是將此後天之精蒸餾、提煉,化了,變成甜的津液下來,才是化了氣。然後此津液配合上各種荷爾蒙,在身中若再經過一段時間「定」的醞釀,依天然規律,氣脈會再起變化,此類精氣所化的津液再變而為「神」,即光明。

從科學知識,吾人知道,宇宙中時間空間有盡,光是無盡的,光也是遍滿虛空淨法界。再進一步,夜是黑光,晝是白光,超出地球外,與其他星球之間的光,又非現在所見的光。現在看到的光只是太陽反射的光波,經過虛空中許多塵垢物質後所看到的光,不是光本身的體相。

所以,人坐禪時,心不可動,心動則氣動,氣動則氣散,真氣元氣散亂了,不能進入任督二脈化為唾液。當心昏沉欲睡時,真氣元氣也化不出來。

所以,如果你不懂自己坐禪時妄想有沒有,多或少,你看你化的真氣元氣多少就知道了。如果化生的唾液多,說明你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唾液沒有,說明你不是散亂就是昏沉,白坐了,四大五行一絲也沒有轉,只不過是練練腿,休息休息而已。

像人的思想散亂一天,那一天口都是幹的。人睡覺睡一天,口也是幹的。只有心既不散亂又不昏沉時,真氣元氣才能化生。初坐禪時,未入真定前,如果心處於不散亂又不昏沉時,一刻鐘能化滿滿一口清甜唾液。

計算要坐多少座才能氣脈初通,即365×9=3289,把這個數字去零為整,即三千五百座左右。也就是說:百日築基,至少要坐三千五百座,這是個基數,前提是每一座都可以化生一口清且甜的唾液,如不清或者不甜,都不能計入三千五百座內。這個基數是對十六歲童身未破,身體健康,每一座都是正念堅定的人的數字。

如果是大於十六歲十年左右,則365×10。如果大於十六歲二十年,則365×11。如果大於三十年、四十年者,以此類推。如果身體處於亞健康,則再加一倍。如果身體體弱多病,則再乘一倍。如果你是下根人士,坐十座只有一座坐得好,那就再乘十。

每洩一次精,當補9口真氣。每遺一次精,也要補9口真氣。每見色心起三回,就要再補一口真氣。為什麼?因為人見色心動真氣元氣則散。

每微動三回嗔心,就要補一口真氣,為什麼?因為真氣所化的唾液加邪火就變成痰,沒有用了,所以人萬不可動嗔心。因為大動嗔心,傷元氣更大,要補一口到九口真氣。如以上加減,即能算出你要坐禪多少座,坐多久才能完成百日築基,才能氣脈初通,打開任督二脈或奇經八脈。

如果要氣脈大通,轉身上四大五行,破五蘊,就不是這樣算的了。這樣算是算最基本的修道基礎,先行功德的。這個修道基礎,先行功德,是一切修行人都應該完成的。連這個最本的基礎,都沒有完成,你現在才坐不到百座,就急於打通氣脈,是不是太急了?

要完成百日築基,三千五百座是最基本的!很多人一聽,可能想:那我不是要坐十年八年?其實,如果精進的話,並不用多久。如果你每天精進,一天用功十二小時,二個七七四十九天即可完成。二個七七四十九天,也就是一百天左右,故名百日築基。如果是上根利器,日夜用功,行住坐臥心皆定,那二個七七減半,即一個七七即可成就。

於七七四十九天內氣脈大通,並悟道證果的很多,在書上可查出一大堆。但世上上根利器極少,也沒有這麼大的道心。象閉百天關,一天用功十二小時,另十二小時吃飯睡覺,剛好完成三千多座。如果象世尊一樣日夜禪定,日夜用功,剛好七七四十九天左右完成。365×9=3289刻鐘(每刻二十分鐘,以一刻為一座。),而七七四十九天日夜用功就是3528刻鐘。去零為整,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完成三千五百座,填滿身上365個大穴每穴9口真氣。

如果沒有這麼大的決心,那就二個七七,一百天完成。再不行,就每天六小時,二百天完成。再不就行,就每天三小時,這三百天左右,一年完成。如果你能完全三千五百座,不能悟道證果,氣脈大通,一般來說,至少都可打通任督二脈。然後再這三千五百的基礎上,再精進,就不會象初修行一樣了,雖然不能入大定,但入個欲界定,未到地定,是不難的。

若說悟道難,那轉身更難。君不見歷史上很多祖師悟道了,住茅屋專修十幾年,二三十年的很多,謂悟後起修。若說轉身,那布道行道更難,什麼是布道行道?就化身千百億,度千百億眾生,要把正法傳開,建教團,建道場,還要看眾生的根基,因機設教,比轉身更難千百倍。

三千五百座是築基功夫,是修一切法門的人都應該完成的。閉關日修夜睡,一百天剛好可以完成。如果日夜用功,七七四十九天可完成。上根人可在此七七四十九天內成就。那築基之後,再進一步修持,若破四大五蘊,氣脈大通,那要坐多久?如何計算?

這個簡單,說出來只怕你堅持不了。轉四大破五蘊通氣脈當如下計算:人身365大穴,對應地球公圍太陽一周365天,易數以9為最大,以9歸真,故當以365大穴乘最大數9,人身有五行五大五蘊,人身如果除了五行五大,身上不會留一滴水一絲毛,故應當再乘以5,即365大穴乘大數9乘5大,即是轉四大破五蘊通氣脈的數。然後五行五大的五,乘之前再加一,再乘,就是破四大五蘊的基數了。為什麼要加一再乘?因為未成道前,難免偶爾會洩精漏丹,動嗔傷丹,所以要加一倍補之。即365×9×(5+1)=19710座。如果你閉關三年,每天坐禪六小時,剛剛是19710座,一座一刻也不多不少。

古人提出百日築基,七七四十天關,三年關,其實是根據人體的四大五行,五臟六腑,三脈七輪來定的,不是亂定閉關時間的。

入手下靜,先絕食腥葷香辣之物。蓋腥葷之物,味主沉濁,食之必至後天之氣粗,而難伏。香辣之物,性主輕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氣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葷香辣,專持清齋素食淡飯,以除原味。不食過飽,過飽則傷神。不食過飢,過飢則傷氣。飲食要調合得中,飢則加餐,食可則止。此節即飲食之道,後世修真,不可不知也。注:此乃上陽子研修體證。

道家煉精化氣,要潔淨臟腑,真氣清純,遠聲色,薄滋味,才返先天。葷腥之物,乃血肉有情之品,味厚氣濁,經脾胃消化吸收,所化精氣,皆後天渾垢,不堪採用。其二多食則生痰動火,蒙蔽清竅,使人好生貪慾之心,爭鬥之念,故真心修道者,要多遠之。

丹經有云:氣滿任督自開。精氣神充足,自然會衝開全身氣脈而得道。李時珍《奇經八脈考》:「八脈者先天之根,一氣之祖。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

耳洩精,口洩氣,眼洩神,心慮傷血。所以道門有訓:不根植於虛靜,即是邪術。

呂洞賓亦詩云:道人先要學痴聾。故廣成子教導黃帝成道之法為:「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無視無聽,抱神以靜,慎內閉外,多知為敗。」

王重陽祖師《立教十五論》亦同訓:「凡打坐者,非言形體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須十二時辰,行住坐臥,一切動靜中間,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毫動靜 思念,即不名靜坐。能如此者,雖身處於塵世,名已列於仙位。不須遠參他人,便 是身內聖賢。百年功滿,脫殼登真,一粒丹成,神遊八表。」

 馬丹陽真人曾棒喝未成道而思飯食的丘處機真人:「汝豈不聞過去心不可存,現在心不可有,未來心不可起。汝今三心未了,一念不純,焉能悟道?」

正如黃元吉真人直白點破:「洩精一事,不必夫妻交媾,即此一念之動,真精已不守舍,如走丹一般。」

人體的一切機能,都是在靜極狀態下恢復的,萬物也從靜中生長,這就是老子所言:「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但是,要知道靜須在動之後,否則這個靜就不是靜,而是枯、滯、死,也就是老子所言:動者,靜之基。

所以,切不可只打坐而不運動。築基須動靜雙修。動以強體,靜以安禪。只知靜坐修禪,不知習武強身,坐禪既久,體羸病生,病體何能載道,體弱常遭魔侵,此即前人所言「靜坐孤修氣轉枯」。

民國虛雲法師曾出定後大病一場,幾乎喪命。南懷瑾先生談過一位朋友入定後進入中陰險些投胎為豬。這是背了造化爐靜坐枯修的弊端。要知道,動則生陽,不動則氣血凝滯,身體陽氣不足,進入迷定。迷定久住,容易坐化,大家以為證道,實乃陰氣太重,神識已迷,不能歸體而亡。有的在定中能出陰神,因陽氣不足,不能化陰,故而能感陰邪外魔,墮入魔道,有的人在中陰,即刻感緣投胎。人在迷定之中不能出定,打坐氣血凝固而亡,偶有出定者,也要大病一場。習武乃生陽健體之道,體不健,陽不生,則難入定,偶爾入定,也在迷定,人在迷定,陰氣更濃,離道遠矣。如此,陽氣盛而陰氣化,陰氣得化則禪悅生,元氣長,丹田火熾,萬孔生春,周身陽和,如沐春風,遍體美快,無以言喻。

故王重陽祖師的訓導如下:「凡有動作,不可過努,過勞則損氣,不可不動,不動則氣血凝滯,須要動靜得其中,然後可以守常安分。」呂洞賓祖師也同訓言:「晝動機也,萬物皆動,而我亦動之,夜靜機也,萬物皆靜,而我亦靜之。一動一靜,與物消長,此天地自然之氣機,生生不息之道也。世人每多俾晝作夜,以夜繼日,是違天地自然之氣機,大悖乎生人之理,自絕乎化育之能矣。故晝而興,夜而寧,固而精,養而神,與物無競,寡慾清心,能知靜攝,可冀長生。」

築基還有一個要點尤其要關注,這就是所謂千古丹經傳丹道不傳的火候。有人長期打坐內視下丹田,結果得了性病,有人長期打坐內視上丹田,後來得了高血壓甚至腦溢血突發死亡,更有人運河車周天走火入魔,這是火候不對所致。火候就是意念,真火才能用於練功,凡火只會焚燒精血。

什麼是真火呢?黃元吉真人直白道出:「迫切之心即屬凡火,不惟無益,且有焚身之患。所謂不疾不徐,勿忘勿助,斯為天然真火。諸子勿求速效。須知急成者非大器,躁進者無大功。

故曰:凝其神,柔其意。蓋神不凝,則丹不聚;意不柔,則火不純,火不純,而丹亦難成也。要必本于謙和退讓,稍有自矜自強之心,小則傾丹,大則殞命。

故曰:「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學者須知,未得丹時,以虛靜之心恃之;既得丹後,以柔和之意養之——慎勿多思多慮,自大自強。此為要訣中之要訣,學者知之!否則滿腔雜妄,道將何存?如此而煉,是瞎煉也。一片剛強,雖得猶喪;如此而修,是盲修也。」搬運河車走火入魔,就在於心意急切,邪火燒精。 

《唱道真言》中亦同訓火候:「就是火候,也要平平常常,有心無心,勿忘勿助,聽其自己運用,水到渠成,薪多肉爛。分寸銖兩之說,大足誤人。此矜誇自玄之輩,作此議論,迷亂學者,以為煉丹乃至難之事,舍我莫知!嗚呼,吾嘗閱丹經圖籍,都說火候必有秘傳,心心相授,孰知至庸且易,平淡無奇者乎?吾以子好道,故以一言點破,傳之世間,命不知學者省卻多少心思!」。

總結而言,築基之真火,關鍵在守竅練功之意念「不疾不徐,勿忘勿助,似守非守,有意無意」。不只是做功夫的心力要淡,做任何事,心力都要淡,要自然,守柔,否則就是「心牽於事,火動其中,必搖其精」,故老君想爾戒中的上品戒行為:「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而馬丹陽真人也有訓言:「身中之氣不可散,心中之神不可昧。

何由得氣不散?身無為。何由得神不昧?心無事。道者行往坐臥,不可須臾不在道。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寧神於太虛,坐則調息於綿綿,臥則沉神於幽谷。久久無有間斷,終日如愚。」,其中「心無事」三字,是保持真火的關鍵。真火務必固守謙卑之道,道以柔弱謙下為本,謙德為修士第一功德。水性善下,道在低處,人若不謙,則必有氣浮堵於胸口,故欲從口出,此即禪宗祖師罵人之「空腹高心」,必然火邪,不可用於練功。反之氣沉丹田,自然謙虛寡言,即老子所言「虛心實腹」,此時真火綿綿生神,正是練功的好時機。
  
一個人能於日常保持真火,即使不用於練功,也有練功一半的效用。之所以說只有一半,正如黃元吉真人所言:「凝其神,柔其意。蓋神不凝,則丹不聚;意不柔,則火不純,火不純,而丹亦難成也。」

這裡,除了「神不凝,則丹不聚」,還有一個關鍵,意守下丹田或穴竅,即丹經所言「進火」,而「進火」與「採藥」不可分割,否則就只能「壯旺下元,衝舉腎氣而已」。

採藥並無難處,眼睛微微上視,意到氣到,真氣就已經搬運上去了。注意心意要淡,仍然只是微微上視,否則意重則火邪:「陽生藥產,總以端莊正坐盤膝為主,呼之至上,上則無形,吸之至下,下則無象,以眼微微向上而觀,即採取也。

此個採取,不是運行河車,只在一念回光,收歸鼎爐就是。若太為用力,恐動後天凡火,丹又傷矣 」。這裡要注意採藥的時機,黃元吉真人明白指出:「可笑世之凡夫,以全未煅煉之神氣,突然打坐,忽見外陽勃舉,便以為陽生藥產。豈知此是後天之知覺為之、凡火激之而動者,何可入藥?

生須知真陽之動,不止一個精生,氣與神皆有焉。必先澄神汰慮,寡慾清心,將口鼻之呼吸一齊屏息,然後真息見焉,胎息生焉,元神出焉,元氣融焉。由此再加進火退符、沐浴溫養之工法,自有先天一點真陽發生,靈光現象,以之為藥,可以驅除一身之邪私,以之為丹,可以成就如來之法相。

未到凡息停而胎息見之時,則空安爐鼎,枉用火符,終不能成丹。即說有丹,亦幻丹耳,不但無以通靈,以之卻病延年亦有不能者。總之,玄牝相交,玄黃相會,無非掃盡陰氣,獨露陽光,猶如青天白日,方是坎離交,真陽現。凡息停而胎息動,真津滿口,即驗元精之產也。」

可見,採藥的時機,是在出現胎息的時候,而出現胎息的徵兆是口內出現滿口清甜口水,關於這個甜津,前文已有說明,此處不再累述。本段進火與採藥的內容僅供參考,因為這方面已經有些在理論之外,落於方法之上,故各門各派可能有所不同,仍以參詳實證為主。總而言之,修士先養就胸中一段謙和真火,再行功夫修煉,則事半功倍。

男、女性進入青春發育期後,都會出現正常的生理現象,男會遺精,女有月經。這在道家養生學中稱之為「身漏」,即稱「漏身之體」。

精與血為人體生命的「至寶」,也是人類繁衍生息的根本。但繁衍生息男無須天天走、女不該月月失。然人類生性貪圖享樂,更戀床笫之歡,固造成生命能量的浪費,使元氣走失、疾病叢生而不能怡享天年。故歷來修道仙術的第一步便是「百日築基」即「補缺堵漏」。道家先師張三丰所講的「順則凡、逆則仙,只在中間顛倒顛」便是此意。

初習者往往咬文嚼字地去理解氣功術語,以為百日築基,就是一百天完成,其實這裡所指的「百日」並非百天的意思,而是以百日來形容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完成的意思。

至於到底需要多少天來築基堵漏,這與所選的功法、有無明師指點、練功時的入境程度、每天所花的練功時間、及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等諸多因素有密切的關聯,無統一標準可循,更不是修煉者的主觀願望所能決定的。

所謂修補,指的是修補已漏之身。這裡所指的已漏之身,並不是單純指走精與漏血,主要是指由於體內元氣的走失,造成真氣(生命能量)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病變。因此,一般人認為未婚男女是童子身、練功無須百日築基的看法無疑是偏面的。

在醫療氣功(大部分是道家築基功演化而來)靜功的修習中,大部分學員在築基階段,都要經歷得氣、行氣、疏通和衝擊四個過程。

道家氣功的修習,一般通常從「命功」入手,」所謂命功,即築基功。而築基功的下手功夫一般都在下丹田開始,修煉者首先會感受到練功時腹內腸子蠕動增強,頻放矢氣(屁)繼而出現丹田發熱、小腹發熱等得氣現象。

隨著修煉者自身「堵漏」化氣和練功中外氣內收的能量積聚,小腹發熱伴有充實感,這是體內的真氣逐漸累積的表現,隨之真氣就會按照自身的規律在體內運行,身體會出現一些反應。

由於人體正常的組織和經絡都是通暢的,因此氣機運行時通過正常的組織和經絡時一般是沒有感覺的。但人體經絡中通常會有很多小的氣滯點,這些小氣滯點尚未形成病變,所以平時沒有什麼感覺,但由於練功後能量的增加,運行力度也隨之加大、加上練功時意識內守,對身體的感受遠比平時敏感,氣機運行在疏通這些小氣滯點時便會產生熱、漲、麻、疼、癢、冷、重壓、蟻行感等八觸現象,俗稱「氣感」。

當氣機運行到有明顯病變或不正常的經絡時,氣行受到強大的阻力,這是因為所有氣質性病變的部位,經絡都處於淤滯或堵塞狀態(氣滯、血淤、痰凝、溼聚等),氣要通過受到病變的阻礙,就形成了兩個相反的力,衝擊力和阻滯力,病變部位受到外力的衝擊就會出現明顯的反映,如:疼痛、發熱、出血、及其他類似於病情加重的反映。這便是氣功界通常講的「氣衝病灶」。道家氣功把這一階段稱之為「脫胎換骨」前的「大死大活」過程。

氣衝病灶的過程,少則幾小時、幾天,多則幾個月,有的病情較重或年老又身患多種疾病的學員,甚至經歷幾年的氣衝病灶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長短,(撇開精神因素和念力調控的因素)是以修煉者自身所積聚的能量的量級和體內需要修補的疾病的性質、嚴重程度及病變部位的多少來決定的。

當氣機運行受到較強的阻力而體內能量尚不足以衝開病灶時,氣機的運行便會自動改變運行路線,當另一運行路線再次受到強烈的阻滯時,便會再次改變路線,如此不斷循環,一方面將體內足以衝開的小病灶(氣滯點)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於能量不足而暫時衝不開的病灶一個個地暴露出來了,這個過程就是找病的過程。

第一階段的找病過程使絕大部分經絡變的更為暢通,修煉者的能量在不斷的練功中得到加強,便會直接衝向已經找到的病灶,並以更大的力度加以衝擊,使各種病灶的症狀更加突出,各種疾病都被翻了出來,這就是翻病的過程。

翻病過程是修煉者修復體內疾病的相持階段,也是經歷痛苦磨難的階段,這個時期,不但修煉者自身會感到身體的明顯不適,病情「明顯加重」。如果此時到醫院檢查,各項指標往往也處於暫時的失衡狀態而變的不正常。因此,道家氣功將這一階段稱為「大死大活」階段。不少患者由於對氣功治病的機理不了解,往往在這個階段敗下陣來,放棄繼續修煉而導致半途而廢,實在可惜。要知道沒有「大死」的過程是不可能有「大活」的結果的,更談不上「脫胎換骨」和「返老還童」的效果了。

病灶和真氣經過一段時間的相持後,隨著修煉者不斷練功,體內的能量不斷得到補充,病灶(大的氣滯血淤區)在真氣的不斷衝擊下,逐漸化解、縮小乃至完全消失,患者自身感覺的各種疾病的症狀也會逐漸減輕、消失。這就是退病的過程。

找病和翻病的過程是不以修煉者主觀願望為轉移的,氣機運行有它自身的規律,它不但要把你了解的病翻出來,還要把許多你並不知曉的疾病也翻出來。

因此往往會給一些不了解氣功治病規律的修煉者帶來困惑,有的甚至誤認為自己練功出了「舊病未去、反而病越練越多」偏差。

其實這是道家氣功修煉中極為正常的好現象,因為築基補漏,不能光去修補你知道的病,必須對身體進行全面徹底的修復,才能真正算得上「脫胎換骨」。而「全面」、「徹底」,必然包含了三個層次的疾病。

一些多年前所患過的傷病,有些雖然早已康復,但因傷病在癒合時組織結構發生某些變化(組織粘連、手術刀口的疤痕等),經絡組織並不通暢,氣在衝擊這些組織時,便會出現疼痛,酸漲等舊傷舊病「復發」的症狀。

你所了解的現時正患的疾病,氣衝時便會出現症狀加重、疼痛加劇的現象。

所謂未來的病本身就有三種情況,一種是自己並不了解、尚無症狀的「已病」(已有的病);一種是沒有症狀的早期病變,如:中醫認為的腎虛、肝瘀、心火等;另一種則是真正的「未病」(處於潛伏期的將來的病)。

這三種自己並不知道,甚至連醫院也無法診斷出來的「病」,在氣衝病灶時,也會被翻出來。

綜上所述,對於修煉者或希望通過醫療氣功的修煉、達到康復疾病目的的人來說,「百日築基」,無論從修煉入門到康復疾病都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在這一階段的修煉中,氣衝病灶是修復「已漏之身」的必經之途、是築基階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通過了這一步,疾病才能康復,繼續修煉才有了根基。

該築基法為道家真傳,更加珍貴的是非常系統完整,功理功法注意事項以及輔助功法一應俱全,非常適合沒有師父的自修者和養生鍛鍊者。

功法分為修性煉己的靜功法和修命練炁的吐納法,甚合道家性命雙修的宗旨。

輔助功法中有收功的退符八法,有睡功法,對於體弱多病或者神經衰弱者還有強身健體的站樁法。

中華道家修煉築基法,先從靜功開始。其實修煉過程的每一步功夫,都離不開靜功的作用。無論是起初入手、最末了手,還是中間過程的各個環節,其中每一不同層次和同一層次的不同側面,都是靜功在起主導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煉總體稱為靜功。

靜功,在中華道家修煉功法之中,是最為基礎的東西;而在氣功之中,屬於高層次的功法。內丹與氣功的層次之差別,由此可見。 

文源:網絡整理,侵刪。

相關焦點

  • 修真入門道家百日築基
    在道家氣功修煉中,入門後的第一個階段便是築基階段。亦稱:「百日築基」 所謂百日築基,顧名思義就是打地基的意思。大家都知道,高樓萬丈平地起,關鍵在於打好地基,地基打好了才能蓋起大樓,倘若地基不穩固,即便蓋好大樓也會毀於一旦。
  • 大禮拜百日築基【百日十萬大拜共修】於3月21日[春分]開啟!
    什麼是大禮拜百日築基所謂「百日築基」的基礎訓練,是在一百天內,每天完成1000個大禮拜等功課。若能堅持百日訓練,身體會發生質的變化,人的生命量級會提升一個新臺階,達到祛病健身、增智開慧、延年益壽的目的。
  • 道教修煉中的築基的含義,築基真的有效果嗎?
    築基,是常常出現於玄幻小說中的一個詞語,常常作為修煉中的一個層次而被大家所熟知,實際上在道教的內丹修煉中真的有築基的說法,而且築基是作為修煉中的第一步,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築基到底是什麼?怎樣修煉?有沒有作用?
  • 混元丹法 築基之妙
    功法中以丹法最好,丹法中以金丹大法最妙,此法同金丹大法同理,或有為者可探得金丹大法之妙。內丹修煉的起步便為築基,亦稱「百日築基」。有時築基亦稱為煉己築基,其實煉己和築基是同一個道理,築基不在煉己之外,煉己即在築基之中,二者屬於同一個意思。
  • 修煉必讀:築基之法,丹功入門,此法最為至簡至易.
    功法中以丹法最好,丹法中以金丹大法最妙,此法同金丹大法同理,或有為者可探得金丹大法之妙。
  • 凝氣、築基、結丹、元嬰是誰提出來的?
    凝氣、築基、結丹、元嬰是誰提出來的?真正的道家修行分為哪幾個階段?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以老子為創始人的道家就是這諸子百家中的一家,而且經久不息,源遠流長,對後世萬代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長生。內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指導,以人體為鼎爐,精氣神為藥物,而在體內凝練結丹的修行方式。從中華道教宗祖軒轅黃帝求道於廣成子記載算起,內丹已經經歷了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丹道祖經丹道的發源,是非常早的事。
  • 《金丹真傳》教你築基
    築基第一若問築基下手,須明橐龠玄關。追他氣血過丹田,正是填離取坎。血辨爻銖老嫩,氣明子午抽添。功完百日體成乾,到此人仙不遠。詳解:道家認為,人是稟受了父精、母血才得以生成,成形的時候,父精藏於胎之腎,母血藏於胎之心,心腎有經脈相連,並隨母體呼吸,精血互相化生,到了10個月,元精充實,「滿一兩」,血液流遍全身,自然脫離母體而成嬰兒。
  • 仙俠小說:鍊氣,築基,金丹,這些熟悉的修煉境界是怎樣創建的
    至於築基這個境界,有十分有意思了,在古代是並沒有專門的這個境界的。所以說,我們現在口中的築基都是現代人自己創造的一個修仙境界。但是自己的創建一定是基於真正的文化基礎的,而這個文化基礎,就來自於道教的引導術。在道教的引導術之中,有一個我們不陌生的詞彙,叫做「百日築基」,而這個時候,就是最重要的打基礎的時候了。
  • 內丹術築基結丹去偽存真,中國道家文化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不自律的人群。一樣學習最後成績都不同。能力是一部分,專注又是一部分。築基起碼專心幾年,築基好斷業力閉關。何謂築基好?性功到明心無掛礙,心腎相交結丹。丹景五氣朝元(五臟之低頻雜氣,可以排出體外)。如果只是脈輪丹田熱了下沒什麼用。命功主要用處排除體內雜氣提高身體頻率供給能量給大腦。開啟智慧和精神世界。
  • 道家修煉,如何「百日築基」!
    所謂「百日築基」的基礎訓練,無非是一百天內,早上站樁,晚上打坐。若能堅持百日訓練,身體會發生質的變化,人的生命量級會提升一個新臺階,達到祛病健身、增智開慧、延年益壽的目的。渾圓樁動作簡單易煉,誠如王薌齋老先生所言:「養生樁,極容易,深追究,頭萬緒。」僅站好姿勢不動,一不調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環。即不調整呼吸,不留意丹田,不搞大小周天。為保健養生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增長體質,使工作肌產生被動性的站樁練功,簡單易行,人人都可學會,效果良好,無副作用。站樁時間不做硬性規定,可隨身體狀況靈活的安排。
  • 丹道修煉指迷:百日築基要經歷得氣、行氣、疏通和衝擊四個過程!
    功法中以丹法最好,丹法中以金丹大法最妙,此法同金丹大法同理,或有為者可探得金丹大法之妙。內丹修煉的起步便為築基,亦稱「百日築基」。有時築基亦稱為煉己築基,其實煉己和築基是同一個道理,築基不在煉己之外,煉己即在築基之中,二者屬於同一個意思。
  • 《覓長生》築基心魔特點是什麼 築基心魔特點介紹
    導 讀 《覓長生》中角色築基時產生的心魔是很強的,但是很家都不太清楚築基時產生的心魔有什麼特點玩家們都不太清楚
  • 揭開中國禪密功築基功法的秘密(收藏)
    作者:劉漢文練功夫,先要講築基,這是寶貴的經驗。練氣功,要求得氣,這是練功的關鍵。建房有築基的過程,沒有堅實的房基,硬是要加磚添瓦,也壘不起高樓大廈。由古至今,眾多師輩強調築基,如「百日築基」等等,理由就在這裡。「一寸光陰一寸金」。「光陰」,在這裡說的是築基過程或功夫,「金」,喻做成效即得氣;就是說,花費時日和氣力,扎紮實實練好築基功,是必需的。這種「花費」正是「積累「;有了積累,爾後練功將一勞永逸。反之,好高騖遠,草率從事,或單從姿勢和動作方面考究,不能體用氣及其效應,走彎路、出偏差,因而不得不半途而廢,這才是個浪費。
  • 穿成8歲女娃,飛速築基成仙尊關門弟子,被女主推下山崖,穿書文
    今天的小說推薦是4本穿書文,穿成8歲女娃,飛速築基成仙尊關門弟子,被女主推下山崖!內容精彩十足,文筆流暢,快點擊下方書籤進行閱讀吧!《快穿女主:高冷男神,撩個夠!》——初子魚精彩內容:穿成8歲女娃,飛速築基成仙尊關門弟子,被女主推下山崖!女強文,這一次她穿進了修仙文裡,成了一個天才蘿莉,才8歲就能飛速築基成功。
  • 修行人的保命功夫能讓你返老還童
    築基一詞,來源於道家內丹術。是內丹術中小周天在煉精化氣之前的修煉內容。也叫百日築基。但對於現在的氣功練習者來說,真正修習內丹術的已經很少了。多數都是習練根據傳統周天功法而改變的現代型的健身周天功。做為周天功的術語,百日築基仍被健身周天功沿用了下來,做為健身周天功,通小周天前的基礎功法。我們先了解一下傳統的丹道「百日築基」。
  • 讓高技能人才築基「最精彩板塊」
    讓高技能人才築基「最精彩板塊」 發布日期:2020-07-22 08:28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瀏覽次數: 繼以年薪百萬發布「千名碩博人才全球招聘公告」之後,嘉興又大手筆推出新時代工匠培育工程,計劃到今年10月,以「大工匠,大比武,大競賽」為主題,緊貼八大千億產業需求,舉辦50場大型職業技能競賽,培養、選拔2000名高技能人才,落實培訓10萬名技能人才的目標任務,為打造「最精彩板塊」奠定堅實的高質量勞動者基礎。
  • 達摩祖師傳
    從公元527年到公元536年,達摩祖師整整面壁了九年。經年日久,水滴石穿,功凝靈魅,壁透痕影。清道光年間蕭元吉有一首《面壁石贊》:「少林一塊石,都道是個人,分明是個人,分明是個石。石何石?面壁石。人何人?面壁佛。王孫面壁九年,經九年面壁,祖佛成。祖佛成,空全身,全身精入石,靈石肖全形,少林萬古統宗門。」
  • 三毛部落·文蹤||面壁無聲成祖庭/萍子
    機緣一旦成熟,達摩祖師就毅然登上了東行傳法之舟。在海上顛簸三年之後,達摩一行到達廣州。那是公元527年的秋天,廣州刺吏蕭昂在南海之濱熱情地歡迎高僧的到來。梁武帝隨即派遣使臣到廣州迎請達摩祖師到首都南京。後來,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嵩山少林寺,在一個石洞內面壁九年。精誠所至,以至於影子都印在了石壁上。       有個叫神光的僧人,慕名前往少林參訪達摩大師。
  • 性命雙修,築基培元,三豐祖師內丹修煉理論!
    在道教內丹理論中,「性」指的是人的本性或精神。命,指人體需要的氣血等。八仙之一的鐘離權祖師在回答呂洞賓祖師關於「性命之事」的疑問時說:「一點靈明無昧,性也;一點元氣常調,命也。」王重陽在《授丹陽二十四訣》中說得更直接:「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氣。」作為全真派系之門人,張三丰在這個問題上也毫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