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小說:鍊氣,築基,金丹,這些熟悉的修煉境界是怎樣創建的

2021-01-10 書說文化

現代社會網絡小說的土壤逐漸肥沃,仙俠小說逐漸成為了網絡小說中的一股大流,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仙俠夢。而當我們讀過仙俠小說之後,我們總能對鍊氣,築基,金丹這些修煉的境界耳熟能詳,如數家珍。但是這些修煉境界究竟是怎麼來的,又是如何創建的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最早的仙俠小說就是我們從小讀的那本《封神演義》了。但是在那本書中,並沒有出現真正的修煉境界,但是在那本書之中,卻出現了修煉的最初境界的一個詞——鍊氣。先秦時期,所有的修煉人士都被稱作練氣士,而他們是絕對沒有升級的希望的,一輩子鍊氣。

當然,練到最後就需要感悟天道了,這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仙人。這些仙人是沒有多大區別的,天仙,地仙,散仙,純粹是按照個人性格來劃分的。而到了《西遊記》這本書,才真正將現任的境界統一起來,甚至是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天庭統治機構。所以說,《西遊記》是最早的統一修仙小說。

至於築基這個境界,有十分有意思了,在古代是並沒有專門的這個境界的。所以說,我們現在口中的築基都是現代人自己創造的一個修仙境界。但是自己的創建一定是基於真正的文化基礎的,而這個文化基礎,就來自於道教的引導術。

在道教的引導術之中,有一個我們不陌生的詞彙,叫做「百日築基」,而這個時候,就是最重要的打基礎的時候了。而這個築基,就是打磨自己的身體,提高自己身體的機能,而在道教裡,築基一般是結合著站樁的。但是在仙俠小說出現以後,築基就逐漸脫離,成為了仙俠小說之中一個修煉的境界。

大家都知道,築基之後就要經過三災九劫的伺候,步入金丹期了。而這個金丹期,其實也是出自於道教。而它的歷史,也是十分久遠的,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個神仙一樣的人物——葛洪。這位葛大仙人不僅僅是一個玄學家,更是一個煉丹師。而煉丹,最重要的就是金丹了。

作為一個煉丹家,他們最高的追求,就是煉成一份金丹,得道成仙。對於葛大仙人的傳說,這個世界上還是存在不少的,但是他給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一篇《抱樸子》了。而真正的金丹大道確實在唐朝的時候出現的,至於他的創始人麼就是那位在民間有著無數傳說的純陽真人,上洞八仙之首了。

而傳說中,得到成為金丹需要渡劫也是從這位神奇的上洞八仙之首呂洞賓開始的。但是真正將金丹大道發揚光大確實到了元朝時期。宋朝作為一個儒教鼎盛的時代,對於煉丹自然是不那麼熱切的。但是對於少數民族來說,他們統治了中原大地,就徹底迷失在了神奇的中華文化之中。

歷史上的元朝記載之稀少,讓我難以找到有確切的記載,但是在元朝的時候,出現了一位神奇的人物——丘處機。這位就是道教的宣講者,作為元朝的國師,自然對道教的金丹大道是十分相信的。而元朝就這樣陷入了一場求仙問道的時代。這個時代的詞人,寫的詞百分之八十都是求仙問道。而他們是怎樣建立的呢?

在古人眼中,仙人,都是擁有著通天徹地的大能,所以對於仙人以上的修煉境界時進行了嚴格的劃分的,在這裡就不細說了。至於底層修煉體系,都是現代網絡小說作者逐步建立起來的。而鍊氣由於最古老,就這樣排在了第一層。

而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基礎,於是築基就這樣排在了第二層。至於金丹,作為一種大道,自然就需要更高的修煉了。所以就這樣排在了第三層。至於後面的境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也很難統一起來。

這就是現代小說中的仙俠體系了。而這個仙俠體系,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作為中華民族的傳承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仙俠夢,自然仙俠小說成為了小說界的一個大類,也成為了現在人們娛樂生活中的一份熱愛和嚮往。

洪荒小說:從小說中看上古三大量劫,究竟是哪三大量劫

巫中仙:中國的儒教原來本來包括神學,為何後來卻成為單純的人學

《山海經》被稱為地書和上古三大奇書之首,那天書,人書是什麼

相關焦點

  • 仙俠小說:修仙者在鍊氣之前還有修煉境界,稱為煉體境,你知道嗎
    而這些神仙在修煉之前都只是一群凡人而已。而凡人修仙自然不會是那麼簡單粗暴的。所以在小說中有人直接鍊氣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那麼就需要一個前面的境界——煉體境。自古以來,修仙都是一件十分神奇的職業,他們不僅僅需要龐大的財力,還需要資質和堅持。正所謂法不傳六耳,每一個修仙者在選取徒弟的時候都是慎之又慎,所以才會有一個考驗期。
  • 仙俠小說:風水,陣法,陣法究竟是怎樣從風水中脫胎換骨的
    提起仙俠小說,我們總是無法繞開一個話題,那就是陣法。無論是宗門,還是家族,都會配備著一個陣法,可以說在修仙小說中,陣法是一個家族或者一群人所必不可少的存在。其實在中國古代,陣法是風水中的一種,那麼陣法究竟是怎樣從風水中脫胎換骨的呢?
  • 鍊氣練了三千年:鍊氣達到66664層的白秋然,一招秒掉合體魔獸
    鍊氣練了三千年:鍊氣達到66664層的白秋然,一招秒掉合體魔獸。鍊氣練了三千年是現在不少漫迷熟悉的小說,不過這部小說現在也是改編成漫畫作品,在很多平臺上頗受關注。鍊氣練了三千年的主角是白秋然,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的強者。一位將鍊氣達到66664層的強者。
  • 仙俠小說:靈氣復甦,末世,其實這是古代道教的說法
    而這些單位的換算也是與現在不同,一世就是三十年,即一代人的時間;而一運則是12世,算六個甲子;一會就是三十運,算10800年;而一元就是12會了。後人為了形容時間很長,就直接說一元會。正所謂四方上下曰宇,往來古今曰宙。
  • 金丹修煉
    金丹功的修煉與人們所熟知的內丹修煉截然不同。近代所有丹書只言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及還虛面壁之說。
  • 修煉必讀:築基之法,丹功入門,此法最為至簡至易.
    功法中以丹法最好,丹法中以金丹大法最妙,此法同金丹大法同理,或有為者可探得金丹大法之妙。
  • 仙命決|境界等級玩法攻略!
    境界篇  一、鍊氣:  剛剛來到這個修仙世界的第一個境界,需要手動才能突破比較麻煩,十階開啟渡劫和肉體境。  二、築基:  修仙世界第二大境界,到了這個境界就可以自動修煉,白天還是晚上亦或者掛機都以每次5秒時間計算。
  • 道教修煉中的築基的含義,築基真的有效果嗎?
    築基,是常常出現於玄幻小說中的一個詞語,常常作為修煉中的一個層次而被大家所熟知,實際上在道教的內丹修煉中真的有築基的說法,而且築基是作為修煉中的第一步,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築基到底是什麼?怎樣修煉?有沒有作用?
  • 「解惑」道教的修煉層次及對應的感悟!
    最近看到評論區許多網友對道教修煉層次不是很了解,大都以為是小說中的境界,什麼築基、金丹、元嬰……其實這些境界的說法也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創造這些境界的人,肯定參考了道教修煉層次。道教的修煉層次分為五大境界。
  • 漫畫《鍊氣練了三千年》:他養的狗都成妖帝了,他卻還是個鍊氣期
    三千年後,青冥道人飛升成仙,大師兄渡劫失敗身死道消,就連最小的小師妹的六世孫都築基成功,學會了御劍乘風而行。 而經歷三千年的苦修,白秋然他,終於達到了鍊氣期第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四層...,飛過那些曾經嘲笑過他的人的墳頭讓他們看看我千年鍊氣大王也是可以築基的只可惜那些早已住進墳頭的各位仁兄基本都是成雙成對的而白秋然雖然活了三千年可到頭來還是孤身一人
  • 《金丹真傳》教你築基
    築基第一若問築基下手,須明橐龠玄關。追他氣血過丹田,正是填離取坎。血辨爻銖老嫩,氣明子午抽添。功完百日體成乾,到此人仙不遠。在修煉內丹氣功時,離不開丹田的重要作用,丹田就如稻田般生生不已,在這裡使坎離相交,水火相濟,返本還原,轉回到乾卦的本態。練功時氣血的變化細微曲折,火候有老有嫩,練功中的氣血運行應符合陰陽變化之理,需要練功者辨別分明。
  • 混元丹法 築基之妙
    功法中以丹法最好,丹法中以金丹大法最妙,此法同金丹大法同理,或有為者可探得金丹大法之妙。內丹修煉的起步便為築基,亦稱「百日築基」。有時築基亦稱為煉己築基,其實煉己和築基是同一個道理,築基不在煉己之外,煉己即在築基之中,二者屬於同一個意思。
  • 仙俠小說:紅塵,凡人,一個普通人想要修真究竟要經歷多少磨難?
    大家都知道,仙人是中國古代道教的特殊產物,而道家修煉的是今世,修緣分。如果沒有緣分,你就不要想了。所以在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無緣得見仙人的。而在凡塵俗世之中遇見仙人收徒自然是天方日談,那些中意修仙的凡人也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自己去尋找仙人。
  • 爛柯棋緣:現代仙俠小說中的古典仙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仙俠夢
    這些都是最原始的仙俠故事,但也僅限於是神話傳說罷了。黃帝時期的太過遙遠,也傳下來無數的神話故事,就連最古老的殭屍祖先——旱魃和將臣也是那個時代的出名人物。而這兩者,就是構成了茅山道術的最主要的部分,抓鬼和練屍。但是真正的修煉還得從周朝說起。
  • 金丹速成辨謬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而事實上卻又極為複雜的問題。今天,人們對於金丹的認識,大多模模糊糊。煉丹者一方面不下苦功鑽研,懵懂求學,人云亦云;一方面迷信、懶惰,異想天開。居然痴望金丹從天而降。這些都無疑阻礙著金丹之學的健康發展。所以破除迷信,實事求是,乃金丹大道的當務之急。縱觀我中華數千年來之傳統文化,「道」的哲學思想起源最早。
  • 仙俠小說裡常說的「三花聚頂」是什麼意思?
    提起現在流行的各種網絡仙俠小說,明代許仲琳所著的《封神演義》算得上是老前輩了。其中有這樣一個橋段,闡教十二金仙在三霄娘娘所擺九曲黃河陣中被削去頂上三花,修為大損,只有雲中子的三花還在,是以眾仙稱道他福澤深厚。
  • 金丹修煉,煉虛化炁、煉炁化精、煉精化神、煉虛合道
    金丹功的修煉與人們所熟知的內丹修煉截然不同。
  • 性命雙修,築基培元,三豐祖師內丹修煉理論!
    這裡的「還丹」是一種比喻,即以外丹術語形容內丹之修煉,具體而言,就是指體內的「金液」或「玉液」,至於「大藥」則指先天真氣。張三丰所謂「心性」與王重陽《授丹陽二十四訣》中所說的「心生則性滅,心滅則性現」的意思是一致的。心就是常人的分別意識。照張三丰的看法,在還沒有正式修煉內丹之前,必須先養元神和安性。
  • 《呂祖百字碑》隱藏丹道修煉秘密(收藏)
    《百字碑》為五言詩,二十句,共一百字,把修煉盡性至命的內丹功從築基、煉己到金液還丹自始至終的過程盡述無遺。煉內丹功主要養先天真一之氣,不是鼻孔出入之氣,而是未生天地之先、無邊無涯的源氣。《周易》中稱為無極之氣。此氣是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的本源之氣,是我們人類真正的宗祖。怎樣養這個本源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