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道教的修煉層次及對應的感悟!

2020-12-23 青衣快

最近看到評論區許多網友對道教修煉層次不是很了解,大都以為是小說中的境界,什麼築基、金丹、元嬰……其實這些境界的說法也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創造這些境界的人,肯定參考了道教修煉層次。

道教的修煉層次分為五大境界。

一、築基煉己

這個階段就是你們所謂的築基了,在此築基層次如同蓋房子打地基的階段,地基打得越牢,往上修煉的層次也就越高。這個階段基本上就是止念、入靜、聚性、回光、獨立、調息、吐納、咽津、導引等等。目的就是補足精炁神三寶之虧損,為下步修煉做打算。到了這個階段,身體和精神上就會感受到明顯的變化,簡單通俗的來講就是,腦殼靈光了,身體倍棒了!且在這個階段就可以修煉一些基礎的道術。

二、煉精化炁

「炁」是一種形而上的神秘能量,「炁」是道教專用哲學概念。這裡的「炁」乃先天之炁,所謂先天元炁,為生命之源。而在人出生之後不久,先天之炁就會慢慢消失,而後天之氣則是精微物質能量轉化而來,可以從飲食中吸取轉化,修鍊氣功壯大 ,這裡的煉精化炁就是通過修煉,自己後天之氣不斷壯大,在通過周天火候運行任督二脈,採入丹田,使得神炁合一,又稱「小周天」。這個階段是為採集先天之炁作準備的,在這個階段,人會越發越年輕,使身體功能達到巔峰!

三、煉炁化神

這個階段就是所謂的金丹,修煉至此周身關竅進一步打開,經脈俱通,又稱為「大周天」。此時人身之炁進一步與天地之炁相合,天人感應,而後採取太虛中先天之一炁,配合自己元神而修煉之。使得神炁摶結,結胎於中下二田之間,和合凝集,以養大丹。丹書雲:「金丹一粒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此時陽神成就,可證肉體長生。練到這個階段,本質上將會發生質的轉變,相傳張三丰便是這個境界。

四、煉神還虛

經過煉精化炁的階段之後,即由肉體修煉轉入精神修煉,進一步涵養自己陽神,使其歸於虛無,又謂之「真空鍊形」。是為返童還嬰。此步功夫,可以達到陽神出竅,謂之「出神」。說的神是指大腦的思維能量,從此大腦的能量正式開始運用。

五、煉虛合道

煉虛合道,又稱「粉碎虛空」。進一步將先天虛無之陽神,合於遍布萬化、無所不在之大道,出現「百千萬億化身」。即《莊子》所云:「上與宇宙同體」是也。此時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可謂返虛合道,功成道備。

道教這些說法我們看來有些太難理解,所以個人整理了一下,將之分為四種狀態。

一、第一個階段就是對自己身體的掌握,掌握自己每一塊肌肉,身形合一。

二、對自身大腦的掌控,人的大腦開發程度普遍在10%左右,如果能將大腦深度開發,人將會發生本質上的變化。

三、對周圍自然的掌控,這時候人就成為那所謂的神仙了,自身置於自然之中,清晰地感受到自然之變化,甚至可以改變自然的變化。

四、能感應到宇宙的能量,感受宇宙的本質,不死不滅。

以上是個人觀點,望有見解的道友可以互相討論。

相關焦點

  • 道教修煉中的築基的含義,築基真的有效果嗎?
    築基,是常常出現於玄幻小說中的一個詞語,常常作為修煉中的一個層次而被大家所熟知,實際上在道教的內丹修煉中真的有築基的說法,而且築基是作為修煉中的第一步,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築基到底是什麼?怎樣修煉?有沒有作用?
  • 傳統的道教是如何修煉得?真的有所謂的洞天福地嗎?
    洞天福地是道教營造修煉環境的象徵符號。修道的目的是為了長生,它需要一個「有序化」的理想環境,能夠使道教徒更容易進入一個清虛的精神境界,有所感悟,激發他們的幻想,飄飄欲仙。洞天福地說東晉時期已經出現,司馬承禎的《天地宮府圖》是這一體系的系統總結。
  • 看看道教與佛教的區別!
    兩教有相容的方面,但差異是基本的,其基本區別在於:道教主張以生為真實,追求延年養生、肉體成仙。道教認為,人的生命由元氣構成,肉體是精神的住宅,要長生不死,必須形神並養,即有「內修」「外養」的工夫。與道教相反,佛教主張「無生」,認為現實對一切來說都是苦海。對現實,人們是無能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
  • 《道德經》:道教為何被稱為「玄門」,「玄」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道教以道為信仰主旨,以崇尚效法自然,清靜無為,清心寡欲,慈儉不為先,濟人以為本的理念,來追求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諧。人可通過修道來不斷地完善自我,既能獨善其身,也能兼善他人,持續修養自己的道德品質,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進而修煉人生意義上的大道與善道,以「深根蒂固」的執著,追求「長生久視之道」。
  • 道教:四大宗壇
    道教之成始自張天師,天師本名陵,後名道陵,東漢沛國豐邑人(三四|一五五年),張子房八世孫,受兩漢讖緯思想的啟示,倡黃老形名人陰陽五行,入江西龍虎山修道,作「道書」廿四篇,及「靈寶經」,為道教之開山祖。「列仙傳」:光武建武十年生於天目山,七歲信道德經。天文、地理、河洛、圖緯四書,皆極其妙。
  • 道教天尊文化。「地母至尊后土皇地祇」
    大地一切萬物、花草樹木也都得到「地母」靈氣的滋養,包括五穀雜糧等..都是「地母」長來養育她的子民的,人人在世的時候依靠這些東西來過活,死後還是將肉體葬在「地母至尊」的懷抱中。各府州縣雖然劃分了區域,但是各個區域還在「地母」的土地上。各廟宇、寺院大大小小的神祇也都是用「地母」身上的東西建造或雕塑而成的。歷代的帝王、文武百官也都是得到「地母至尊」靈慧的孕育才能統攝國政,治理萬民。
  • 道教文化|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或以為西方哲學重在關心宇宙,而中國哲學重在關心人生 ;這種看法若針對儒家而言,並無不妥,但若用來看待道家道教,則有失偏頗,因為道家道教實際上很關心宇宙的根本問題,如老子早在先秦時即以為:宇宙萬物皆由「道」產生而來,而「道」則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這種看法,不僅屬中國哲學史上對宇宙根本問題的首次闡釋,而且與現代科學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也頗相吻合。
  • 劉陶 | 宋代道教「水火煉度」研究(英文摘要及尾註)
    勞格文著,蔡林波、李蘭譯:〈從儀式的角度解讀道教〉,《世界宗教文化研究》,第3期(2011),頁58。2. 松本浩一:〈道教と宗教儀禮〉,初刊於福井康順等監修:《道教》,第1卷,《道教とは何か》(東京:平河出版社,1983)。此據朱越利中譯本:《道教》,第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頁184–185。
  • 道教的死亡觀:鬼可以修煉鬼道嗎?
    我們已經講過很多關於道教修煉的東西了,有些朋友就納悶一件事,因為我們之前講到過鬼仙,所以有很多人問鬼到底能不能修煉成仙,這個事情確實挺有意思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道教的死亡觀和鬼到底能不能修煉成仙。01道教的死亡觀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道教是怎麼看待死亡的,首先道教認為人有三魂七魄和肉體,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兩部分,三魂七魄代表的就是靈魂一類的東西
  • 道教養生修煉之十大類方法是什麼?
    3、意念修煉類我國道教氣功,除「內丹」堪為不二法門,「行氣」久稱一樹奇葩,其他如守一術、虛靜術、存神、內觀、定觀、冥想、守中、默念、坐忘、守竅、存思術等等,方法尚多;而這些方法歸結到一點,不外以意念修煉為主,所以,可一言以蔽之為「意念修煉」,並從而與「內丹周天」、「吐納行氣」鼎足而三。
  • 道教外丹修煉門派
    從修煉方法上來說,道教大體分為丹鼎派和符籙派兩大流派。由於道教以修仙為目標,煉丹遂成為道士修行的第一要務,丹鼎派傳承因此不絕。正因為煉丹的重要性,道士們的師法傳承往往極其隱秘。一般非其人不傳,且多為單線相傳、口耳相傳。因此,外丹修煉也分為了三大門派,即金砂派、鉛汞派、硫汞派。
  • 道教內丹修煉功法(上)
    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在今四川大邑鶴鳴山創立道教,尊老子為道祖,廣泛吸收各種內丹修煉術,如《太平經》中的愛氣、尊神、重精的思想和內照、存神、食氣、胎息、辟穀的修煉方法,《老子想爾注》中結精、鍊氣、養神、守戒等修行法門,以及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中「參同相類」的修煉模式,從而成為內丹修煉實際的開創者。內丹找到歸屬以後迅速傳播開來,東華帝君一傳太極仙翁葛玄,二傳正陽帝君鍾離權。
  • 會議預告|第五屆「臺灣道教」學術研討會───內丹西派的源流與發展
    由李涵虛(1806-1856)所創始,源自清末中國四川樂山一地的內丹西派(又稱「大江西派」),其創立的時間雖較南、北、中、東等宗派晚,但自創立後,無論是就著作的數量、傳承的人數、傳播的廣泛及影響的層面來看,都可說是除北宗全真之外,最重要的內丹流派。
  • 劉陶 | 宋代道教「水火煉度」研究――以行煉方式為中心的考察
    研究方向為中國道教。本文原發表於《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十期(2018),頁125-175,因內容較多,我們將本篇文章的英文摘要和尾註信息放在本期推送的第二欄。感謝作者賜稿並授權我們發布。摘要「水火煉度」是道教煉度亡靈的核心儀節,旨在以法師身中陰陽二炁為亡魂煉聚靈識,度其超升。
  • 仙俠小說:靈氣復甦,末世,其實這是古代道教的說法
    在元之下,又分有「會」、「運」、「世」、「年」、「月」、「日」、「時」等單位。而這些單位的換算也是與現在不同,一世就是三十年,即一代人的時間;而一運則是12世,算六個甲子;一會就是三十運,算10800年;而一元就是12會了。後人為了形容時間很長,就直接說一元會。
  • 氣功修煉放鬆的層次與境界
    氣功修煉要求松、靜、自然這是氣功修煉過程中最為基本的要求。松靜自然的層次、程度越高功效才越快、越大。其中松〈即放鬆身心之意〉是練好氣功的前提放不松就入不了靜靜不了則氣功境界的大門可望而不可及這樣的修煉宛如竹藍打水、緣木求魚最終白費功夫毫無所成。然氣功修煉中的放鬆並非簡單易事須經過長期修煉或有明師指導、帶功誘導方能一步一步真正體驗到松的一層一層境界。
  • 修煉的關鍵是一個悟字,參悟功法,感悟天地
    所謂的練氣,實際就是修煉天地之氣。何為天地之氣,天地遠轉之氣,亦為萬物法則之氣,亦為天地法則,亦為道。練氣即是修道,修的是道,需要的是參悟,感悟,領悟,得以悟道修成。修煉的關鍵是一個悟字,參悟功法,感悟天地,領悟法則,悟出所道......
  • 道教中常說的三花聚頂,究竟是哪「三花」?看後真長見識!
    其實三花聚頂是道教內丹修煉中最終要達到的效果,其中的「花」並不是指我們平時看到的鮮花,這其實是個諧音字,通「華」,也就是說「三花聚頂」其實是「三華聚頂」,之所以寫成「花」,是因為花可以盛開,有著盛大強壯的意思。首先是人花,屬於第一階段的修煉,人花對應我們體內的精氣。精在人體內達到充盈的狀態,人們就會有很多的欲望,尤其是淫慾。
  • 六朝道教上清派存思修煉法門試論(一)
    上清派的獨特修行法門,使茅山道士,成為道教道士的代稱詞,而《上清大洞真經》到了宋代和文昌信仰結合,形成洞經文化,至今雲南納西古樂中仍保留不少古時誦經樂腔,足見其影響力深遠。道教關鍵字:道教上清派上清派修鍊法門修鍊法門存思身神存思身神一、序言一、序言道教認為吾人身上與生俱來,即有諸神主司人體各部組織功能,這些神祇,茲簡稱為「身神」,也稱之為「內神」。
  • 正統道家修內丹術,與之所對應的修真境界,發現驚天秘密
    道教將內丹術境界劃分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了卻因果後合道成聖,修得大羅道果,超凡入聖,萬劫不滅,因果不沾,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天道不滅,聖人不死。煉精化氣-金丹道教術語,又稱為百目關、小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