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廣東重大項目經過短暫停工後,正開足馬力跑出「加速度」。這既包括像巴斯夫一體化基地一樣的外商投資項目,也包括贛深高鐵等跨省跨市的新基建項目。
這些大項目在努力追趕工期的同時,廣東稅務部門結合項目建設特點,量身定製重大項目個性化納稅服務舉措,「定製式」服務為其免去了後顧之憂。
湛江稅務人員到寶鋼湛江鋼鐵項目配套企業開展稅收政策宣傳服務(通訊員供圖)
據悉,為了幫助重大項目順利推進,廣東稅務部門配備了首席聯絡員,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跟蹤輔導。不僅在項目籌建期幫助企業正確適用稅收政策,而且還幫助企業規避稅務風險。
精準對接項目需求
伴隨設備運轉的聲音,巴斯夫一體化基地項目的首批裝置5月30日正式在湛江打樁開建,標誌著這一總投資額達100億美元的一體化基地首期項目步入現場建設階段。
巴斯夫一體化基地是「中國重化工行業外商獨資企業」第一例,也是巴斯夫集團迄今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
「重大工程項目從審批報建到開工建設程序繁多,如果對各環節所涉及的辦稅流程及涉稅政策掌握不夠全面,容易產生稅務風險,甚至還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尤其是外資企業對國內的稅收政策關注度高,迫切需要稅務部門提前介入,提供針對性輔導。」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局長徐傑表示。
據悉,湛江市稅務部門為巴斯夫一體化基地項目提供了涵蓋籌建期、建設期和投產期的「點對點」精細化納稅服務,並第一時間掌握企業的關注點和需求點,助推項目落地建設。
這種精準對接,背後靠的是首席聯絡員「一對一」的跟蹤輔導。一般來說,廣東省重大建設項目由稅務部門較高層級的首席聯絡員「一對一」聯繫,這樣能夠減少稅企溝通層級,快速處理企業的涉稅訴求。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稅務部門已將「首席聯絡員」機制在全省大企業重大建設項目中全面推廣。
今年3月21日,由東華能源投資400億元建設的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正式動工建設,茂名市稅務部門提供「一對一」管家式稅務服務,以優質的服務為東華能源烷烴資源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據悉,管家式稅務服務將覆蓋東華能源烷烴資源項目上下遊企業的整條產業鏈。為此,茂名市稅務局成立了支柱性重點項目建設稅務服務先鋒團,提供「一對一」專業團隊服務;同時通過「東華能源『一站式』稅收服務專列」微信群、向企業提供「貼心稅務服務卡」、持續開展「心連心」稅企座談會等方式,提供暢通便捷的服務渠道。在此基礎上,稅務部門為烷烴資源項目及上下遊企業提供全天候七項管家式優質服務,包括:「一站式」政策諮詢服務、「提前式」政策宣傳輔導、「預判式」風險管理服務、「清單式」稅費政策指引、「非接觸式」辦稅服務、「網購式」發票免費快遞服務、新辦納稅人「套餐式」服務等,以真心、貼心、悉心的專業服務,為企業提供最大支持,讓企業心無旁騖地投入項目建設和經營發展。
巴斯夫大中華區稅務高級總監江莉莉告訴記者,廣東湛江稅務部門在項目籌建初期就成立了專業化管理團隊及首席聯絡員,使得項目各類涉稅事項平穩、高效得到解決。針對較為複雜的稅務議題,稅企雙方也建立了暢通有效的溝通機制。
據悉,巴斯夫一體化基建項目在籌建初期,提出了希望在項目投產後能優化進口石腦油消費稅先徵後退的流程,減輕企業資金佔用壓力。針對這一需求,廣東稅務部門正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爭取進一步縮短巴斯夫公司進口石腦油消費稅「先徵後退」辦理時限。
除了跨部門之間的聯動,廣東稅務部門還加強跨省、市溝通協作,共同服務重大項目建設。例如,目前正在建設當中的贛深高鐵,北起江西省贛州市贛州西站,向南途經廣東省河源、惠州、東莞、深圳五市,橫跨江西、廣東兩省。
徐傑介紹:「這種跨市、甚至跨省的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會涉及跨區域涉稅事項稅收政策執行的口徑不一致問題。廣東省稅務部門建立大企業跨區域涉稅事項協調工作機制,首席聯絡員直接對接項目需求,通過運行該機制快速協調項目建設中的涉稅問題,保持稅收政策執行口徑的統一。」
主動靠前幫助企業規避風險
為了幫助企業免去項目建設的後顧之憂,廣東稅務部門密切跟蹤項目建設各個環節,最大程度減少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稅務風險。
例如,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在追趕工期進度。該項目總投資654億元,是國內迄今為止單體規模最大的石化工程。
在該項目啟動環節,揭陽稅務部門協助企業建立健全票據管理和財務核算制度,提醒企業注意在籌建階段和建設階段應該注意的稅務風險。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工作人員朱曼菲介紹:「一個重大項目從籌建期開始,便陸續產生相關的稅務事項,比如要及時辦理稅務登記、稅費種認定、納稅申報等。當前很多工程項目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工程建設,往往忽略了涉稅問題的處理,容易產生稅務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對這些涉稅問題處理不當,後期可能產生補稅和滯納金,不僅影響企業的納稅信用等級,而且還會增加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廣東省針對大項目配備首席聯絡員,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是可以通過「點對點」對接,熟悉項目建設每個環節,從而做到提前介入和及時提醒,使項目建設每一個涉稅環節依法合規,減少企業在稅務方面的困擾,讓企業放心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新基建」成為廣東重點項目建設的關鍵詞。
為了更好服務「新基建」項目,廣東稅務部門不僅提升了首席聯絡員的層級,以更大的力度去協調項目建設中遇到的涉稅問題,而且還首次推出政策服務包、便民辦稅包、風險提示包「三包」服務。
其中,政策服務包將項目涉及的所有稅收政策全部收錄,便民辦稅包將項目建設期間涉及到的稅收事項一一梳理,風險提示包則根據項目特點,對每一個環節可能出現的稅務風險進行提示。
提供集約化涉稅服務
G2518國家高速公路、全長24公裡、總投資約460億元、8車道超長深海沉管隧道開世界先例、將珠三角「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之間的交通時間由2小時縮短到20分鐘——幾組數字勾勒出深中通道,這個「隧、島、橋、水下互通」四位一體世界級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的「速寫」。
6月17日11時45分,歷經近34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順利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長約6.8公裡,雙向8車道,深中通道沉管將是世界最長、最寬的海底沉管。
圖為中山市稅務局稅務人員到承建深中通道S09標工程段的中交一航局開展政策宣傳輔導。
承建該工程段的是位於中山市的中交一航局,作為世界級的大項目,深中通道的項目參建人員近萬人,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工程施工帶來了短暫的影響,2月21日,項目組克服重重困難復工。復工初期,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部在電子稅務局申報當月員工個人所得稅時,由於屬於跨省企業,此前一直採取結算卡門前刷卡繳納稅款的方式,正值疫情防控期,如何上門辦理稅務事項讓財務人員李先生犯了難。於是,李先生通過「深中項目稅收輔導群」向稅務人員發出「求助消息」,不到一分鐘就得到了回復並於第二天完成了申報。
早在2019年,中山開發區稅務局就建立了「深中項目稅收輔導群」,目前群內已有包括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中交一航局、中交四航局、中鐵大橋局等十幾個施工單位的20名企業財務人員。方便稅務人員集中對項目建設的施工單位開展個性化納稅服務,特別是涉及到同一項目不同承包商之間的稅務處理,可以一次性得到解決;同時,稅務人員及時向企業推送最新的稅收政策。
開發區稅務局局長胡作敏表示,為項目建設施工單位建立個性化服務臺帳,從稅收政策、帳務管理方面給予專業的稅務服務,藉由稅企微信群,形成「第一時間響應、專業涉稅輔導、全程跟蹤服務」機制,務求為深中通道項目施工單位提供優質、高效的稅收服務
稅收優惠推動項目建設
近年來,國家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出臺了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廣東稅務部門主動收集企業出口退稅、稅收優惠方面的需求,推動項目建設。
最近,寶鋼湛江鋼鐵項目企業就收到了一筆出口退稅額。這是湛江稅務部門向上級爭取優惠政策,及時調整企業出口退稅適用稅率的結果。
據了解,湛江稅務部門在對寶鋼公司出口產品結構和貿易方式進行調研分析後,發現兩項主打出口品種的出口退稅率低於其他品種。由於這兩個品種在生產技術工藝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且環境汙染度低,應歸類為新技術低汙染產品,適用較高退稅率。
今年3月底,財政部在出口貨物退稅率調整通知中,採納了湛江稅務部門建議,將兩項產品出口退稅率由10%提高至13%。企業受惠此項政策,出口退稅額增加4000萬元。受政策利好鼓勵,今年前3個月,企業該品種合金鋼卷板的出口增幅達到93%,4月的增幅高達882%。
在留抵退稅方面,廣東稅務部門也拿出實招。廣東省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副處長梁靜茹介紹,自2019年4月1日起,納稅人只要符合條件,其新增的留抵稅額可以退還,幫助企業盤活進項稅額沉澱的資金,增強企業的運營能力和發展後勁。
例如,比亞迪在汕頭濠江落戶以來,為支持項目在加快落地建設,濠江區稅務部門對企業提供了針對性的先進位造業留抵稅額退稅政策輔導。
「最近我們收到的5138.4萬元留抵退稅款,從受理到退稅款到帳僅用了兩個工作日,極大地緩解了公司資金周轉的壓力,加快了整條產業鏈的復工復產。」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區財務總監劉志華說。
今年2月,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二期擴產項目已籤約動工。二期建設將新增投資65億元,專注於65-90nm模擬工藝平臺,將進一步滿足粵港澳大灣區晶片市場的需求,添力新基建。
「國家給予的政策紅包,極大緩解了運營資金壓力。以增值稅留抵退稅為例,去年底我們收到了4億的退稅款,今年3月又申請到了近1.2億元。」粵芯半導體市場及營銷副總裁李海明介紹,該公司將把省下來的資金全部投入到研發和廠房基礎建設,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業建設邁上新臺階。
來源:南方網
編發:廣東省稅務局辦公室
廣東省稅務局納稅服務和宣傳中心
音頻來源:廣東稅務 央廣大灣區之聲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