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園小梅·其一》林逋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2021-01-22 古詩詞文欣賞

林逋種梅養鶴成癖,終身不娶,世稱「梅妻鶴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

詩一開端就突寫作者對梅花的喜愛與讚頌之情:「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它是在百花凋零的嚴冬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麗動人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佔盡了。一個「獨」字、一個「盡」字,充分表現了梅花獨特的生活環境、不同凡響的性格和那引人入勝的風韻。作者雖是詠梅,實則是他「弗趨榮利」、「趣向博遠」思想性格的真實寫照。蘇軾曾在《書林逋詩後》說;「先生可是絕倫人,神清骨冷無塵俗。」其詩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如果說首聯是作者對梅花所發的感喟,那麼頷聯則是進入到對梅花具體形象的描繪:「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聯簡直把梅花的氣質風姿寫盡絕了,它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詞用得極好,它既寫出了梅花不同於牡丹、芍藥的獨特形成;又寫出了它異於桃李濃鬱的獨有芬芳。極真實地表現詩人在朦朧月色下對梅花清幽香氣的感受,更何況是在黃昏月下的清澈水邊漫步,那靜謐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縷縷的清香,使之陶醉。這兩句詠梅詩,在藝術上可說臻於極至,故一直為後人所稱頌。陳與義說:「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和張矩臣水墨梅》)他認為林逋的詠梅詩已壓倒了唐齊己《早梅》詩中的名句「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辛棄疾在《念奴嬌》中奉勸騷人墨客不要草草賦梅:「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總被西湖林處士,不肯分留風月。」可見林逋的詠梅詩對後世文人影響之大。

林逋這兩句詩也並非是臆想出來的,他除了有生活實感外,還借鑑了前人的詩句。五代南唐江為有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這兩句既寫竹,又寫桂。不但未寫出竹影的特點,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無題,又沒有完整的詩篇,未能構成了一個統一和諧的主題、意境,感觸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兩字,將「竹」改成「疏」,將「桂」改成「暗」,這「點睛」之筆,使梅花形神活現,可見林逋點化詩句的才華。

作者寫盡梅花姿質後,掉轉筆頭,從客觀上著意瀉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霜禽,一作冬鳥,一作白鶴,白鳥。依據林逋「梅妻鶴子」的情趣,還是當「白鶴」解釋為好。前句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來賞梅,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先偷眼」三字寫得何等傳神!作者對現實事物的觀察又是何等細緻!後句則變換手法,用設想之詞,來寫假託之物,意味深邃。而「合斷魂」一詞更是下得悽苦凝重,因愛梅而至銷魂,這就把蝴蝶對梅的喜愛誇張到了頂端。通過頸聯的擬人化手法,從而更進一步襯託出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和幽居之樂。聯中那不為人經意的「霜」、「粉」二字,也實是經詩人精心擇取,用來表現他高潔情操和淡遠的趣味。

以上三聯,作者是把梅當作主體,詩人的感情是通過議論、敘述、擬人等手法隱曲地體現在詠梅之中。至尾聯主體的梅花轉化為客體,成為被欣賞的對象。而作者則從客體變為主體,他的感情由隱至顯,從借物抒懷變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在賞梅中低聲吟詩,使幽居生活平添幾分雅興,在恬靜的山林裡自得其樂,真是別具風情,根本不須音樂、飲宴那些熱鬧的俗情來湊趣。這就把詩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盤託出,使詠物與抒情達到水乳交融的進步。


圖文來源於網絡,音頻來自董樂阿姨講故事,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轉發只需1秒哦~


相關焦點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宋 李清照 《殢人嬌》
  • 《山園小梅》 :林逋獨步古今的詠梅詩
    北宋早期描寫梅花意象之美的代表詩人是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杭州錢塘人。北宋著名詩人。出生於儒學世家,恬淡好古,早年曾遊歷於江淮等地,後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終身不仕,未娶妻,與梅花、仙鶴作伴,稱為「梅妻鶴子」。林逋擅作詠梅詩,其詠梅詩後人合稱為「孤山八梅」,還有一首詠梅詞《霜天曉角》。
  • 林逋《山園小梅》賞析
    2、疏影橫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橫枝幹投在水中的影子。疏影,指梅枝的形態。3、暗香浮動:梅花散發的清幽香味在飄動。黃昏:指月色朦朧,與上句「清淺」相對應,有雙關義。4、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鳥。偷眼:偷偷地窺看。5、合:應該。斷魂:形容神往,猶指銷魂。6、狎:玩賞,親近。
  • 林逋的《山園小梅》,一首絕妙的梅花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山園小梅》原詩如下: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尤其是詩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人們更是讚譽有加,當時的許多詩詞評論家在他們的詩話、詞話、甚至筆記中對林逋的《西園小梅》都有評價。如宋代汪萃寫過一首《滿江紅》的詞,詞中直接以林逋的的詩歌入詞:「唐宋諸公,誰道得、梅花親切。到和靖、先生詩出,古人俱拙。
  • 林徽因:情願&林通:山園小梅
    林徽因:情願&林通:山園小梅 但抱緊那傷心的標誌, 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 在黃昏,夜班,躡著腳走, 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 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 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 落花似的落盡
  • 書法集字作品10幅,詩聯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7言對聯-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7言對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7言對聯-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 古詩詞裡的黃昏,說不完的悲傷悽涼,道不盡的孤獨寂寞
    果爸小啟:黃昏,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此時此刻,美不勝收。黃昏,總是伴隨著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鄉愁如水,不絕如縷。黃昏,有時候風雨交加,甚至電閃雷鳴,給人以悽苦乃至悲愴的感覺。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宋)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 萬紫千紅之暗香浮動月黃昏,當詩意化作了情意
    可愛的古人不光用梅花代言,還把梅花視為知己、伴侶,了解一下北宋隱士林逋的故事。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 成語「梅妻鶴子」是形容 螞蟻莊園10月19日每日一題答案最新
    這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10月19日的題目,小夥伴們知道梅妻鶴子值得是生活自在還是家庭和睦嗎?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正確答案了,一起來看看吧! 螞蟻莊園10月19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成語「梅妻鶴子」是形容?
  • 江疏影:疏影,疏影,寓意碰到困難時,能如山園梅花頑強不屈
    江疏影是個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名字中的疏影非常符合她的形象和氣質,文靜中帶著一絲文墨。但視乎很少人知道「疏影」這一詞中蘊含的意義。在一次訪談節目中,疏影說她的名字是舅舅起得,其「疏影」出自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其寓意碰到困難時能如山園梅花頑強不屈。
  • 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
    有盜墓賊以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的珍寶必定極多,於是去挖。可是墳墓之中,陪葬的竟然只有一隻端硯和一支玉簪。端硯乃硯之珍品,那是林逋自用之物,那隻玉簪呢?是誰的呢?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復,後人稱為和靖先生、林和靖,漢族,奉化大裡黃賢村人,北宋著名隱逸詩人。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