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早已習慣了城市的喧囂,對於古村落的文化自然是陌生的,如果有時間到古村落看看,放鬆浮躁的心,享受自然的美,以及淡淡的古樸。今日為大家介紹江西上饒的一個古村,現存明清古建築100多座,其中明代建築有10多座,更融合了贛、浙、閩、皖四省的建築風格。
龍溪村莊位於廣豐縣東陽鄉東部,是祝氏家族聚居的一個村落。根據村中家譜的記載,古村始於元末明初,始祖從浙江省江山市江郎山遷至江郎山,開墾造田,繁衍生息,稱為「江郎山發脈」,至今祝氏家族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近500戶,約2000人。古村三面環山,峰巒疊嶂,溪水潺潺,碧波蕩漾。位於贛浙閩交界的古村,東鄰浙江省江山市,南鄰福建省浦城縣。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村子裡的古民宅頗具特色。該村現存明清古建築100多座,其中明代建築10多座,集贛、浙、閩、皖四省風格於一體。古民居多為單層木結構,鱗次櫛比的五嶽朝天式封火牆高低錯落,青磚灰瓦融合四地風格。
整個村莊的建築布局合理,巷道縱橫,且巷道相通,房屋密密匝匝擁擠不堪,但排列有序,不顯得雜亂。為了預防火災,生活方便,祝氏先人挖出村內四通八達的池塘,並以池塘為中心建造民宅。將房子建在池塘邊,也有如魚得水,聚財聚寶的好寓意。
村裡現存的古建築群種類繁多,有祠堂、廟宇、文昌閣、民宅、橋梁、亭臺樓閣等。其中以祝氏祠堂最為典型,祠堂始建於明成化年間,隨後又多次進行修繕。整座祠堂坐北朝南,佔地3.78畝,有三個院落,分別是戲臺、中廳和觀音堂。整座祠堂重視裝飾,雕梁畫棟,美輪美奐。
海藻井開天花、雀替、鬥拱裝飾以朱漆彩繪,四面迴廊簷柱子的木構件上用精美的木雕作裝飾,內容有神話人物、松鶴花鳥、吉獸等。古代祝氏族人每年會舉行兩次祭拜活動,一次在正月初,一次在冬至日。每到一場大演出,每到一場悲喜交加的演出,龍溪人都不時地把一隻角扔到舞臺上,一晚上能收10多塊錢。祖廟曾經也是村中小學和中學的舊址,很多村民都是從祖廟畢業的。而文昌閣也是村裡的一個大看點,舊稱「龍江書院」,明末年被毀,清中葉又在此建「文昌閣」。整幢閣樓為三層兩廡式建築,三重簷歇山頂,高大莊重,古樸典雅。還存在五百多年的江浙社、近兩百年的觀音閣……一個小龍溪村,光國保文物機構就有三家!
那你去過龍溪村了嗎?關於這個小村有三個國家保級單位還有什麼要說的?請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