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老兵不死,舊日本海軍戰列艦「金剛」級

2021-01-19 網易

2021-01-03 04:57:25 來源: 好吃的麻辣美食

舉報

  在那個崇尚大炮與巨艦的年代,各海上強國都不斷研發,改善,升級自己的戰列艦用來增強自己的海上實力。1906年下水的英國「無畏」級戰列艦重新劃分了戰列艦的標準,同時也開創了新的「無畏艦」時代。而當時的日本的河內級戰列艦由於自身用途不明確,再加上其他的海上強國如英國,美國都已經開創了無畏艦的更深一層次的「超無畏艦」,從而使日本也不甘落後的開始了超無畏艦的研發。


河內級戰列艦雖然統一了主炮口徑但由於炮管長度不一從而導致了地位和用途上的混淆

  為了擁有自己的超無畏艦,日本還派人到英國進行了學習與研究,英國也對當時人員進行了培訓,同時也同意了為日本建造一艘全新的戰列艦。在早期的金剛級設計了類似河內級的10門12英寸305mm口徑的火炮戰列艦,但由於當時英國已經建造了使用13.5英寸343mm口徑的俄裡翁級超無畏艦。同時美國也開始建造了14英寸356mm口徑的紐約級戰列艦,為了避免發生建造出來就落後的情況,日本也決定安裝14英寸了356mm口徑火炮作為金剛級戰列艦的主炮,最後定型的金剛級採用了8門305mm口徑火炮,成為了日本海軍的第一艘超無畏艦。


早期的金剛級戰列艦,為了達到更高的航速,金剛級採用了獨特的雙曲線型艦艏,從而達到了26節的高航速。

  金剛級戰列艦的主炮性能在當時非常強大俯仰角在-5°至+20°之間。其主炮發射穿甲彈的最大射程達到了35450米,穿甲彈彈重673.5千克,炮口初速為775米/秒,射速為2發/分鐘。金剛級的蒸汽輪機設計功率達到64000馬力航速26節事實上,它的蒸汽輪機最大功率可以達到了78275馬力,航速27.54節。金剛級的續航能力非常強大,它能裝載4300噸煤炭和1000噸重油以14節航行速度,金剛級能夠航行長達8000海裡。


第一次改裝與1931年完成,仍然保持了三根煙囪,但高度增高和排煙影響進行了改善,艦島增加了高度,也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違章建築」的雛形。

  這次大改改善了防禦能力,增強水平防護,在核心區域上增鋪裝甲板。新增艦體防雷縱壁、舷側防雷凸出部。改裝鍋爐,撤除了臨近艦橋的煙囪,前桅增設艦橋設施。利用3、4號主炮塔之間的空間搭載水上偵察飛機。改裝後由於重量、排水量和阻力增加,最高航速降至26節,金剛級從1931年起改為戰列艦。比睿號因倫敦海軍條約的規定終止第改裝,拆去一座主炮塔和部分動力設備,艦體舷側裝甲帶,改裝成訓練艦。曾多次擔任日本天皇檢閱海軍的「御召艦」。


  第二次改裝後的金剛級戰列艦,艦島高度再次增加,煙囪由原來的三個變成了兩根(為了改善艦島環境而取消了離艦島最近的一根煙囪)側面裝甲防護和水平裝甲防護都有所增加。

  在第一次改造後沒多久,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日軍又對金剛級戰列艦進行了第二次改造。比睿號第二次大改裝工程於1933年8月開始,至1936年全部結束。此時的金剛級戰列艦已經是艦齡20餘年的老艦了。這次改造更換了新型蒸汽輪機,輸出功率大幅度增加,最高航速提高到30節,增加燃料裝載量,提高續航距離。艦艉加長7米因此此時的金剛級戰列艦的全長達到了221米,上層建築改成了日本標誌性的三角支柱的塔式結構,艦橋高大且結構複雜。主炮最大仰角提高到43度,(主要是為了增加射程和防空……大炮打蚊子)。

  在第二次改裝後數據艦長:221米 艦寬:31.02米 吃水:9.6米

  標準排水量:32200噸 滿載排水量:36314噸

  武器系統:4座雙聯裝14英寸45倍徑主炮,14座單裝152毫米/50倍徑副炮,4座雙聯裝 127毫米/40倍徑高射炮,10座雙聯裝25毫米/60倍徑機炮

  到了第三次改裝時,由於日本沒有繼續延續倫敦海軍條約,從而增強了比睿號戰列艦,由三座炮塔再次變成四座。但整體防護力度不佳,成為了她們最大的弱點,但可以利用高航速的優勢來爭取一些戰場生存時間。

最終金剛級戰列艦的結局

  炮轟美軍亨德森級機場的金剛號戰列艦和榛明號戰列艦,二者都屬於金剛級戰列巡洋艦(油畫)


  北卡羅來納級華盛頓號戰列艦擊沉金剛級霧島號戰列艦(油畫)

  最終她們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取得了一些戰果,有奈何自身艦齡太大,技術已經落後。再加上裝甲防護的不佳和作為軍國主義的犧牲品,最終沒能逃過被擊沉的最終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風花雪月,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命名規則和幾個特例
    二戰期間,舊日本海軍曾保有大量的艦艇,有人認為舊日本海軍艦艇的命名頗有古風,給人一種唯美的感略,例如舞風、若葉、青葉、蒼龍等艦名。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日本海軍艦艇的命名方式,日本海軍艦艇的命名方式較為單一,相較於歐美國家來說屬於有跡可循的那類,整理起來也較為簡單。
  •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話說軍世】二戰中,英法美日等國都擁有艦齡非常老的戰列艦,其中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以及日本金剛級戰列艦都是一戰前就開始建造的,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堪稱「爺爺」級戰艦。1942年全部4艘金剛級戰列艦參加了瓜島海戰,10月11日金剛號與榛名號一統炮擊瓜島上美軍機場,用435發炮彈,擊毀了美軍50架飛機,摧毀了美軍機場上一半以上數量的飛機。
  • 名字很霸氣、戰果很一般的戰列艦,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四大金剛
    日俄戰爭後,日本海軍真的發了,他們在海戰中損失了「初瀨」號和「八島」號兩艘戰列艦,以及一些參加過甲午海戰的老舊的軍艦,如參「吉野」號。但是他們俘獲了7艘沙俄軍艦,關鍵這些軍艦都是新的主力戰列艦,想造這些軍艦是要很多年的,有一個漫長的造艦周期,但俘獲的就不一樣了,一下子使日本海軍力量得到空前的加強,成為當時世界第四,太平洋第二。
  • 湊數的另類航母 二戰時日本聯合艦隊中的異類 伊勢級航空戰列艦
    非典型的戰艦設計不被軍方看好但這麼彪的想法還是由舊日本海軍從設想拉到了現實,並付諸行動。這就是伊勢級戰列艦-同時擁有若干數量飛機和一大半戰列艦性能的混血戰艦。所以,後兩艘於1918年竣工的戰列艦就被舊日本海軍命名為伊勢級。但也正因為如此程度的改進,也為這兩艘戰列艦被改成航空戰列艦奠定了基礎。伊勢級的搭載的武器裝備,在竣工之時處於世界前列這兩艘戰列艦在1918年竣工下水,然後在日本聯合艦隊服役。
  • 「夢想之舟」的荒誕命運——舊日本海軍伊勢級航空母艦的覆滅
    100年前,世界各國都在拼命發展海軍,日本不甘落後,開始建造自己的無畏艦。「伊勢」「日向」是舊日本海軍為最早一級」無畏艦「扶桑級第三、四號艦準備的艦名。伊勢,取自日本中部的伊勢國,那裡存有供奉著天皇傳說的祖先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
  • 美軍「不死老兵」——依阿華級戰列艦
    認真學過中學歷史課本的學生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日本代表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密蘇裡號戰艦也因此被大眾所知。密蘇裡號戰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依阿華級級戰列艦的第三艘,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艦體最長、功率最大、航速最高、退役最晚的一級戰列艦(日本生產的2艘大和級戰列艦在二戰中被擊沉)
  • 日本海軍絕密「王牌」,被各種保密措施「包裹」的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不但是日本海軍建造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戰艦史上迄今為止服役最大的戰列艦,沒有之一。在航母稱霸海洋的最初階段,守舊的日本海軍將領仍然在堅持著戰艦「大」既是戰力的強的觀點。原本計劃建造四艘大和級戰艦,因戰爭原因實際上僅完成了其中的兩艘。
  • 二戰中最為強大的大和級戰列艦,為何在戰爭中只能成為無用之物?
    二、大和級的建造日本早在日俄戰爭之後,就將美國列為了自己的海軍假想敵,這促使日本不計代價要獲得和美國在海上交戰的能力。但由於美國強大的國力,日本海軍是不可能達到和美國海軍同一噸位級的,所以日本就有"對美七分論"一說,也就是說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噸位務必要達到美國海軍的七成力量,方能有和美國進行艦隊決戰的能力。可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籤訂導致了日本海軍在戰列艦噸位上無法達到美國海軍戰列艦噸位的七成,也就無法和美國海軍進行艦隊決戰。
  • 參觀美國衣阿華級新澤西號戰列艦,熱情的美國老兵講起來沒完沒了
    日前軍迷xuxin277分享了一組最近於美國參觀衣阿華級新澤西號戰列艦拍攝的照片,讓大家一起領略了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的現狀,百年海軍的厚重滄桑歷史感撲面而來,巨艦大炮時代早已遠去,卻令多少人意猶未盡!
  • 諷刺:英國皇家海軍成名之地,變一戰英戰列艦最後沉沒之海
    不過在113年後的1918年11月9日,同樣在這片海域,英國皇家海軍「不列顛尼亞」號戰列艦被德國UB-50號潛艇僅用一顆魚雷就擊沉,它也成為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艘沉沒的戰列艦,同時德國潛艇當時使用的也是艇上的最後一顆魚雷。
  • 二戰中被擊沉的所有戰列艦的名字
    科爾貝級戰列艦2艘(科爾貝號1944年6月作為阻塞船鑿沉在諾曼第,海洋號被德軍炸沉) 布列塔尼級戰列艦2艘(布列塔尼號被英國H艦隊擊沉,普羅旺斯號自沉被撈起又被鑿沉)馬拉號戰列艦(塞瓦斯託波爾級,被德國傳奇人物漢斯·魯德爾駕駛斯圖卡炸沉,後被撈起)百夫長號戰列艦(舊英王喬治五世級,在諾曼第鑿沉)
  • 二戰時期的強大義大利海軍艦隊但其戰列艦結局讓人唏噓
    說到義大利二戰時期是海軍,可謂是當時世界前六水準也是德軍歐洲作戰中唯一個擁有強大海軍力量的盟友,1943年以前說到西線戰區的海軍對抗,義大利海軍是唯一個可以跟英國打大規模決定性海戰的國家,義大利皇家海軍擁有7艘戰列艦、19 艘巡洋艦、123 艘驅逐艦,而義大利的七艘戰列艦,每一艘都具備有強大的戰力和噸位
  • 長門級戰列艦,日本國民精神的象徵,未立寸功最後被兩顆原子彈擊沉
    第二個紀錄它是擁有世界上最大口徑的戰列艦主炮,雖然號稱是18英寸的口徑,但是大和號戰列艦的火炮實際口徑為460毫米,而英國人裝備的18英寸實際口徑是457毫米,比大和號的炮要小3毫米。說了這麼多,我們今天的主角是不是大和號戰列艦呢,其實不是,今天先不聊大和,我們聊聊聯合艦隊的「過氣網紅」——長門級戰列艦。
  • 從「科羅拉多」級到「衣阿華」級,二戰中美國海軍主力戰列艦盤點
    在這之中,受益於二戰時期美國強大的工業產能,美國海軍不僅快速修復了珍珠港事件中被日本海軍擊沉的戰列艦,還在二戰中興建了數款新型戰列艦。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美國在1922年籤訂《華盛頓海軍條約》,美國海軍10艘戰列艦的建造計劃不得不被削減為3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因此,科羅拉多級戰列艦也成為了「海軍假日」時期美國唯一建造的一級戰列艦。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不過這套堪稱"猥瑣發育","打野偷襲"的戰術,實在是讓日本海軍裡那些"武德充沛"的艦隊派不滿,這種不能正面硬上的戰術實在是有辱日本海軍的名聲啊,海軍不正面硬碰硬叫什麼海軍,根本就是沒有"武德"啊!於是日本海軍就在1932年裡開始設計新銳戰列艦,打算造一艘佔據絕對質量優勢的戰列艦來抵消美國海軍的數量優勢。
  • 美海軍依阿華級戰列艦,巨艦大炮主義的巔峰,海上兵器的暴力美學
    由於採用了諸多當時最新科技,三聯裝MK-7型406mm50倍徑主炮的穿甲能力與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460mm45倍徑94式艦炮威力幾乎相當。上圖可以看到一門MK8型穿甲彈及其藥包的大小。二戰後,美國海軍4艘依阿華級戰列艦由於具備強大的火力支援能力,多次重新服役,給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地面部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 英國戰巡遠嫁東洋的,日本海軍的當家主力最終折戟太平洋
    不過今天從英系的一款外貿型戰巡,這就是遠嫁東洋的金剛級戰巡,由它來開啟英系戰巡的科技線。 日本國運背後的男人——大英帝國 在近代日本崛起的過程中都是以英國皇家海軍為學習的發展模板,不但海軍的軍隊條例學習英國,連海軍學校也設計為英式建築,就連建造日本海軍的人才輸出地——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紅磚都是直接從英國原裝進口的。
  • 如果日本不造大和級戰列艦,而是把錢拿來造航母,能否贏得戰爭?
    導讀:如果日本不造大和級戰列艦,而是把錢拿來造航母,能否贏得戰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日本不造大和級戰列艦,而是把錢拿來造航母,能否贏得戰爭?
  •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實力和英國相比,有哪些差距?
    另外,如果日軍排出遠徵艦隊進入北大西洋,如同英國皇家海軍派出遠東艦隊,日軍當時有沒有任何一艘主力艦能在那種海況下保有戰鬥力?我表示強烈的懷疑。如同之前網友所說,是英國派出遠徵艦隊而不是日本就能體現出英國皇家海軍優於舊日本帝國海軍,因為全球化的基地網絡本來就是海軍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力量組成部分,然而日本並不具備。更不用提日本海軍及其脆弱的補給能力和護航能力。
  • 舊日本海軍的末代旗艦:「山中無老虎,猴子扛大旗」的輕巡洋艦
    【話說軍世】從日俄戰爭到二戰初期,舊日本海軍都是一直比較強大的海上力量,尤其是在二戰前期,全盛時期的舊日本海軍接連大敗當時世界海軍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英美,不過,古語有言:「月滿則虧」,此後舊日本海軍一路敗仗不斷,急劇縮水,這一點從其旗艦的變化中就可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