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依阿華級戰列艦,巨艦大炮主義的巔峰,海上兵器的暴力美學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的今天,由於現代大型水面艦艇造價昂貴,使用成本高,目前有能力獨立研製生產10000噸以上的大型水面艦艇國家就那麼幾個。以驅逐艦為例,目前僅我國的055和美國海軍的DDG-1000系列以及最新的阿利伯克III級驅逐艦超過10000噸,另外還有幾個國家製造中的驅逐艦雖然也勉強超過10000噸,但是大量採用了美國的技術和設備。可以說,除了航空母艦,船塢登陸艦,補給艦等艦艇外。是否有能力獨立研製生產排水量超過10000噸的水面艦艇也是世界各國海軍實力是否強大的標誌。說到大型水面艦艇,世界海軍史上有一款軍艦值得我們回味,這就是二戰時期的戰列艦。

二戰後,世界最著名的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戰列艦長270米,艦寬近33米,吃水達到11米。標準排水量45000噸,最大排水量58000噸,全艦採用8座M型重油鍋爐4座西屋公司蒸氣輪機採用4軸推進,最大功率達到212000匹馬力,由於動力強大,這麼大的軍艦最大航速達到33節,在輕載情況下,最大航速達到35節。這樣的參數比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最新的驅逐艦都要快。以上有好幾個數據都是當時的世界紀錄。

對於軍迷而言,依阿華級戰列艦最大的亮點是3座三聯裝MK-7型406mm50倍徑主炮,這裡的50倍徑意思就是這門火炮的炮管長度約20米。這是美國梅斯塔機械公司的產品,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艦載主炮。三聯裝MK-7型406mm50倍徑主炮,由三座獨立的火炮組成,各炮管能獨立完成填裝,升降與發射,各炮管射角-5度到45度間俯仰,俯仰速率為每秒12度,炮塔旋轉角度為300度,旋轉速度約為每秒4度,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三聯裝MK-7型406mm50倍徑主炮在工作時,炮塔轉動時的樣子。

三聯裝MK-7型406mm50倍徑主炮主要使用MK8型穿甲彈,一顆炮彈重量約1225公斤,在14.5海裡距離上可以穿透381mm的垂直裝甲,速度高達2發/分鐘。在配裝最多規格藥包的情況下,最大射程達到38公裡。由於採用了諸多當時最新科技,三聯裝MK-7型406mm50倍徑主炮的穿甲能力與日本海軍大和級戰列艦460mm45倍徑94式艦炮威力幾乎相當。上圖可以看到一門MK8型穿甲彈及其藥包的大小。二戰後,美國海軍4艘依阿華級戰列艦由於具備強大的火力支援能力,多次重新服役,給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地面部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依阿華級戰列艦啟用全新的火控雷達和彈道計算機,1987年在克裡特島測試時,在32公裡範圍內發射15發炮彈,其中有14發落於邊長230米的正方形內,其中有8發落於邊長140米的正方形內。

可以說依阿華級戰列艦得益於先天的設計,在二戰後是利用火炮常規炮擊性能最好的戰列艦。除了3門三聯裝MK-7型406mm50倍徑主炮外,依阿華級戰列艦還有10座雙聯裝127mm38倍徑MK12艦炮,以及大量的防空炮和對空機槍,這也是那個年代重要的對空武器。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依阿華級戰列艦減少了雙聯裝127mm38倍徑MK12艦炮以及大量防空火炮和機槍,轉而搭載了數十枚BGM-109戰斧巡航飛彈和RGM-84反艦飛彈。這些武器在海灣戰爭中,對伊拉克作戰時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另外依阿華級戰列艦也是二戰末期防護能力最好的軍艦之一。例如圖片中的三聯裝MK-7型406mm50倍徑主炮的炮塔使用的裝甲厚度超過300mm。

據資料介紹,依阿華級戰列艦一共建造了6艘,真正服役的僅有4艘,分別是依阿華號BB-61,新澤西號BB-62,密蘇裡號BB-63以及威斯康星號BB-64。另外兩艘由於二戰結束,建造途中被取消並被拆毀。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密蘇裡號BB-63和威斯康星號BB-64兩艦累計發射了52枚BGM-109戰斧巡航飛彈,1078枚406mm炮彈。隨後兩艦陸續封存並最終退役,目前分別位於美國海軍兩個海軍博物館。至此這種二戰末期,當時世界上綜合性能最先進的戰列艦退出了歷史。

除了計劃中的6艘依阿華級戰列艦,美國海軍在二戰末期曾計劃建造5艘蒙大拿級戰列艦,其標準排水量65000噸,最大排水量達到70500噸,蒙大拿級戰列艦配裝4座MK-7型三聯裝406mm50倍徑主炮,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然而與依阿華級戰列艦5號艦和6號艦一樣,還未完工就取消。

除了依阿華級戰列艦和蒙大拿級戰列艦,二戰末期還有一款著名的戰列艦,這就是當時日本海軍的大和級戰列艦。日本海軍一共建造了3艘大和級戰列艦,然而在1944年底和1945年初半年時間裡,這3艘巨無霸被美軍先後擊沉。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二戰中,作為巨艦大炮主義的代表的戰列艦是美國和日本海軍重點發展的軍艦,其中依阿華級戰列艦和大和級戰列艦是美日兩國戰列艦的巔峰之作。然而在航空母艦的高速發展下,戰列艦的缺點越來越明顯,理論上如果己方擁有絕對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戰列艦是對岸火力支援最佳的兵器,然而日本由於綜合國力以及高層決策的原因,觀念早已落伍,其大和級戰列艦的結果說明了一切。而二戰後,在多次局部戰爭中,美國軍隊在擁有絕對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情況下,4艘依阿華級戰列艦給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軍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當然,此時的海上霸主早已成為核動力航空母艦。作為海上兵器中暴力美學的戰列艦早已退出歷史的舞臺。

圖片轉自網絡,文字原創,本文非實時新聞,主要是與大家分享曾經的經典海上兵器。希望大家喜歡。

相關焦點

  • 美海軍依阿華級戰列艦,巨艦大炮主義的巔峰,曾經的海上霸主
    美海軍依阿華級戰列艦,巨艦大炮主義的巔峰,曾經的海上霸主在2020年的今天,由於現代大型水面艦艇造價高,使用成本高,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有能力獨立研製生產萬噸級以上的大型水面艦艇。以驅逐艦為例,目前只有中國的055型和美國海軍的DDG-1000系列以及最新的阿利-伯克III級驅逐艦超過萬噸,還有幾個國家製造的驅逐艦勉強超過萬噸,但他們採用了大量的美國技術和裝備。可以說,除了航母、船塢登陸艦、補給艦等艦艇外,美國還有能力自主研發和生產排水量過萬噸的驅逐艦。能自主研發生產排水量超過萬噸的水面艦艇,也是世界各國海軍實力的體現。
  • 登峰造極的大和號戰列艦,大炮巨艦時代的落日餘暉
    這個戰術,實際上就是挑動美軍主動進攻,然後日本以驅逐艦、潛艇、魚雷艇、水雷、航空兵和航空母艦等武器組成的防禦網,一點點的削弱美國海軍的實力,等到對手的實力被消耗到和自己差不多的時候,再出動艦隊決戰!其實,「九段漸減邀擊戰術」已經有了些現在立體化海戰的影子,只是日本人太過迷信大炮巨艦,沒有繼續往立體化理論上發展。這雖然是世界的福音,但是對日本人來說,卻是一種悲哀。
  • 美最強戰列艦!中國軍迷參觀依阿華號
    提起依阿華級戰列艦,可謂是聞名遐邇,該級艦是美海軍歷史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晚退役且火力最強的戰列艦,堪稱戰列艦的「最後巔峰」。    在參觀之前,先來簡單了解下「依阿華」號(BB-61)的歷史。作為依阿華級首艦,「依阿華」號於1940年6月開工建造,1942年8月下水,1943年2月正式進入美海軍服役。
  • 巨艦大炮時代王者,一次齊射能打沉一艘驅逐艦,戰列艦到底有多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海軍歷史已經從「巨艦大炮」主義過渡到海洋制空權爭奪時代。新的時代帶來了新的王者,而新王登基總是伴隨著老王的退位。作為上一個時代的王者——戰列艦至今還給我們留下許多迷惑等待解開。和陸地裝備用重量來衡量一款裝備不同,海軍往往用排水量來衡量一款艦船夠不夠重量級。21世紀的今天,美國的核動力航母排水量在10-11萬噸左右。阿利伯克驅逐艦排水量在9000噸左右。而戰列艦呢?戰列艦之王大和號排水量超過了7萬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 二戰作為戰列艦的巔峰,期間都誕生了哪些著名的戰列艦?
    憑藉威力巨大的艦炮、堅固厚重的鋼甲和強勁的動力,戰列艦一度橫行世界海洋,是海洋強國維持海上霸權的武力象徵。然而,當戰列艦在二戰時期達到巔峰的同時,也迅速被航母所取代,因此二戰也可以說是戰列艦最後的輝煌。那麼,二戰歷史上誕生了哪些著名戰列艦呢?簡單介紹其中的五艘。
  • 從太平洋到海灣戰爭,星條旗下的最後一型戰列艦依阿華級
    東京灣海域艦列如林,星條旗在秋風中獵獵作響,身著潔白制服的海軍戰士持槍肅立。9時許,在所有戰勝國代表的注視下,日本代表團登上了美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籤署了那份吸引著全世界目光的投降書,這意味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和平的曙光終於到來。時至今日,當年日本投降的畫面還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之中,成為了人類追求和平歷史上的一個經典畫面。
  • 依阿華級戰列艦主炮左右開弓同時開火 視覺衝擊力無以倫比
    這是美海軍依阿華級"新澤西"號(BB-62)戰列艦,進行主炮左右開弓同時開火的壯觀場景,406毫米口徑的主炮開火所產生視覺衝擊力是無以倫比的,可惜現在看不到了,已成絕版!這是美軍艦載直升機飛行員等人在空中觀摩"新澤西"號左右開弓的壯觀景象,並拍照留念。
  • 美軍「不死老兵」——依阿華級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依阿華級級戰列艦的第三艘,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艦體最長、功率最大、航速最高、退役最晚的一級戰列艦(日本生產的2艘大和級戰列艦在二戰中被擊沉)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20世紀三十年代,在《華盛頓海軍條約》期滿後,各國紛紛開始突破對戰列艦的限制,建造更快,火炮口徑更大的戰列艦。
  • 「依阿華」級戰列艦四姐妹之最,新澤西號
    新澤西號戰列艦(舷號BB-62)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戰列艦,為依阿華級戰列艦的二號艦。她是美軍第二艘以新澤西州為名的軍艦。新澤西號在1940年按照第二次文森法案(Second Vinson Act),於費城造船廠開始建造,在1942年下水,並在1943年服役。
  • 美軍戰列艦被打扮成聖誕樹,五彩色像迪士尼玩具
    今年聖誕節,停泊在諾福克國家海上博物館的美國海軍「威斯康辛」號戰列艦被打成成了一顆巨大的聖誕樹,以慶祝聖誕節。這艘美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榮光已逝,在博物館安度晚年,聖誕樹造型很難讓人感受到鋼鐵巨艦的強大,反而像是迪士尼動畫片中的可愛形象。
  • 人類沒造完的三艘巨艦:個個堪比霸王龍 有一艘比福特級航母還大
    利刃/縱橫論大炮巨艦代表的暴力美學時至今日仍然令無數人痴迷,在20世紀下半葉之前,巨大的火炮和數萬噸的軍艦,一直以來都是絕對的實力象徵。而縱觀人類的歷史,有三款巨型軍艦半途而廢,這些軍艦的個頭甚至比航空母艦還大,如果真的建造出來,必然成為人類暴力美學的巔峰之作。說到巨型軍艦,自然不能缺少戰列艦,厚重的裝甲和龐大的巨炮,開火之時地動山搖,一炮削平一個山頭的火力確實是令人痴迷的。二戰之前,各國都建造了許多戰列艦,而在各國未能出現的戰列艦計劃中,以下三款是最典型的巨艦代表。
  • 三十年老兵不死,舊日本海軍戰列艦「金剛」級
    01-03 04:57:25 來源: 好吃的麻辣美食 舉報   在那個崇尚大炮與巨艦的年代
  • 希特勒的大炮巨艦夢想:從「俾斯麥」級戰列艦到H-45級戰列艦
    希特勒本人也非常嚮往一支大炮巨艦的強大艦隊,為此,一項雄心勃勃的龐大造艦計劃被迅速提上日程,即著名的「Z計劃」。按照這個計劃,到1945年德國海軍將建成2艘航母、6艘H級戰列艦、3艘O級戰列巡洋艦、12艘P級裝甲艦、2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和249艘潛艇。雖然由於戰爭的提前爆發而導致整個造艦計劃的中止,但是希特勒並沒有放棄,仍舊責成海軍部門繼續進行主力艦的研究設計工作,尤其是關鍵的戰列艦。
  • 現代戰艦不用飛彈能不能打的過「依阿華」級戰列艦?
    打在依阿華上誇張的說就是聽個響。就是氣槍打在防彈衣上。依阿華的炮彈打在現在驅逐艦上就是迫擊炮打西瓜。 現代穿甲彈的威力,會隨著距離增加極速衰減。沒有飛彈發動機增速,什麼穿甲彈能在三十公裡外對這個鋼鐵怪物造成實質傷害?
  • 日本覆滅英國「Z艦隊」後,為何會帶來巨艦大炮主義的終結?
    這次海空大戰在海戰史上影響深遠,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代表著巨艦大炮主義在海戰中的終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在防護方面採用厚裝甲以及裝備了大口徑艦炮的戰列艦在海軍中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在世界海軍界,這種巨艦大炮是強大武力的代表,它是國家在爭奪制海權時的重要保障。
  • 數據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
    【話說軍世】說到戰列艦,雖然說在二戰後戰列艦這一件艦種開始被海軍所淘汰,不過實際上到1992年,美軍才退役了依阿華級戰列艦,時間還是相當久的,而作為戰列艦中噸位最大的大和號,也是裝甲防護數據最為「誇張」的一型戰列艦,在被美軍艦載機擊沉時,它和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了呢?
  • 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適航性與同期戰列艦相比,是不佔優勢的
    我理解題主是在問狹義適航問題,那就從狹義的適航方面來分析衣阿華級戰列艦的適航性。二、衣阿華級戰列艦的簡單歷史依阿華級戰列艦(英文:Iowa Class Battleship )是美國海軍排水量最大的一級戰列艦。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以下列舉二戰中戰力最為強勁的十一型戰列艦,以供網友賞鑑。一、TOP2之一: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AB炮位主炮齊射戰列艦中誰稱王,鴨滑、大和皆欲狂。就像清華北大穩坐大陸高校TOP2,美國依阿華級和日本大和級也當仁不讓地佔據戰列艦排名的TOP2。兩級戰艦作為大艦巨炮謝幕時代裡壓軸出場的核心CP,代表了戰列艦的最高水平。考慮到戰績原因,就先說美制依阿華級戰列艦。依阿華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而日本海軍戰略的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對抗美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這個課題可以說讓日本研究了好長一段時間了。日本把美國當做假想敵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由秋山真之和佐藤鐵太郎提出的"對美七成論",就可以說是日本海軍早期的對美作戰理論,它要求日本海軍的艦隊規模上起碼能夠達到美國海軍的七成數量,否則絕無戰勝美國海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