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親輔導作業崩潰痛哭: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家長如何...

2020-12-14 小李嘚博嘚

老母親輔導作業崩潰痛哭: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家長如何有效給孩子輔導作業

您為孩子寫作業犯過愁嗎?輔導孩子寫作業您血壓升高了嗎?

俗話說:"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

前幾天,一位山東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的視頻,火爆網絡。

媽媽被孩子氣得,趴在床上崩潰大哭。

孩子也趴在門口,委屈地嗚嗚哭,視頻裡迴蕩著母子倆的陣陣哭聲。

房裡亂七八糟,椅子被摔在地上,可見當時母子倆情緒的激烈程度。

拍視頻的爸爸無奈地說:

「母子倆平時感情很好,但一輔導作業,兩人就打架。」

網友看完視頻,深有同感:

「上次輔導我兒子,也把他打一頓,真的會氣死。」

這不是無病呻吟,而是我國上億家長,教育孩子時的焦慮和無奈

社會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無論大事小事,家長都得負責;

但是,即使我們磨破嘴皮,嘮叨無數遍,孩子依舊油鹽不進,根本不聽!

焦慮的家長們,只能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

但是,有效果嗎?

沒有。

有朋友曾崩潰地問我:

「是我有問題,還是女兒有問題,為什麼她就是不聽話?」

是啊,我們能買到最好的書,請到最好的老師,教他們最高明的人生道理。

但孩子不聽、不做,投入再多的錢和精力,教育都不會有效果。

01

其實,孩子不聽話,不是因為調皮,而是父母的大吼大叫。

試想一下:

一個經常發火的朋友,和一個冷靜理智的朋友,我們更願意聽誰的?

肯定喜歡聽情緒穩定的那個人。

孩子也一樣,家長如果經常發脾氣,他們當然不願意聽。

有些家長會反駁:

「我沒發脾氣啊,很耐心地講,為什麼還不聽?」

研究發現,就算只有2歲,孩子也能記住好幾個月前父母的責罵

也就是說,他們這次的不聽話,是因為我們之前發過脾氣。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

被壓抑的情緒,總會以另一種模樣釋放出來。

如果孩子寫作業時,父母忍不住大吼大叫:

「你上課都在幹什麼,老師講過多少遍了?」

「成績這麼差,你還想不想考重點了?」

……

這時,孩子是特別害怕的。

手裡雖然握著筆,但心裡非常抗拒。

即使第二天媽媽很平靜,孩子還是記得她發火時的恐怖模樣。

他的注意力不在作業上,而是在想:

媽媽什麼時候發火?她發火了我該怎麼辦?

長此以往,在這種恐懼中,孩子自然不會聽話。

更可怕的是,小時候父母的吼叫,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

經常被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有位回答者,即使成年已久,仍記得小時候被父親吼叫時的感受:

「害怕,內心止不住的戰慄,什麼都聽不進去,想逃離……」

令人傷感的是,這些孩子長大後,無一例外都缺乏自律、不夠自信、情緒敏感;

甚至有的人奮鬥多年為公司突破難題,面對升職機會時,卻不敢接受,白白錯失良機……

所以,只有父母管理好情緒,孩子真正聽話,教育才能開始。

02

當然,我們都想好好說話,誰都不願發火。

只是生活壓力巨大,孩子又總讓人崩潰,情緒一上來,真的很難忍住。

這時,與其強行壓制,不如適當的放一放,放棄「孩子應該一講就懂、一學就會」的不合理預期,提醒自己不必過於著急。

一項研究表明,大腦中產生各種情緒的部分很早就發育成熟了,所以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喜怒哀樂的情緒。

但對情緒進行管理、抑制和分析的部分,即掌管理智部分的「理性腦」腦區,要到20歲以後才能完全發育成熟。

與孩子相比,父母作為成年人,「理性腦」已經完全發育成熟,應該有控制和處理自身情緒的能力。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其實是不同量級的兩個對手在較量。

既然父母處理情緒的能力更強,理應擔負更多處理雙方情緒的責任,而不是任由自己情緒的洪水泛濫成災,淹沒了孩子的情緒表達。

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理性解決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完成作業是一項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也是一個不斷出錯和糾錯的過程。

對知識理解有偏差、做錯題時,孩子也非常著急,如果此時父母大吼大叫,孩子就會更加急躁、不知所措,久而久之,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此時,家長應該學會暫時接納孩子的情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的情緒有一個緩衝期,等雙方平靜下來,再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出在哪裡,應當如何解決等。

如此,家長不用大吼大叫,孩子也容易接受。

美國幼兒教育家凱茨在孩子的身上發現了一種「習慣性愚蠢」的現象。

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並因此喪失自信心,產生無力感,堅信自己就是「愚蠢」的,他人也會覺得他們「越來越笨」。

生活中,家長一些不經意的做法和壞習慣,就像是為孩子「套」了一個罩子,將孩子一步步推向「越來越笨」的境地。

因此,家長不可對孩子冷嘲熱諷,要靜待花開,以肯定和激勵為主,堅定孩子學習的自信心。

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自己也應當有所成長。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儘量不吼不叫,努力成為「溫柔父母」,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和孩子好好溝通交流。

END

配圖 / 源於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輔導作業苦不堪言?當代家長英語輔導自救良方來了
    暑假來臨,「神獸」出籠,開學沒多久又放假了,家長們,你們開心嗎……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據不完全統計,輔導作業已經成為破壞親子關係的第一殺手。面對孩子們清奇的腦迴路,家長也是各有各的崩潰。
  • 家長輔導作業的崩潰瞬間:孩子的答案雖錯了,邏輯卻無懈可擊
    如果家長回家不給孩子輔導作業,孩子很可能就會被人落下,有的甚至會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說實話,輔導孩子作業家長都心甘情願,但有時實在是心累,面對孩子的各種神邏輯,一道題講好幾遍仍然是對牛彈琴,真的是快被逼瘋了。
  • 因輔導作業寶媽崩潰趴床痛哭,兒子門口跪地抹淚,網友:能理解
    說起現在的父母給孩子輔導作業,那真是一部"血淚史"啊,多少平日裡和諧美滿的家庭,因為輔導作業變得"雞飛狗跳",甚至有些家長會在寫作業這件事上開始懷疑孩子的智商,可謂"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輔導作業的痛苦第一名"。
  • 不上網課母慈子孝,一上網課雞飛狗跳? 心理專家給您支招
    來源標題:不上網課母慈子孝,一上網課雞飛狗跳? 心理專家給您支招 新冠疫情肆虐,全國約2億兒童青少年正居家上網課自主學習,已有不少學生開始懷念學校生活,在家待出了煩悶情緒;也有不少學生適應不了網課教學,靜不下心來,學不進去。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如何在與孩子的「鬥智鬥勇...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一說到這句話,估計絕大多數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朋友會說:「一點沒錯!我舉雙手雙腳同意!」這不,上周末,閨蜜和我煲了一個長達40分鐘的「電話粥」,向我哭訴她輔導孩子學習的「血淚史」。閨蜜:「你說,我的命怎麼就這麼苦?在單位裡演完『宮鬥劇』,回家演『家鬥劇』。
  • 【哭笑不得】嘉定一女孩輔導弟弟寫作業氣到乾咳!原因竟是…
    【哭笑不得】嘉定一女孩輔導弟弟寫作業氣到乾咳!原因竟是… 給孩子輔導作業 如今成了家長的一大難題 所以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寫作業雞飛狗跳」!家長為什麼這麼說?
    教育孩子不簡單常聽身邊的家長朋友抱怨:「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跟不上學習進程剛開始我還以為寶貝會跟不上學習進程,但是寶貝模仿能力計較強,在中班上了七天,回到家裡什麼都跟妹妹搶,非常不聽話,和家人研究了一下決定讓寶貝上大班了,小編和家人覺得跟著比他年齡大的寶貝學應該更有益於寶貝的健康成長,寶貝從剛開始握筆姿勢都不會,到現在養成了自主寫作業的好習慣
  • 「陪讀」是「自讀」基礎,為什麼你陪讀了,母慈子孝反變雞飛狗跳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說到陪讀,大部分家長都想講述一番自己輔導孩子作業的「血淚史」,甚至現實中也有父母被氣到心肌梗塞,最後手術做支架。而諸如「給孩子講了好多遍題他還不理解,氣得我都快崩潰了」、「盯著還行,每次一走開,孩子也跟著走神」這樣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沒有真正掌握陪讀的精髓,只是留於表面輔導作業而已。01家長陪讀有多重要?
  • 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看看她是如何做到遠程輔導孩子寫作業
    雖然也有遠程輔導他寫作業,但往往是雞飛狗跳的場景: 「你看,這個橫要橫直,豎要豎直,這麼簡單你都不會?」看著兒子寫字七扭八歪,在視頻另一頭的我忍不住呵斥孩子。「我寫不直!」兒子說完竟然嗚嗚嗚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掰扯著手指。
  • 暑期作業沒做完?阿爾法蛋讓家長遠離 「漸崩式輔導」
    轉眼間已到了8月下旬,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面臨一種「崩潰」。對於孩子來說,開開心心玩了一個暑假,快到開學卻發現作業還有一大沓,這種臨時抱佛腳引起的慌亂無異於坐在考場上發現筆都沒帶;而家長們在輔導孩子作業這個問題上也是焦慮滿滿,常常在「怎麼教都教不會」和孩子們「三秒的金魚記憶」中,宣告輔導生涯的折戟沉沙。
  • 「一寫作業雞飛狗跳」,8成媽媽輔導作業靠吼,會引導比吼更有效
    《親愛的小課桌》中調查統計:全國有8成小學生媽媽,每天輔導作業的時候,都會表現的十分暴躁。前段時間,一個熱播綜藝《親愛的小課桌》中的一段調查,戳中了我的痛點,之前一直認為「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是網上的段子。
  • 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劈……小學生不開學媽媽集體崩潰流淚!
    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劈……小學生不開學媽媽集體崩潰流淚!時間:2020-02-22 19:19   來源:今日頭條 少女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劈小學生不開學媽媽集體崩潰流淚! -END- 最近因為疫情,輔導班都還沒有開課。這對孩子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 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引熱議,用隔音門窗給崩潰降音
    上周,一段「媽媽深夜咆哮式輔導作業響徹小區」視頻上熱搜,引發熱議。 視頻時間是深夜10點半,居民樓裡媽媽大聲輔導孩子學習,夾雜著訓斥聲,整個小區被一個人的聲音灌滿,持續近15分鐘。 網友說「一人訓娃,全小區受教育。」
  • 爸爸輔導功課怒點作業險燒鄰居家,事後寫下保證書:理性教育孩子
    網上看到一條爸爸輔導孩子功課怒點作業的熱搜,腦海中頓時想起那句話:輔導作業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輔導作業這事兒看似不大,但卻被眾多家長稱為是「要命」的活兒。這件事一出,再次引起廣大家長朋友們的共鳴,紛紛表示:「我太難了!」關於輔導孩子寫作業,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網上隨便一搜:輔導作業氣到腦梗!氣到吞安眠藥!氣到崩潰大哭,更為可笑的是一位爸爸氣到「自殘」,怕自己忍不住怒火,打兒子只能把自己的雙手綁起來。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天昏地暗,輔導完作業媽媽一臉委屈
    山東東營有一位母親就遇到了難題,她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心態崩了。原本母親跟孩子之間的感情非常好,平時孩子連父親的話都不聽,但只要是母親說出的一定會嚴格遵守。然而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有些不聽話了,而且遇到簡單的題目無論母親怎麼說孩子總是聽不懂,時間長了還會感到煩躁,甚至會反駁母親。
  • 家長不用退群了,也不用雞飛狗跳盯孩子寫作業,教育部新規來了!
    【教育部:對違規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行為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10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要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上熱搜!想當年爸媽連我作業本長啥樣都...
    眾所周知,陪孩子寫作業,簡直是中國家長大型崩潰現場。從母慈子孝到雞飛狗跳,只有一道題的距離。不信請欣賞,這屆孩子到底有多難帶!↓↓↓前不久被網課支配的家長們,曾感嘆:以前輔導寫作業,只在放學後崩潰,後來監督上網課,24小時感覺心累。
  • 西安2018年已明確規定:嚴禁學生家長批改或讓學生代改作業
    一邊輔導作業一邊崩潰一邊默念——親生的親生的。成年人的下班崩潰瞬間,不寫作業,母慈子孝,歲月靜好。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全家亂套。曾幾何時,孩子的功課,成了父母最難搞定的「工作」?從輔導作業到批改作業,誰不是一邊數落孩子一邊崩潰?
  • 姐姐輔導弟弟作業,一個被氣哭一個被罵哭,作業如何「破壞」親情
    「不寫作業,父(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很多家庭對於輔導作業的心路歷程,都頗有感觸。原以為,輔導作業是親子關係的「天敵」。看到一個姐姐輔導弟弟作業,兩個人都崩潰大哭的視頻後,才發現作業對於親情的「破壞力」真是大範圍的。
  • 媽媽輔導女兒作業被氣瘋,外公拿24年前的考卷嘲笑:你也有今天
    輔導孩子學習是當前許多家長頭痛的重要家庭問題,網絡熱語「不輔導母慈子孝,一輔導雞飛狗跳」就是家庭教育怪狀的真實寫照。網傳一視頻:山東劉女士在家輔導作業,對孩子的表現不滿,和孩子爭吵起來。娘倆火大到頂頭,劉女士一怒之下,居然選擇了投河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