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2017年8月7日

2021-02-13 天長市圖書館

  

2017年8月7日

15:39:58

立秋

民間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認為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立秋時間若在下午以後,天氣就還要熱上一陣。2017年立秋時刻為8月7日15時39分,是晚立秋,按老話,今年立秋以後是不是還要熱一段。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

代表寓意:秋季開始,暑去涼來

氣候特點:天氣逐漸涼爽,秋老虎

風俗活動:曬秋節、秋忙會、貼秋膘

風俗食物:西瓜、四季豆、辣椒

三  候: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

養 生:以養收為原則


立秋三候

  涼風至: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

  白露降:後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

  寒蟬鳴: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應是蟬們秋涼後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悽切。碧樹未搖落,寒蟬已悲鳴。

立秋習俗

江蘇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立秋吃西瓜、吃清涼糕是一些地方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裡。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清朝時,那時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為,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立秋時俗稱的「貼秋膘」。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後,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不過,許多網友表示,現在的生活不比從前,平日裡已經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養,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別食補。

立秋時節,這樣養生

  立秋之後,暑去涼來,但炎夏酷熱仍未消,天氣逐漸轉向乾熱,早晚涼爽,白天悶熱。此時,人易倦怠、乏力,清熱消暑要繼續,但相對炎夏要有變化。

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另外,肺盛之時易影響肝,而肝主情志,疏洩氣血,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

立秋後,白天炙熱的氣溫到了晚上,就開始變得清涼起來,因此,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繁感冒。專家提醒,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儘量少用空調。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流通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太過。


立秋後,溼熱仍沒有完全消退,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鍊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於劇烈。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鍊;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以防體力消耗過大,暴曬灼傷皮膚;在高溫溼熱中不宜運動過於劇烈。

相關焦點

  • 2017年8月7日—立秋
    8月7日15時40分"立秋」      天文專家明確表示,根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2017年立秋的準確時間為北京時間8月7日15時40分。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快速導航中文名立秋時間每年的8月7日或8日意義表示秋季開始外文名Beginning of Autumn屬性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節氣黃經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節氣。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
  • 2017年什麼時候立秋
    立秋是一年中二十四節氣之一。立秋對農民們來說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古語有云:「雷打秋,冬半收」,每年的立秋時間都有變化有所不同,那麼2017今年的立秋是在什麼時候呢?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一、立秋時間2017年立秋時間:8月7日 15:39:58,農曆 2017年六月(小)十六回顧——2016年立秋時間:公曆8月7日,09:52:58二、立秋簡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幹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
  • 今年的立秋時間 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二十四節氣之立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立秋是較早確定的八個節氣之一,交節日期在公曆8月7日至9日,太陽運行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節氣。今年立秋的時間為北京時間8月7日。
  • 2020今年立秋是幾點幾分 8月7日幾點立秋具體準確時間
    2020今年立秋是幾點幾分 8月7日幾點立秋具體準確時間目前市面上流傳2個版本第一個是2020年8月7日09點06分03秒第二個版本是2020年8月7日09點06分11秒06秒 和11秒到底那個是對的呢?
  • 2017年8月6日周日讀報
    年8月6日周日讀報時間!3、【8月7日15時40分「立秋」, 別忘「咬秋」「貼秋膘」】立秋將至。關於今年立秋,有人說是6日,有人說是7日,也有人說是8日。天文專家明確表示,根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年立秋的準確時間為北京時間8月7日15時40分。天文專家提醒說,立秋不僅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時至今日,我國民間仍有在立秋這天「貼秋膘」「咬秋」等趣味習俗。
  • 8月7日立秋,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是啥意思?立秋下雨好不好
    8月7日立秋,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立秋雨天孬?啥時能涼爽?時間都去哪了?轉眼間,立秋節氣就需要來到!2020年受年之後肺炎疫情的危害,許多 村裡人,減慢了外出打工的腳步,許多父老鄉親4~5月份才出來打工賺錢!自然,有些人開心有些人愁,開心的是2020年能尋找工作中,一年的收益擁有寄希望於;犯愁的是,時間過得飛快,錢還難賺是多少,今年 就「餘額不足」了!
  • 【立秋】2019年8月8日 03:12:57 星期四 己亥年七月初八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幹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時間2019年8月8日 03:12:57 星期四
  • 告別7月連續11天高溫 8月立秋將帶來清涼
    7月「火辣」收尾,8月「清涼」上陣根據省氣象臺近日連續發布的高溫報告顯示,我省大範圍高溫已經持續近10日。如果對7月進行一個總結,那必然是一個火辣辣的總結報告。7月30日是我省大範圍高溫日的第六天,紹興、湖州、金華紛紛攀上39℃高峰,百江鎮達39.9℃,38℃以上的區域差不多佔據全省一半。
  • 2020立秋是幾點幾分 今年8月7日立秋具體準確時間
    2020立秋是幾點幾分 今年8月7日立秋具體準確時間  2020年8月7日9時6分。立秋  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正式亮相,又一個美好的季節,來了!每年8月初,當太陽達到黃經135度時為立秋節氣開始,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就要到來。
  • 8月7日立秋,2020年立秋後天氣還要熱多長時間?看完心裡有數了
    今年8月7日立秋,也就說明天就要迎來立秋節氣,立秋的到來,意味著秋天的到來,那麼在立秋後,天氣真的會立刻變的涼爽起來嗎?今年立秋後天氣還要熱多久呢?雖然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但是關於立秋後的天氣,在農村有「秋後一伏熱死人」、「秋老虎」的說法,這些說法說的都是立秋後天氣並不會立刻變得涼爽起來,而是要再熱上一段時間才可以。
  • 【新聞】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農曆:閏六月十五
    香港衛生署5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查詢時介紹說,自2017年5月5日至8月3日,與流感相關的嚴重個案總數達458宗,共造成315人死亡。5、華裔學者黃靖被指「影響輿論」 遭新加坡永久禁止入境新華社:立秋將至。關於今年立秋,有人說是6日,有人說是7日,也有人說是8日。
  • 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
    導讀:立秋將至,「6月秋趕死牛,7月秋慢悠悠」啥意思?6月立秋好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在三伏中又分為頭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是最熱的一段時間。如今中伏已經到了有一段時間了,馬上就要進入8月份了。
  • 2020立秋是哪天農曆是幾月幾號 立秋是不是天氣就涼快了
    當大家受夠了夏天炎熱的天氣之後,就會特別期待秋天涼爽的天氣,立秋節氣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很多人都認為立秋節氣之後天氣就會變得涼快,正式進入秋天。那麼立秋天氣會涼快點嗎?立秋天氣就不熱了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 「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2018年立秋具體時間
    這些天,華北東北一直籠罩在炎熱的天氣下,有不少老人在談論著立秋的節氣,小編不禁要問,今年立秋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如果立秋後降雨了,天是不是就涼快了?一、2018年立秋時間在農村,經過幾千年的沉澱留下了很多有意思,也很有種哲理的俗語,這些俗語也沒那麼複雜,朗朗上口也簡單易懂。
  • 立秋後,長沙天氣會涼快點嗎?
    長沙晚報8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進入8月,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之下,湖南大部地區高溫頻繁「打卡」。監測顯示,6日省內68地最高氣溫在35℃以上,其中張家界、常德等19地超37℃,最高出現在常德桃源,38.7℃。8月7日9時6分迎來「立秋」節氣,傳統意義上的秋天都到了,會涼快些嗎?民諺說「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句話是否有依據?
  • 2018年立秋_二十四節氣查詢
    (Beginning of Autumn)2018年立秋時間是 8月7日 21:30:34時間每年08月7~9日三候涼風至: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介紹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
  • 【立】 8月8日立秋,立秋養生吃什麼?
    立秋時刻立秋2015年立秋時間8月8日 農曆六月廿四立秋吃什麼水果立秋到來之際,人們容易產生秋燥。此時正是潤燥生津的最佳時期,立秋節氣,很多水果是讓您擺脫秋燥的最佳食物哦!7、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幹、煩渴不休者,可作食療佳品。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可治療小兒疳積、久瀉久痢等。立秋養生食品食物抗歲月侵襲的魔力,要遠比那些瓶瓶罐罐裡價值不菲的化妝品和保健品來得更省事、更有效。
  • 2017年7月5日周三讀報
    年7月5日周三讀報時間!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一切美好從分享讀報[愛心]開始:【今日黃曆】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第27周農曆 六月小 十二日 丁酉年 丙午月 癸巳日宜  裁衣、作灶、移徙、入宅、納畜忌  嫁娶、安葬
  • 立秋到了,農諺說「立秋不是秋,天涼白露後」,立秋後還會熱多久
    在民間有「立秋不是秋,天涼白露後」,是什麼意思?今年立秋還會熱多久,小面小智就來給大家詳細解答一下吧!我們都知道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預示著秋天即將來臨,就要告別酷暑天了,可是農民常說的「立秋不到秋,天涼白露後」就能很好地跟大家解釋立秋這段時間 的天氣變化。
  • 今天立秋是幾點幾分幾秒準確時間 2020今年是早秋還是晚立秋
    8月7日是2020年的立秋節氣,那麼今天立秋是幾點幾分幾秒?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2020年今年8月7日今天立秋的準確時間。 2020年立秋準確時間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8月7日9時6分迎來「立秋」節氣,夏盡秋來,金風漸至,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從此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