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祠堂(文/劉向東)

2021-02-22 井岡藝苑

大祠堂(文/劉向東)

   

我們慄塘村有一個祠堂,名叫"大祠堂"。所謂大祠堂,其實就是"劉氏大總祠"的簡稱。大祠堂始建於宋代,距今有上千年歷史。現在你所見到的大祠堂,是經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大修過的。那次大修,釆取的是老牆換新牆的辦法,即用新鮮出窯的青磚重新壘砌四面牆體。大修只動了牆體,屋內一切都原封不動,都仍然是千年文物。你看那紅石柱依然稜角分明,完好如初;你看那圓木柱依然紅漆包裹,鮮亮無比;你看那木雕圖案依然讓人嘆為觀止!       

 

大祠堂最顯眼的位置懸掛著寫有"五桂坊"三個大字的匾額。傳說這三個字是宋代三朝宰相周必大的親筆字。所謂"五桂",指的是本村一家兄弟五個均考取舉人。這五兄弟,與建造這座祠堂的能工巧匠一樣,值得炫耀!        

 

在我開始記事時,大祠堂是慄塘公社(  即小公社,現在的梅塘鎮原先由梅塘、慄塘、西湖三個小公社合併而成  )的機關駐地。那時的大祠堂內有兩排房間,都是公社幹部的辦公室或宿舍。走進大祠堂,你會想起瑞金"中華蘇維埃政府紀念館"。那也是個大祠堂,祠堂內也是兩排房間,所不同的是房間的房門上分別掛著寫有諸如財政部、內政部、農林部等字樣的牌子。       

 

我小時候對公社機關非常熟悉,以至於從黨委書記、社長到其他幹部我都能叫上名字。一來,因為我父親時任慄塘大隊大隊長的緣故,公社幹部常會來我家坐,我和他們有打交道。二來,大祠堂門口是我們生產隊的曬穀場,每當我媽媽當班曬穀,我都會到大祠堂來陪伴媽媽,當然,也順便留心著公社機關內發生的人和事。我記得,慄塘公社的第一二任黨委書記分別姓曾和姓戴。曾書記是一位直率的工農幹部,戴書記則是一位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      

 

轉眼就到了轟轟烈烈史無前例的特殊時期。此時,同全國一樣,這裡發生的故事形形色色,光怪陸離,讓人難以忘懷!      

 

一天早上,我從家裡往大祠堂走去,還沒等我到達,在遠處依稀看見祠堂門口的走廊上,有一個人胸前掛著一塊牌子,高高地站在一方凳上。我走近一看,原來那人就是跟我很熟的公社機關李幹事。此人是本地人,老家行李村,他若要從他家走到公社機關來,必經我家門前。他的胸前掛著的是寫有"現行反革命"幾個大字的紙牌。只見他臉色蒼白,兩眼無光,一副迎接世界末日的神態。       

 

據說,李幹事的罪行是惡毒攻擊林副統帥。就在幾天前,他拿著林彪的照片與人閒聊,說:"林彪的像看上去是一個奸臣像。"李幹事站在凳子上"示眾"了一天之後,便選擇自行了結——跳江自殺。第二天一大早,我和許多人一起,跑到太平橋上,看見李幹事已經膨脹了的屍體已被人拖至江邊草地上。太平橋下無太平啊!       

 

時間到了六十年代末,公社合併,新組建的梅塘公社機關遷至距慄塘五華裡遠的梅塘(  幾年後因機關駐地每逢雨季就發洪水,公社機關遷至慄塘,但並不是遷至大祠堂,而是駐紮在別的房子裡  )。小公社機關撤銷,大祠堂重又回到慄塘村村民手中。大祠堂回歸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恢復其辦喜事功能,即恢復公社機關徵用之前的模樣,本村所有婚禮均在此地舉行。說起來耐人尋味,似乎大祠堂在建造之初就有"預謀":  只辦喜事,不幹別的。你看,祠堂內從大門到屋內所有建築物和裝飾物都用紅漆漆成,堂前堂後紅彤彤一片,一派喜慶景象!       

 

多少年,多少代,討媳婦也好,出嫁也罷,婚禮上聽到的看到的是永遠不變的敲鑼打鼓和永遠不變拜天拜地,千遍一律,樂此不疲。但有一樁婚事還真叫做非同一般,村裡人現在提起仍然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他名叫賢珠,與我同齡,那天上午,他在大祠堂參加村裡為他舉辦的婚禮,忽聽有人來告訴他大祠堂對面山坡上正在發生的一切。       

 

那是他共大分校的同學,也是曾經同他海誓山盟過的戀人。此刻她站在山坡上在幾個姑娘的攙扶下,一邊哭一邊反反覆覆地說: "他怎麼這麼快就結婚呢?他答應要等我呀!″       

 

正在這邊拜天拜地的賢珠得知此消息後不知所措,禁不住流下了眼淚,他真正體會到五味雜成是一個什麼滋味!他知道,他不該背叛誓言,他不該如此絕情!他怨誰呢?他怨自已是一個農村小子(那戀人是城市姑娘,幹部子弟 );他怨他家太窮,他家為了他今天這樁婚事,耗時幾年,傾其所有,債臺高築,說什麼他也不敢冒這個風險。人世間有多少辛酸事,有多少不如意啊!       

 

改革開放以後,大祠堂裡有一個重大的改革創新,就是變空蕩蕩的大堂為宴席廳。這是不是史無前例?不得而知。廚房是現成的,祠堂右側有一廂房,是大祠堂的"原配",這裡也曾是公社機關的廚房。餐桌餐具是現購的,村裡一次性添置桌凳碗筷一百套。祠堂辦宴席,村民得解放。從此以後,各家各戶辦喜事,再也不需要到處借餐桌借餐具借場地,客人來了也不需要在小家庭裡擠來擠去了。       

 

宴席廳設立後不久,村裡便在此擺了一次大宴席,號稱"慶功宴"。全村不分男女不分老幼統統到席,其場面之壯觀,與《智取威虎山》中的"百雞宴"有一拼。      

 

那天一大早,全村一百多號彪雄大漢,手裡拿著木棍,手臂上扎著黃色絲巾,排著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往對面的村背村開拔。他們這是要去與對方進行一場惡鬥!這種村與村之間的械鬥,在慄塘村,絕不是第一次;在整個梅塘公社,械鬥也成了家常便飯。那時,一提起梅塘械鬥的事,縣公安局的同志直搖頭。        

 

沒想到的是,這次進攻卻撲了一個空。原來,對方深知敵強我弱,來者不善,故早已聞風而逃。這樣,進攻方不戰而勝,不費一兵一卒便可高歌唱凱旋。此時有人出歪主意,說是捉人不成就捉豬。於是幾個人從人家的豬欄裡捆了一頭豬抬上就往回走。其情景有點像武松打虎後,眾人抬著被打死的老虎得意而歸。       

 

出徵隊伍凱旋後就擺起了所謂的慶功宴。後來,村裡許多人後悔,並對慶功宴進行反思,都認為這事對於慄塘村對於大祠堂是一種恥辱,並非一件什麼光榮的歷史。       

 

與村背村械鬥後沒幾天,慄塘方為首的被縣公安局抓了去,不久又被法院判了一年實刑。縣裡把為首的抓去坐牢,起到了殺一儆百的效果。從那時至今,不光慄塘,整個梅塘,三十來年再沒發生過械鬥事件。      

 

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是顛覆性的,大祠堂的深刻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起初,人們只在討新娘或出嫁的日子才擺擺宴席,這樣,宴席廳也只是偶爾忙碌一陣。如今可大不一樣,宴席種類名目繁多,簡直眼花暸亂。過去沒有的,現在出現了。比如建房,每家每戶都建新房,而且都是樓房。大廈落成,豈有不擺灑宴之理?過去有但無暇顧及的,現在一律隆重慶賀。比如,看人家(相親)、訂婚、小孩出生、小孩滿月、升學、升職等等,等等。這麼多喜事,全村一兩百戶,大祠堂裡一年到頭很少有安靜的時候。       

 

不知從哪年開始,大祠堂免費為全村人提供年飯。村裡人又一次獲得解放!       

 

不知在什麼時候,大祠堂出現了一支由十幾個後生組成的銅管樂隊。這可是在全縣揚名的樂隊呀!這不,就在去年的吉安縣葡萄節文藝晚會上,慄塘管樂隊被請去演出管樂合奏,出盡了風頭。       

 

一天,市文明辦的同志來到慄塘,說是要參觀大祠堂。他們在大祠堂看了很久,並向村民問了很多事情之後就回市裡了。過了幾個月,上面下了文件,說慄塘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寫於2020年5月)     

 

作者簡介: 劉向東,吉安縣梅塘人,吉安市政府退休幹部,系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劉向東鄉土散文小輯(點擊標題可閱讀)

村前有座廟(文/劉向東)

砍柴記(文/劉向東)

鎮上名人(文/劉向東)

我的教書經歷(文/劉向東)

村中凡人(續篇)(文/劉向東)

村中凡人(文/劉向東)

我的慄塘村(文/劉向東)

 

相關焦點

  • 祠堂與大祠堂有何區別?
    家廟就是祠堂,但又不等同於祠堂,祠堂祀祖,家廟祀神。民間的俗名在其社會中與使用這兩個概念時,也是有所區別的。通常的情況是談到家族時,其所指稱的人群範圍比較小,而講到宗族概念時,其所指稱的人群範圍比較大。我們如果在中國南部到單姓的宗族村落中調查,往往可以看到,有的村落中有許多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從建築物的表象看,它們大大小小,並不一致,有的富麗堂皇,有的簡陋。對外人來說,雖有這些建築物表象上的差別,但都可以統稱為祠堂或家廟、祖厝。
  • 祠堂裡的家風與鄉愁_文旅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祠堂裡的家風與鄉愁  在歷史的文化長河中,宗族文化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朱熹在《家禮》中規定:「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名宦巨賈,豪門望族,均建祠堂,以顯其本,以祭其祖。宗法、血緣觀念也應運得以強化。
  • 全國劉氏祠堂大合集!
    湖南湘中玉盛公總祠是湖南劉氏祠堂建築面積最大,宗族人口第一大支系,於2019年清明節聯誼大會百龍飛舞  萬人祭祖的祠堂開光慶典活動是長江流域全體劉氏第一大場面,超越上面譽為漢式祠堂風格漂亮第一聯誼大會的場面與人數
  • 半決賽:江蘇男排3-1浙江,晉級總決賽,劉向東乘風破浪是關鍵
    江蘇男排首發陣容:主攻張晨、俞元泰;副攻袁輝龍、戴海波;接應;劉向東;二傳大比分領先的浙江男排發球也比較拼,通過發球加強攔網,以16-6逼迫江蘇男排再次請求暫停;暫停回來,浙江男排兩翼齊飛,副攻也連續下球,形成了多點開花的局面,最終以25-14大比分拿下第一局。
  • 半決賽:江蘇男排3-1浙江,晉級總決賽,劉向東乘風破浪是關鍵
    江蘇男排首發陣容:主攻張晨、俞元泰;副攻袁輝龍、戴海波;接應;劉向東;二傳於垚辰;自由人楊天緣;浙江男排首發陣容:主攻張景胤、王濱;副攻任郡勃、李詠臻;接應張冠華;二傳王智儒;自由人龔鈺傑;第一局:開局浙江男排的一攻成功率更高,張景胤和張冠華左右開弓,取得6-1領先,江蘇男排請求暫停;暫停回來,張冠華連續扣球失誤兩個
  • 龔翔宇吐槽劉向東美顏過分,曝無法上街買東西,核酸檢測被捅出血
    這一次,女排接應龔翔宇亮相,選擇了同是江蘇隊的接應劉向東。龔翔宇看到劉向東的第一句話不是恭喜江蘇男排獲勝,而吐槽劉向東的美顏開的有些過分。而劉向東則反擊說道:「是你的美顏嗎?」隨後,兩人就對手機美顏功能進行了一番討論,劉向東還向旁邊的工作人員求證自己的美顏是否開了。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新發展格局要在創...
    對此,《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劉向東指出,當前經濟形勢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角度加以認識,從高質量發展視角來看待新發展格局的內涵。為什麼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劉向東看來,這不是主觀意願的結果,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
  • 中國十大名人祠堂
    武侯祠建於唐,唐朝大詩人杜甫曾有詩寫到它:「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現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間重建的。它同先主廟、劉備墓相毗連。武侯祠主體建築分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
  • 龍海一祠堂,拜拜對象居然是一口大缸!涉及漳州明代忠臣
    在漳州龍海市翠林村東山自然村,祠堂「龍虎厝」內,就供奉著這樣一口「大肚缸」,遠近有名。  肚子大,皮兒薄,手指一敲,咚咚響,這口「大肚缸」,來歷可不一般,要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還要牽扯出明朝帝師——大學士林釬[hàn]。
  • 科普:白村大祠堂知識,你學到了嗎?
    白村大祠堂按照頭門、天井、中堂、後天井、後堂布局,祠堂的選址、朝向、背山面水(大球場以前是風水塘)、地勢高低等因素,還涉及複雜的玄學理念(這個以後再寫篇文章討論)。經逕口坊熱心兄弟測量,宗祠佔地面積700餘方,其中三進主體建築約400方(35.1×11.2)、門口約60方、其餘附屬建築及空間約250方。
  • 樂平古書院、廟宇、祠堂大盤點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樂平的文化印記——古書院、廟宇、祠堂。文化印記何其多——樂平古書院、廟宇、祠堂大盤點(1)書院樂平自古號稱文章節義之邦,賢士輩出,人才薈萃,經科舉入仕為官者眾多,這與樂平歷代以來尊儒重教、興學讀書之風極盛有很大關係。
  • 湖南洞口:曾氏祠堂韻悠長
    文圖:唐仁榮尋根問祖,人之本性。尊祖敬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受親友之邀,我與家人利用今年中秋國慶"雙節」之假期,驅車走進了擁有"祠堂之鄉」美譽的洞口縣,參觀了著名的曾氏宗祠。古人云:「千秋功過,於祠堂可窺一斑。」祠堂,舊時又稱「祠廟」或「家廟」,是地方民俗文化的代表,也是家族用自我存在的方式詮釋家族的繁衍和生長的自然延續,記錄歲月變遷的一種方式。她給後人留下本宗許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讓後人重傳統、重本源、重宗族,懷念祖先、頌揚祖先,樹立崇祖傳訓的倫理道德觀念,發揚尊祖忠孝的優良傳統。而祠堂與楹聯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輝映的。
  • 良田鄉祠堂簡介--老石下石龍祠
    原祠堂佔地面積小,正廳寬度3.1米多,正廳左右配套兩間房子,寬度2.2米,房子前面搭配兩間灶臺房,正廳前面配套一個天井,祠堂內外石灰牆,是磚.瓦.木混合結構。老祠堂因年久失修崩塌,經村民商議,捐款獻屋地,將祖祠遷至今址,2018年動工遷建,2019年峻工落成。寅山兼甲,為上五間下五間格式。祠堂面寬20米,進深14米,建築面積280平方米。
  • 江蘇男排14人名單:張晨、於垚辰、劉向東組成三叉戟,目標前三
    8月20日,19點30分:江蘇男排VS四川男排8月22日,15點:江蘇男排VS遼寧男排江蘇男排14人名單:主攻:張晨、俞元泰、杜宇;副攻:戴海波、袁輝龍、李晨、孫文軒;接應:劉向東重啟之後的聯賽,賽制也發生了變化,各支球隊都將以「全華班」陣容出戰,主帥盧衛中說道:「我們會全力以赴和認真備戰,把這次比賽當作全運會前的檢驗,全運會的練兵,」沒有外援之後的江蘇隊,陣容還算齊全,各個位置都有不錯的球員,其中於垚辰、劉向東、張晨、俞元泰都是大家所熟悉的球員。
  • 江蘇男排14人名單:張晨、於垚辰、劉向東組成三叉戟,目標前三
    江蘇男排14人名單:主攻:張晨、俞元泰、杜宇;副攻:戴海波、袁輝龍、李晨、孫文軒;接應:劉向東把這次比賽當作全運會前的檢驗,全運會的練兵,」沒有外援之後的江蘇隊,陣容還算齊全,各個位置都有不錯的球員,其中於垚辰、劉向東
  • 龍田鎮的祠堂一條街
    我回到家鄉龍田鎮,徜徉在由古驛道形成的老街——「牛田街」,五百米長的狹窄街道,巍然矗立著五座大祠堂,民俗學者稱之曰「祠堂一條街」。  祠堂是歷史的教科書,閱覽祠堂,如同閱覽一卷綿長的歷史畫軸。作為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群體,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千秋功過,於祠堂可見一斑;華夏祖先,從祠堂可知譜序流傳。
  • 東石檗谷黃氏祠堂 泉州南門外最大
    在晉江,人們談到祠堂常常說「塘東崎,檗谷大」,此乃對當地兩座名祠的譽稱,其中「檗谷大」即讚嘆檗谷黃氏祠堂規模之大之雄偉。  檗谷黃氏祠堂位於晉江東石鎮檗谷村,是福建名祠之一,始建於南宋淳熙癸卯年(公元1183年),故而沿襲了宋代建築簡潔的風格。祠堂佔地4.8畝,實體寬21.1米,深44米,高13.74米,門口獨有7個大埕,連接一起全長有221米,據稱是泉州南門外最大的宗祠。
  • 現在各地在修建祠堂,這是被允許的嗎?祠堂的意義是什麼
    祠堂存在的意義祠堂,在國內南方多數村落都有,祠堂在當地所象徵的意義,不是單是一座不起眼的建築那麼簡單。那是一個村落,他們先人的靈位擺放所在,是祭祀祖先的場所。在我們當地,如果有以前久遠前外遷的人,想要回鄉追根問祖,都會去當地的祠堂去查閱下族譜,看能不能找到熟悉的名字。祠堂,除了可以祭祀先人,也有勸誡後人正確的為人處世。雖然在以前法制不健全的時代,一些地方的祠堂會私設法堂,用非法手段去處罰犯錯的族人。
  • 廣東、福建共65座姚氏祠堂美圖,中國最美、保存最好的姚氏祠堂
    供稿人:姚海棠 5、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大文教村姚氏祠堂 大文教村姚氏祠堂坐落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和順白崗大文教村。建有祠堂兩間,一間是姚氏宗祠,建於明朝年間,另一間攀爵姚公祠建於清朝嘉慶年間。
  • 劉向東訪談(上篇):為全球減貧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日前,中宏觀察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中宏網記者:目前全球減貧事業的現狀和遇到的主要困難或挑戰是什麼?劉向東:擺脫貧困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而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