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搶奪電動車自行車市場
歐洲環保意識高漲,但是環保產品自行車騎乘距離有限,電動機車又太笨重,因此電動自行車成為最熱門的綠色交通工具。業內人士預估,德國今年電動車需求量將高達150萬臺,大陸市場也穩定增長,包括巨大、美利達、愛地雅等自行車大廠,都已感受到歐洲對電動車的強勁需求。
-
臺灣品牌搶佔市場 鳳凰、永久自行車走向邊緣
對此,不少人感慨,曾經是結婚三大件之一、甚至作為國禮送給外國元首的老牌自行車,如今卻面臨節節敗退的趨勢。東南快報(微博)記者調查後發現,在福州自行車市場上,臺灣品牌居多。永久、鳳凰等大陸老品牌雖然影響力猶在,但在福州市場這塊大蛋糕中,能分到的已經不多。
-
為什麼現在的自行車大多是臺灣或日本的品牌,大陸的確很少見?
不過這兩年自行車又興起來了,因為有了共享單車的出現,很多的人也開始選擇這一種環保出行的方式。而且自行車也是挺方便的,像大城市裡經常會出現堵車的情況,可是騎自行車就不用擔心了,因為它的面積小,所以即便交通很擁擠,我們也可以騎著它穿梭在車流當中,而且也為環境減少了一份汙染。不過生活中的人們騎行的自行車都是日本和臺灣牌子的,而我們大陸的品牌卻很少見了,這是為什麼呢?
-
大陸的自行車竟然會落後於臺灣!看完心情複雜
由於共享單車的興起,很多人又開始騎自行車了,不過現在佔自行車市場主流的還是一些運動自行車品牌,而我國大陸的自行車行業儘管興起的時間比較早,但是現在比較流行的還是臺灣和日本的自行車。為什麼我國大陸的自行車不如臺灣和日本的品牌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
臺灣IP「組團」拓展大陸市場
臺灣貿易中心服務業推廣中心高級專員張惠毓介紹說,中心徵集了10家臺灣文創企業參展,其中有近一半是首次來大陸「探路」。國際授權業協會今年8月發布的《2019全球授權市場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授權商品零售額達2803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2%。同期內地和香港的市場規模為95.14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五,年增速達6.8%。
-
臺灣大哥大聯手思科布局大陸市場
網易科技訊 8月17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哥大透露,年底前將前進大陸市場布局。據了解,臺灣大哥大首波跨足大陸布局電信市場踏板,將選定富邦金控及其它臺商積極轉進大陸投資的海西特區。
-
為什麼大陸的自行車趕不上臺灣捷安特、美利達和日本的自行車?
大陸的自行車發展之路特別像如今的汽車發展軌跡,起步晚,又是後起之秀。首先要承認這種差距,論技術創新實力,、品牌價值、騎行文化建設我們都不如臺灣,原因如下:1.歷史原因,起步晚,錯過世界騎行運動崛起的第一波紅利。
-
屏東高樹鄉長:臺灣鳳梨還是要靠大陸,日本市場太小
無黨籍屏東縣高樹鄉鄉長王樹圍表示,高樹鄉是屏東縣鳳梨主要產區,在臺灣及日本市場都太小,只要外銷通路走不動就會影響內銷市場,還是要靠大陸市場才行,沒有關稅優惠會提高農民成本。大陸若不買臺灣鳳梨會導致滯銷,重演放著不採收的慘況,呼籲當局提早因應。
-
臺灣自行車渠道領導品牌亞塔騎進駐北京
【搜狐戶外消息】來自臺灣,由康師傅控股公司董事長魏應州二公子魏宏帆創立,臺灣自行車連鎖品牌渠道『亞塔騎ATTAQUE』進駐首都北京市場,8月9日與10日同城開幕亞塔騎北京昌平店和國貿蘋果店兩家門店,並與康師傅綠茶進行區域營銷合作,推出開業期間購買千元以上車款再立馬送康師傅綠茶一箱
-
RCEP籤署後臺灣3大危機,若大陸此時終止ECFA,會要臺灣的「命」
一,首先是出口危機,臺灣經濟或失最重要支撐。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最重要的內容是通過降低和消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以及服務貿易壁壘,建立統一的自由貿易市場。協定成員之間,未來會逐步實現95%甚至更多稅目產品的貿易零關稅。
-
世界十大頂級自行車品牌第一輻輪王 進博會中國最大市場
進博會不僅在中國是一個創舉,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個創舉。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舉辦進博會就意味著這是在主動向世界開放中國市場,充分體現了中國樂於與世界分享發展紅利,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責任擔當。
-
世界十大碳纖維自行車品牌第一輻輪王進博會中國最大市場
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舉辦進博會就意味著這是在主動向世界開放中國市場,充分體現了中國樂於與世界分享發展紅利,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責任擔當。自從習主席親自謀劃並提出舉辦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覽盛會之後,中國國際進博會註定就要成為全球的聚焦點。而在習主席進行了親自部署和推動之後,進博會的成功就勢成必然!
-
「土牌子」難登中高端自行車市場
◆核心提示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自行車生產和消費國,但中國大陸自行車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場徘徊,中高端市場長期被臺灣、國外自行車品牌佔領。日前,記者走訪了島城多家自行車銷售商家,發現自行車市場上不同品牌間,產品價格、材質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
興昇陽Josh SCOTT是國際四大自行車品牌之一
興昇陽國際自行車品牌代理商成立於1996年臺灣臺南,是國內早期成立的並具有規模的品牌代理商,目前以臺灣及大陸深圳作為據點發展。公司代理全球如SCOTT等24家品牌,代理銷售範圍涵蓋全亞洲九個區域,在全臺灣有超過400個經銷網點,公司團隊由30多位自行車愛好者與專業選手組成。
-
大陸不太可能終止ECFA,臺灣業者:大陸要與島內民眾保持良好關係
臺灣茶葉從日據時期就是出口主力,近幾年主要是出口大陸。未來如果兩岸ECFA終止,失去零關稅優惠,將形成衝擊。制茶業者建議,蔡當局應勇於加強茶葉的包裝行銷,設法打入更多的不同國家的市場,對島內茶產業才是健康發展。
-
國民黨前「立委」:RCEP讓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岌岌可危
針對RCEP對臺灣農業的衝擊,全臺農會理事長、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蕭景田向中評社表示,出口的農產品原本利潤就不高,將來面對RCEP各會員國間零關稅,臺灣農產品更沒有競爭力,甚至會被拒於門外。
-
臺灣鞋業第一品牌-阿瘦皮鞋布局大陸市場
來自臺灣的A.S.O阿瘦皮鞋日前亮相第98屆中國鞋業皮具商品博覽會暨「名品進名店」對接展會。作為臺灣鞋業第一品牌,阿瘦表示已經開始部署進入大陸市場,計劃今年第四季度在華東地區開出首家鞋履風尚館。 商報記者在展會上看到,A.S.O阿瘦旗下的四大品牌A.S.O、êffie、BESO、L&J全部參加了展示,四大品牌分別打造多元時尚選擇,滿足不同年齡及不同身份的需要。L&J是阿瘦2002年在澳洲成立的品牌,主要以活潑的形象為主,而BESO則主要針對更加年輕、時尚的消費者。
-
臺灣原創IP「探路」大陸市場
正在此間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品牌授權展覽會」上,與家人一同守護地球的「皮寬」收穫了不少粉絲。 親手創造了「皮寬」形象的臺灣赫思西亞品牌創意有限公司品牌總監林聰裕透露,通過授權大陸相關企業,以皮寬為「主角」的茶飲品牌將很快在廣東等地亮相。「希望藉助此次展會,為這個地道的臺灣原創IP尋找到更多大陸合作夥伴。」林聰裕說。
-
美媒:新冠病毒讓捷安特自行車大賣 臺灣生產線吃緊還要靠大陸工廠...
中國小康網8月18日訊 老馬 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讓我們渴望享受襲面而來的清風這樣的淳樸樂趣,自行車的銷量正在世界各地飆升。臺中附近捷安特自行車廠的工人紐約時報報導,結果就是國際市場上的自行車短缺。世界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捷安特預計,其供貨狀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緊張。2018年,川普總統與中國打起了貿易戰後,捷安特將部分面向美國市場的製造業務從中國搬到了公司位於臺灣的總部,以避免新加徵的關稅。第二年,歐盟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自行車徵收反傾銷稅,於是捷安特又開始了在臺灣的電動自行車生產。
-
全球著名戶外運動品牌自行車 FRW輻輪王受邀進博會為「雙循環」聚...
他們在分享中國商機的同時也會促進各種資源要素在中國市場形成聚合,這將會在客觀上為中國加速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提供極強大的助力。 作為全球高端自行車行業的領導者、中國高端自行車電商銷量第一的品牌,義大利FRW輻輪王跟包括200多家世界500強等世界最頂級企業一起,早早被中國商務部進博會組委會的邀請函參展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