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問世,能量轉換效率突破 47.1%

2020-12-14 鈦媒體APP

文 | 學術頭條

近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 研究出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最高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 47.1%。

雖然這些轉換效率的記錄經常被打破,但至少就目前而言,47.1% 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可以稱得上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

最新的研究成果於 4 月 13 日發表在《自然能源》雜誌上。

太陽能電池在提高轉換效率的道路上不斷向前邁進,正確的材料組合可以提高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能力。論文通訊作者,NREL 高效晶體光電池小組的首席科學家 John Geisz 表示:「這種新裝置展示了多結太陽能電池的巨大潛力。」

比頭髮絲還細的太陽能電池

多結太陽電池是一種高效率的太陽能電池。每個電池有多個採用分子束外延或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法生成的薄膜,這些薄膜所構成的不同的半導體有不同的特徵能隙,而這些能隙可以吸收光譜中特定頻率的電磁波能量。

截止到目前的研究已經證明了,矽是太陽能電池效率的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僅使用矽的單結太陽能電池目前最高效率為 33%。

事實上,通過更換材料、添加更多結點以及在兩者之間執行一系列工程技術,可以突破轉換效率 33% 限制。例如,某些三結(three-junction)太陽能電池在陽光集中的情況下轉換效率可能超過 45%。

太陽能電池 III-V 型六結結構示意圖

而 NREL 最新研製出的太陽能電池是 III-V 型六結結構,其中「 III-V」是指光吸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III-V 材料具有廣泛的光吸收特性。該電池的六個連接點中的每個結點都經過專門設計,他們由六種不同類型的光敏層組成,可以捕獲來自太陽光譜中特定部分的光。

通過現代工程和納米技術,該裝置總共包含約 140 層不同 III-V 材料層,以支持這些連接點的性能,但其寬度卻僅僅只是人們頭髮絲的三分之一。

太陽能電池效率新紀錄

為了探究該 III-V 型六結結構太陽能電池的性能,NERL 的科學家在聚集的光線下進行了測試,而這種聚集的光線強度是自然太陽光強度的 143 倍。

測試結果表明,他們的新太陽能電池在聚集的光線下轉換效率達到了創紀錄的 47.1%。

III-V 多結電池的共同開發者之一、NREL 科學家 Ryan France 稱,將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潛力超過 50% 「實際上非常可能實現」,但由於熱力學的基本限制,物體總在與外界交換能量,所以轉換效率無法達到 100% 的效率。

儘管該測試是在聚集的光線下進行,結果對應的效率會在實際使用中有所下降,但該團隊表示,可以用反射鏡構建設備從而以將太陽光聚焦到電池上。

同時,該研究團隊還對這種新型電池在正常的太陽光照下進行了測試,其轉換效率仍然達到 39.2%。39.2% 的轉換效率似乎並不出眾,但仍然不容小覷。實際上,39.2% 的轉換效率已經創下了太陽光照下轉換效率的新世界紀錄。

John Geisz 稱,目前要使太陽能電池效率突破 50%,主要障礙是減少電池內部阻礙電流流動的電阻。

聚光光伏發電技術

更有意義的事情是,通過採用正常的太陽光照和聚集的光線時存在的轉換效率差異表明,在大眾市場上可能存在一種經濟的方式來部署六結 III-V 型電池。

Ryan France 解釋說:「在地球上,六結 III-V 型太陽能電池非常適合用於聚光光伏(concentrator photovoltaics)發電。降低成本的一種方法是減少所需的面積,可以通過使用鏡子捕獲光線並將光線聚焦到一點來做到這一點。」

也就是說,使用一個類似於相對低價的匯聚光線的鏡子來匯聚光線在新型太陽能電池上,這樣可以大大的降低該技術的使用成本。通過聚光,可以使用更少的半導體材料。同時,集中光線也會使該電池的效率會有所提高。

根據 France 的說法,與傳統的矽太陽能電池相比,達到相同的效果最終可能僅使用原有半導體材料數量級的 1/100 甚至 1 / 1000。

CSP 技術展示圖,所有的日光反射裝置共同把光線聚集在中心點

美國能源部在歐巴馬政府期間展示了集中太陽能(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CSP)發電技術,當時該技術在市場上並不受歡迎。

但是,近年來,聚光光伏的發展至於真正開始。當前的重點是熱能和能量存儲,美國能源部近年來對聚光光伏發電技術的興趣持續增強,特別是高溫太陽能領域。比爾·蓋茨(Bill Gates)也以高科技能源投資者的新身份涉足高溫 CSP 領域。

而 NERL 展示的這項太陽能電池技術可能為 CSP 行業提供了另一條追求太陽能發展的途徑。John Geisz 稱表示,NREL 也會積極參與降低 III-V 太陽能電池的成本,從而為這些高效電池開闢新的市場。

參考資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0-0598-5https://pvbuzz.com/solar-cell-efficiency-of-nearly-50-percent/https://cleantechnica.com/2020/04/14/us-scientists-create-new-solar-cell-that-blows-past-theoretical-limit-but-why/

相關焦點

  • 滬科研團隊開發首個能量轉換效率超20%的二氧化碳還原人工光合作用...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換成電勢能,進而驅動一系列生化反應,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含碳的能量載體和氧氣,是碳基生物利用能源和碳物質的核心基礎過程。但是自然光合作用中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轉換效率太低,雖然理論值最高可以達8%左右,但是實際上一般小於1%,因而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和水資源,難以滿足人類社會面臨的日益嚴峻的可持續發展挑戰。
  • 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最高的是哪種材料?它有哪五個優點?
    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究中,高效多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究取得的成果最為突出,多結級聯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是目前世界上承認的光電轉化 效率最高的太陽能電池。在高聚光的條件下,這類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已突破 40.0% 。目前高效多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已經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領域,在 空間環境中,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的抗輻照能力也遠大於矽太陽能電池。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但是,製造矽的過程卻並不清潔,需要大量來自電廠的能量,而這些電廠又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
  • 復旦突破鈣鈦礦材料核心難題,製備出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原標題:復旦突破鈣鈦礦材料核心難題,製備出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 臺灣茂迪股份有限公司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落戶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本報全媒體記者 徐劍 攝  中國江蘇網訊 (全媒體記者 李曉航)8月22日上午,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臺灣茂迪股份有限公司舉行1.2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籤約儀式,這是我市加強對臺產業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 使有機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18.22%的高效OPV材料D18
    有機太陽能電池作為新能源的一員,近些年一直得到重視,發展的是越來越快,效率值不斷在提高,如今在丁黎明教授的帶領下,有了更重大的突破,基於稠環受體單元 DTBT 開發了一種 D-A 共聚物給體D18,這種高效OPV材料使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了18.22%,這是迄今為止有機太陽能電池達到的最高效率
  • 科學網—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轉換率首破20%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林柏霖課題組通過新型電極的構造和系統工程優化,首次開發出了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能量轉換效率超過
  • 看「紅色能量」如何引領陽春新鋼效率突破
    陽春新鋼企業效率獲突破的背後,是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形成了強大的「紅色能量」。這家公司的黨委工作理念是「黨政合種一塊田,團隊聚力謀發展」,這塊「田」,就是企業生產經營和長遠發展。各級黨組織帶領黨員、發動群眾不斷攻堅克難,不斷突破制約企業效率發揮的瓶頸環節,不斷登上新的高度。
  • 大幅提高熱電轉換效率!南科大團隊在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席教授何佳清團隊在熱電材料能量轉換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在n型Bi2Te3基熱電材料中實現創紀錄的高性能》為題在能源和環境領域頂級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在線發表。
  • 效率致勝:看看NBA最為高效的陣容
    ,在NBA最高效的得分後衛這一項,我選擇了勇士的側翼克萊-湯普森。他不再具有統治性的身體,他的防守不再極具壓迫性,但他依然在努力塑造面貌一新的克利夫蘭騎士隊然而,他仍然是這個聯盟中首屈一指的、最高效的小前鋒,尤其是考慮到像保羅-喬治和凱文-杜蘭特這樣的巨星長期受傷。他能在很多方面對進攻產生深遠影響。不管是在弧頂主導進攻,還是通過切入籃下,詹姆斯都可以為隊友創造良機。當他切換到得分模式時,他的突破、單打和外圍投籃同樣效率極高。
  • 漢能SHJ再次刷新世界紀錄,轉換效率達25.11%
    日前,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認證,漢能SHJ太陽能電池,冠軍電池片全面積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5.11%,刷新了此前由其自身保持原世界紀錄。漢能成都研發中心再次刷新高效矽薄膜異質結(Silicon Hetero-Junction,SHJ)太陽能電池的世界紀錄,其製備的冠軍電池片,全面積(M2,244.45 c㎡)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5.11%。
  • 愛旭科技5GW210高效電池量產 實現彎道超車
    在繼2019年天津基地全球率先大規模量產166mm電池後,2020年1月10日,愛旭科技又在義烏基地全球首發210mm高效太陽能電池,宣布5GW210高效電池正式實現量產。愛旭科技計劃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產能2020年底達到22GW,2021年底達到32GW,2022年底達到45GW,進一步鞏固高效太陽能電池專業製造商的領先地位。
  • 黑矽光電探測器突破了100%的效率極限
    黑矽已經成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要支柱之一,它可以提高標準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而大大降低成本。光電探測器,英文:photodetector,又稱光感測器、光電感測器等,是可以感測光或是其他電磁能量的感測器,具有一個p–n結,可將光子轉換成電流。被吸收的光子形成電子-空穴對。光電二極體和光電電晶體是光感測器的一些示例。
  • 通威太陽能電池片近一年價格走勢分析
    .shtml 2020-11-23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能量的轉換
    藍色字↑喜樂天然能量館↑點擊添加關注,您將永續接收無限高能量加持祝福
  • 迄今最小馬達僅由十六個原子組成
    迄今最小馬達僅由十六個原子組成 探索微觀世界再添新工具 2020-06-18 科技日報 劉霞 此外,該馬達恰好在經典運動與量子隧穿間的邊界移動,也可以供科學家研究量子隧穿過程及其中能量耗散的原因。  Empa功能表面研究小組負責人奧利弗·格洛寧說:「這一最小馬達不足一納米,使我們接近分子馬達的極限尺寸。」  研究人員解釋說,一臺分子機器的功能與其在宏觀世界中的對應物體相似:將能量轉換為定向運動。自然界中也存在這樣的分子馬達,如肌球蛋白。
  • 小南「秋收季」:「南大眼」再立新功、太陽能電池轉換率創紀錄...
    轉換效率高達24.2%!創造疊層太陽能電池效率新紀錄10月5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該成果以「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24.2% certified efficiency and area over 1 cm2 using surface-anchoring zwitterionic
  • 牛津大學最新《Science》: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本文報導的在環境大氣全光譜模擬陽光的條件下,未封裝電池和封裝電池在60℃和85℃的條件下,分別在1010和1200小時內保持80%、95%的峰值效率。鈣鈦礦矽串聯電池作為最有前途的光伏技術之一,有望在近期實現大規模的商業應用。
  • 馬斯克「異想天開」要打造最高效太陽能電池板,這事靠譜嗎?
    這一次,他帶著號稱「全球最高效」的屋頂太陽能電池板現身,用事實告訴眾人:能源業已經跟不上他的腳步了。馬斯克對太陽能的「異想天開」再一次顛覆了整個行業。《金融時報》10月2日報導稱,馬斯克旗下的美國頂級住宅太陽能安裝公司SolarCity宣布,正在打造全球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