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罕見「鏡面人」在昌手術成功

2020-12-23 瀟湘名醫

▲南大一附院的醫生在研究邵女士的CT片。 南大一附院供圖

7月2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收治了一位52歲的女性病人邵女士,邵女士因為在體檢時發現自己的肺部長了一個1公分大小的結節(癌前病變),心中惶惶不安的她通過多方打聽找到了南大一附院胸外科的喻本桐主任。而當喻本桐拿起她的CT片後,發現邵女士的心肝脾肺腎等五臟六腑竟與常人相反,她是一位全球罕見的「鏡面人」。

「鏡面人」的內臟位置與正常人完全相反

據喻本桐介紹,「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這類人的心臟,肝臟,脾臟、膽等器官位置與正常人完全相反。「我仔細閱覽邵女士的CT片後發現,邵女士的結節位於她的『左下肺葉』,直徑約1釐米,屬於高危結節,需要儘快手術。」喻本桐說。

據了解,全內臟反位的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合併肺腫瘤的全內臟反位則更為罕見。據文獻記載,全內臟反位合併肺腫瘤全球範圍僅25例。25例病人中只有16例接受了手術治療,12例左肺,4例右肺。在這16例手術中,75%採用了傳統的開胸手術,只有25%為胸腔鏡治療。

重建3D模型制定嚴密的術前規劃

喻本桐和其手術團隊擬給邵女士實行的單孔3D胸腔鏡下左下肺切除術本身就是比較複雜的胸部外科手術,這個手術對臨床醫生人體解剖結構的認知要求很高。「患者內臟全反位,手術就像『對著鏡子織毛衣』,術中操作不僅是『換一個方向做』那麼簡單。」這意味著不僅要求手術者保持頭腦高度清醒,要在沒有任何參考的情況下,通過逆向思維的引導,腦、眼、手高度協調配合,分毫不差地完成這場「逆向手術」。

「因為鏡面的解剖結構和變異會顛覆醫生原有的解剖學認知,對肺部解剖結構熟悉程度和空間想像能力要求極高,並且術前需制定嚴密的手術規劃。」喻本桐表示,患者入住病房後,管床醫師及時利用患者的胸部CT進行三維重建,通過重建的3D模型立體、直觀、透視、清晰地反映其「鏡面」生理構造,進而幫邵女士制定周密的術前規劃。

1個多小時緊張手術 結節所在肺葉被完整切除

7月7日,邵女士的手術如期進行。在3D胸腔鏡下,如術前三維重建結果一樣,患者的心臟及主動脈弓、食管位於右側,左肺有三葉肺裂發育完好,支氣管及動靜脈血供情況類似正常人右下肺。術中仔細探查胸內解剖結構與術前三維重建進行核對。經過1個多小時的緊張手術,患者結節所在肺葉被完整切除,並進行了徹底的淋巴結清掃。

7月9日,記者見到了還在臥床休息的邵女士,「活了這麼久才知道自己的『與眾不同』,一開始還擔心做不了手術,十分感謝醫護人員救了我」。

據了解,3D胸腔鏡與三維重建技術聯合開展精準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由南大一附院引入我省,並率先使用。三維重建模型術前可定位結節所在部位、手術切緣、術前解剖結構,對患者進行周密個體化的手術規劃;3D胸腔鏡提供更加清晰、立體化的手術視野,降低解剖難度,縮短手術時間。

【來源:江西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全球罕見的「鏡面人」患者 手術需要「反著做」
    7月8日,記者從南大一附院獲悉,全球罕見的「鏡面人」患者,在南大一附院胸外科專家的精心治療下,腫瘤所在肺葉被完整切除,並行徹底的淋巴結清掃。
  • 罕見!一女子的內臟全長反了,是個「鏡面人」
    你聽說過「鏡面人」嗎?7月7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進行了一臺罕見的手術手術患者邵女士因為在體檢時發現自己的肺部長了一個1公分大小的結節而就診當醫生拿起她的CT片後發現邵女士的心肝脾肺腎等五臟六腑竟然全部長反了她竟是「鏡面人」鏡面人「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即全內臟反位,這類人的心臟,肝臟,脾臟、膽等器官位置與正常人完全相反。
  • 罕見「鏡面人」!整個人都長反了!醫生做手術都要「反著做」
    「每一千萬人當中才有一例這樣的患者,沒想到,我竟然成了這千萬分之一。」7月2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收治了一位52歲的女性病人邵女士,邵女士因為在體檢時發現自己的肺部長了一個1公分大小的結節(癌前病變),心中惶惶不安的她通過多方打聽找到了南大一附院胸外科的喻本桐主任。而當喻本桐拿起她的CT片後,發現邵女士的心肝脾肺腎等五臟六腑竟與常人相反,她是一位全球罕見的「鏡面人」。
  • 廣西女嬰心臟長右邊 「鏡面」寶寶成功接受手術
    平果縣女嬰小倩是個心臟長在右邊(俗稱「鏡面人」)且患有嚴重心臟病的小寶寶。在民政部門和醫院的幫助下,小倩成功接受了心臟手術,於昨日出院。  孩子是個「鏡面人」  平果縣民政局社會事務股股長黃成告訴記者,今年2月16日,小倩出現在當地的碼頭市場,但她身邊沒有大人照看。
  • 湘雅二醫院為「鏡面人」實施高難度心臟手術
    高僧應聲倒下,人卻沒死。原來,高僧心臟長在右邊。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人,被稱「鏡面人」。「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他們的心臟、肝、脾、胃等器官位置左右對調,猶如鏡中影像,發病率百萬分之一。在福建泉州工作的39歲吳先生,就是一位「鏡面人」。
  • 心臟在右邊,肝臟在左邊……東營罕見「鏡面人」!
    「鏡面人」又稱「鏡子人」或「鏡像人」,其發生機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近日,東營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為一例罕見五臟六腑長反了的「鏡面人」,實施了高難度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恢復良好,12月29日,患者出院了。五臟六腑反著長,手術難度大患者宋某某,今年74歲,因發現皮膚鞏膜黃染,尿黃5天,到醫院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為膽管腫瘤而入院。
  • 3D腹腔鏡治療粵東首例「鏡面人」胃癌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陳伯竟是罕見的「鏡面人」。患者體內臟器位置與正常人相反「鏡面人」是完全性內臟反位的俗稱,指胸腹腔、腹膜外器官等均與正常解剖位置呈鏡像分布,通俗來講就是五臟六腑位置與常人相反。「鏡面人」發生概率約為百萬分之一,而合併胃癌的概率約為千萬分之一。
  • 心臟長在右邊,「鏡面人」接受「迷宮手術」
    本報8月5日訊 福建泉州的吳先生是一位心臟長在右腔的「鏡面人」,因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日前,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為他進行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
  • 全球首例!39歲男子心臟長在右邊,湘雅二醫院為鏡面人進行「迷宮...
    高僧應聲倒下,人卻沒死。原來,高僧心臟長在右邊。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人,被稱「鏡面人」,這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他們的心臟、肝、脾、胃等器官位置左右對調,猶如鏡中影像,發病率百萬分之一。在福建泉州工作的39歲吳先生,就是一位「鏡面人」。
  • 孟津一小夥兒心臟長在右邊 竟是「鏡面人」
    13日,在洛陽東方醫院病房,對於自己是「鏡面人」一事,孟津小夥兒張強(化名)很驚詫。張強的主治醫生介紹,張強骶尾部潰爛、流膿或與其是「鏡面人」有關。  1 遭遇:骶尾部潰爛半年多,小夥兒久治不愈  今年20歲的張強是孟津縣會盟鎮人,今年5月底,他發現自己骶尾部(腰部下面、尾骨上面的部分)長了一個黃豆大的腫塊,而且還伴有針扎一樣的痛感。
  • 「鏡面人」患上心臟病,怎麼手術?3D列印技術復刻心臟結構,助力精準...
    39歲的吳先生近來出現了疲乏、胸悶、心悸等症狀就醫檢查被診斷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更特殊的是吳先生還是一位「鏡面人」所謂「鏡面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畸形,發病率僅百萬分之一,這類患者體內的各器官位置左右對調,心臟位置、心內結構均徑向反轉,手術的難度和風險頗高。
  • 7歲哈尼族「鏡面人」患罕見遺傳病 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
    圖說: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雲南罕見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患者 醫院供圖相信很多人看到過文學和影視作品裡類似的情節:主角左胸心臟位置遭受重創卻能死裡逃生,最後驚奇地發現居然是右位心「鏡面人」!其實「鏡面人」可能就在我們身邊。
  • 棲霞觀裡發現一位「鏡面人」,心臟長反了!
    家住觀裡鎮,79歲的馬奶奶是一位心臟長在右邊胸腔的「鏡面人」。即心臟、肝臟、脾臟、膽等器官的位置與正常人相反,但生理功能與正常人一樣,對生活沒有太大影響。這種人在人群中僅佔百萬分之一。
  • 重慶一「鏡面人」獲救 30歲才知心臟長在右胸
    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有這樣一出:慕容復少年時老愛炫耀自己的武功,某日遇到一位高僧,他用一陽指戳入高僧左胸,高僧應聲倒下人卻沒死。原來,他天生異於常人,心臟長在右邊。而現實中,也存在這樣的人,他們被叫做「鏡面人」。
  • 湘雅二醫院完成全球首例鏡面人心臟「迷宮手術」
    人民網長沙8月5日電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教授劉立明團隊成功為吳先生做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經中南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檢索,這是世界首例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於輔助鏡面右位心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吳先生今年39歲,在福建泉州工作。一場意外,讓他被確診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而且發現自己的心臟長在胸腔右側,和正常人不一樣,也就是 「鏡面人」,這種發病率是百萬分之一。
  • 【少見病】當「鏡面人」遇上冠心病
    【少見病】當「鏡面人」遇上冠心病 2020-09-17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鏡面人」心臟長在右邊 發生機率百萬分之一
    「鏡面人」心臟長在右邊 發生機率百萬分之一 原標題:   發生機率百萬分之一  廣州日報訊 (記者汪萬裡攝影報導) 正常人的心臟、脾臟在左側,肝臟在右側。但日前,市第八人民醫院收治的一名病人正好相反,他的心臟、脾臟在右邊,肝臟在左邊。  醫生告訴記者,前兩天患者袁先生因下腹疼痛來就診,在門診時醫生進行抗炎、止痛治療,但病情卻無好轉。袁先生隨後入院進行腹痛查因,醫生檢查後才發現,患者竟然是「鏡面人」。
  • 泰安東平發現罕見"鏡面人"心臟長在右邊
    大眾網泰安3月3日訊(記者 劉輝)3月3日下午,泰醫附院心內科接診罕見「鏡面人」,據接診醫生介紹,「正常人心臟在左側,而該患者心臟在右側。醫學上這叫做鏡面右位心,是心臟的一種異常發育,在人群中的發生概率僅為百萬分之一。」
  • 7歲哈尼族「鏡面人」患罕見遺傳病 復旦兒科援滇隊員成功診治雲南...
    作為醫療幫扶雲南綠春的對口單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在綠春縣先天性心臟病篩查中,發現一名7歲的哈尼族男孩小傑,心、肝、胃腸等臟器位置呈180度反轉,似正常人的鏡面像,即所謂的「鏡面人」。通過心超檢查排除心臟畸形後,復旦兒科第九批援滇隊員陳偉呈醫生注意到,小傑有嚴重鼻塞、大量膿涕的症狀,且兩年前因為鼻竇炎曾住院,考慮他可能患有一種罕見的遺傳病——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 PCD)。
  • 心臟長在右邊 「鏡面人」因肺病輾轉多家醫院
    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有這樣一出:慕容復少年時老愛炫耀自己的武功,某日遇到一位高僧,他用一陽指戳入高僧左胸,高僧應聲倒下人卻沒死。原來,他天生異於常人,心臟長在右邊。  而現實中,也存在這樣的人,他們被叫做「鏡面人」。「鏡面人」在醫學領域,特指全內臟反位的人。舉例來說,普通人的心臟在左側,而「鏡面人」的心臟則在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