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火箭再度升空,成功部署引力波監視器,填補重要領域空白

2021-01-09 懶人歷史視頻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成功發射「嫦娥五號」並且順利降落月球。而且還從月球成功取回2公斤土壤,這在中國航天史稱得上裡程碑式的進步。此外我國長徵十一號固體火箭再度升空,這是該火箭第11次發射任務,主要是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全天監視器送入太空,也就是熟知的GECAM監視器。該監視器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負責,屬於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主要用於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等現象進行全天監測。

此外還能研究中子星、黑洞等天體的合併過程,可以說對研究高能輻射現象有著重要的作用。據悉GECAM由兩顆衛星組成,選擇共軛軌道布局,每一顆衛星都具備單獨的監測能力。這項工程在2017年正式啟動,於2018年通過審核,在今年進行發射。可以說在短短的3年時間,中國便成功擁有GECAM監視器,對於太空研究項目而言,可謂是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長徵」號火箭作為我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在1970年「長徵一號」搭載「東方紅一號」衛星順利進入太空。也拉開中國探索太空的序幕,目前共計擁有4代19款型號。比如說長徵二號丙、丁、甲、長徵四號、長徵五號、長徵十一號等等,此外還有多款型號還在進一步建造中。而且長徵火箭擁有發射高中低不同軌道的人造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能力,迄今為止該型號火箭已經發射350多次。

此次由長徵十一號擔任發射任務,最終讓GECAM順利進入軌道,意味著我國在全球引力波及其電磁對應體探測研究領域終於佔據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說填補了我國此前在該領域的空白,而且擁有這款監視器之後,將有助於我國發現太空的引力波等和快射射電暴等現象。

多年來中國不斷在航天領域屢創新高,而且還在積極建設屬於我國的空間站。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會成為全球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可以說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之後,在眾多領域也將會擁有更高的成就。

編輯:華強

相關焦點

  • 填補空白,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的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為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創造了條件。填補空白,瞄準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需求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迅猛發展,長徵六號、長徵十一號、長徵七號、長徵五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相繼飛入太空,取得了北鬥導航全球組網、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一系列重要成果。「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各自的定位和使命不同。」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長徵八號...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將1顆新技術試驗衛星和4顆實驗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圓滿成功。長徵八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作為我國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它是怎樣誕生的?與其他現役型號相比有哪些特別之處?記者在文昌航天發射場,近距離了解了這位長徵家族的新成員。
  •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填補中國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空白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攝影:趙利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12月22日12時37分,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填補空白!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八」昨日首飛成功
    昨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發射能力的空白。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搭載的5顆試驗性衛星已經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火箭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長徵八號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 長徵八號來了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空白
    隨著中國航天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此前我國新一代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   長徵八號應運而生。一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該型火箭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
  • 中國又一款新火箭首飛成功!「長徵」8號現場震撼大圖來了
    中國又一款新火箭首飛成功!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8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發射技術驗證七號衛星,現場大圖來襲!
  • 中國長徵六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中國長徵六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2020-11-06 14:41:14來自:中國新聞網評論全屏下載 1/4> 北京時間11月6日11時19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十三星」的方式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等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視頻|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它將補充哪些空白?
    「一箭五星」成功首飛視頻來源:央視新聞這是繼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2020年傳來的又一重要捷報讓我們一起期待中國航天探索未來的的腳步更加輕快祝福、加油!,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將與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等無毒無汙染運載火箭,構成運載能力大、中、小布局合理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
  • 長徵火箭,上新了!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權威快報|長徵火箭,上新了!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首飛這是繼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2020年傳來的又一重要捷報
  • 中國首款中型火箭長徵八號成功發射,一箭五星!
    圖為我國「獵鷹版」長徵八號火箭首飛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全面發展,遠程運載火箭已經不能滿足各種發射任務了,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強烈,其中3噸到4.5噸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尤其需要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加入。那麼此次長徵八號火箭的成功首飛意味著什麼呢?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這是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 填補中國火箭能力空白!「長八」到底多厲害?
    作者:郭超凱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這是一型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能力的新型火箭,它將中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由3噸提升至4.5噸,有效填補了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能力空白,進一步完善了中國運載火箭型譜。更重要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把民眾構想中未來火箭的相關技術,一一變為現實。
  • 長徵八號火箭即將首發,中國回收火箭時代或將到來,填補部分空白
    在研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我國唯一具有不同配置、應對不同用戶需求的火箭,預計2020年初實施首飛,未來將在商業發射、太空網際網路、衛星組網發射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國際上牛氣沖天的馬斯克獵鷹系列火箭進行的如火如荼,一旦試驗成功規模化、可復用、成本極其低廉的優勢將給整個航天市場帶來寡頭把持的形式。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徵八號橫空出世,採用模塊化的設計理念,使用先進燃料,核心解決低軌道8噸,5噸以內的極地軌道任務。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新一代中型兩級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
  • 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成功,一窺未來火箭的影子!
    繼嫦娥五號月球成功「取壤」成功之後,中國航天再次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用長徵十一號固體火箭成功將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小編看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官方消息,在北京時間昨日凌晨4時14分我國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兩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任務按計劃完成,衛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成功!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 首飛順利點火升空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極目」雙星 探測引力波伽馬暴
    人民網北京12月9日電(趙竹青)記者從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12月9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監測引力波伽馬暴,這顆衛星以「懷柔」命名
    長十一火箭點火升空。胡藍月 攝(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據悉,「懷柔一號」科學衛星將全天監測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推動破解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形成、演化奧秘。GECAM衛星效果圖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簡稱GECAM衛星)由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研製。該專項是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 監測引力波伽馬暴,這顆衛星以「懷柔」命名!
    長十一火箭點火升空。據悉,「懷柔一號」科學衛星將全天監測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推動破解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形成、演化奧秘。(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 劉文勇)GECAM衛星效果圖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簡稱GECAM衛星)由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研製。該專項是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 新提升、新技術、新跨越:「長八」首飛填補中國火箭能力空白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題:新提升、新技術、新跨越:「長八」首飛填補中國火箭能力空白作者 郭超凱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這是一型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能力的新型火箭,它將中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由3噸提升至4.5噸,有效填補了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能力空白,進一步完善了中國運載火箭型譜。更重要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把民眾構想中未來火箭的相關技術,一一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