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勞模」狄仁傑:其實我並不是神探

2020-12-17 天眼新聞

英國有福爾摩斯,日本有柯南,那麼中國最著名的神探是誰?  熟悉偵探題材影視劇的人肯定會率先搶答,候選人一定是古代「四大神探」——狄仁傑、包拯、宋慈、施世綸。  對於國內觀眾來說,能「C位出道」的無疑就是包拯,經過多年影視作品的薰陶,黑面月牙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但從世界範圍而言,最知名的中國神探卻是狄仁傑,他還被稱為「東方福爾摩斯」。

那麼,歷史上的狄仁傑真的是神探嗎?他又怎麼成為了「東方福爾摩斯」?  古代「勞模」狄仁傑  首先要說明的是,不同於福爾摩斯的虛構,狄仁傑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在武則天時期,還曾兩次官拜宰相。  不過,如果說狄仁傑僅僅是個神探,那可能是個美麗的誤會。史料中關於他斷案的記載寥寥無幾,為數不多相關的記錄是,狄仁傑曾掌管過多年的司法刑獄,他還曾在一年內審理大量積壓案件,卻無一人冤訴。  早年,狄仁傑通過明經科的考試步入仕途,做了一個小官汴州判佐,類似於辦公室主任。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他被人誣告,正好告到了閻立本那裡,閻立本就是畫下《步輦圖》的唐代大畫家。  閻立本很重視這件事,親自召見狄仁傑並訊問他,言談之間發現,狄仁傑才能出眾,政績突出,於是當面向他謝罪,還贊其為「滄海遺珠」。  狄仁傑也因禍得福,被閻立本推薦做了并州法曹參軍,掌管司法刑獄,可謂是官升兩階。  在并州時,狄仁傑執法嚴明,經他手的案子都能夠得到及時處理,從不積壓。多年的基層經歷為他的仕途打下基礎。公元675年左右,狄仁傑被調往京城西安,任大理寺丞。  大理寺相當於如今的最高法院,而丞主要負責本寺日常事務,以及刑罰輕重。就是在這個小官職上,狄仁傑做出了大成績。  他在上任一年內,就將積壓舊案審理一清,共計審理17000人,可以稱得上是古代「勞模」。關鍵是沒有一個人冤訴,人們都稱他持平寬仁、公平正義。  今天人們上班有績效考核,月末年末都要惦記著KPI。而唐朝對官員也有嚴格的考課制度,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  鑑於狄仁傑優秀的KPI,大理寺將狄仁傑報為中上等,但主考核官劉仁軌認為狄仁傑是新任官員,就給否了。狄仁傑的上司張文瓘為他鳴不平,提出異議。  劉仁軌問:「狄仁傑審了多少案子啊?」  張文瓘答:「一年共審理了一萬七千八百人。」劉仁軌大吃一驚,立馬把狄仁傑提為了上下等,大約是現在的A-。  是誰讓狄仁傑成了「東方福爾摩斯」?  憑藉過硬的能力,狄仁傑很快嶄露頭角,之後歷任度支郎中、寧州刺史、江南巡撫使,之後又改任文昌右丞。在公元691年,狄仁傑成為宰相。  在狄仁傑的履歷中,雖然跟刑獄打交道的時間很長,但像影視劇中那樣,去實地偵破案件的可能性卻不大,更別說是神探了。  那麼,狄仁傑是怎麼變成馳名中外的「東方福爾摩斯」呢?說起來,這還要感謝一位外國人——羅伯特·漢斯·古利克,來自荷蘭的職業外交家,也是一名業餘的漢學家。他的中文名為高羅佩,字芝臺,號笑忘。  從中學時,高羅佩就開始學習中文,一直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1943年,他來到重慶,在這裡,他不僅娶到了張之洞外孫女水世芳為妻,同時還與《狄公案》結下不解之緣。  在重慶街頭,高羅佩看到一本公案小說《狄公案》,又名《武則天四大奇案》。他驚奇地發現,中國也有如此優秀的偵探小說。  於是,高羅佩就翻譯出版了《武則天四大奇案》前30回,之後他又以狄仁傑為主角,創作了《迷宮案》《黃金案》《鐵釘案》等十幾部中短篇小說。這些作品最終構成了高羅佩的「狄仁傑系列」。  這些小說中的狄仁傑,既不是傳統小說中的青天大老爺,也不是私家偵探福爾摩斯。他幽默充滿人情味,愛民如子冷靜睿智,清廉剛正卻不古板,有操守卻懂得變通。  高羅佩的狄仁傑系列小說在西方大受歡迎,狄仁傑也成為西方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還被稱為「東方福爾摩斯」。  後來,這些小說還被集結翻譯成中文,即《大唐狄公案》,據此改編的影視劇也一部接著一部,如《神探狄仁傑》《神探狄仁傑前傳》《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等等。  真實的狄仁傑  古代官員那麼多,為什麼狄仁傑會成為神探?其實,從史料來看,正是因為狄仁傑身上擁有很多神探的品質,才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比如,狄仁傑剛正不阿,維護公理不畏權威。  《舊唐書》中記載,武衛大將軍權善才因誤砍了唐太宗昭陵的柏樹,高宗就要判處其死刑。狄仁傑認為他罪不當死,向高宗上奏。  高宗勃然大怒,左右都讓狄仁傑退下,但狄仁傑仍然苦苦進諫。  他說:「臣聽說犯龍顏直諫,自古都是難事,臣以為不然。陛下制定法律,徒、流、死等罪都有相應律條規定,豈有犯輕罪而處以極刑的。如果法律變化無常,那天下的百姓如何適應?如果陛下因為一株柏樹而殺了一個將軍,千年以後,世人將如何評價您?」  後來,高宗也冷靜下來,免去權善才死罪,還提拔狄仁傑為侍御史。  狄仁傑還有一個閃光的特質——不信鬼神。  唐高宗前往汾陽宮時,要路過妒女祠。當時民間認為,穿著華麗衣服經過那裡會招致風雷。於是,并州長史李衝玄便打算徵數萬人,開闢一條御道。  狄仁傑則說:「皇帝出行,有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還怕什麼妒女之害?」李衝玄這才停止開道,唐高宗知道後,還感嘆狄仁傑為「大丈夫」。  狄仁傑曾奉命南下,在擔任江南巡撫使時,為了破除當地的神靈崇拜風氣,他曾一舉焚毀大批的江南淫祠。  更重要的是,狄仁傑還是一位愛民如子、體恤民情的官員,他一生中所上之表或疏,大多以為民請命為主。武則天晚年時,想鑄造一座浮屠大像,需要花費數百萬,因為府庫不足,就讓天下的僧人每日施捨一錢相助。  狄仁傑知道後便進諫:「建造寺廟必要役使人力,這麼做損害的一定是百姓。如今邊境尚未安寧,您應放寬徭役,免去不需急辦的事務。鑄造佛像,既費官府庫財,又耗人力,如果一方發生災難,到時又用什麼去救濟呢?」武則天這才作罷。  相比影視劇中的狄仁傑形象,史料記載的狄仁傑,可能沒那麼吸引人。   不過,這並不妨礙人們喜歡他。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正義化身」,讓狄仁傑獲得新生命的,正是人們心中對正義的永恆渴求。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輯 韋依

編審 王璐瑤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狄仁傑其實很少偵破過兇殺案?多虧這個荷蘭人才成為「國際神探」
    正是狄仁傑清正廉明的形象,再加上他在初出道時任大理寺丞,一年斷案一萬七千餘件的事跡,使得數百年後,狄仁傑成為民間小說故事中鐵面無私、頭腦冷靜的探案高手,並最終在荷蘭人的幫助下,狄仁傑走向國際,成為與福爾摩斯並肩的「神探」。「斷案高手」而非「探案高手」在「古代斷案高手」中,熒幕上一直活躍著兩個人:包拯和狄仁傑。
  • 歷史上真正的神探狄仁傑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提到狄仁傑,大家一定會想起《神探狄仁傑》裡的狄仁傑神機妙算、睿智機敏的形象。徐克的電影《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狄仁傑也被塑造成一個能文能武、風流倜儻的中國古代版福爾摩斯。
  • 狄仁傑不破案,能叫第一神探嗎?
    狄仁傑不破案,能叫第一神探嗎?  姜文《邪不壓正》上映兩周後,《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今天上映。《龍門飛甲》《西遊伏妖篇》後,「徐老怪」的雅號越叫越響。68歲的徐克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尤其在狄仁傑系列電影中的通天浮屠、赤焰金龜、鬼市、蠱蟲、鰲皇等新奇設定,令影迷稱道。但也有人說,過度追求特效和腦洞,故事情節呢?
  • 如何用一句話證明你看過《神探狄仁傑》系列電視劇?
    如何用一句話證明你看過《神探狄仁傑》系列電視劇?「元芳,你怎麼看?」「大人真乃神人也」、「知我者李元芳也」、「我有一種隱隱的感覺」、「於是,一個推論就產生了」這些都是這一系列電視劇中經典臺詞。這一句「你們想聽聽我的故事嗎?」,也是神探狄仁傑系列電視劇中經典的一句。每個案件中的反派角色,對於自己的設計的陷阱和圈套都非常自信,總是以為自己「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妄想戰勝狄仁傑。
  • 《神探狄仁傑》中梅花內衛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唐代承襲隋代以衛統府(軍府)之制,設有十六衛,在歷史影視劇《神探狄仁傑》裡,大將軍王孝傑就是右威衛大將軍,是右威衛統帥。千牛衛是朝廷禁軍,在《神探狄仁傑》裡虎敬暉、李元芳都是千牛衛統帥。
  • 神探狄仁傑中「舔靈」曾泰的自我成功之路
    導語:你們笑我是舔狗,但是你們不知道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看神探狄仁傑中「舔靈」曾泰的自我成功之路喜歡看偵探電視劇的朋友,肯定不會忘記我國歷史上有一部非常出名的偵探古裝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神探狄仁傑。就是這樣的一句話,讓他跟隨狄仁傑從區區一個縣令最後成為了省部大員。而他的經歷也詮釋了,」舔到最後,應有盡有」!而曾泰是甘心做舔狗的嗎?不,他只是沒有辦法而已。其實曾泰在天授元年的科舉考試中,曾經是作為狀元及第的。然而很悲催的是,他的仕途卻沒有因為考中狀元而一帆風順。
  • 解密神探狄仁傑,一代賢相成東方福爾摩斯,幕後推手會是誰?
    不過,在古代,中國外國也都有不少破案的高手,最出名的就是狄仁傑了。那麼,狄仁傑真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嗎?所以,從這段經歷可以看出,狄仁傑在案件審理方面有極強的能力,這很可能就是後人認為狄仁傑是個神探的緣由。不過,仔細想想,也不對。斷案和探案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根本就不是一碼事,斷案那就相當於咱們今天法院的法官審案子,誰犯了什麼罪,按照法律該判什麼刑,幹的是這些事。
  • 神探狄仁傑到底官有多大?
    因為「元芳你怎麼看」《神探狄仁傑》系列這兩年火了,在電視劇裡最喜歡看狄仁傑絕地反擊的情節。尤其是狄仁傑微服私訪被惡人欺壓,而後時機成熟絕地反擊,壞人說:你到底是誰?竟敢如此與朝廷命官說話,不想活了嗎?狄仁傑說:我,內史狄仁傑,并州人士,同鳳臺鸞閣平章事,加黜置使,聖上授我便宜行事之權。壞人立刻腿軟跪倒在地大呼:狄國老,小的有眼不識泰山,您饒命啊!!!
  • 狄仁傑:武則天的親信,變成家喻戶曉神探,這位荷蘭人功不可沒!
    01狄仁傑真的是神探嗎?這幾年來有關狄仁傑的電影是一部接著一部,層出不窮。狄仁傑幾乎成了歷史上的第一神探。狄仁傑真的是神探麼?我像這件事還是有待商榷的。在舊《唐書》狄仁傑傳中,關於狄仁傑破案這件事,一共就寫了14個字:周歲斷滯獄,17000人,無冤訴者。就是說狄仁傑剛到大理寺工作的時候,便一心撲在工作上,夜以繼日,筆不停批。
  • 與其說狄仁傑是神探,不如說他是手段老道、為人耿直的官員
    影視劇捧紅了狄仁傑,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不僅拍了一部又一部,廣大狄粉還是希望能拍出第五部,不可謂不火爆。正巧於賡哲教授寫了這本《狄仁傑真相》,滿足了我們的好奇。 不出所料,當我翻開於賡哲老師的這本《狄仁傑真相》的時候,發現狄仁傑有了另一張面孔。 在這本書裡,與其說狄仁傑是一個神探,不如說他是一個手段高妙、為人耿直的官員。
  • 在神探狄仁傑3中,元齊武功當真能與李元芳相提並論嗎?其實未必
    李元芳號稱是滿臉寫著無敵的男人,被網友們戲稱為掛靈,不過這位掛靈在神探狄仁第三部中被鐵手團眾多頂尖殺手圍攻,雖然將敵人斬殺過半,但自己也受了重傷,並且在最終對決鐵手團宗主元齊時,更是罕見的跟人聯手打BOSS,之前單挑的場景是元齊在跟李元芳正面對決中不落下風,直到雙方都用了拼命的招數,元齊怕死,臨陣畏縮這才受傷。
  • 神探狄仁傑,這些演員曾演過,誰又是你心目中的最佳人選呢?
    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中國最著名的神探狄仁傑出場了。這個到目前為止已經被神化了的偵探形象,成為了中國人茶餘飯後議論的經典。當然也有很多演員曾經試圖努力塑造好這個形象,我能找到的最早又比較有名的當屬1986年的孫承政老師。我還找到了當年全套的《狄仁傑斷案傳奇》喲。
  • 《神探狄仁傑4》張子健為什麼沒有參演?分道揚鑣的原因跟他有關
    《神探狄仁傑》系列由錢雁秋編寫並親自執導,總共拍攝了4部共212集。前三部都順風順水,收視口碑雙豐收。可到了第四部的時候,投資方要在劇本中加入大量的感情戲。而錢雁秋表示這樣的劇本自己堅決不會拍,最後雙方不歡而散。隨後錢雁秋便拉上梁冠華、張子健另起爐灶,拍攝了第四部《神斷狄仁傑》。
  • 影史上第一位演「狄仁傑」的人,竟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
    說起狄仁傑,很多人都不陌生。作為一個現象級IP,它是很多影視劇的創作對象,也曾破圈出現在遊戲裡,繼續發揮狄仁傑的人格魅力。但是,估計很多朋友都不清楚,歷史上的狄仁傑,並不是一位偵探,而是宰相。那為什麼一提到狄仁傑,我們總是和懸疑破案聯想到一起?
  • 狄仁傑的官有多大?看《神探狄仁傑》帶你了解唐朝的官吏制度
    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一部上映了多年的古裝劇,說它是古裝劇還不如說它是一部懸疑劇、刑偵劇和推理劇更切確一些。這部劇主要是以神探狄仁傑的斷案過程為主要線索,通過那些撲朔迷離的案情,和匪夷所思的真相將觀眾帶入其中,認真觀看你會發現這部劇與其他劇相比有明顯的不同。除了能帶給人們好奇跟喜悅外,更主要的是帶給人們許多的思考。
  • 史林|狄仁傑不只是「神探」,更是能力超群的政治家
    「神探」是狄仁傑在很多人腦海中的印象,但這距離真實的狄仁傑有不少差距。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是再造唐室的大功臣。根據史料記載,狄仁傑由明經科中第,從此踏上仕途。按照唐代規定,明經科上來的人,根據考試成績,授予不同品級的官職。
  • 神探狄仁傑:蔣欣飾演的方瑩玉,雖是太子臥底但結局成謎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神探狄仁傑》裡李元芳認識狄仁傑之後,一帆風順的升職之路,今天分析神探狄仁傑《蜜蜂案》中的瑩玉,瑩玉是由蔣欣扮演,當時的蔣欣還沒有出演《甄嬛傳》中的華妃,還是一個不溫不火的小演員,瑩玉這個人物在《神探狄仁傑》中屬於欲揚先抑的形象,小編前期對她印象一般,甚至有點反感。
  • 《神探狄仁傑5》中,張子健為什麼被「換掉」?
    《神探狄仁傑》系列電視劇作為探案題材的影視作品,從第一部播出後就受到了大家的極大喜愛和關注。這部劇不僅劇情精彩,而且劇中的演員也都是真正的實力派,比如梁冠華和張子健等主要演員,在作品中的表演也都可圈可點。
  • 胸靈、錘靈、醉靈,他們都在《神探狄仁傑》中,您還知道哪些?
    胸靈金木蘭,本名李青霞,翌陽郡主,《神探狄仁傑》第一部中幽州案的幕後主使。觀眾對她最大的印象其實是她的扮演者彭丹,不客氣地的說,很多內地觀眾年少時是看著她的影片長大的。錘靈林永忠,江州案的幕後元兇,也是受害者,常常於深夜之時,提著一柄重達千斤的大錘,誅殺仇人。
  • 《神探狄仁傑》裡出場次數最多的朝廷軍隊為什麼是千牛衛?
    在神探狄仁傑系列電視劇中,千牛衛可以說是出場次數最多、存在感最強的朝廷軍隊。男二號李元芳是千牛衛大將軍,以「八大軍頭」統領的狄仁傑衛隊也是千牛衛。連武則天的內衛在名義上也屬於千牛衛。千牛衛在《神探狄仁傑》裡的存在感可以說是碾壓其它唐朝(武周)軍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唐朝初年繼承北周和隋朝實行「府兵制」,而府兵的朝廷最高管理機構是十六衛(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不同時期的名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