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以「中國」命名紀錄片開播 影像通史呈現視聽盛宴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首部以「中國」命名紀錄片《中國》7日開播。湖南衛視供圖

中新網長沙12月7日電 (付敬懿 廖琛)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中國》7日晚將在湖南衛視首播。該片是2019年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以當代人視角觀望歷史,講述當時最具轉折性、代表性、最富戲劇性的人和故事,通過再現歷史中的中國人如何築夢、追夢、圓夢,探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自信的源泉和密碼。

《中國》全片將用三季共36集體量,在全景視野下,以意識形態與國家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並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用一幅幅有血有肉的歷史畫卷映照出歷史的流變。

紀錄片《中國》通過人物故事映照歷史流變。湖南衛視供圖

此次播出的紀錄片《中國》第一季共12集,故事從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一直講述到開放進取、兼容並蓄的大唐盛世。首集便聚焦中華文明的靈魂人物、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截取其會見另一位思想泰鬥老子以遭遇陳蔡之厄的人生兩大轉折點,延展出孔子跌宕卻偉大的一生,並由此展開對中國原發思想啟蒙與發展歷程的追溯。

「《中國》拋棄過往紀錄片冗餘沉悶的解說,轉而以個人志方式進行敘事。以『人』的視角回到一個個歷史現場,通過這些人物的故事,映照出歷史的流變。」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華立表示,紀錄片《中國》也是一次「長視頻精品路線」的全新嘗試,採用紀錄片內容團隊搭檔電影呈現團隊的製作模式。

在製作上,《中國》採用當下的語言風格、認知體系、遣詞造句來講述歷史,通過演繹的方式將當時的歷史深入淺出地展現在觀眾眼前;在敘事上,《中國》放棄傳統紀錄片的線性結構,採用從中間打開和人像展覽式的戲劇結構;在視覺上,啟用「假定性美學」,融匯戲劇舞臺的假定性和象徵性手法,建立起鮮明、自成一系的美學風格。

張華立表示,當代中國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創新實踐。「在這個複雜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我們以影像為志,梳理歷史,記錄中國,正當其時。」

「梳理漫漫來時路,不只是為了了解歷史,更是為了走好未來的路。」總導演李東珅說,紀錄片《中國》回望歷史,思考漫長中國史文化如何影響後世,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探索偉大復興夢是從何而來,通過再現歷史中的中國人如何築夢、追夢、圓夢,引領當代人特別是當代青年未來的逐夢之路。(完)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中國》今日開播 打造「長視頻」影像通史
    紀錄片《中國》今日開播 打造「長視頻」影像通史 時間:2020.12.07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視聽廣電
  • 紀錄片《中國》今日開播 國內外頂級團隊聯合打造創新視聽盛宴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伯璟)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於12月7日19:30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開播。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該片被列為湖南衛視「2020年重點紀錄片項目」。
  • 紀錄片《中國》今日19:30開播 國內外頂級團隊聯合打造創新視聽盛宴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伯璟)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於12月7日19:30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開播。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該片被列為湖南衛視「2020年重點紀錄片項目」。全片將用三季共36集體量,在全景視野下,以意識形態與國家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並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用一幅有血有肉的歷史畫卷,讓當代的中國和中國人,在影像中探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自信的源泉和密碼。
  • 首部以「中國」命名的紀錄片,藝考的你還不趕緊看?!
    小眾熱片集散地【2020年末爆款紀錄片】如果說2020年末還能有什麼驚喜的話,這部歷史題材的國產紀錄片稱得上是紀錄片市場最大的黑馬了。12月7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聯合出品的《中國》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開播,一經播出就收穫了如潮的好評,收視率也一路突飛猛進,可謂口碑收視雙豐收。
  • 首部以「中國」命名的紀錄片《中國》7日首播
    本報長沙12月6日電(記者趙嘉偉)首部以「中國」命名的紀錄片《中國》7日將在湖南衛視首播。該紀錄片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管理司指導,湖南衛視等單位聯合出品,從當代人的眼光觀望歷史並指導目前中國的改革實踐,通過人像展覽式的戲劇結構,探尋中國民族復興的力量之源。  從儒道之學的艱難求索,到百家爭鳴下的思想變革,從紛亂統一的歷史洪流到盛世帝國的開放包容。
  • 引領年輕人走近歷史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今晚開播
    華聲在線12月7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今晚19時30分,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開播。《中國》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
  • 豪華幕後班底打造,引領年輕人走近中華歷史——大型紀錄片《中國...
    圖說:《中國》宣傳照今晚7時30分,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開播。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該片被列為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全片將用三季共36集體量,在全景視野下,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用一幅有血有肉的歷史畫卷,讓當代的中國和中國人在影像中探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自信的源泉和密碼。
  •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為什麼在娛樂為主的湖南衛視播出?
    ——相關文章——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伯璟)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於12月7日19:30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開播。
  •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7日開播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7日開播 周濤、何炅、汪涵等大咖參與錄製  追溯中國歷史 梳理中國文化  長沙晚報12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尹瑋)「紀錄片《中國》裡的人物燦爛星辰,而在當代中國,他們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將於12月7日起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出。這是首部直接以「中國」命名的紀錄片。
  • 12月9日新聞早餐-中國新聞網—貴州新聞
    此前,嫦娥五號上升器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在預定軌道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完成月球樣本轉移,並於12月6日12時許與軌返組合體順利在軌分離。這將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境內迎來首個海上遊輪航線復航。在經歷了超過三百天的漫長等待後,西沙將迎來新一批觀光客。【詳情】圖為錨泊在三亞鳳凰島的「長樂公主」輪。
  • 耗時5年打造的紀錄片《中國》,為你呈現氣勢恢宏的中國史詩!
    一聽是紀錄片,還是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想必作為觀眾的你一定會感到驚訝,央視啥時候又出紀錄片了,但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中國》還真不是央視的手筆,而是出自那個總以
  • 影像風格獲贊 紀錄片又出爆款《中國》被贊拍出電影質感
    原標題:影像風格獲贊,紀錄片又出爆款《中國》被贊拍出電影質感   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
  • 《中國》是國產紀錄片的天花板麼?丨洞察紀實影像
    但就在紀錄片熱度不斷提高,各大視頻網站紛紛發力布局後,紀錄片人的生存狀況依舊不容樂觀。從拉投資、拍攝到變現,創作者的每一步路都走的尤為辛苦。 因此,在紀錄片陷入發展困局的特殊時期,烹小鮮發起「洞察紀實影像」專題。從紀錄片的歷史及現狀出發,探究這一藝術形式的生存狀況與發展脈絡。
  • 歷史紀錄片《中國》開播 回到歷史現場見證歷史流變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8日電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於12月7日起開播。第一季共12集,故事從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一直講述到開放進取、兼容並蓄的大唐盛世。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全片將用三季共36集體量,在全景視野下,以意識形態與國家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並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用一幅有血有肉的歷史畫卷,讓當代的中國和中國人,在影像中探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自信的源泉和密碼。
  • 紀錄片《中國》12月7日正式開播——一場穿越千年的深度對談
    紀錄片《中國》12月7日正式開播——一場穿越千年的深度對談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12月2日,大型歷史紀錄片張華立表示,紀錄片《中國》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通史,它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和濃烈的思想感情,是從當代人的眼光觀望文化歷史的一種選擇。
  • 《中國》開播 今年紀錄片黑馬來了?
    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第一季於12月7日晚開播。 紀錄片《中國》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通史,它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和濃烈的思想感情,是從當代人的眼光觀望文化歷史的一種選擇。 《中國》作為長視頻精品路線的一次嘗試,在製作上採取了目前紀錄片領域的最前沿技術。
  • 全球首部抗疫4K紀錄片亮相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一、推出全球首部抗疫4K紀錄片《2020,中國戰「疫」》因疫情影響,今年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雖然不做「金椰獎」評獎了,但全球電影人依然對本屆電影節熱情不減本屆電影節優中選優,共有189部影片參加展映,其中,中國首映的影片高達97部,創歷年新高。2020年全球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彙,莫過於「疫情」兩字。作為本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主辦方之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此次與海南省委宣傳部共同向觀眾們送來了一部剛剛製作完成的全球首部抗疫4K紀錄片《2020,中國戰「疫」》。
  • 紀錄片《中國》開播:在偉大歷史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淵源
    而關於紀錄片《中國》為何以這樣的樣貌出現在大眾面前,他表示紀錄片《中國》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通史,它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和濃烈的思想感情,是從當代人的眼光觀望文化歷史的一種選擇。 《中國》總導演、總製片人李東珅從影視創作者的角度,介紹了紀錄片《中國》是如何解讀中國歷史——既伴隨著影像敘事帶來的優勢和限制,也貫穿著個性化、風格化的表達和呈現。李東珅從結構、講故事的方式及視覺呈現三個層面,分享紀錄片《中國》用影像著史的感受。他表示難處有三點,第一是結構很難,如何講中國故事,如何構架篇章。對於創作團隊是極大考驗。
  • 爆款紀錄片《中國》被贊拍出電影質感
    海報傳統美學打造視聽盛宴每集片頭,一扇中間寫有「中國」兩字的木門緩緩打開,仿佛為觀眾打開距離我們頗為遙遠的歷史大門,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與文明成果漸漸呈現出來。8K高清晰度拍攝,讓該片的畫面自然且不失真,全片色彩透著一種凝重感,與中國歷史的厚重相契合。
  • 紀錄片《中國》的「靈魂」:闡釋中華文化根脈的影像大歷史
    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歷史學家需要有新時代的史學擔當,以前用筆書寫歷史,但當影像發展到今天,我們需要用影像著史。我們最為熟悉的影像史學的手段應該就是紀錄片了,用紀錄片的形式呈現歷史、講述歷史,是科技帶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