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錢開道!特步野心初顯!要做下一個安踏?

2020-12-22 空口有評NBA

摘要:走捷徑的人很多,但摔跤的也不少!(歡迎關注空口有評NBA)

撰文|空空&編輯|雯雯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2009年,借著北京奧運會的東風和空前高漲的民族自豪感,李寧迎來了創立以來最春風得意的時刻:國內市場銷售額超越阿迪達斯,成為僅次於耐克的第二巨頭。

為了這張亮眼的成績單,李寧此前在線下攻城略地,以近乎變態的速度擴張門店。

狂歡過後,寒冬不期而至!

隨著奧運聖火一同熄滅的,還有不少民眾的運動熱情,一切回歸原點,已經飽和的運動市場,殘殺開始,去庫存成了所有品牌的痛點。

就連耐克、阿迪這樣的大牌,也放下身段,打起了價格戰,事實證明,在誘人的價格面前,我們的消費者並沒有那麼愛國......貨。

在耐克、阿迪的降維打擊面前,首先倒黴的,就是好不容易爬上老二位置的李寧,急劇萎縮的市場和強大的價格壓力面前,李寧倉促應戰。

此時,盲目擴張的弊端顯現出來,李寧公司對加盟店控制力乏力,數千家門店沒能步調一致,去庫存完成得很差。

2012年是整個行業最艱難的一年,李寧無奈地吞下近20億元虧損,元氣大傷。

而彼時,穩紮穩打的安踏,沒有像李寧那樣狂飆突進,一直紮根於三四線市場,並且始終強調對門店的控制力。

安踏的穩健獲得了回報,在李寧虧掉20億的同年,安踏把13億元利潤裝進自己口袋。

自主品牌的格局悄然發生著變化,但真正讓安踏彎道超車的,是一筆大膽的收購......

在信奉「愛拼才會贏」的閩南地區,這裡的人從來不缺闖勁,安踏董事會主席丁世忠17歲那年,就向父親借了1萬塊錢,背上600對鞋,隻身闖蕩北京。

敢闖,才可能突破原來的格局。

打拼數年後,小有所成的丁世忠回到家鄉,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安踏。

1999年,安踏年銷售額3000萬,較創立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語,但丁世忠還有更大的野心。

為了打響品牌知名度,丁世忠費盡口舌,說服父親和家人用80萬的天價(當時北京的房子才2000塊一平),籤下個性張揚的桌球世界冠軍孔令輝,並砸下300萬元在央視打廣告。

在當時的晉江,這是許多鞋企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而這380萬元,幾乎是安踏那時一整年的利潤,據說籤約時,丁世忠的父親丁和木,手都在發抖。

更讓丁世忠不安的是,這筆錢砸下去之後,安踏銷售額並沒有起色,難道這300多萬就這麼打水漂了?

所幸,兩個月之後,廣告效果開始顯現,全國各地的經銷商慕名而來,安踏的銷量猛增。

次年,雪梨奧運會桌球男單決賽,孔令輝與瑞典名將瓦爾德內爾鏖戰五局,方才分出勝負,站上世界之巔的孔令輝,瘋狂親吻胸前的國旗,令無數國人動容。

而孔令輝的那句「我選擇,我喜歡」,成為當時百姓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這一年,安踏的銷售額突破3億元,丁世忠賭對了!

2009年,義大利品牌FILA在華經營不善,令百麗國際十分頭疼,瞅準了機會的安踏,向百麗開出6.5億港元的價碼,獲得了FILA在中國地區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

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這筆收購,但事實證明,還是丁世忠老辣。

在完成對FILA收購後,丁世忠制定了兩個差異化路線:一是FILA本身,要與安踏品牌區分開,有獨立的門店,有專門的設計、營銷團隊,主打中高端市場;二是FILA不要和耐克、阿迪在專業運動領域正面交鋒,改走時尚路線,差異化生存。

為此,安踏特地挖來了鱷魚(Lacoste)在中國的前行政總裁姚偉雄,打理FILA的事務。

為了扶持FILA,安踏用自己的渠道,為FILA造勢,並在產品研發和推廣上大手筆投入,逐漸讓國內的消費者,接受了這個有著百年義大利血統的品牌。

在安踏努力下,FILA的經營狀況逐步改善,門店數量穩步增長,2014年,FILA扭虧為盈,並成為安踏集團最強力的增長點。

2010到2015年,FILA銷售額增長均超過50%,遠高於安踏集團整體20%的增速,由於FILA產品定價高、且多為直營門店,FILA的毛利潤率也遠高於安踏。

可以說,靠著對FILA的收購,安踏集團成功打入了國內運動用品高端市場,在FILA的加持下,安踏營收突破百億元,甩開李寧好幾個身位。

FILA的成功併購經驗,給了丁世忠信心。

2019年3月,由安踏體育、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組成的投資者財團,以371億元的天價,收購了芬蘭體育巨頭Amer Sports。

Amer Sports旗下,有諸多國際知名品牌,其中包括有戶外界「愛瑪仕」之稱的始祖鳥,和網球知名品牌威爾勝。

這次「蛇吞象」的併購,讓安踏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體育用品企業。

根據安踏發布的財報,2019年上半年,安踏營收達148億元,同比增長40.3%,運營利潤超過42億元,增長58.4%。

安踏的市值一度突破2000億港元,比李寧、特步、匹克、361°加起來還要多,如今,雖然安踏的市值跌到了1200多億元,但依然是李寧的三倍。

在晉江陳埭鎮有一條小河叫烏河,河的東岸住著丁世忠一家,西岸則住著特步創始人丁水波一家。

同晉江很多丁姓老闆不同,丁水波在國內市場是個晚入局者,直到2001年,才把重心從外銷改到國內,創辦特步這個品牌。

在山頭林立的中國運動用品市場,後來者想分一碗羹不容易,丁水波沒有和其他品牌在專業運動市場硬剛,從一開始就主打運動休閒,這一點從他對代言人的選擇上,就可以看出來。

同其他品牌找專業運動員代言不同,特步找的是小鮮肉謝霆鋒,看重的是他在年輕群體中的號召力。

從謝霆鋒到後來的蔡依林、潘瑋柏,特步一直走的是偶像路線,如今回頭看,不得不佩服丁水波當時的眼光,在「流量」這個詞出現前,丁水波就意識到了流量的價值。

從市場反饋看,丁水波的策略很成功,由謝霆鋒參與設計的「風火一代」跑鞋,創下了單款120萬雙的銷售神話,在國產運動品牌中,這個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除了請流量明星代言,丁水波的另一個布局也很有前瞻性,那就是押寶跑鞋市場。

那時,國內還沒有掀起全民馬拉松熱,但丁水波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民的健康意識將逐步提高,而專業門檻低、對場地要求不高的跑步,註定會成為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

按照特步官方的數據,從2007年進入跑步市場開始,特步累計贊助或舉辦的賽事超過一千場,累計參與人次達500萬,活動路程超1億公裡,特步也成為大中華區贊助馬拉松賽事最多的運動品牌。

由於特步對馬拉松賽事的常年支持,丁水波還當選了中國田徑協會特邀副主席。

以「時尚」和「跑步」兩條腿走路的特步,一步步成長為中國五大本土運動品牌之一。

多年代工和外銷的經歷,讓丁水波對品牌價值有了刻骨銘心的認識,同樣的鞋子,貼上牌,價格能翻幾倍。

但丁水波也深知,要讓消費者認可、接受一個品牌,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些年來,特步的發展雖然喜人,但始終無法擺脫低端的標籤,丁水波從安踏身上找到了破局的答案。

既然短時間內難以打破消費者對特步的「成見」,何不收購現有的國際知名品牌?

恰好歐美體育市場增長趨緩,一些品牌也遇到了發展瓶頸,為特步收購創造了條件。

2019年3月,特步與美國製鞋集團渥弗林(Wolverine Worldwide)達成協議,成立合資公司,負責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經營銷售索康尼(Saucony)和邁樂(Merrell)這兩個品牌的產品。

在跑步圈,索康尼與亞瑟仕、新百倫和布魯克斯並稱為「四大跑鞋」,有跑鞋中「勞斯萊斯」的稱號。

而邁樂在戶外運動人群中,也有很高的認可度。

同年5月,特步又豪擲2.6億美元,從韓國高端時尚品牌衣戀集團(E-Land)手裡,買下了衣戀鞋業及其所有子品牌,包括帕拉丁(Palladium)和蓋世威(K-Swiss)。

帕拉丁的經典帆布靴,一直是潮男潮女們的標配之一,而蓋世威則一度是對標耐克、阿迪和銳步的美國大牌。

可以說,特步這一系列操作,瞬間提升了整個集團的「逼格」,也增補了特步原先在高端專業運動細分市場和休閒時尚市場的空白。

特步顯然希望能像安踏那樣,通過併購或拿下獨家代理權,魚躍龍門,由國產品牌,搖身一變成為國際品牌。

去年特步年會上,丁水波提出,在2020年,特步要落實「集團多品牌全球化戰略」。

但業內人士指出,國際化有四個層面,即產品國際化、渠道國際化、品牌國際化、企業國際化,難度都很大。

併購當然是條捷徑,但併購之後,雙方的磨合、新品牌的運營和資金鍊的壓力,都很考驗收購方。

安踏的確做得比較成功的,但此前李寧(買過義大利品牌Kappa和Lotto,還有法國高端戶外品牌Aigle)、361°(合營北歐戶外品牌One Way)和貴人鳥(收購美國籃球品牌AND1在華專營權),都有過類似的嘗試,但均以失敗告終。

其實成敗關鍵就在於,你花大價錢請來的國際「名媛」,國內的消費者到底認不認,願不願意掏腰包?

指著這些品牌從歐美市場賺錢給你輸血,完全不現實,否則它們的母公司當初也不會賣。

很多想吃洋葷的企業,非旦沒撈到好處,還把自己都搭進去了。

所以,天上不會掉餡餅,想要餡餅,還得老老實實一張一張烙,只不過,會忽悠的,能讓別人相信,這叫匹薩!

本文為空口有評NBA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並只允許微信公眾號轉載,不可發在其他渠道,違者必究。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相關焦點

  • 業績普增,安踏李寧特步三六一度做對了哪些事?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各自發展路線更加清晰,安踏的「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與特步的「多品牌戰略」更加聚焦多品牌協同發展,李寧的「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與361°的「品牌重塑計劃」則更加聚焦主品牌,不同戰略部署下的四家品牌之間的差距也逐漸拉開。
  • 「她經濟」正火 安踏和特步這次要對女性市場「下手」了
    核心提示:近日,安踏宣布籤約張儷,斯凱奇宣布籤約唐嫣,特步今年初也宣布籤約趙麗穎。不少運動品牌瞄準「她經濟」發力,紛紛深挖女子運動消費市場。 近日,安踏宣布籤約張儷,斯凱奇宣布籤約唐嫣,特步今年初也宣布籤約趙麗穎。
  • 安踏(02020)、特步及361度對比,我為何看上安踏?
    安踏(02020)、特步(01368)以及361度(01361)這三家公司同屬於生產鞋類和服裝等體育用品,股價卻表現不一樣的命運。  2017年8月24日,特步股價暴跌12.34%,安踏的股價卻漲了6%,而361度則略漲1.01%,這三家公司股價對比明顯,讓投資者看的一頭霧水。
  • 與安踏、特步一起「闖江湖」,鴻星爾克為什麼掉隊了?
    在90後的青蔥歲月,比起昂貴的阿迪耐克,李寧、安踏、特步、361、鴻星爾克等國產運動品牌一直是中國普通人的首選。經過二十年的發展,李寧和安踏早已成為國貨潮牌的驕傲。曾經與安踏並駕齊驅,風光無限的鴻星爾克卻早陷入了發展的瓶頸,沉寂了下來。
  • 國產品牌怎麼樣,安踏斐樂是一家?穿特步的人怎麼少了?
    國產品牌怎麼樣,安踏斐樂是一家?穿特步的人怎麼少了?說一說我們國產品牌到底怎麼樣!安踏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港交所:2020),簡稱安踏體育、安踏,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企業,主要從事設計、開發、製造和行銷安踏品牌的體育用品,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飾。
  • 中國運動鞋品牌排名:特步第三,安踏第二,第一當之無愧
    中國運動鞋品牌排名:特步第三,安踏第二,第一當之無愧。現在很多人都比較注重自己的身體,喜歡早晨或者晚上出去跑步,而這個時候就需要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鞋,像美國有耐克、德國有阿迪達斯,那我們的自主品牌有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特步不服特步
    阿里程式設計師去相親,不承想因為穿了一雙特步鞋,結果被女生吐槽慘遭拒絕。「一個27歲的男生還穿特步鞋來約會,你覺得自己合適嗎?」很多人將此事件視作是特步被黑的最慘的一次。其後特步聯手《中國新說唱》打造國潮品牌的舉動,指向性也就顯得極為明確,就是要擺脫這一年被冠以「低端」和「Low」的形象。國潮品牌大熱之際,當時的特步並沒有對「特不服」申請商標保護,反而是被其他個體和企業先後申請註冊。據查,「特不服」其中兩件商標已無效,1件正處於註冊申請狀態中。
  • 2020上半年營收力壓李寧、361°、安踏,特步多品牌戰略「顯靈」?
    8月28日,特步國際正式對外發布業績報告,這也是國內四大體育運動品牌最後發布業績的港股企業,與已經發布業績報告的李寧、361度和安踏相比,特步是唯一一家實現營收增長的企業。特步作為國內四大運動品牌,和安踏、李寧等的發展路徑大同小異,經過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高速發展,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之後,運動品牌因粗放經營、野蠻擴張、庫存積壓等問題,進入衰退期。同時,在電商的衝擊下,線下實體門店關店潮來臨。今年疫情影響下,特步保持了難得的好成績,有業內人士將其歸因於特步的多品牌戰略。
  • 稱霸馬拉松市場,18億收購國際品牌,特步能否成為第二個安踏?
    相比於安踏、李寧總營收下降1%,特步總收入實現了雙位數增長,但淨利潤下滑幅度近50%,幾乎是對手的兩倍以上。 這種異常的表現,其實跟特步從去年開始的多品牌布局有關。
  • 安踏、特步、361°、匹克……體育品牌如何搶佔科技「IP」?
    come on伸出中指戳戳上方關注我…… 或許,如果沒有李寧、安踏、特步等各大體育品牌跨界IP聯名款的不斷推陳出新,大多數人從未察覺到體育和不同文化的關係是如此緊密,也從未想到過兩者能夠碰撞出新的潮流文化。尤其是,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的——國潮。
  • 被阿迪達斯拋棄的林書豪,為何不受李寧、安踏待見,最後籤約特步
    作為一個籃球迷,2012年體育圈發生了一件非常勵志、震驚世界的事,就是林書豪颳起了「林瘋狂」旋風,當時林書豪的球鞋合同,是和耐克在2010年籤約的,但是只是普通團隊合同,在林書豪在紐約尼克斯爆發以後,耐克看準了林書豪身上的商業潛力和背後的中國市場,馬上就開出了一份每年200-300萬的續約合同
  • 5大維度解讀安踏、李寧、361°、特步四大國產運動品牌上半年財報
    對比四品牌上半年的財務數據,除特步在營收與淨利上同比下滑之外,安踏、李寧、361°均在上半年實現了業績的穩定增長。 截止到今日,安踏、李寧、361°、特步四大國產運動品牌上半年報告悉數發布完畢。2017年已過半程,四大品牌在各自賽道上的戰況如何?對此,體育大生意對各品牌半年度報告進行了獨家解讀與縱向對比。
  • ...屈臣氏|361度|特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周大福珠寶集團|安踏|...
    安踏緊隨耐克(中國)、阿迪達斯(中國)位居第五,超過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屈臣氏等知名連鎖,特步、361度挺進前30強。安踏:2019年安踏集團實現收益339.28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40.8%;股東應佔溢利53.44億元,同比增長30.3%,這是安踏連續6年保持高速增長。
  • 品牌資訊:阿迪達斯、安踏、耐克、李寧、斯凱奇、特步、探拓戶外
    早在8月初就有報導稱,在耐克與利物浦建立歷史性的新合作關係的同時,利物浦的主教練將被耐克的競爭對手阿迪達斯籤下,並且隨著克洛普上腳阿迪達斯鞋款這個傳言的可信度也越來越高。而今天阿迪達斯則官宣他們與克洛普籤約。
  • 品牌資訊:阿迪達斯、安踏、耐克、李寧、斯凱奇、特步、探拓戶外
    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指出,「2010年,我們做了商業模式由批發到零售的重要轉型,10年後安踏再次轉型升級,進入到直面消費者的新發展階段,這是保持品牌永久活力和競爭力的長遠布局。」,一個體操王子,二者已經相識已久,這次二人竟然聯手推出了聯名產品。
  • 創始人被限制消費,為什麼安踏、特步成功轉型,貴人鳥卻日漸沒落
    安踏拿出全年利潤籤下了桌球奧運冠軍孔令輝。隨著「孔令輝穿安踏鞋服打桌球」的廣告鋪天蓋地宣傳,安踏一炮而紅,走出了「代言人+廣告」的營銷新模式。「明星代言+央視廣告」這種模式讓安踏大獲成功後,貴人鳥也開始有了品牌意識,搬起了「安踏營銷模式」。
  • 安踏特步都是它的客戶,這家晉江的公司到底憑什麼還上了市?
    作為中國體育用品製造業的聚集地,泉州擁有一批知名體育運動品牌,多年來,安踏、361°、特步、貴人鳥等企業成功在資本市場上市。這一次,張維建和他創辦的舒華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舒華」)也得到了A股市場的入場券。
  • 安踏、李寧、特步及361度相繼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
    近日,安踏、李寧、特步及361度相繼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受疫情影響,國內四大運動品牌的零售額同比下降均達到20%。但業內認為,未來隨著疫情對本土影響減弱,預計國內居民運動需求將出現較強烈反彈,看好本土運動龍頭品牌的發展。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樂菲圖、特步、斯凱奇、貴人鳥、舒華體育...
    受此消息影響,耐克的股價順勢下跌,截止美股上一個交易日收盤,耐克股價為93美元,為近一個月以來最低點。對於財年業績的下滑,耐克表示,疫情期間,線下門店大量關閉,批發客戶的產品出貨量降低50%,是耐克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耐克在全球有超過750家店鋪,其中美國地區有384家零售門店。隨著疫情形勢有所好轉,截至6月25日,全球約90%的耐克門店已經恢復營業。
  • 為何安踏特步線上旗艦店被嫌棄,寧買高仿也不光顧?原因簡單明了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生活有快樂,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 為何安踏特步線上旗艦店被嫌棄,寧買高仿也不光顧?原因簡單明了如果各位小夥伴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點擊收藏+關注哦~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生活小常識會分享給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