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40倍國民黨軍激戰,臺灣二二八事件中的小隊長逝世

2021-01-19 民國歷史網
1945年2月28日的臺灣

1947年,甫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臺灣,在國民政府治理下發生二二八事件,深刻影響臺灣後來的社會發展,即使過去70多年,二二八事件仍然在臺灣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2019年1月8日,曾在二二八事件中指揮民兵與國民政府軍激戰一日夜的黃金島在醫院逝世,為歷史翻過一頁。

黃金島本名黃圳島,二二八事件後為躲避國府通緝而改名「黃金島」,並加入國軍海軍陸戰隊,後因另案被牽連,遭判無期徒刑,入獄24年後假釋出獄,仍使用黃金島之名,使用時間甚至已經超過本名。臺灣「解嚴」後的1991年,黃金島知悉有親戚向戶政機關申請「黃圳島」的死亡證明,為避免在書面上死亡而申請改回黃圳島之名,但對外仍以黃金島自稱。

全島的大規模抗爭

1945年2月28日,臺灣民眾包圍臺灣省專賣局臺北分局抗議,最後成為波及全島的大規模抗爭

黃金島於1926年出生在臺灣臺中,16歲時赴日本學醫,但1942年起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失利,軍方為確保兵源充足而實施擴大徵兵,黃金島便以臺籍學生的身分被徵召至海南島,後為改善待遇又透過考試加入日本海軍陸戰隊,此一資歷成為日後加入國軍海軍陸戰隊的本錢。

1945年日本戰敗,海南島成為國民政府接收地,臺籍日本兵被集中關入集中營裡,直至1946年底才被全部遣返回臺,足足比日籍兵晚了一年餘。黃金島在集中營裡見識到國軍的腐敗貪汙、剋扣糧餉的惡習,提供給集中營的配給口糧處於經常性的不足,單單一個秀英集中營內的5000餘名臺籍兵、臺籍軍屬,一年內竟病死、餓死達數百人之眾。

二二八事件

黃金島於1946年逃出集中營,並於該年6月和其餘80人自行搭船返臺。隔年的1947年2月27日,臺灣省專賣局人員在臺北查緝私菸引發民怨,進而在隔日28日發生擊斃抗議民眾的事件,引起波及全島的民眾抗爭,即為二二八事件。黃金島當時在家鄉臺中市南屯區組織獨立治安隊,雖僅十餘人,但由於黃金島曾在海南島有過戰鬥經驗,因此受到看重,臺灣謝雪紅在臺中組織「二七部隊」時便邀請其加入。二七部隊之名即為紀念2月27日的抗爭肇因。

1947年3月12日,國軍21師進逼臺中,為不波及無辜,二七部隊商議後撤出臺中市區轉入埔裡(今南投縣埔裡鎮)。3月16日凌晨,21師先遣隊146旅436團2,000人進攻埔裡,其中第2營在清晨時於烏牛欄吊橋處遭遇黃金島指揮的兩個小隊阻截,因地勢不利、不知黃金島小隊虛實而不敢強攻。

二二八事件

當時進攻方加上增援後兵力達千人之譜,對面的黃金島小隊則不到40人,竟一日一夜無法渡河。17日凌晨,因彈盡援絕、21師援軍迂迴佔領後方、無法聯絡其他部隊等因素,黃金島就地解散小隊,「烏牛欄戰役」於焉結束。

黃金島從未因參與二七部隊而獲刑,最終竟是因為其從未聽聞的「八仙山武裝基地」一案遭牽連入獄。假釋出獄後黃金島仍熱心民主運動,除四處演講、參與社會運動外,亦是民進黨創始黨員之一,後因年齒漸長與對早期民進黨領導如施明德、許信良等人不滿,漸漸淡出政治運動,餘生以著書、探訪昔日戰友,留下歷史紀錄,供後世歷史學家評論功過。

相關焦點

  • 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葉慶耀逝世,二二八事件後乘舢板從臺赴陸
    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葉慶耀逝世,二二八事件後乘舢板從臺赴陸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2-11 13:48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
    新華社臺北2月28日電(記者李慧穎)「大量的史實都證明,『二二八事件』不是民進黨所宣稱的『臺獨的源頭』。」在28日舉辦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上,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作家藍博洲說。連日來,臺灣社會舉辦多場「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各界人士呼籲,勿借「二二八」事件操弄「臺獨」、挑動對立。
  • 臺灣新聞晚播報:「二二八事件」民進黨在隱瞞什麼
    點擊收聽《臺灣新聞晚播報》→  關注臺海動態,掌握新鮮資訊!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7年2月24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  民進黨當局上任後,強調追究「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屬。
  • 單大毛:關於二二八事件,必須要知道的四件事!
    手忙腳亂的臺灣黨政軍一把手陳儀未能妥善處理,騷亂遂蔓延全島,引發一連串群體事件。陳儀將情況匯報給蔣介石,在南京的黨政要員商議後,認定該事件是「暴亂」,急令駐守上海的21軍赴臺灣增援,大規模的暴力鎮壓隨之而來。鎮壓以後,當局又實施清鄉措施,逮捕並槍決了許多知識精英、學生和民間領袖,運動最終失敗。
  • 臺灣文史研究者:蔣介石並非「二二八」劊子手
    「二二八事件」70周年國民黨師長之子講述歷史,島內少數人試圖篡改真相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陳太曦】明天台灣將迎來一個敏感時刻——「二二八事件」70周年。二十多年以前,這段歷史在島內還是個避諱的話題。
  • "二二八事件"70周年 臺島內有人試圖篡改真相
    原標題:「二二八事件」70周年國民黨師長之子講述歷史,島內少數人試圖篡改真相明天台灣將迎來一個敏感時刻——「二二八事件」70周年。二十多年以前,這段歷史在島內還是個避諱的話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6日報導,蔡英文當日在其社交平臺發文稱,「二二八事件」的檔案摞起來已有228米高,且「推動轉型正義是臺灣最重要民主工程之一,常要在迷霧中挖掘真相。」1945年日本戰敗後,臺灣終於擺脫殖民統治,回歸祖國懷抱。而從日本手中接收臺灣的國民黨政府,由於軍政風紀敗壞、治理無方,導致社會秩序混亂、經濟發展停滯。民眾的失望最終激起臺灣同胞奮起反抗,「二二八事件」就此發生。
  • 二二八是什麼【魚魚】
    七十年了,這一事件到現在仍然沒有定論,並且從本來積極進步的一次反獨裁運動,淪落為綠色精神支持的源泉。二二八事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這次幾年二二八事件又有什麼意義?   「二·二八事件」又稱「二·二八起義」 ,發生於1947年2月28日,是臺灣省人民反專制、反獨裁、爭民主的群眾運動。  1947年2月27日,國民黨警員在臺北打傷煙販,群眾激動。
  • 【唐賢龍】二二八事變中的臺灣領導菁英
    【唐賢龍】(二)二二八亂起 席捲全臺【唐賢龍】(三)二二八處理委員會的組成【唐賢龍】(四)無政府的臺灣、苛刻的四十二條編按:自今年二月號起的一連幾個月,我們刊完了唐賢龍《臺灣事變內幕記》(又名《臺灣事變面面觀》)一書的卷三「當事變爆發的時候」,看到在這位南京《大剛報》記者的筆下,二二八事變如何從一個點的偶發事件、從民生經濟問題的層面,一路迅速演變為擴及全臺
  • 【遠望社論】蔡英文不願面對的二二八真相
    顯然民進黨對迄今發掘出來的「二二八真相」並不滿意,將繼續深挖他們所要的「真相」──尤其是事件中的臺灣省籍受難人數。只是,民進黨為了以二二八來合理化他們媚日反中的臺獨立場,始終不願面對另外兩方面的真相:一、事件後期受難的許多左翼愛國人士參與二二八的目的,是要在全國範圍內打倒挑起內戰、倒行逆施的國民黨政權,而不是在臺灣一島上推翻中華民國的統治,更不是要排斥來自大陸的「外省人」。二、在事件爆發之初,島上許多地方都出現臺籍暴民在街頭、車站不分青紅皂白打殺外省官民的現象。
  • 臺灣與國民黨的那些事
    由於軍紀不佳,政治腐敗,經濟困頓,省級矛盾等原因,1947年2月28日爆發流血衝突,蔣介石隨後派遣軍隊上島,進行了大規模的鎮壓行動,死傷萬人,史稱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淮海戰役後,蔣介石意識到戰局徹底失敗,任命陳誠為東南行政長官,臺灣省主席,開始預備所謂「復興基地「。
  • 揭秘:國民黨戰敗撤退臺灣的建議是誰提出的
    1949年初,經過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已被消滅過半,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面臨徹底垮臺的命運。此前蔣介石已在1948年底進行撤退的醞釀和安排,不過,將國民黨的黨、政、軍、財、文的中心東撤臺灣,是來自張其昀等人的建策。「三大戰役」之後,作為退守之地,國民黨只有西南、海南、臺灣可以選擇。
  • 解放戰爭之後,臺灣國民黨軍最接近「反攻大陸」的部隊是哪一支?
    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軍敗逃到臺灣的部隊總兵力僅60餘萬,而臺灣人口在1949年共約700萬人,其中有200多萬都是從大陸而來。很明顯,以這樣的兵員水平和人口基數,國民黨軍想依靠軍事力量重返大陸幾乎不可能,但老蔣不死心,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還在叫囂著反攻。
  • 陳明忠:臺灣最後一位政治死刑犯
    2020年2月28日是「二二八事件」73周年,「二二八」親歷者、臺灣最後一位政治死刑犯陳明忠在這一天舉行追思會,會場掛著他寫的字:「祖國統一變成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馬英九親自出席追思會。陳明忠是誰?恐怕很多人都已經不知道了。
  • 無悔的鬥士——臺灣各界追思陳明忠先生
    「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臺灣人民反殖民、反壓迫的光輝典範,臺灣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代表。」這是陳明忠逝世後,國臺辦對他的評價。「我一看見他就想把他拍進我的電影,臺灣人如果能繼承他的價值、人格、氣度,該多了不起。」臺灣電影導演侯孝賢這樣說他。
  • 「二二八」事件73周年 馬英九再向受難者及家屬致歉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天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3周年,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近代史上巨大的歷史傷痛,無論如何療傷止痛,都不容易完全抒解。他再次向「二二八」、戒嚴時期不當叛亂及匪諜審判案件受難者及家屬表達歉意與慰問。
  • 「二二八」事件73周年 馬英九再向受難者及家屬致歉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天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3周年,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近代史上巨大的歷史傷痛,無論如何療傷止痛,都不容易完全抒解。他再次向「二二八」、戒嚴時期不當叛亂及匪諜審判案件受難者及家屬表達歉意與慰問。
  • 王睿:郝柏村離世,國民黨抗日敘事在臺灣的終結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睿】 郝柏村是具有中華民族意識的撤臺國民黨軍官,他的離世也意味中國國民黨民族意識遺留的消亡。近日郝龍斌競選國民黨主席時,雖以「一中各表」的邏輯來解釋「九二共識」,但他仍然敗選的事實,就是一個證明。 然而,國民黨民族意識遺留與臺灣本土的中華民族意識有別;後者自1895年的抗日臺胞以來,經蔣渭水而至陳明忠等人,一脈相系。
  • 蔡英文避談的「二二八真相」──唐賢龍《臺灣事變內幕記》
    顯然民進黨對迄今發掘出來的「二二八真相」並不滿意,將繼續深挖他們所要的「真相」──尤其是事件中的臺灣省籍受難人數。只是,民進黨為了以二二八來合理化他們媚日反中的臺獨立場,始終不願面對另外兩方面的真相:一、事件後期受難的許多左翼愛國人士參與二二八的目的,是要在全國範圍內打倒挑起內戰、倒行逆施的國民黨政權,而不是在臺灣一島上推翻中華民國的統治,更不是要排斥來自大陸的「外省人」。二、在事件爆發之初,島上許多地方都出現臺籍暴民在街頭、車站不分青紅皂白打殺外省官民的現象。
  • 臺灣政治大學蔣介石銅像被貼滿228小海報
    今年是臺灣「二二八事件」69周年,據聯合早報網27日報導,臺灣政治大學野火陣線學生們昨天將二二八受難者的姓名及生平製作成小張海報,張貼於總圖書館的蔣介石銅像,試圖鼓動同學們「關注二二八事件」的本質,並要求撤除蔣介石銅像。
  • 兩大海島之中,為何國民黨軍能拼命守住臺灣,卻根本守不住海南?
    中國有兩大面積超過3萬平方公裡的海島,一座是臺灣島,另一座就是海南島。49年國民黨軍從大陸全面敗退,剩餘的60多萬部隊企圖據守這兩座島嶼,作為日後的「反攻」基地。然而最終國軍只在臺灣島實現長期死守,海南島卻在1950年5月便被我軍解放。為什麼都是重要的島嶼,國軍能守住臺灣,卻保不住海南呢?下面我們來解析一下。首先是防衛力量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