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篆刻有不解之緣,目前發現最早的毛澤東印章曝光,長這樣

2020-12-26 京報網

缶廬篇:吳昌碩作為近代以來有著巨大影響的詩書畫印「四絕」的大師級人物,篆刻創作無疑是他的「頭牌」。對於其篆刻作品的關注與收藏,時常成為熱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吳昌碩篆刻作品,乃是吳為不同地域、階層的人所刻,精彩紛呈,增加了藝術含金量。

「馬衡」(圖1)、「馬衡印信」(圖2)和「叔平」(圖3)三印是吳昌碩為馬衡所刻。馬衡曾長期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吳昌碩是第一任西泠印社社長,馬衡是第二任。馬衡評價吳昌碩篆刻:「其刻印亦取偏師,正如其字。且刻成之後,椎鑿邊緣,以殘破為古拙」。1905年,馬衡請吳昌碩為他書寫齋名「凡將齋」,馬衡對此十分珍惜,請工匠將其製成齋堂匾。

「成多祿印」(圖4)、「多祿長壽」(圖5)和「澹堪居士」(圖6)是吳昌碩為成多祿所刻。成多祿以詩歌、書法聞名於世,同宋小濂、徐鼐霖共同被譽為「吉林三傑」。

「張公之束」(圖7)是吳昌碩為同鄉張鳴珂所刻。張鳴珂曾經記下與吳昌碩交往的感受:「性孤冷,工詩,能篆籀及金石刻。又喜作畫,天真爛漫。」對於吳昌碩的篆刻,張鳴珂給予很高評價:「倉石治印獨往獨來,一空依傍,論者謂與吳讓之、趙撝叔,如鼎三足。」

「勳伯五十六歲以後書」(圖8)和「勳伯賞鑑」(圖9)兩印是吳昌碩為合肥人張廣建所刻。本為當地不第秀才,光緒年間流落京津,投入淮軍聶士成部為軍佐,後至山東,為巡撫袁世凱器重。

「壽樞」(圖10)、「菩薛(薩)戒憂媻塞員頓蒯壽樞」(圖11)和「合肥蒯氏自聞齋收藏印」(圖12),是吳昌碩為同是合肥人的蒯壽樞所刻。蒯壽樞精書畫,富收藏。這批印章石材名貴,雕刻精美。

故宮藏吳昌碩篆刻作品,為研究吳昌碩生平和交遊歷程,提供了寶貴依據。

菊香篇

毛澤東主席的書法創作世所周知,深入人心。他與篆刻也有不解之緣,近當代很多篆刻大家曾為其治印,值得關注。

1949年,毛澤東寫信邀請齊白石參加新政協會議。齊欣喜之餘,精心鐫刻了朱文「潤之」(圖1)和白文「毛澤東」(圖2)各一方,見證了兩位老鄉間的情誼;同為老鄉的謝梅奴(圖3)、(圖4),也曾為主席刻制朱白文對章。

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劉博琴受人之託,為毛澤東刻過一方「毛氏藏書」印(圖5)。其實早在「七七事變」時,就有人找到他,要刻一枚「潤之」印送給遠方的朋友。直到解放後,才知道「潤之」就是毛澤東。

錢君匋曾刻「毛澤東印」(圖6),通過時任文化部部長沈雁冰轉贈給毛澤東。後來,毛澤東又通過上海博物館找到錢君匋,刻了「毛氏藏書」印。

1956年,上海市政府請陳巨來刻「湘潭毛澤東」一印(圖7)。陳巨來審慎精思,三易其稿。其後,陳巨來收到了致謝回函,大意是:主席收到印章十分高興,特附上三百元以作潤筆……

1959年,傅抱石聽說毛澤東要為《江山如此多嬌》巨幅畫題字,事先精心刻制了一枚「毛澤東印」(圖8)。但主席書法作品一向不蓋印,最終沒有破例。

1963年8月,鄧散木用壽山田黃石為毛澤東刻龍紐大印(圖9),堪稱「極品」。

同年,毛澤東委託陳叔通代為邀請上海名家吳樸刻了一方「毛氏藏書」印(圖10)。毛澤東對這方印章非常滿意,許多藏書都有鈐蓋。

1945年8月8日,毛澤東赴重慶參加談判,書寫《沁園春·雪》一詞回贈柳亞子。柳亞子發現作品上沒有印章,就特請重慶名家曹立庵選了兩塊壽山石料,刻「毛澤東印」(圖11)和「潤之」(圖12),並鈐蓋在作品上。

毛主席還有兩方印出自女印人談月色之手,但目前只能看到「毛澤東印」(圖13)印蛻。

1936年2月,毛澤東率領紅軍抗日先鋒隊渡過黃河,途經陝北清澗縣袁家溝一帶,適逢大雪,寫下了氣勢磅礴、雄壯豪放的《沁園春·雪》,鈐有一方白文「毛澤東印」(圖14)。另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早期籤署的公函、命令等文件和資料,蓋有一方朱文印。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毛澤東印章(圖15)。以上兩枚印章,作者是誰,已不得而知。

(原標題:印道千秋)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一鳴

流程編輯:L01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靜賞】看看十大篆刻名家為毛主席刻的印章!
    錢君匋治印「毛澤東印」據了解,謝梅奴在1948年還將毛澤東《沁園春·雪》的內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這是當時問世的第一組毛澤東詩詞篆刻作品。解放後,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給了毛主席。此套印章現收藏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 十大名家為毛主席刻的印章你見過嗎?
    ,精心鐫刻了朱文潤之和白文毛澤東印各一方這兩方印章法上大開大合俯仰有致,單刀衝刻極有氣勢6著名篆刻家錢君匋謝梅奴治印潤之謝梅奴(19131991),湖南長沙市人,有篆刻王之稱謝梅奴刻治的這兩方印章分別是白文毛澤東印和朱文潤之印,毛**特別喜歡這兩方由家鄉的篆刻大家創作的印章
  • 毛主席的私人印章背後,竟藏著這麼多故事!
    齊白石自稱「三百石印富翁」的大師齊白石,也曾為毛澤東篆刻兩方印章。這兩方印章法上大開大合、俯仰有致,單刀衝刻、極有氣勢。這位奇女子,就是曾出家為尼後還俗,以畫梅、篆刻、書法馳名於世的現代女金石書畫家——談月色。新中國成立初期,柳亞子曾向毛澤東熱情推薦談月色的為人和篆刻藝術,當時諸多社會名人和政要的印章皆出自她手。後來,由國家民政部通知談月色為毛澤東治印,談月色共刻了三枚印章。第一枚
  • 毛澤東主席詩詞作品中常出現「雪」,背後透出這一情懷
    值此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墨緣》隆重推出「書海紅船」系列專輯(欄目字體集毛澤東書法),以書法、篆刻等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展現百年來共產黨人的風採。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歷程,既有開國領袖們的豐功偉績、不朽殊勳,也有千千萬萬普通黨員的赤膽忠心、忘我奉獻。
  • 「毛澤東號」司機長要政審 歷代機車圖曝光
    其中,北京西至阜陽段由「毛澤東號」牽引,全程長855公裡,縱跨北京、濟南、鄭州、上海四個鐵路局,中間停靠12站。機車車頭上,鑲嵌著醒目的紅底金色毛澤東像。  「毛澤東號」機車屬於北京鐵路局豐臺機務段,豐臺機務段質檢科科長趙巨孝,同時也是「毛澤東號」的前任司機長。他介紹,「毛澤東號」車組已經試跑了兩次客運線路,還為每位車組乘務員編寫配備了作業指導書和安全提示卡,詳細標註了各路段路況和限速等信息。  劉鈺峰說,根據試跑,客運有一些新的區段和線路,比如菏澤、商丘南這樣的特殊站點,可以通往多個方向,情況更為複雜。
  • 毛澤東號70載 專訪「毛澤東號」機車第十三任司機長王振強
    2018年12月26日,「毛澤東號」第十二任司機長劉鈺峰,將機車閘把——那是「毛澤東號」歷任司機長交接的閘把,交到了「85後」王振強手中,並囑咐他:「接過接力棒,就要跑好下一程」,話語鏗鏘有力,有一股子火車頭的衝勁兒!「一把小閘把,卻勝千鈞重。」手握傳承閘把的那一刻起,「85後」司機長王振強表示「下定決心不辱使命,繼續書寫『毛澤東號』新傳奇。」
  • 毛澤東與紅中社
    關鍵詞:毛澤東;紅中社;根據地毛澤東曾被譽為新華社的「首席記者」,他一生為新華社撰寫、修改了大量的評論和消息,在駁斥敵人陰謀、剖析國內外時局發展趨勢、指揮作戰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體現了高超的宣傳藝術和策略。他對新華社事業的關心和支持,最早可追溯至其前身紅色中華通訊社(簡稱紅中社)時期。
  • 揭秘毛澤東英語水平:1單詞決定鄧小平地位
    文章摘自《黨史縱覽》2009年第06期 作者:李光榮 李娜 原題為《毛澤東與英語的不解之緣》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毛澤東以戰略家的眼光清楚地認識到了掌握英語的重要性  毛澤東早年的英語水平  毛澤東是何時開始學英語的呢?有很多人認為,毛澤東是晚年才開始學習的,因為多種回憶錄、史料裡都如此記載,他本人也這麼說過。1968年7月28日凌晨,毛澤東召見紅衛兵「五大領袖」長達5個半小時,據其中之一的韓愛晶的記錄,毛澤東在談話中曾這樣說:「還是學英語好,我半路出家外文吃了虧,學外文要趕快,年輕時要學好。」
  • 毛澤東文章的獨特風格
    符先生深為感染,但他又懷疑這樣好的文章是否真正出自毛澤東本人,於是,他決定要親自面試毛澤東。當傳達員把剛剛從湘潭鄉下來到長沙的毛澤東領到校長室時,符先生不禁大為吃驚:毛澤東穿著打了許多補丁的家紡土布衣服,腳上穿著草鞋,講著口音極重的韶山土話。他心裡暗自思量:這個鄉下土孩子能寫出這樣好的文章?符定一決定要好好考考他。
  • 毛澤東的七大不可思議!
    進一步還原毛澤東的出身,我們會發現,毛澤東出生在一個正在走上坡路的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毛順生是個既吃苦耐勞又極善積聚的普通中國農民。作為一個精明的農夫,他一生最大的事業就是通過自己的辛苦經營,不斷擴大手中掌握的土地規模。有這樣一個父親,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毛澤東本來是很容易成為一個湖南鄉間的財主或者「紳士」這樣的人物的。
  • 毛澤東與北京老字號的往事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和建國事業的開創者,毛澤東與北京的老字號有著不解之緣。瑞蚨祥與五星紅旗1949年9月27日,五星紅旗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旗製作負責人要求綢緞的顏色鮮豔、質地精良、尺寸合適,最後,選定了瑞蚨祥供應國旗面料。
  • 青年毛澤東這樣辦「最有分量」報紙
    原標題:青年毛澤東這樣辦「最有分量」報紙 毛澤東是湖南學生聯合會文牘股幹事,深得大家信任,被一致推舉擔任主編。   毛澤東出任《湘江評論》主編,既是眾望所歸,也是欣然受命,青年毛澤東既有辦報的熱情、能力,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公眾影響力。   從辦報意願和熱情來看,毛澤東渴望創辦一個刊物以團結有志之士共同奮鬥的想法由來已久。資產階級革命派重視報刊對民眾的宣傳作用,讓毛澤東對於報刊有了啟蒙認識。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杜甫《解悶十二首》詩云:「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清代詩人袁枚《遣興》寫道:「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毛澤東對自己的詩作既當真,又較真,總是本著對藝術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讀者負責的態度,一改再改,精益求精。
  • 這頂紅軍帽,毛澤東和斯諾都戴過(圖)
    然而,讓世人最早了解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的,應當歸功於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撰寫的《紅星照耀中國》。人們至今不會忘記書中的那幅毛澤東身穿紅軍藍灰軍衣,頭戴紅星八角帽,紅光滿面、神採奕奕的照片,它像燎原的星星之火,將毛澤東和中國工農紅軍的光輝形象傳遍了全世界。而這張照片中的紅軍帽,現保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裡,它見證了斯諾與毛澤東的革命友情。
  • 毛澤東是怎樣汲取「大躍進」教訓的
    從1958年冬發現「大躍進」的弊端,一直到晚年,他在不同場合不下50次談論這場運動的錯誤和教訓。毛澤東的反思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這些教訓要牢牢記住,要經常向人們講」;「搞了俄國的革命熱情,沒有搞美國的實際精神」;「不要以我們這些人的壽命來考慮事情」;「馬克思主義者永遠不許剝奪勞動者」;「現在看來,搞社會主義建設不要那麼十分急」,等等。
  • 哲人毛澤東
    斯諾在《西行漫記》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毛澤東是個認真研究哲學的人。我有一陣子每天晚上都去見他,向他採訪共產黨的歷史。有一次,一個客人帶了幾本哲學新書來給他,於是毛澤東就要求我們改期再談。他花了三四夜的時間專門讀了這幾本書,在這期間,他幾乎是什麼都不管了。」
  • 書海掣鯨毛澤東——讀《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有感
    他告誡說,我們的同志中也有這樣的情況,「如果總是不改,難免有一天要『別姬』就是了」。毛澤東認為項羽有「沽名」的弱點,為免負「不義」之名,猶豫不決,但也讚賞項羽的羞恥之心,他在1948年為新華社寫的述評說:「蔣介石不是項羽,並無『無面目見江東父老』那種羞恥心理。」  縱覽中國歷代開國統治者的業績,毛澤東得出「老粗出人物」的感慨。當然他也說,沒有知識分子的幫助不行。
  • 毛澤東與周恩來是如何交往的
    毛澤東找周恩來談了自己的意見,認為以目前紅軍的力量不應打大城市,可以打一些地主土豪的寨子。周恩來聽取了毛澤東的意見,並致電中央說明紅軍目前攻打中心城市的困難。但王明路線的執行者們堅持要紅軍攻打城市。結果紅軍打贛州久攻不克,只好撤回。周恩來派項英去請被王明一夥閒置在一邊的毛澤東。毛澤東在聽到「恩來同志請你下山」的口信時,不顧賀子珍要他等雨停了再走的勸告,冒著傾盆大雨匆匆下山了。
  • 張國柱 ▏從《毛澤東自傳》到《抗戰文選》
    2001年5月,《三秦都市報》披露了張國柱收藏有1937年11月上海黎明書局印行的《毛澤東自傳》後,全國百餘家報刋、網站紛紛報導。張國柱收藏的這本《毛澤東自傳》,史諾錄,汪衡譯,文摘小叢書之一,文摘社1937年11月1日初版,黎明書局經售。紅色封面,潘漢年題寫書名,左上方印有毛澤東側頭像。
  • 解密:毛澤東與清華大學
    這一關係既凸現出1949年後清華大學自身跳動著的時代精神的脈搏,又凝聚了毛澤東領導的黨和國家與清華大學之間關係的特定內涵。文革前  毛澤東對清華大學的最早關心,是在1948年12月中旬、解放軍挺進北平北郊以後。當時,清華園遭炮擊的誤傳很快傳到毛澤東那裡,他十分關切,三次電告東北野戰軍首長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指示保護清華大學和名勝古蹟。